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四 论火候 ⑨《口诀钩玄录》

编者按:《口诀钩玄录(全集)又名《乐育堂语录德经精义分类合编》,系陈撄宁授意缪德俊依清朝光绪时代江西丰城黄元吉先生所撰《道德经讲义》《乐育堂语录》二书为根据编著。

修养之道,不外一阳。而阳之始生,生乎阴之已极,犹今日阴霾四塞,不见化日光天,必须慢慢吹嘘,久久熏陶,忽然凡阴不胜真阳,恍为夜半子初,海中云雾漫漫,一如旭日瞳瞳,照破层阴,现出真阳面目,不觉有色有声,如荼如火,大现光华矣。然此个真阳大现,非自今日之一静即可得此奇观,必于日久之际,几经培养,几经拚闭,韬光晦迹,藏蓄久久,然后渐而积之,乃有此光辉发越之状。夫至阳赫赫在乎至阴肃肃,生机在息机之中,生气在息气之内,此天地人物不易之道也。切勿于静里修持不见乾元面目,遽尔下榻。须知天地之道、万物之情,不养则不胎,不积则不成。日夜息气养神,虽无一点动机、一团生气,然而其机则自此而萌,其端则自此而肇。静养之时,即是阳生之时,不过始初修炼,不大现相耳。生等迩时气机有动有不动两般,须知动者固不可自画,不动者亦不可自弃。盖道之为物,失之在终生,而求之期一旦,岂可得乎?即云有动,此犹初基,不可以为神妙之极。宜知道无底蕴,进一境更有一境以相招。果能功无止境,学不中弛,久之而精者出矣,又久之而神妙生焉。所谓“弥久弥芳”者,此也。

大凡行功到无味之时,而滋味必从此出。盖天之为天,非阴极则阳不生。夫以物穷则反,道穷则变,天地之理,不穷则不变,不久则不化也。诗曰:“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又曰:“人做功夫,做到四方皆黑、无路可入处,方有入。”总之,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无疑亦无悟也。吾师环顾及门行功已久,才当阴极生阳之初层,阴为真阳激动,忽然阴阳交争,两不相下,此中大有不畅,遂谓我无根器,不能人道,一旦而思退者有之。更有一下手即寻效验,因之而遇魔簸弄者有之。要皆愿力不大,修持不坚,见道不明,信道不笃之过耳。生等耐得辛苦,所以有此奇观也。

至于神气有一分交合,自有一分混沌,有十分交合,自有十分混沌。此殆息凡气、生真气、死凡心、生道心之端倪也。有此混沌景象,始验我神气之交,而太极之真还焉。果到神气大交,自然浑浑沦沦,外不知有人天,内不知有神气,宛如云雾中腾空而起,无有渣滓间隔,适与天地人物浑化而为一气也。此即“致中和,天地位,万物育焉”者矣。尔等行功,要到此个境界,才算现出乾元真面目,充满于上天下地,而无有尽藏也。从此再加温养,再行煅炼,务使一身之阴尽化为气,一身之气尽化为神,即是百千亿万法身,而无有底止也。生等虽未至此,然而法身已蓄,将来自有此壮观,总要积久而后成耳,切勿求速效焉。昨言胎息,此中亦要分明。夫胎息非口鼻之凡气,非丹田之动气,非知觉之灵气。原人受生之初,父精母血媾成一团,此时是个浑沦物事,并无气息往来,只是个中微有一缕热意与母脐腹相连。自脱胎而后,剪断脐带‘,即另起呼吸,直从口鼻出入;而天地一点灵阳之气只落于中丹田。凡息一起,胎息即隔,一点元气不能住于中者,自离母腹时已然矣。虽然,莫谓竟无也。人能一心静定,摒除幻妄,回光返照于印堂鼻窍,自然渐渐凝定,从气海而上至泥丸,旋复降至中田,何莫非此胎息为之哉?虽然,先天之胎息,非得后天之凡息,无以运行;后天之凡息,非得先天之胎息,无以主宰。人能凡息一停,真机一现,凡息都是胎息。若杂念未除,尘心未净,纵胎息亦是凡息。学者识之。

诸子静坐,涵养本原,从寂然不动中瞥地回光,忽见其大无内、其小无外、入无积聚、出无分散、氤氲蓬勃、扩大宏通之状,固是天机发动,可采可炼,可以服食长生之大药。即使静坐已久,不见有渊涵一切、包罗万象之机,只要一片清气,无思无虑,不出不入,亦是我真一之气蕴蓄在中,只是我后天气弱,不能冲举他壮大耳,此亦是天真常在,亦可采之服食。切不可以无此蓬勃氤氲,而任其心之走作可也。此为要诀。又凡行为动作语默,虽极细极微至鄙至俚之时.我亦以此心了照虚无穴中。

久之,如有气机动处,我以一念收摄,不许他纷驰散乱;如无气机之动,只要有一片清明在我无极宫中,气不躁暴,神能收敛,亦是真气主宰,我当一心不二,持之操之,亦是烹炼小法,不必再求真一之气大发生可也。此亦修土多忽略者,吾今日并为指出。大凡天下事,无不由小而大,自粗而精,凡事皆然,何况大道乎哉!吾师金液已还,回想当年修道,还不是一步一步积累而上!若必要天花怒发,真气溶溶,恐尔学人少采取之时矣。但此个采取,不是运行河车,只在一念回光,收归鼎炉就是。若太为用力,恐动后天凡火,丹又伤矣。吾师前示元精化为先天真一之气,再为细论。

夫人身之精,不经火煅,概届后天交感浊精,只可生人,不能成仙,且多夹杂欲火,稍有于中,刻不能容,所以昔人谓“丧身倾命之物”者,此也。此岂能成仙哉?修士必于打坐时,调其呼吸,顺乎自然,一出一人,不疾不徐。如此调息,虽属后天凡息,然亦是自在真火。似此烹炼一番,将那后天有形之精忽然化为元精。到得丹田有氤氲活动之气现象,即是化精之候。试思凡精,有形也,元精,灵液也,犹人口中真津一般,不经真火一灼,万不能化为元精。此时究何凭哉?吕师云:“曲江月现水澄清,沐浴须当定主宾。若到水温身暖处,便宜进火办前程。”吕师之言,水温身暖,的是化精之验。此时若不采取,必致元精为火所灼,化为血汗,从毛孔而倾矣。诸子必无思无虑,一任自然之火,精方是元精,气方是元气。

从此元精一动,元气即生。那元气中忽有浩浩渊渊、刚健中正之象,与平日凡气微有不同,即是真一之气发生出来。且凡气之动,但见其暖,不见有逍遥自在之处。唯真一之气动,此身酥软如绵,美快无比,恍惚似有可见,又似无可象者,此即真一之气生也。且真一之气发象,只觉清凉恬淡一般趣味。养之纯熟,此心亦化为乌有,了不知有天地人我,此真一之气之明验。诸子未得十分圆满,不必有这几般景象,只要有一点乐处,即是药生消息。至真药发生,必要真一元神以为之招,方不走作。何也?即吾前示玄关窍开,元神发象,可为大药之主宰,故古云:“以灵觉为炼丹之主,以冲和为大药之用。”生即此以推,炼丹之功尽于此矣。

诸子功夫愈进,火候愈老,满腔之中,无非真意。盖先天神火既长,则后天凡火自盛,倘念不自持,或生怒心,或生恚念,或起淫心,或生贪念,种种嫉妒嗔恨,要无非后天凡火之起。此火一起,即有邪火焚身之患。吾见几多修士,平日修炼,只在深山静养,不与人事,及至出而和光,竟自一炉火起,而万斛灵砂立地倾矣。此吾所以教人不专在静处修,而必于市廛人物匆匆之地炼也。夫未经收养之火,还不见大害,若收之至极,藏之愈深,自与火微之日大不相同。或一身抽搐,或六腑动移,或五官发见有象有声,只要真气游行,此神能定足矣,切不可因其有动遂行惊讶。我总是一个不动心,不理他,愈加十分持养,十分谨慎,务期炼而至于死地可也。吾师从此抉破,生等须学曾子一生战兢,自无百般之病。

所以学道人终生俱在无底船中坐、朽木桥上行也。即此日火虽新生,药亦稚嫩,然犹要提防火起,以耗散吾之元神。不然,养之数年,败之一旦,良可惜矣。他如接人应物,一切事为,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已经定意,不必三心;即钱财之出,不允则已,允则一诺千金,无有移易,以免外侮之来而心不宁,内念之起而心亦怍,此亦除烦恼之一法。盖烦恼即火,火起丹伤,势不能两立也。诸子能体吾言,在在提防,时时保护,夫焉有不成丹者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元吉先生道奥精要(三)
黄元吉谈修道初下手之功
《大成捷要》性命双修心印口诀、天机秘文?二
读《钟吕传道集》笔记(14)
张三丰•仿古二章注解
乐育堂语录(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