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了不起的鼻祖!金陵派竹雕掌门人大起底


濮仲谦

姓濮,字仲谦。生于明万历十年(1582),清初尚健在,是明清时期的雕刻家。濮仲谦,古貌古心,粥粥若无能者,然其技艺之巧,夺天工焉。其竹器,一帚、一刷,竹寸耳,勾勒数刀,价以两计。然其所以自喜者,又必用竹之盘根错节,以不事刀斧为奇,则是经其手略刮磨之,而遂得重价,真不可解也。
竹雕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中最早的品类之一。虽然竹雕多为小器,但一器之微,往往穷工极巧,精雕细琢,所以竹雕历来是收藏者的珍爱之物。其与木雕、象牙雕、犀角雕合称为“竹、木、牙、角”。近几年来,明清竹雕作品的价格不断攀升,个别竹雕作品的成交价更是达到令人瞠目的天价。竹雕艺术品同书画作品一样饱含着浓郁的文人气息,随着对工艺美术认识的加深,鉴赏和收藏风气的日渐浓厚,人们开始对竹雕的艺术价值逐渐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那些带有文人落款,凸显人文价值的精品之作在市场中率先启动,成为杂项中引人瞩目的艺术品。
如果说朱氏一族这个流派讲究的是深雕、镂雕,那么还有一个人活动在明代万历时期金陵一代,这个人叫濮仲谦(濮臣),他的竹刻的特点就是率意操刀,自然成器。
他不是普通的工匠、艺人,而是真正的艺术家,痴迷于竹刻,“于友人座间见有佳竹、佳犀,辄自为之。意偶不属,虽势劫之、利啖之,终不可得”,很有艺术家的性格。他以刻竹为生,技艺巧夺天工,名噪一时,却又一贫如洗。一贫如洗,却又自得其乐,任性适意,鄙夷势利,大有六朝名士的风度,这大概就是张岱说的“古貌古心”吧。他在三山街营业,带出了一批徒弟,也着实让南京的竹刻行业火了一把。每当张岱想起南京,这个工匠的形象就浮现于他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张岱《陶庵梦忆》说:“南京濮仲谦,古貌古心,粥粥若无能者,然其技艺之巧,夺天工焉。其竹器,一帚、 一刷,竹寸耳,勾勒数刀,价以两计。然其所以自喜者,又必用竹之盘根错节,以不事 刀斧为奇,则是经其手略刮磨之,而遂得重价,真不可解也。仲谦名噪甚,得其一款,物辄腾贵。三山街润泽于仲谦之手者数十人焉,而仲谦赤贫自如也。于友人座间见有佳 竹、佳犀,辄自为之。意偶不属,虽势劫之、利啖之,终不可得”。
宋荔裳《竹罂草堂歌》中有为仲谦赋:“白门濮生亦其亚,大璞不斫开新硎。”所谓“大璞不斫”,是说能略施刀凿以见自然之趣。这与一般竹刻不同,须有很高的艺术修养才能为之,故能继承此法的人不多。
《太平府志》曾经记载他有巧思,以镂刻名世:“一切犀玉竹皿器,经其手即古雅可爱。”就是从这个记载我们可以看到濮仲谦他不光是刻竹,还制玉,还制犀,还刻象牙。仲谦的大璞不斫和浅刻为高古独绝。所谓“大璞不斫精”就是说略施雕琢,随形略施雕琢,这个与一般刻竹不同,有比较高的艺术修养才能做,要能够提炼,因此能够继承这种技法的人不多。
濮仲谦最有特点的就是他的浅刻和毛雕,这种浅刻法是一种阴刻,他的雕刻细如发丝。濮仲谦的作品传世很少,现在市面上可以看见的濮仲谦的东西大部分都是清代晚期拓的伪款。今天看到的这几件濮仲谦的东西跟文献记载的濮仲谦的特点不是非常符合。
浅刻与毛雕都属竹面雕刻的阴文类刻法。毛雕最浅,刻痕细如毫发。一般不宜深刻的器物和细部都用此法。浅刻,其刀痕不仅有线,而且有面,能刻出书画的笔情墨趣。广义的浅刻也包括了阳文类中极浅的浮雕,仲谦的浅刻就是如此。但他的风格均能于简率中见朴拙之致。仲廉真迹,传世极罕,大抵雕工繁琐而题材庸俗者,多为妄人伪刻。
能继承仲谦刻竹技法者以乾隆时潘西凤成就最高,西凤,字桐冈,号老桐,浙江新昌人,侨寓扬州,因其刀法与仲谦相近,郑板桥誉为濮阳仲谦后一人。老桐系一饱读诗书的宿学之士,板桥有赠潘西凤绝句云:“年年为恨诗书累,处处逢人劝读书;试看潘郎精刻竹,胸无万卷待何如!”然其仕途困顿,以鬻艺为生。其用畸形卷竹所制臂搁,虫蚀斑痕,宛然在目,似未经人手,而别饶天然之趣。铭文款识,著字无多,隽永有味,可见老桐刻竹亦有“大璞不斫”的天工之妙。
清后期,文人学者都以仲谦的“大璞不斫”和浅刻为高古独绝,最可推崇,故文人竹刻都继承仲谦浅刻一脉,但也各有发展。浅刻技法适宜于刻扇骨、臂搁、竹杖之类。而这些品类亦正是文人所喜爱和常用者。
现在公私馆藏的仲谦款竹雕只有很少的几件,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浅浮雕花卉小笔筒,上面有乾隆皇帝的题诗一首:疏花几朵瘦梅巷,扑鼻依稀递暗香……北京故宫还藏有仲谦款竹雕松树小壶和竹雕竹枝笔筒。竹雕松树小壶,高12.3厘米,径8.4厘米,属于清宫旧藏。壶成天然树桩状,采用深浮雕技法,以一节老松树干作为壶身,一侧有枝沿树身盘附而上成柄。竹雕竹枝笔筒,高14.6厘米,笔筒圆体。颀长优雅。口沿略内倾,过渡圆滑,足卷唇式微凸。器身浅浮雕折枝竹枝一束,余皆留白。竹叶多转侧重叠,透视关系却处理得清楚明确,极为不易,而叶片细部的虫蚀痕迹更是传神,刻画富于动势,总体效果如墨线双钩而成。有宋代画竹名家李珩的法度。
天津艺术博物馆藏有竹刻扇骨二件,一件一根边骨浅刻梅花一枝,花下刻书七言诗“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另一根边骨也刻一枝梅花,另有仲谦和“可登”印一方;第二件一根边骨刻兰花和仲谦款以及“可登”方印。这两件扇骨出土于河北省一座明代墓里。以上几件是国家博物馆所藏流传有序的作品,也许另外还有一些濮仲谦的竹雕未见介绍,但正如王世襄先生所云,严格来说,真正可心为濮仲谦所刻的真迹,一时还举不出实例,这让我们对濮氏作品感到模糊又感到期待。
四川博物馆藏的一件濮仲谦款三顾茅庐笔筒,以精湛的立雕、透雕技法,把脍炙人口的刘备三顾茅庐故事重现于一件笔筒之上。笔筒直径12.8厘米,高14厘米。茅庐内,诸葛亮倚桌假寐,桌上一书翻开,似为诸葛亮看书倦了而眠,表现了诸葛亮身居茅庐而心系天下三分事的胸怀。桌后一床,床侧一童持蒲扇,似为诸葛亮扇凉。刘备立于床侧,静候诸葛,状极谦恭,求贤若渴的样子。茅庐外关云长对刘备受诸葛亮冷落而扼腕,张飞怒目相向,手握剑柄,恨不得将诸葛亮揪将出来一刀两断。二随从一牵马,一立于马侧,其状颇不耐烦。画面以极为细致的刀法,刻画出人物的不同表情,展示其不同的个人性格,人物栩栩如生。画面中苍松挺拔,松针攒簇,绝无苟施之刀。末有阴刻行书“吴趋唐寅于桃花庵”,下有篆书阳文“仲谦”印款。 
编辑:木雕汇  作者:木雕汇  版权归属原作者   转载需注明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金陵派竹雕
明清竹雕笔筒欣赏(一)
品味名家竹雕笔筒
北京故宫所藏竹刻文物
竹雕工艺品
明清士大夫标配:金陵竹刻折扇一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