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专业理论 | 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和一般特性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教学设计》的<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和一般特性>,内容主要分为两大部分: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教学设计的一般特性,内容较多,大家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抓住重点!指导思想部分也可以依据小编的思维导图进行学习哦!

一、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1.现代教育观念

现代教育观念是在传统教育观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社会需求所决定的教育价值取向的变化,教育观念也随之改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教育”的概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现代大教育观是从学校内外以及终身教育的广义角度来考虑整个教育问题,即学习社会化,社会学习化,而改变了“学校即教育’的狭义教育观。

★第二,现代教育观念相信学生“人人都能学习”,承认、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并认识到学生在自信心,创造力、决策能力、自我控制和约束能力等方面的提高对社会和自我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第三,现代教育观念强调教与学的辫证统一,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的辩证统一,既重视教师在学生认知发展中的作用,也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自主活动。

★第四,传统的知识教学观改变为现代的发展教学观。教学不再停留在封闭式的传授知识和技能上,而是强调在知识技能基础上开发学生智力,强调开放式教学,把整个世界向学习者开放,让学生学习到不断更新的知识和知识掌握的认知过程,特别是注意创设学习情境、鼓励和启发学生自己去探求、得出结论、解决问题,并逐步建立和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和学习的策略。

★第五,现代教育观念打破了以往单一的、面对面的集体授课方式,而发展为个别化教学、小组交互教学与集体授课教学等各种教学组织形式的合理选择或结合使用,其中特别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环境的创造

★第六,现代教育观念强调信息社会的资源共享,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效果,必须有效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人类资源和非人类资源,借助一切教学方法和媒体手段的协同作用来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第七,现代教育观念特别重视目标和评价。教育、教学目标的阐述从传统的模棱两可到清晰、明确;教学评价也从传统的临时性的主观评价而提倡建立以目标为参考的评价学习结果的客观标准。

★第八,现代教育观念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行为、教学内容与学生行为的相互作用,是一种复杂的知识性、社会性和心理性的交互过程,但不是不可预测的,经过系统的科学分析是可以找出共规律和模式的因此,也一定能够科学地有意识地去进行设计的,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也不再是完全靠经验积累和老教师的传、帮、带,而可以通过科学的培训来达到。

2.系统思想与方法

(1)系统思想:系统论认为系统即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世界上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都是有机整体,它们自成系统,互为系统。任何一个系统和周围的环境组成一个较大的系统,而它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可以看作子系统,系统与子系统间具有相对性。任一系统在与环境发生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换中变化、发展,是保持动态稳定的开放系统。

以这种系统思想作指导,我们把为达到一定的教育、教学目的,实现一定的教育、教学功能的各种教育、教学组织形式看成教育系统或教学系统。如学校是一个教育系统。教师系统则是教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教学系统包含了教师、学生(均为人员要素)课程(教学信息要素)和教学条件(物质要素)四个最基本的构成性要素,是系统运行的前提,组成系统的空间结构;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组织形式和学习结果等过程性要素形成系统的时间结构。这些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又构成系统输入和输出之间复杂的运行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学过程。教学系统的功能就是教学过程运行的结果。

(2)面对包含各种要素的复杂教学系统,该如何综合考察、协调和控制各个要素,以保证系统的顺利运行和完成系统功能呢?其关键就是要掌握系统方法。系统方法,就是运用系统理论的况点、方法,研究和处理各种复杂的系统问题而形成的方法,即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方法。它侧重于系统的整体性分析,从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中发现系统的规律性,从面指明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一般步骤程序和方法。

系统方法与思想给教学设计实践提供了有效的指导思想,是教学设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二、教学设计的一般特性

根据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现代教育观念和系统思想与方法,我们认为教学设计应具有以下的一般特性:

1.教学的计划、开发、传递和评价是建立在系统理论上的。虽然在执行时它们似乎是按照线性有一定的先后顺序,但实质上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是非线性的,其中创造性地分析、解决问题是它们的核心。

2,教学目的的确定必须建立在对系统环境的分析上,即从需要分析中确定问题,形成教学目的。

3.学习目标是用可观察的行为术语来描述的,使师生双方对学习产生的结果都很清楚,便于学习者主动参与学习以及教师准确对学习是否发生进行判断,为评价学生的学习提供可测量的标准。

4.对学习者的了解是系统成功的要素。对学习者进行特征分析正是教学设计了解学习者和关心“学”的具体体现。

5.教学设计研究和工作的重点在教学策略的计划和煤体料的选择与开发上,即如何实施成功的教学。

6.评价是设计和修改过程的一部分。我们曾多次强救学过程非常复杂,它不可能象自然科学那样有固定的因果关系,数学设计根据科学原理制定的策略须径过多次反复的试行和修改的过程才能达到最优效果。所以评价所提供的反馈是教学设计重要的调控信息。

7.按照学生达到预期目标的能力来测试即进行绝对评价把评价的重点放在学生自身知识、技能、情感和能力的发展上

学完之后小编还是有一些疑问的!圣人言“三人行必有我师”,如果读者们和小编一样,学完之后有不懂可以多请教知之者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系统科学对教育技术的作用
教学设计、教案与学案(二)
北师大胡定荣教授:当前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的诊断分析
课程大纲的设计与撰写
对微观世界的解读——课堂教学的评价
教学内容的重要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