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打坐对脊椎发生的作用


 成 果 



归纳元气从百汇穴向下丹田自然沉进的成果,觉得还是可以张扬书写的。但必须重申的是,正是有了长时间正确的修炼作为铺垫,加上这个阶段是画龙点睛的重要节点,故才有今天的成果累现。





成果 1. 一招敲开“大要”之门。 


 在我的“词典”中,比更重要的东西,我称之为“大要”,所以,我把脊椎带称为“大要”,根据就在“华佗夹脊”上。

  少林寺门口立着一个小铜人,是祛病的,大家都爱用手摸它的肚脐眼,结果肚脐那块都被人摸白了。在小铜人的后边的命门旁边有一些三角形的东西,那画的就是“华佗夹脊”。从这上边可以看到包括脊椎在内,1厘米范围内有脊椎,督脉,大肠经俞穴线和脊椎骨内穿行的31条神经线等四条平行竖向排列的重要线体。这些线体,轻者主管五脏六腑的排毒通道 ; 重者掌控着一身正阳之气 ; 支配着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 ; 承载着四支及头部一切可能的三维活动。

  故此,我把这条重要的“脊椎带”称为“大要”,是实至名归。

  在这条重要的“脊椎带”上,正因为这四条线体都有掌控各自系统的职能,所以,除了要防范来自本系统的病患外,尤其还会受到来自因脊椎失序而致病的问题。 例如,如因某一节脊椎错位,会使本来间隙就很小的椎间孔发生变形,周围肌肉,韧带张力发生改变,脊椎的三维运动发生障碍,进一步压迫血管,神经,阻塞经络,引起一系列感觉运动障碍和生理机能改变,造成内分泌失调,进而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仅以脊椎24节椎骨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就涉及到94种病症,这些病症除了造成脊椎及相关部位患病外,有的还波及到心血管,经络,神经,五脏六腑等。

  以上说的多一点,就想重申 : 〈1〉这条“脊椎带”因故致病种类繁多,几乎囊括大多数病种,并且呈现出病期长,老病多,难治愈的特点。〈2〉 致病原因往往由脊椎引起。 

  统括以上,如果先前有人说 ; 用一个招式就能摆平上面的问题,我肯定第一个出来反对,但是历经两年来“元气从百汇穴向下丹田自然沉进”的修炼,我又一次亲身感受到激活先天精气神后所迸发出来的“疗伤治病功能态”功能的强大。面对这个情况繁杂,极易累积诸病的“脊椎带”,先天的精气神统领着“疗伤治病功能态”,仍以“一压众邪”的气势,用“头顶垫”这个招式猛烈地敲开了紧闭着的“大要”之门。

  我们知道,大凡人的四肢,经历几十年的承载,负重,往往因过力极易受到风,湿,寒侵袭,并把它传导到脊椎,进而引发各种病症,这些病症大多会造成椎骨间关节,韧带,肌肉的紧张僵硬和剧烈疼痛。尤以“僵硬”为最。

  “头顶垫”这个招式正是以缓解“僵硬”为主要突破口,把脊椎系统连接骨与骨的韧带当做筋来对待,说白话,把“头顶垫”的过程当成“伸筋”的过程。原始记录说 ; “当头顶垫三次后〈耗时约40分钟〉,可以做深层动作时,可以在端立坐姿的情况下使腰立弯90度,并使前胸压至距坐垫约10厘米处。”这个“伸筋”的过程就是先把腰椎的五块椎骨僵硬的韧带拉伸长,使其由僵硬变柔软,并把这种拉伸力延伸到双腿膝关节,脚踝骨,直至脚骨节。当我在做完深层动作向端正坐姿恢复过程时,就会听到脚踝以下的骨节“咔,咔”作响,这种响声充分表明了气到血到,当然和这种“伸筋”也是紧密相连的。

  正是由于“头顶垫”这个招式在敲开“大要”之门后,紧随其后的就是“元神乘气而行,精在其中”,先天精气神的涌入并使“疗伤治病功能态”大施拳脚,故才有我们前面所说的,将其病灶逐一赶出体外。


成 果 2 ,打 通 经 络 


  “藏象”和“经络”是中医两个重要学说。 “藏象学说”的“藏”,指藏于体内的脏和腑; “象”指的是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经络学说”中的经络,是指运行气血的通道; 它是联系五脏六腑和四支百骸的网络和桥梁。

  如果把两者联系起来看,我们就会发现 ; 中医的方法,不管是药物,针灸,拔罐,刮痧等办法,都贯穿一条主线,那就是打通经络。用药是从脏腑里边把经络打通,而按摩则是从外面打通经络。目的只有一个“经络畅通,百病不生”。

  即然中医医治病疼的主要手段是打通经络,那么有用尽中医上述方法,但对经络瘀堵不起任何作用的时候有吗 ? 当然有,我因锻炼过度,又受风,湿,寒三邪在左肩骨和左臂小肠经路径上成痹,用尽药物,针灸,拔罐,按摩,甚至动用虎狼之药,均无效果。原因就是古代名医说的“痹在筋骨,难以为功”。

  这种“痹”有两大特点, 一是,疼痛难忍,一是臂僵不能自理。

  最后还是停止一切中西药物,用打坐将其治愈。虽治愈,但发现左手小肠经上的小海穴敲之不麻,和右手形成鲜明的不同,由于没有感到别的不适,所以也就没太在意。

  自从元气由百汇穴向下丹田自然沉进阶段开始后,除了“头顶垫”外,还不失时机地出现了,以颈椎与胸椎的交点为轴左右摇头〈以下简称“头摇动”〉的动作。 原始记录到 : 气沉下丹田过程中,头顶坐垫三次(每次间隔约8分钟左右),每顶一次,腰椎及以下椎骨,韧带就被拔松一些,后又以颈椎与胸椎连接点为轴左右摇头,每组摇头20次左右,大约摇头4--5组。在“头摇动”后紧接着就是双臂的前后摇动,甚至激烈的上下抖动和各种扭动。 在这些“动”的动作后,颈椎,胸椎,腰椎以及与之相连的四支的骨节,韧带,都被逐节拔松(或者说每天都使比较僵硬的关系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在这些“动”的动作后,双臂各个相关联的骨节都有“咔 ,咔”的响声,以肩胛骨和手腕骨为最,并且双手“握固有力” 在这些“动”的动作后,双腿内侧有放射性麻胀感,还有微微的热流慢慢地涌过双腿膝盖。 经过一段时间的各种“动”,2月的一天,打坐原始记录到 : “气沉下丹田,静后片刻,从左手小肠经小海穴开始顺经向左小指,无名指有放射性麻,胀满的感觉,尤如血流经过,稍后又漫延到中指,食指和大姆指,后左手都漫延着胀满的热流…,此时左手握固更加有力。 收功后,在敲“小海穴”时竟然出现了强烈的“麻筋”

  以上这些原始记录说明 : “小海穴”敲之不麻,说明小肠经还有因压迫而被堵的现象。双臂的前后摇动,抖动,扭动,在使双臂各关节,筋,韧带向原来正常位置恢复的过程中,松开了被压的小肠经,故打坐彻底打通了小肠经。

内丹编辑恭祝高老师寿辰快乐,身体健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分筋错骨正脊椎
'龙形搜骨'
(26)[转载]程派八卦掌的“平起平落”与发力
打坐对脊椎发生的作用(上)
加深对颈椎生理结构的了解
贾式天络健身法升级版(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