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阅读不能提高语文成绩?

1

假期,就会有人让推荐阅读书目。

每当这时,就很惶恐。

一方面读书少,另一方面,

常常说不出什么叫“好书”。

常见青年人必读书目、教师必读书目,

甚至还有“中国人必读”,

浏览一下,羞愧欲死。

因为——大多都没读过!

不同的专家、不同的组织,

开出的“必读书目”并不一样,

有时还差距巨大,尤其让人困惑的。

我有几个疑问:

这世上真的有必须要读的书吗?

所谓“必读书”有没有“匹配”问题?

读不懂的“好书”,于我算“好书”吗?

是不是该找适合我的“次好书”来读?

十年前在绍兴听曹文轩讲座,他说,

书有血统,有孙子辈的,有爷爷辈的。

曹文轩眼里爷爷辈的书,5岁孩子眼里,

或许孙子辈都算不上。大概不足为怪。

《伊索寓言》:

公鸡寻找食物,遇到一颗宝玉,说:

“与其得到全世界的宝玉,不如一粒麦子。”

结论: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这几年合肥八中做阅读活动,

推行了几年,开出了推荐阅读书目,

语文教师并没有全读过,

几十个人,七嘴八舌,每人荐几本,

又反复推敲,征求学生意见,

向外公布。

【点:合肥八中推荐阅读书目100部(第七版)

所谓“推荐书目”,只能说是,

“理想模型”

——你能都读读,自然好啦。

合肥八中暑假新高一推荐的书目

2

但别人问了问题,还是要回答,

否定“推荐”,更不用说“必读”,

只能说近两年读过,觉得有收获的:

《幸福之路》(罗素)

《决策与判断》(普劳斯)

《思考,快与慢》(卡尼曼)

《如何阅读一本书》(艾德勒查尔斯)

《大败局》吴晓波

《野蛮生长》冯伦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史蒂芬)

《异类》《从0到1》

《哲学与人生》(傅佩荣)

《我亲爱的甜橙树》(巴西) 若泽

《所罗门王的指环》 (奥)洛伦茨

《培根论说文集》

这些书,好像不能推荐给别人。

于学习,于写作,于闲情,

都不大有关系。

上次“今日蜀山”栏目组来采访,

让我给初中生推荐一本书,

想来想去,还是推荐了《水浒传》。

其实,四大名著,都不需要推荐了

能读的,早就读了;

不能读的,推荐也没用。

这本学生会读的,中考要考的。

【视频:全民阅读 悦在蜀山:《水浒传》助力学生学好语文

3

“孩子读了很多书,怎么语文差?”

“孩子喜欢读书,为什么作文不好?”

这话建立在一个逻辑上:

阅读能够提高语文、作文水平。

划重点:一般阅读不能提高作文水平

有人经常看新闻,就会写新闻?

有人经常看名著,就会写名著?

看别人游泳、骑自行车,能不能

学会游泳、骑自行车?显然不能!

纯休闲、欣赏式的阅读,

是不能提高作文或语文水平的。

看优秀作文,只是感叹几回,膜拜一番。

不仅无用用,甚至还有反作用。

没有看出是怎样好的,只是感觉好,

内心强大的自卑感就会被激发,

反而强化了“我写不出这样的作文”意识。

要提高作文水平,必须进行

学习式阅读,或者叫切片式阅读。

举个例子,多年前的高考满分作文

《蓝色蛹 金色蝴蝶》里的一段:“母亲临死前冰凉的手指,父亲的叹息,后母的面孔……在我眼前飞转,织成一张无形的网,我想逃,无奈跑不出去。”

看着普通,实际上体现了出色的技巧。

首先是剪辑技巧。运用蒙太奇的手法,三个镜头,时间向前推移,事情在向前发展。直接节省了大量的文字,要是一般的叙述,还要说“母亲因为什么什么原因去逝了,我非常悲痛,父亲也很难过,后来父亲终于走出了生活的阴影,后来又为我找了一个后妈,我心理不能接受她,一看到她的面孔,我就怎么怎么样……这不光是费文字的事,而且完全没有了美感,就是流水账。的确,很多高三学生,到高考了,叙述的水平依然停留在小学二年级阶段。

还有,意象选择技巧。抓住细节、引发想象,让人印象深刻。比如,这里的手指、叹息、面孔的选择,非常有功力,为什么不写母亲的面孔,后母的手指?他要表达拉不住母亲呀,母亲弃我而去了,这符合大众体验里的一般的情感表达方式,而且还加了个“冰凉”的修饰,凸显出主人公的心境。

另外,语言驾驭技巧。三个句子,一长两短,结构都是偏正的,一起做后面这个长句子的主语。短,看着清晰,但单位句子的有效信息很大,也就是说句子的密度很很大,什么叫小学生作文,就是密度小,有效信息小。好作文是松树,长得扎实、木材结实;差作文是泡桐,材质松。

除非你站在怎么写的角度读书,

否则就不可能提高写作水平。

能成为好导演的人,

一定是看电影是怎么拍出来的,

在电影院只会跟着流泪的人,

废一大包一大包餐巾纸的人,

绝不会成为好导演。

中山市教研员张华老师曾在他的公众号文里分析过余秋雨的《道士塔》中写塔的12个字:

塔呈圆形,状近葫芦,外敷白色。

大家可以先想想,如果自己写会怎样写,然后再体会下余秋雨写的这12个字,高在何处。

4

再说说读书的几条原则:

1. 反复读。千万不要相信“好读书不求甚解”,那是古人的文学表达,主要是彰显个性,绝不是阅读方法。只读一遍,往往是休闲式的。我经常看完一本书,抽空在手机上再听一遍,常常有新的体会。遇到相关问题,再到那本书里查一下,我的想法和书里的想法互动一下,才算是真正读了。尤其是写点读书笔记,印象才深刻。要“回看”,不回看,不算真正的读书。
2.要践行。也就是说在实际中运用:你学来的词,你要用;你学来的语言,你要用;你学学来的思想,更要运用。如果一个人读完一本书,没有形成任何改变,那就是无效阅读。说白了,就是尝试一下,比如你学完孔乙己,你就仿写一篇,就会更理解鲁迅语言的风格,也会对自己的语言产生影响。学文言文更是如此,你学完寡人之于国也,仿写一篇。对那些文言句式,文言词语,那就真正掌握了。我让学生写用文言文写过传记,写得非常精彩,在写的过程中,要查好多文章,要关注好多词语,前面读的文言文才真正内化,文言文水平自然有提升。
寡人之于学习也,尽心焉而矣。物理差,则移其心于数学,移其力于英语;化学差亦然。察同桌之学习,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同桌之分不加少,寡人之分不加多,何也?”同桌对曰:“君好睡,请以睡喻。周公召之,昏昏欲睡,弃笔而倒。或半节课而后醒,或整节而后醒。以半节笑整节,则何如?”曰:“不可,直不整节耳,是亦睡也。”曰:“君如知此,则无望分多于同桌也。”
3.要质疑。尽信书不如无书。不盲从,要思考,作者这样说有道理吗?我在生活中的经验是怎样的?为什么不一致,有什么不同?还有写法问题,这样写好吗?有没有更好的方式?换一种方式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要是我写会怎样写?也就是说,要和作者交流思想,交流写作技巧。

5

最后,来个扎心一问:

我们见过那么多聪明人,

为什么我们没变得聪明?

因为我们没研究清楚,

人家是怎样聪明的。

所以,不要只说读了很多书,

一定要关注怎样读。

阅读,让我们更能享受或忍受人生,

假期来了,放开读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
初二,想提高语文成绩,看一些课外书,有哪些好的课外书推荐?
福州中考考试说明出炉 作文新增书写分1
老穆说语文的头条主页
高考倒计时:高考语文备考策略
语文答题方法经验汇总,高分必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