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摩托故事

 蒋建雄:摩托故事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本世纪初期的年月,摩托车在广西柳州是一个人人都可能挂在嘴边的响亮名字,它是柳州的城市的一张名片,因为摩托车多,柳州被称为“骑在摩托车上的城市”。


在热闹的街市矗立巨型摩托车模型,为推介、销售造势。—2003年摄于广西大化县。


      解放前柳州的城市交通是靠马车、黄包车,解放后这一状况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三十年前柳州城市格局较小,人们的活动范围有限,大多数人以自行车为交通工具。伴随着城市的扩充,人们活动半径的扩大,出行频率的增加,交通需求日益旺盛。一些人生活逐渐富裕,虽然买不起私家轿车,却有能力购买摩托车。因此摩托得以快速地发展,走进了千家万户,其数量堪比自行车,后来居上,成了人们的主要交通运输工具之一。有人曾预言,摩托车将成为一部分中国人从自行车过渡到轿车的桥梁。现如今这个预言应验了,部分生活富裕的人们圆了轿车梦,一些“摩托族”成了小轿车的“有车族”。有的“摩托族”同时拥有汽车和摩托车。进入本世纪以来“禁摩”声起,更便宜、更机动、更环保,且不须办驾照的电动摩托车象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很快就动摇了传统摩托车的“霸主”地位。当下广西柳州是由汽车和电动摩托车主宰着交通。


广西柳州市二手摩托车交易市场。—摄于1995年。


       过去摩托是希罕物,只有邮电局送电报和电影院跑片,公安人员执行任务才能使用。1980年代后,广西这个经济还不很发达的地区,摩托车发展却很快。南宁、北海、梧州、桂林、来宾、河池,乃至诸多的县城、乡镇、村屯,摩托车随处可见。哪怕是在边远山区的崎岖小道,也常见摩托的身影。曾有媒体报道,南宁的摩托车有50万辆,是全国人均摩托车拥有量最多的城市;柳州的摩托车曾以每年百分之二十五的速度增长,本世纪初在柳州注册的摩托车达到30万多辆,其中市区约18万多辆,平均6人1辆,万人拥有2069辆,大大超过同类城市万人有摩托车的数量。在柳州街头巷尾奔驰着嘉陵、大洋、大白沙、雅马哈、本田、铃木各种品牌的摩托车,国产、进口,高、中、低档应有尽有。2003年前在柳州购买摩托车不受限制,只要你愿意就可以买到属于自己的摩托车,商家还代办入户手续。于是摩托族的队伍不断壮大,每年经培训、考试取得驾驶执照的市民数以千计;按每辆摩托车考2本驾照估算,柳州的摩托族约有30多万,大概占该市人口的1/3。现在广西实现了“村村通”目标,农村不仅不“禁摩”,还要给予销售补贴。柳州县郊和乡村,有的农民打工得到的第一笔收入往往是买一台摩托车。


广西柳州市楼梯山机动车培训基地,摩托车驾驶员驾照取证考核。—摄于1995年。


       就是因为有许多象柳州一样的城市的摩托车火爆,拉动了摩托车产业,使我国成为摩托车第一生产大国。2004年摩托车产量为1600万辆,全国摩托车保有量8000万辆。


摩托车穿行于胡同小巷。—1999年摄于广西柳州市文笔路。


        柳州摩托车的火爆是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一个符号,摩托现象构成了城市、乡镇一大景观,是一道五光十色的风景线,是一首跌荡起伏的交响曲。这一现象折射出摩托与人们的交通、工作、娱乐紧密关系,涉及方方面面。摩托车渗透各个领域,带动了销售、修理、洗车和搭客等业的兴起,它在商品流通环节也充当了重要角色。人们仰仗摩托车缩短了时空的距离,提高了效率,创造了效益。摩托是一种生活,从中可以领略到摩托族展现的风采和耐人寻味的情与态。与摩托        相关的话题天天有,发生在摩托的故事说不完。


又有一间门面开张。—1997年摄于广西柳州市屏山大道。


        摩托给人们带来了方便,平添了几分情趣。它具有汽车不能比拟的灵活性和自行车无法匹力的高速度。自行车能去的地方,它几乎都能去,而汽车、自行车不能到达的地方,它照样来去自由,千里走单骑,乃至万里走单骑都不在话下。它可以点对点的运输,弥补公共交通的不足。它似乎无可争议地成为小家庭最理想的交通工具。骑上摩托,姑娘潇洒、小伙神气、孩子得意。一家三口乘坐摩托逛街、郊游、走亲戚,着实让人心旷神怡。就连搭摩托风姿、神情亦各有不同。在奔驰的摩托上,姑娘搂紧“骑士”,贴近耳际缠绵细语。老人坐上摩托虽有几分惶恐,但仍现某种欣喜和满足。经商做买卖的搭“摩的”,却是又背又挎又提,大包小包,摩托载着他们经营一笔笔生意。摩托车可以运鸡、运鸭、运菜等各种农产品;可以搭上农具、肥料骑到田边;还可以作为小贩的流动摊点,走街串巷推销商品。春运期间一票难求时,摩托车成了农民工返乡、回城的载体。2011年春节,节前通过肇庆前往广西方向的摩托车达几十万辆,节后从初七起每天通过广西梧州的摩托车数量达8千辆以上。


广西南宁市街头的摩托车阵容。—1994年摄。


       摩托蓬勃发展也造就了一批“玩车族”和摩托车“驴友”。摩托玩家们或以拥有某种品牌、多大排量的摩托车为豪,或以骑摩托车游历了多少城市、山川为耀,有的拥有的摩托车价值超过一般的轿车。一些车友骑摩托车跑完了广西的风景名胜,有的长途跋涉到了西藏、新疆。车友们还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互通信息,交流驾车经验体会,开展研讨评论,有时开车外出联欢、聚会。2006年,柳州的车友会接待了广西数百位摩托“发烧友”的交流聚会,展示了各式高档进口摩托。前几年,柳州上百名车友驱车数百公里,到贺州参加广西车友聚会,虽然既辛苦又花费,仍乐此不疲。


奔驰在广西柳州市飞鹅路的摩托车。—2004年摄。


         然而,任何事情都有两重性,也并非摩托越多越好。我们应当承认和正视这样的现实,摩托车给人们带来了方便也带来了负担,带来了乐趣也带来了烦恼,带来了幸福也带来了痛苦,引发我的忧思。


广西融水县安太乡的苗族群众,乘坐摩托参加春节十三坡活动i。—摄于2006年。


        摩托车事故猛于虎,有人称它是“马路杀手”,骑摩托车是“肉包铁”。人们目睹了这样的情景:摩托凭借其机动、快捷的优势,在大街小巷玩命地抢道、超越,纵向插入、横向加塞,给“梗死”的道路又添新乱,使本来就紧张的交通雪上加霜。摩托在街道的“杂技”表演令人咋舌。摩托载上三、四人很平常,还有载五、六人的,连轿车也自叹不如。有的摩托车手骑着摩托脖子下夹着“大哥大”,边开边通话。还有摩托搭客肩上扛上四、五米长、重百来公斤的金属材料在街上疾驶,真让人望而生畏。摩托骑手违章行驶,超速、超载、抢道,屡屡造成车损人伤,车毁人亡的惨剧。摩托车在道口抢道与火车相撞,一车三人全部罹难的有之,与汽车抢越争先而伤亡的有之,酒后骑车撞上隔离桩、电线杆致伤致残致死的有之;摩托撞伤行人逃之夭夭,摩托相撞后扯皮、纠缠,甚至拳脚相加的有之。据报道,2002年,广西的摩托车导致事故有3797起,造成1138人死亡,4797人受伤,交通事故次数、死亡人数分别占事故总数和死亡人数的百分之二十三点四和三十一点三二。由此可见,摩托骑手的安全意识、遵守交通法规的自觉性和道德水准亟待提高,交通安全管理有待加强。


村村通工程尚未完工,摩托车已经进屯。—2002年国庆摄于广西融水县安陲乡。


        有环保专家指出,摩托车发动机燃烧一吨汽油要排放40至70千克废气。还有环保专家指出,7辆摩托车排放废气污染物总量相当一辆公交车排放物污染量,而一辆摩托车的运送能力仅为公交车的百分之八点八;一辆二冲程摩托车排放的有害物质,相当于一辆轿车的30倍。其主要为对人体有害的一氧化碳和氮氧化合物,许多摩托的废气排放量还超标。摩托的剧增造成的空气和噪声污染给人们增添了烦恼。然而,受害最深,反应最敏感、最强烈的还是不骑摩托的市民。当令人心烦的发动机声不绝于耳,被迫吸入它排出的废气时,他们抱怨、厌倦,对生活环境的空气质量下降,噪声日甚深表忧虑。


涉水过河。—2006年国庆摄于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乡。


        乘坐数十人的公交车在道路上是一个点,而数十辆只乘坐一人的摩托车在道路上是一大片。有识之士认为,在道路交通十分紧张的状况下,城市交通发展的战略应把公共交通放到优先和重点的位置来考虑,对摩托的数量予以控制。要关注摩托剧增的负效应。着手研究和解决摩托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强调低碳、环保及面临交通拥堵困局的形势下,限摩甚至禁摩是不可避免的。现在全国有很多个城市实行“禁摩”,继南宁于2002年限摩之后,2003年11月1日起柳州开始限摩,限制摩托车在某些时段、某些路桥行驶,控制摩托车入户的数量。而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广大乡村摩托车的发展方兴未艾,前景一片光明。农民兄弟都希望拥有摩托车,他不仅方便了交通,还是生产劳动、商品交换的帮手。摩托车将伴随社会发展因时因地转换角色地位。



出摊。—1996年摄于广西柳州市人民广场。


一对夫妇骑摩托车贩卖雏鸡。—2006年摄于广西柳州市鹅山路五区。


广西各地的摩托发烧友云集柳州聚会,个个都是高级摩托车玩家。—2006年摄。


广西车友会摩托车队上路,到风景区联欢。—2006年摄于广西柳州市。


骑摩托车走街窜户推销老鼠药、骚甲药的商贩。—1996年摄于广西柳州市红桥路。


与大排量、高档、昂贵名车合个影。—2006年摄于广西柳州市。


广西柳州市龙城机车车友会在郊区聚会,迎接单骑闯西藏归来的会员。


骑摩托车下田劳作,捕获草花蛇归来。—2009年摄于广西融水县杆洞乡尧告村。


2007年摄于广西柳州市鹅山路五区。


1998年摄于广西柳州市鹅山路。


进退两难。-—1997年摄于广西柳州市磨滩路铁路道口。


超载运输。—2006年摄于广西柳州市和平路。


横向加塞。—1995年摄于广西柳州市柳邕路。


生拉硬拽。被撞的车主不愿放过肇事的摩托。—1995年摄于广西柳州市鹅山路立交桥头。


冒险超越。—1996年摄于广西柳州市鹅山路立交桥下。


违章挨罚。—1995年摄于广西柳州市龙城路。


摩托车与轿车相撞。—2006年摄于广西柳州市鹅山路。


一辆摩托车被汽车碾压。—1996年摄于广西柳州市鹅山路立交桥西头。


洗车污水横流。—1998年摄于广西柳州市五岔路口。


发动机燃烧不彻底的摩托车排出污浊有害气体的状况。—1995年摄于广西柳州市。


一批到了使用年限的摩托车,被废品回收公司收购处理。—2006摄于广西柳州市。


广西柳州市于2003年起在某些路段、某些时段限摩,—2003年摄于龙城路。


 

蒋建雄简介:

广西岑溪市人,1951年7月1日生于广西柳州;2011年8月在柳州铁道职业学院退休

1985年学习摄影,1994年起专注黑白专题纪实摄影。拍摄完成了摩托车、铁路民工、蒸汽机车厂修、百味生活、白裤瑶、融水苗族民居吊脚楼及尧告村等专题。


摄影作品《不夜的调车场》、《铁路清道夫》和《摩托情结》、《清水河大桥》、《摩托故事》、《融水苗族民居吊脚楼》、《摩托上的柳州人》、《生活还在继续》、《摩托的忧患》、《最后的厂修》、《摩托忧思录》、《摩托印象》等先后斩获国家级奖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柳州市区电动车达65.69万 “电摩大军”数量超过机动车
以前的广西柳州与现在的柳州市
我为南宁禁摩扩大化叫声好!
UC头条:再见了! 这座承载柳州人20年记忆的天桥, 今晚将被拆除
广西发展柳州的重要性 实力强地位高
威观广西:现在才开始建柳梧铁路,迟不迟?对柳州有什么好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