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动态清零指数极简模型

其间还夹杂着诸多次级观点:大号流感说,毒力未减说,天然疫苗说,不惜一切代价以最小代价,不只新冠才叫病,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再加上防疫过程中引发的种种社会面问题,信息量太大,公婆都有理,一时间眼花缭乱,令人无所适从。

在经历了轮番轰炸和突击补习之后,我自己也形成了一些肤浅的认识,遂记录分享于此,干货都在第四部分。

一、To do or Not to do

我的底层逻辑是:“一件事该不该做”由“值不值得做”和“可不可能做成”两个因素决定。

假如我是一个足球教练,考虑“该不该安排专人盯防对方十号”。(一件事该不该去做)

如果十号威胁很大,就值得盯。如果菜得抠脚,就不值得。(这件事值不值得做)

如果十号是梅西,我们就一野球队,那派再多人去盯防也是白费,还不如老老实实区域防守。(这件事可不可能做成)

把上述逻辑定量表示,用0到1来描述各项的强烈程度:a=有多值得做,b=有多大可能做成,c=有多应该做。那么有:

1、如果一件事完全不值得去做(a=0),或者完全不可能做成(b=0),那这件事都不该去做(c=0)。

2、如果一件事非常值得去做(a=1),而且肯定能做成(b=1),那这件事百分之百应该去做(c=1)。

3、在以上两种情况之间,c项应该是a项和b项的某种“平均”。

满足上述3条的最简模型是:c=√ab,即“多应该做”是“多值得做”和“多可能做成”的几何平均。

二、动态清零指数

首先明确动态清零的定义,引用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的微博:动态清零不是要求全国在某个时刻无新冠感染,但对于每一起发生的疫情,都要求发现早,控制早,把每起疫情,消灭在萌芽中,不让疫情就地扎根。

然后应用前面的极简模型。a=值不值得动态清零?b=可不可能做到动态清零?

先讨论b项可不可能做到动态清零?在个体层面,这项评估很主观,可以拆分成两步:

1、你愿意为动态清零付出的底线代价是什么?

2、在不触及底线的情况下,你认为有多大可能实现动态清零?


假如你的底线是国际旅行不受影响,那你的b≈0。

假如我的底线是幼崽在一个学期内累计停课不超过一个月。结合成都除去第一波之外还没停过课的事实,以及北上广深的停课情况,我预估我的b≈0.5。


三、唯一指标:超额死亡

b项评分因人而异,难以统一。相比之下,a项可以转化为一个更学术的问题:a=新冠有多值得动态清零?≈新冠的危害有多大?

由于这是一个相对客观的命题,因此可以从宏观层面去评估:重点关注疫情对整体人群而非对具体个人的影响。

但这仍然是一个门槛很高的专业领域,进入舆论圈后更变得一团浆糊:有所谓die from和die with,究竟是死于新冠还是死时带毒的争论。有diss疫苗保护力的。有说防疫拖累了其它疾病医治的。有说死亡病例的平均年龄已经高于全社会平均寿命的。也有说这些高龄老人本来还能更高的…

减断截说,我只考察一个指标:超额死亡,就是实际的死亡总数(不管什么原因)和根据疫情之前数据预测的“应该”死亡数之间的差值。由于这两年世界最大的变化就是新冠大流行,因此超额死亡可以大体上表征因为疫情(和抗疫)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死亡的总和。

也就是说:a=新冠有多值得动态清零?≈新冠的危害有多大?≈超额死亡有多高?

必须强调,上式成立的前提是:生命至大,好死不如赖活着。但这显然不是唯一标准:人生的宽度比长度更重要,与其苟延残喘不如从容燃烧,不自由毋宁死…

我之所以仍然选择超额死亡作为唯一标准,一来是否活着可以客观判断,是否活得好难以量化,二来超额死亡是制定公共卫生政策最基础的指标。


四、超额死亡数据(干货!)

以下每个国家都先介绍其政府部门数据或者正式发表的学术论文,统计口径尽量以2020年为分界线,即2019是旧世界末年,2020是新世界元年。最后统一附上来自https://ourworldindata.org的超额死亡走势图。

1、美国

数据来源:《Excess Deaths From COVID-19 and Other Causes in the US, March 1, 2020, to January 2, 2021》

2020年3月1日至2021年1月2日期间,美国累计522368例超额死亡,相当于22.9%的超额死亡率。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预计会死100人,实际死了123人,多出的这23个就是超额死亡。

再强调一遍,这23人不一定是死于新冠感染。比如有其它病人因为防疫政策不能及时送医导致死亡,或者发生了和新冠毫不相干的事故,也肯定有人因为隔离躲过了车祸或者其它致命打击的…“平均而言”他们都会被统计到这23人里。由于这两年世界的最大变化就是新冠,所以宏观而言可以认为疫情及其引发的连锁反应就是超额死亡的主要原因。这是一种模糊的正确。

这篇论文只统计了20年的情况,美国疾控中心官网有按周统计的超额死亡数,黄色的波浪线是预计平均死亡数,红色波浪线是置信度上限对应的预计死亡数。简单理解就是:如果实际死亡数超过了红线,那肯定确实是发生了超额死亡现象,也就是图中那些红十字。

数据来源:
https://www.cdc.gov/nchs/nvss/vsrr/covid_weekly/index.htm#Comorbidities

疫情爆发以来,几乎都运行在红线之上,最近几个星期降到线下了。

最后是三年总趋势图:


黑线是新旧世界比较基准线,20年红线,21年紫线,22年绿线一直在黑线之上,不过今年2月之后绿线下降势头明显。

2、英国

数据来源:《Excess mortality and Covid-19 related deaths in Northern Ireland: March 2020 to December 2021》

论文只搜到一篇北爱尔兰的统计:2020年3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北爱尔兰累计发生3269例超额死亡,相当于11.3%的超额死亡率。其中有72.7%的超额死亡者年龄大于75岁。

如果分时间段来看,2020年3月至12月的超额死亡率为15.1%(相比2015-2019的同期平均值),2021年全年的超额死亡率为7.6%。(相比2016-2019的同期平均值),也是下降趋势。

英国也有每周统计,数据来源:
https://www.statista.com/statistics/1131428/excess-deaths-in-england-and-wales/
很明显的三波高峰,最近好像又有苗头,但也不好说,数据收集整理需要时间,近期的数据不那么可靠。

最后是三年总趋势图:


20年那波红峰最离谱,近期绿线有抬头趋势。

3、新加坡

数据来源:
https://www.moh.gov.sg/news-highlights/details/deaths-in-singapore-for-year-2021

相较于2019年,2020年超额死亡人数下降了1.16%。

相较于2019年,2021年超额死亡人数上升了6.17%。

以上数据已剔除老龄化影响。意思是,如果一个国家快速老龄化,那每年的死亡数自然会上升。所以在计算时要把这部分因素抵消掉。

三年总图:


20年平静,21年后期明显提升然后回落,22年没有数据。

4、日本

数据来源:
https://exdeaths-japan.org/en/


2019年,超额死亡数范围:2175∽25181

2020年,超额死亡数范围:2003∽18245

2021年,超额死亡数范围:10277∽61115

和新加坡一样,20年影响不大,21年超额死亡显著增加,这么陡峭的拉升肯定不能解释为老龄化。21年9月之后回落到正常范围内。

三年总图:


22年的绿线在高位运行,和日本政府自己的图对不上,可能是因为近期数据的口径不统一。

5、韩国

数据来源:
https://kosis.kr/covid_eng/statistics_excessdeath.do



以下统计均未剔除老龄化因素。

20年全年,死亡人数比过去三年的同期峰值下降了0.2%,比去年同期上升了3%。(官方注释:未观察到持续的超额死亡现象)

21年全年,死亡人数比过去三年的同期峰值下降了2.6%,比去年同期上升了4.3%。(官方不再注释:未观察到持续的超额死亡现象)

22年1月8日~2月26日,死亡人数比过去三年的同期峰值上升了7.8%,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3%。

其中(1月30日~2月26日)15~65年龄段的死亡人数比去年同期下降1.2%,65岁以上年龄段上升22.6%,85岁以上年龄段上升32.1%。(官方注释:和异常的气候变化相关)

分年龄段统计,以65岁为界,两极分化严重。


三年总图:


前面还好,21年中之后逐渐离谱。

6、港澳台

​香港:


澳门:


台湾:


就都挺平淡的。


五、数据解读

通常而言,要从统计数据中得出确切的因果结论是非常困难的,对疫情的分析更是如此。

但是,对比上面英美和亚洲各国的数据,以及亚洲尤其是韩国前后的数据,有一个结论应该是明确的:严格的防疫政策能够抑制超额死亡。

今年3月10日,《柳叶刀》上刊登了一篇“巨制”:《Estimating excess mortality due to the COVID-19 pandemic: 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COVID-19-related mortality, 2020–21》。

这篇论文不再满足于总体超额死亡这种模糊的正确,它想搞清楚的是由新冠感染直接引起的超额死亡,研究对象是20-21年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

论文太长太专业,我只能看个热闹,截取部分结果如下,前一个数表示记录的新冠死亡人数,后一个数表示论文估计的实际的新冠死亡人数,口径都统一为每10万人口中的死亡人数:

全球:39.2/120.3
美国:130.6/179.3
加拿大:41.9/60.5
英国:130.1/126.8
新加坡:7.4/-15.8 (出现负值表示预测的范围太大,需要进一步研究)
日本:7.3/44.1
韩国:5.4/4.4
朝鲜:0.2/0.6
中国:0.2/0.6
湖北省:4/9.4

全球的情况见下图,越红表示每十万人口中新冠死亡人数越高:

精读该论文的门槛过高,远远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但是部分和本文相关的事实性描述还是能看懂:“最高的新冠关联超额死亡率出现在拉美、中欧和东欧地区,第二梯队是很多北半球发达国家,优等生是东亚、亚太发达国家和澳洲。”

第二点可以明确的结论是:对于65岁以上人群,疫情的杀伤力会大幅提升。第四部分中的很多数据都有分年龄段统计,鉴于篇幅有限,我没有展开。

尴尬的是,我最想了解的其实是奥密克戎时代,大致可以认为是22年之后的数据。相对于德尔塔,奥株的致死率下降,传染性增强,而且经过两年多的疫情,疫苗的覆盖率也在持续提升。因此才有了动态清零是否属于刻舟求剑的讨论。

由于对超额死亡的统计、确认和分析需要时间,目前严肃的学术研究最多只做到了21年。22年的情况估计还要等上个小半年才能初见端倪。但是根据今年已有的超额死亡粗略数据,应该可以认为:疫情发展到当前,并没出现明显的拐点。局面仍不明朗。

引用5月5日新冠疫情防控形势会议原文:目前全球疫情仍处于高位,病毒还在不断变异,疫情的最终走向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六、直观理解(通俗!)

我想到一种虽然很不严谨,但是比较直观的理解方式——把新冠疫情类比为空气污染。有研究认为:PM2.5浓度每增加 10 μg/m³, 人群总死亡风险增加0.28%(《北京市 2013 年 1 月雾霾天气事件中 PM2. 5 相关人群超额死亡风险评估
》)。

用前面韩国的数据(22年1月8日~2月26日,死亡人数比过去三年的同期峰值上升了7.8%,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3%)来估计如果新冠疫情在国内全面扩散的后果。我毛估死亡人数上升10%,考虑到两国的人均医疗资源差异,我认为10%算是很保守的假设了。那么就相当于PM2.5浓度增加了357μg/m³。

也就是说,以将会造成的超额死亡来衡量,平均而言,放开后疫情的危害相当于全国空气质量从优下降到严重污染。



七、计算动清指数

最后根据c=√ab计算动态清零指数。

我三针疫苗,无基础疾病,父母均超过65岁,父亲有基础疾病。从个人角度,我评估我的a项=多值得动态清零=新冠危害有多大=0.4。前面已经评估过我的b项=多可能实现动态清零(在不长期停课的前提下)=0.5。因此我的动态清零指数c=√0.4×0.5=√0.2=0.45,属于骑墙派。

再来看看中央的计算:“我国是人口大国,老龄人口多,地区发展不平衡,医疗资源总量不足,放松防控势必造成大规模人群感染、出现大量重症和病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将受到严重影响。”——a=1。

坚持就是胜利……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定信心,深刻认识抗疫斗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充分发扬斗争精神,坚决筑牢疫情防控屏障,坚决巩固住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b=1。

两项都=1,a项基于研判,b项基于信心。动态清零指数c=√1×1=√1=1,路线已定。


八、次生灾害

在贯彻防疫路线的过程中,必然涉及到代价问题。这其中有的是必须要付出的成本,但也有不必要的次生灾害,不免令人忧国忧民。

首先,另一条路线除了直接的超额死亡代价,也有次生灾害问题,比如养蛊和长期后遗症…

其次,另一条路线不可逆。机会只有一次,开弓没有回头箭,覆水难收,在局势充分明朗之前必须慎之又慎。

第三,人的大脑要比身体的进化速度快很多。一方面我们的身体不可能短期内战胜病毒,需要用科技跟病毒赛跑。另一方面,人类的理性是可以不断接受反馈、试错、纠错、寻优的。

最后,落实到个人层面,如果在路线中遇到bug,我会发出反馈,推进寻优。

方向明确,逻辑闭环。即日重返鸡娃战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宅家防疫[七律]
上海防控政策
取消管控即成旅游旺季 首日出行人数同比增长38.9%
上海疫情严峻复杂,居高不下让人揪心,防疫形势升级坚持动态清零
全国日增病例破千例?若想本轮疫情尽早结束,有一件事非常关键
没有一种药物能够完全预防新冠,新冠防疫仍然坚持动态清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