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会盯球吗 - 乒乓球最基本的技术细节,掌握并不容易!

爱乒乓,爱生活乒坛资讯,技术文章,教学视频,关注我们,每天都能看到这么精彩的内容哦


打乒乓球,如果说难,其实它很好入门;如果说易,却需要注意的细节又非常繁多。如果你也有这种感觉的话,很大可能是你没有注重最基本的技术细节。无关于手、无关于脚,而是你的眼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盯球!

盯球的两个好处:


一是能为你赢得一点宝贵的引拍和击球时间。


不盯球的人往往是在球刚飞过网尚未落台或是刚落台的时候便作出击球动作了,盯球的人可以盯着球落台又弹起,这两个时间一先一后,间隔很小,但是,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时间上的差异,盯球的人他的转腰引拍击球动作会从容不迫一些。


二是盯球将使击球的稳定性大大提高。


只要注意观察一下,不盯球的人往往是球一来就回击,而盯球的人在完成引拍动作后,在击球前会有那么一个小小的时间段的停顿,请注意,这个停顿非常短暂,但是非常重要。


那么,这个停顿是如何产生的?答案是:如果你盯球了,你会很容易制造出这个停顿,你会很容易把击球的节奏感打出来,瞅准了打,盯准了打,由以往的模糊型、粗放性击球转变成精细型、节奏型击球。


盯球的两个要点:



一是:盯球是动眼不动头。


我们的视线是用眼睛来调整的,靠头部的转动是无法追上飞速而来的乒乓球的,头部只需要随着转腰引拍的过程自然转动就行。


二是盯球的时间段问题。



盯球的两个时间段:



一是对方击球的瞬间要盯球


结合声音和对方的动作从而判断来球的性质、方向、落点,这一点多数球友都知道的。


二是来球落台后又弹起的这个时间段


这个时间段是在引拍将要结束、已经结束、准备或是已经开始发力击球的那个瞬间,而在自己的拍子击中来球的时候就没必要再盯球了。



击球前盯球的三个细节



一是要张弛有度,能紧能松


盯球不是全时间段的,盯球是跳跃性的。对方击球的瞬间要盯,这时候眼睛是紧的,聚焦了;来球飞过网时不必盯,眼睛是放松的;自己击球前要盯,眼睛是紧张的;回球飞向对方台面时,放松了眼睛不必再盯——这样有紧有松,才能张弛有度。


如果对方击球的时候也盯,来球飞过网时还盯得死死的,这就意味着接下来真正该盯的时候,你会盯不住——眼睛酸了,受不了,视线也跟不上来球。尤其对速度很快的来球,我们更要学会盯球,让眼睛跳跃性地、很快地转换焦点。


习惯于在来球飞过网时盯球,但自己击球时并不盯球的球友在面对对方的攻击时,大多会与来球擦肩而过,或是出现一个共同的反应——应激性地把肩膀“架”起来了。


二是随即关注对方的动态


我方击球前盯球的时间段是在引拍将要结束、已经结束、准备或是已经开始发力击球的那个瞬间,注意,这里的“开始发力击球”强调的是“开始发力”的那个瞬间,而不是指拍子击中来球的时候。


也就是说,我们绝对没必要死板板地一直到拍子接触到来球了依然还在盯着。因为在引拍结束、发力击球前盯了一下来球以后,我们随即而且已经就要用眼睛的余光来关注对方的动态,关注对方的站位和可能移动方向,并由此来决定自己回球的方式和落点。


三是不要老想着盯球的概念

对于初学盯球,身体和眼还没有真正做到协调一致的球友来说,自己击球前的盯球有时候会让他们身体僵硬,或是失去最佳的击球时间——光顾着盯球,忘了作动作了。

不要为了盯球而盯球,我们换一种方式吧——确认击球点。也就是说,在我们引拍结束,准备发力击球前,确认一下击球点。对于两面反胶弧圈打法的朋友们来说,由下旋转上旋主动上手,或是上旋球相持时,发力击球前用眼睛捕捉住来球,确认一下击球点——来球的中上部,这样我们自然而然就已经盯球,也必然会提高回球的稳定性。

看视频学技术 公众号内输入:“正手攻球” “反手拨球” “直拍横打” “摆短” “ 挑打” “发球” “暴冲弧圈球”  “张继科拉弧圈球”   “马龙发球”  “王皓直拍横打” “马琳推挡”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打乒乓球要学会盯球,但盯球和看球完全是两码事!
你所有的乒乓技术问题,病根可能就一个!-国球汇
乒乓教学---练好盯球在乒乓球中的重要性
你与一流乒乓高手,差距或许就是这个小细节!-今日头条
乒乓球击球技术中击球落点和线路作用
乒乓球技战:乒乓球推球技术讲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