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孙诺:莺歌海渔村

相传约330多年前,一群渔民泛舟从海口、琼山两地出发,沿海岛西海岸而下,到一个叫“莺歌嘴”的地方定居下来。后来,越来越多的渔民从上述两地移居此地,便有了今天的莺歌海镇。小镇西面大海,天气好的时候,莺歌海的日落时分,大海托起一轮红日,一片金色洒满波光绮丽的水面,璀璨而瑰丽,来过这里的人们把她誉为“中国能看到最美丽的晚霞、最壮观的落日的地方”。 这是一片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土地。日照时间长,终年海风激荡,阳光充盈。堪称长夏无冬的日光之城。

莺歌海渔民们靠海而居,莺歌海渔民不分男女老少都有说话声大、彪悍粗犷性格和敬业担当、团结互助的特质,跟这里特殊的生产方式,形成了人们带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渔民文化”。在那个通讯靠口、交通靠走、治安靠狗的漫长岁月里,海上作业十有八九都是在风口浪尖上由若干人共同合作才能完成,为了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渔民相互传唤和交流必须提高嗓门才能在波涛汹涌环境下让对方听清。九十年代初,许许多多的渔民都重新盖起了数层的洋房,道路、中小学、公园等公共设施也迅速建设起来。

渔家女人们的勤劳能干和朴实贤惠。她们虽然在这亚热带的日照与南海的咸风洗礼下普遍皮肤偏黑,但是黑里透红,闪烁着健康的光泽。男人们为了生计,冒险与风浪搏斗,她们则义无反顾、心甘情愿地以弱小身躯担负起整个家庭的生活。

如今,这片海边滩涂地被开发了,渔民建在海边的一排排简易房屋被成片拆除。无法阻挡的城市化,让曾经的“渔村”变成了再也回不去远方。


傍晚,雨过天晴,喧闹过后的沙滩(2013年7月)


准备上船作业的渔民(2011年6月)


在等待渔船作业归来(2013年2月)


谈论海鲜市价的渔家妇女(2014年1月)


渔家小朋友帮妈妈挑选小鱼(2013年2月)


牛车是渔民们拉网的主要用具(2014年4月)


渔船作业归来忙碌的景象(2014年1月)


扛着船桨的渔民(2008年9月)


出海归来的渔民逗小朋友和拉网的大水牛玩耍(2014年1月)


渔家的小朋友总能帮忙大人们干点活(2013年7月)


在渔船上玩气球的渔家小孩(2014年1月)


渔网睡袋是渔家小朋友们娱乐项目之一(2013年7月)


午休时间(2012年10月)


修补渔网的渔民(2011年3月)


静静陪着主人修补拉绳的小猫(2008年9月)


检查渔船(2008年9月)


渔民们协力修理渔船发动机(2008年9月)


在海防堤上找东西吃的黑猪(2013年7月)

赶猪下海也是渔家小朋友的娱乐节目之一(2014年4月)


渔民家养的家禽经常在沙滩上散步(2014年6月)


玩捉迷藏的渔家小孩(2014年1月)


沙滩上的小卖部(2013年2月)


端午节包粽子是渔家妇女的拿手活(2014年6月)


渔家妇女休息期间给小朋友们抓虱子(2014年1月)


端午节在沙滩上表演街舞的渔家少年(2011年6月)


端午节展示煮好粽子的渔家小伙(2014年6月)


渔民们都自己锯木打造渔船(2011年6月)


傍晚,拉网归来(2013年7月)


傍晚在渔船上看海的渔民(2013年7月)


海边房子被拆后的临时摇篮(2014年7月)


 

作者简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描写渔村的好句子
开海啦!即墨这12个海边渔村码头,你必须要知道!
走进东海渔村(夜宿田岙)
散文||绿荫覆盖
长三角这些美丽安静的渔村,你去过几个?
【蔡天初作品】凭海弄潮一路走来——龙海浯屿岛漫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