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锡常经济特区要来了吗?

目前,中国政府已经设立了一些经济特区,如深圳、珠海、汕头等,这些经济特区在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近日,小编在微信群里看到一则消息,内容赫然是所谓的苏锡常经济特区的相关事项。具体截图内容如下:

经济特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可是个天大的事。是否设立苏锡常经济特区,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决策。

下面我来看看苏锡常情况简介:

苏锡常是指沿袭吴文化传统的江苏南部三个地级市,即苏州、无锡、常州。三个地方仅占江苏省17%左右的面积,却创造了占全省40%的GDP和财政收入。“苏锡常”的叫法在民间起于何时始于何人,已经无从考证,三个地级市和数个县级市之间,文化相亲,血脉相连,共操吴语,充满活力。

苏锡常是传统意义上的苏南,是指“人间天堂”苏州、“太湖明珠”无锡、“江南明珠”常州三个市,简称苏锡常。1951年至1953年,曾由江苏省的苏南行政区统一管辖。以长江和准河为界,江苏省分苏南、苏中、苏北三个部分,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特征十分明显,南北差异较大。苏南是江苏最大的“优势板块”,也是最快的增长极。苏锡常总面积占全国的0.3%,人口占1.7%,进出口额却占17%,GDP总量多年超过上海。三个地方仅占江苏省17%左右的面积、人口,却创造了占全省40%的GDP和财政收入。

苏锡常”本来泛指苏南经济发达地区,吴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自唐起,将以苏州为中心的长江以南地区划为江南道,后分为江南西道,江南东道(苏南,浙江,福建等地),自宋起江南特指地域逐渐缩小,至宋末元代,狭义特指苏常,杭嘉湖这6府为核心的周边地域,广义则包含今江苏南部,浙江,江西,福建等。

明初,朱元璋鉴于此地的重要性,将苏常三府划南直隶。此举影响后世。苏松常三府并称直至上海开埠,直辖。民国初,设苏常道 (12县),1927年废苏常道,无锡直属江苏,34年,设无锡行政督察区,辖十县。除现隶属于上海的宝山嘉定,以及苏州的太仓外,其余七县属原苏常道。37年,沦陷。40年始,成立自卫会。49年,苏南人民行政公署在无锡成立。此后,尽管行政规划不断变化,苏锡常三专区至现今三市的格局基本不变。

“苏锡常”的叫法在民间起于何时始于何人,已经无从考证了:不过,这个叫法在官方的起源,却是有案可稽的:早在1983年5月,时任江苏省社科院副院长的沈立人曾在一篇论文中首次使用了“苏锡常”这名词,这似乎可以作为官方的认可起始点的叫法。在沪宁高速公路上,苏B(无锡)、苏D(常州).苏E(苏小的车来来往往,但苏锡常三座城市的能量已不再是这三个英文字母的顺序所能代表得了的。在民间,“苏锡常”的说法几十年来始终伴随着竞争与合作、发展与变迁

由于相较于无锡和常州,苏州在人口和面积上有巨大的优势,改革开放后,苏州各方面的总体实力迅速增强,渐渐拉开了与无锡常州的距离。然而,三座城市间的竞争不断。在不断的竞争中,苏锡常地区迅猛发展,充满活力。

苏州、无锡、常州,这三个城市如同兄弟,“苏锡常”仿佛天生就是一体

开车离开全国GDP产值最大的城市上海,不出一个小时,便进入长三角经济圈中最具活力的苏锡常经济圈。

盛夏,江南绿色如许,苏州的园林掩映在绿色的树影里,无锡的小桥杨柳依依,常州的春秋淹城重又焕发吴风遗韵。这些,不由地,让你吟诵起白居易的诗《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从苏州城区沿沪宁高速公路驱车向西北方向,半个小时,到达无锡,再走半个小时,到达常州,一条高速公路连接起江苏省最富庶的这块土地。他们后讲吴方言,区别于江苏省中部的江淮方言和北部的中原方言,同临太湖之滨,水运发达物流兴旺。

苏锡常总面积占全国的0.3%,人口占1.7%,进出口额却占到17%,GDP排名全国第四。2007年,苏州、无锡、常州三地GDP总值达9690亿元人民币其中,苏州市GDP总值为5596亿元人民币,位列全国城市排名第五,其之前分别是被称为传统意义上的一级城市的“北上广深”(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简称); 无锡市以3900亿元人民币的GDP产值名列全国第九位。

三个城市也是“苏南”地区的代表。历史上,苏南人头脑灵活,善于经商理财,文采也比较出众,中国历史上的状元有相当一部分来自苏锡常地区。苏南人常常人情练达,精于算计,但过于精明,明哲保身,性格也显得懦弱,因此它虽出了不少才子,却鲜有大作家和诗人;男人文弱,但美女柔弱娇媚软语春风,正是中国传统对美女的审美期待

苏锡常是富庶的,近代民族工商业著名发祥地是无锡,改革开放初期苏南模式著名发祥地是常州,新世纪外资模式著名发祥地是苏州,甚至有苏南人提出苏锡常合并,成立中国第五个直辖市.

而今,在对吴文化寻古的路上,漂流在城中水系的船只已不多见,取而代之的是川流不息的汽车大军,作为苏南的经济发达城市,这里的汽车消费在迅速增长的同时,也逐渐融入了苏南的人文特色。

苏杭总是中国文人最为向往和最多歌颂的地方,也是“苏南”的核心。因此,在这个夏天,西湖旁,园林外,苏州也同样面临现代社会的交通病症。根据江苏省汽车协会的统计,苏州的汽车消费居全省第远远超过省会南京市,这源自苏州的GDP高于南京,也源于更临近上海,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给苏州带来的好处。无锡也压过了南京,在汽车消费排行榜上排名第二

在汽车销售市场,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江苏省的汽车购买重心偏向南部,尤其是苏锡常三地,例如讴歌汽车2007年在苏锡常(包括镇宁)的销量占了全省的70%。虽然在经济总量上,常州不如苏州、无锡,但便利的交通是这个城市发展的基石。

如今,苏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潜力依然强势。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院公布了《2008长三角城市发展报告》显示,从经济成长性来看,2007年苏州以16.10%的年成长速度,成为全国城市GDP+强中,成长最快的城市:无锡市以16.0%位居GDP+强成长率第二位;常州市2007年的GDP增速,也达到160%。

苏南要在本身经济已经高速发展的基础上,还要再作大的飞跃。这是苏锡常三地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最大亮点。

在报告中,苏锡常三地把2004年GDP的目标分别定为“奔三”、“奔二”、“奔一”,具体数据为3138亿(苏州)、2148亿 (无锡) 、1017亿 (常州) ,合计达到6303亿生产总值。这意味着苏南三市要合力超过2003年整个大上海的6250亿元GDP总量,完成全江苏省2003年12451亿元GDP的一半以上。这说明,伴随沿江开发,地处长三角中心位置的苏南将进一步巩固“世界工厂””地位,成为世界经济增长及长三角的巨大动力引擎。突出富民: 三地同轴积蓄动力苏州的GDP名列全国第五,它的12361元的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江苏省也位居第一,可是后一项与上海以及浙江的一些城市一比,就显得很有差距。苏州尚且如此,更不用说省内老二老三的无锡、常州了。所以,在苏锡常今年工作总体要求中,苏州提出“把富民和发展民营经济摆在突出位置”,无锡提出“以人为本”,常州则““坚持以加快富民为核心”,2004年,三市的发展思路无一例外透露出这样的信息:富民。

苏州去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61元,在2004年要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6750元,在2004年要增长8%。为此,苏州在2004年继续坚持富民优先,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无锡也突出亲民为民,努力改善群众生活,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要比2003年分别增长13%和8%以上。与无锡一样,今年常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幅度也分别要达到13%和8%。

今天就来讨论一下成立苏锡常特区的可能性。
先说结论,我认为可能性极小,基本上没有可能。
在网上,一直活跃着一群行政区划爱好者,他们为了维持自己自媒体账号的流量,每天都在画地图、配药方,一会儿建议这个城市跟那个城市合并,一会儿建议成立一个新省或者新特区。
所谓苏锡常特区,大概率也是这样炮制出来的。什么“一级特区”、每周休息3天”、“16年义务教育”等,一看说法就很“业余”。
大家还可以回忆一下,雄安新区出来之前,有什么消息透出吗?越是轰轰烈烈传闻的,越可能是民间炮制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年后,再谈《谁是苏南老大?》
新一线城市苏锡常都市圈:富庶的苏州、无锡与常州,急需相应权限
串联苏南城市群的通勤铁路,离我们还有多远?
林雪萍|常州本是装备王 苏南繁星岂无常
城市口水战之七:为什么同样临近上海,但是嘉兴发展却不如苏锡常?
悟空问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