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记忆上海│八仙桥往事


一个多月前,曾经推送过一篇有关八仙桥的图文《【怀旧】漫谈八仙桥》 ☜(点击链接进入查看), 承蒙大家的厚爱,获得不少的点赞。但也有很多朋友反馈,图片太少,资料也不够全面。

因此,最近花了一些时间和精力,在网络上搜集整理了一些有关八仙桥的图片和资料,根据回忆和网友们提供的线索,再做这个《八仙桥往事》的图文,希望能够引起大家对八仙桥的美好回忆,如果觉得不错,也请大家多多转发给你的朋友们。

另外,由于年代久远,部分记忆已经模糊,网络资源有限,以下这些数据不一定准确和全面,请谅解。

八仙桥已有一百三四十年的历史。它最初的范围可要大得多,北至今天的延安路,西达嵩山路(也有算到连云路新城隍庙的),现在淮海公园附近都可囊括。(其实也就是一个大概的区域,并没有固定的行政划分)

今天,让我们重拾记忆,回忆八仙桥的那些往事,走近那些年的“八仙桥”。

1912年的八仙桥一瞥

八仙桥的来历

说起八仙桥之名,还有一个令人动容的故事。

1860年10月21日,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英法联军自大沽口登陆后,在天津与北京间的通州八里桥,遭到僧格林沁和胜保部清军的顽强抵抗。血战中,号称劲旅的蒙古骑兵在洋枪洋炮面前,几乎全军覆没。

侵略者欣喜若狂,津津乐道。1865年,上海法租界当局便把一条刚筑成的今云南南路名为“八里桥街”。几年后,英租界将1866年辟建的云南路(今云南中路)南延至洋泾浜(今延安东路东段)边,并将连接八里桥街和云南路的跨洋泾浜木桥,名为“八里桥”。

八里桥街和八里桥的命名,显然是对中国人的一种侮辱。“不买侬的账”,成了广大市民的共同心声。大约是传统文化习惯的作用,大家不约而同地按照近音讹转的规律,将这条路呼为“八仙桥街”,并按位置呼八里桥为“北八仙桥”。

1910年地图中的3座跨越周泾的八仙桥

这一称呼至晚出现于19世纪70年代初,在1876年葛元煦的《沪游杂记》一书附图上,就明白标着“八仙桥街”和“北八仙桥”。图上还有洋泾浜与北长浜(今延安东路西段)交汇口(今大世界门前)南侧跨周泾(今西藏南路)的老八仙桥;公馆马路(今金陵东路)与其延伸段(今金陵中路)间跨周泾的南八仙桥;两桥之间,即今宁海东路与延中绿地间,跨周泾的中八仙桥。

《沪游杂记》上的手绘地图

此外,在坟山路(今龙门路)上尚有跨北长浜支流(今金陵中路)的石八仙桥和木八仙桥,前者位于后来的龙门路邮局(原龙门路124号,今金钟广场西北侧)与后来的八仙桥菜场间,后者位于后来的嵩山电影院前(今大上海时代广场北侧正对龙门路口处)。


1944年八仙桥地区图

缝隙中兴起的闹市

八仙桥地处老城厢西北,被周泾分成东西两片。西片曾有赵家宅(今上海广场、力宝广场处)、东杜家宅(今普安路延中绿地处)、陆家宅(今上海音乐厅环周延中绿地)等村落,北侧曾有一座称为“陆家观音堂”的庙宇(今上海音乐厅北)。


旧时八仙桥闹市路口东望大世界

1917年建造初期的大世界游乐场外景八里桥南堍正门

这儿水陆交通便捷,周泾、北长浜、洋泾浜交汇,东达黄浦,北连吴淞江,西通东芦浦、涌泉浜,南接方浜、肇嘉浜;由西门至静安寺和从北门去法华镇的两条大路也经过这里,是西北乡菜农柴贩出入老城厢的要道。


1929年从大世界塔顶俯瞰八仙桥地区

1937年“八一三”战起,大批人口与店铺迁入,大小道路之侧,乃至弄巷深处,都开满店肆,完全成为一块五方杂处的闹市。

熙熙攘攘的八仙桥闹市


著名的八仙桥菜场

1853年之后人口剧增,蔬菜、鱼肉等副食品需求大增,过去进城农民肩挑手提、走街穿巷式的兜售已难满足居民需求。有人在菜农进城的要道处,即洋泾浜南的周泾旁,沿路搭建板房供菜农租赁,这便是上海最早的马路菜场,名为“中央菜场”。

八仙桥(今淮海中路、龙门路、金陵中路之间)旧景


▲1946年航拍照片中的八仙桥菜场,现今龙门路淮海中路附近

这个菜场虽一度取消,但后来又恢复了,因摊点固定,购者日众,很快兴旺起来,一直向东延伸至今盛泽路,并被呼为菜市街,这就是后来的宁海东路菜市,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这儿仍是上海最大最有名的马路菜场。


八仙桥菜场


金陵中路龙门路口航拍街景。路口西北角即为八仙桥菜场,其对角为龙门路邮政局(图右侧三角形建筑)

当年八仙桥小菜场前的商贩聚市盛况




拥挤的八仙桥菜市场


其实,宁海东路的马路露天菜场当时也很有名的,也是很热闹的。可惜这方面的资料和照片没有找到。

八仙桥的商业和生活气息

菜市集聚了人气,人气带动了百业。至上世纪30年代末,地块内仅银行网点就有上海商业储蓄、金城、中国垦业、国华、聚兴诚、东莱、中国、中南、浙江建业等十多家。所设商店中,仅大店名店,就有鹤鸣鞋帽店、宝大祥、协大祥等。

根据回忆、网络资源和网友们提供的资料,当年八仙桥附近的商业真的很发达:

(由于网络上相关图片资料很少,所以无法满足大家的希望,加上年头过去太久,很多回忆肯定会有偏差和遗漏,请大家多多指正和谅解)

在西藏南路上的,老公兴鸡粥店,同兴馆汤团店,马咏斋熟菜店,三和楼酒楼,眼镜店等,对面大世界附近有五味斋,味芳菜饭店等等,再往南还有光明中学旁边的一条夹弄里的鲜得来排骨年糕,

延安东路西藏路口转弯口有采芝斋,红光医院……

延安东路上有乐华食品店,永达文具店,新华书店,童涵春,大世界旅馆,对面有自行车行,木材店……

八仙桥附近还有很多有名的店家,天香斋、鸿兴馆,老人和,郑福斋……

在金陵中路段,北面有宝大祥、协大祥二家著名的绸布店、有葆大参行、药店、汪怡记茶庄、土产商店、银行、以及龙门路与金陵中路交汇处的著名的八仙桥小菜场、日日得意楼(茶楼兼书场)等,金陵中路南面:西藏中路口的黄金大戏院(大众剧场)、五金店、金中食堂、布店、缝纫机商店、月宫理发店、百货店、西湖浴室、邮政局……。

在龙门路段:东面有点心店、蓆子店、糕团店、南货店、水果店……龙门路路西面(金陵路到淮海路)有日夜商店,清真面馆,报刊店、食品店、果园日夜点心店、棉花店、药房…………

西藏南路44号和金陵中路24号的上海缝纫机商店,前身是茂昌旧货店,曾改名卫新日用品调剂商店。

西面,金陵路龙门路转角处过去一点有上海老的饭店——老人和菜馆。

在龙门路至普安路的淮海中路段:200米左右长的马路两旁;北面有熟食店、春光、鸿祥服装店,有皮鞋店、童装店、淮海钟表店、三勤旧货商店……,南面有恩派尔电影院(嵩山电影院)、鲜花店、东方红食品店、鸿兴菜馆、淮海中药店……过了普安路,那就是外国坟山了(今淮海公园)

普安路上记得还有一家浴室叫日新池。

……


宝大祥呢绒洋布庄


公私合营后的宝大祥绸布商店


西藏南路上的协大祥绸布商店店面


20世纪80年代位于金陵中路的宝大祥绸布商店


20世纪80年代的鹤鸣鞋帽商店


20世纪90年代的鹤鸣鞋帽商店





旧时的八仙桥附近


说到八仙桥,不得不说一下附近的大世界

1917年八仙桥东北面

开设了著名的大世界游乐场

大世界是很多上海人的童年记忆

当年大世界的热闹景象一点都不亚于

现在的迪士尼等大型游乐场

1950年代大世界排队进场的游客

青年会

八仙桥地区当年的很多建筑已经不见踪影

唯一能见到一些“八仙桥”色彩的

大概就属“八仙桥基督教青年会”了

因为上面还带有“八仙桥”三个字

八仙桥基督教青年会坐落在今天的西藏南路上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最重要的活动场所之一举办过很多演讲、歌咏会、戏剧演出等活动

如今的青年会属于上海市文化遗产建筑

大楼的大部分楼层为青年会大酒店


八仙桥附近的电影院、剧场

八仙桥附近有不少电影院和剧场,这里搜集了一些电影院的照片。

上海音乐厅

1930年3月26日在八仙桥爱多亚路,也就是今天的今延安东路上,南京大戏院正式开业(曾改名北京电影院)

南京大戏院在1959年更名为上海音乐厅


嵩山电影院

原嵩山大戏院前身是恩派亚大戏院

位于如今的淮海中路85号

1956年经市文化局批准改成嵩山电影院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

都是最受老上海人欢迎的电影院之一

嵩山电影院在1994年被拆除


大众剧场(金陵中路1号)

原名黄金大戏院,位于上海金陵中路1号,后改名大众剧场。由黄金荣创办,民国19年(1930年)1月开幕,初映电影继演京剧,民国26年由金廷荪、孙兰亭等海上名票经营,先后邀京剧四大名旦及马连良登台献艺,上海戏剧学校正字辈学生常在此演出。1993年因市政建设需要而被拆除



沪光电影院(延安东路725号)

原名沪光大戏院,1938年由苏州大光明戏院老板陶寿逊等三人发起建造的。1939年初取名:沪光大戏院(英文名为:ASTOR)。

解放后,新中国第一部国产故事片《桥》也是在沪光首映的。1956年公私合营,沪光由上海市文化局接管,并改名为:沪光电影院。1956年国产新片展首映活动也在这里举办。“文革”期间,沪光电影院被更名为:七一电影院,可惜影院内的仿古艺术装饰全被拆除。1970年又恢复:“沪光”原名。1996年9月10日,为了上海延安路高架建设,创办了57年、见证了上海影坛辉煌历史的沪光电影院从地图上永远消失了。



共舞台 (延安东路)

共舞台地处上海市延安东路433号,建造于1927年,原在大世界游乐场内。1930年独立经营,专演京剧,是20世纪30年代上海四大京剧舞台之一。解放前该剧场以机关布景和演出长篇连台本戏的海派京剧出名,很受市民观众的欢迎。2006年上海共舞台以崭新的面貌迎客。






光华剧场(哈哈,这个离八仙桥有些远哦)

光华大戏院,于1930年1月30日在爱多亚路(今延安东路)1440号开幕(近成都路口)。该院由联华影业公司管辖,先是放映电影,后改为剧场;1967年停业,后改为黄浦区少年宫,1979年恢复为光华剧场;1985年停业。1987年拆除改建为黄浦区图书馆;1995年因建造成都路高架道路而拆除(一同拆除的还有在戏院旁的浦东同乡会大厦1454号)。


青年宫影剧院(曾名:新风剧场)

大世界曾经改名为上海市青年宫,记忆中该影剧院应该是大世界的一个剧场,剧场门在大世界旁边的宁海东路上(近西藏路)。

注:因为网络上查不到该影剧院的信息和图片,只能用这张报纸上的演出广告来代替。这部分的记忆可能有错,供参考。


其实,从八仙桥再往外走一点,还有很多电影院,比如和平电影院、浙江电影院、天蟾舞台、大上海、大光明、红旗新闻电影院、瑞金剧场等等,不过这样好像有点扯远了😂

锦江在这里迈出第一步

众所周知,锦江饭店是上海最早的国宾馆,1951年开张于华懋公寓。追溯其前身,则是锦江川菜馆与锦江茶室,而锦江川菜馆就设在这里。

 1935年3月15日,后来被誉为“中国阿信”的奇女子——董竹君,在八仙桥区片的华格臬路31号开设川菜馆“锦江小餐”。该店以四川成都东门外的“锦江”为店名,以竹叶为店徽。所经营的川菜与众不同,既有重辣重麻,又有轻辣轻麻,甚至有无辣无麻的新型川菜。改良后的川菜,既保持了传统特色,又能适应杂处上海的各方客人的口味。而且其店面整洁、雅致,与众不同。因而,锦江小餐自开张后,就一直座无虚席,连海上闻人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以及南京国民政府官员来吃饭也要排队等候。杜月笙是锦江小餐的常客,几乎天天都来。在他的帮助下,董竹君又租赁了几幢房屋,扩大营业,使锦江小餐由一家只有一幢单开间一底三楼的小菜馆,成为一家拥有300个座位、10余个大小雅间的中型川帮菜馆,并改名为“锦江川菜馆”。


1935年,董竹君与她的锦江川菜馆


锦江川菜馆内景

菜馆选址于八仙桥地块是因为这儿是南北干道西藏路(今西藏中路)与敏体尼荫路(今西藏南路)和东西干道爱多亚路(今延安东路)、公馆马路与恺自迩路、宁波路(今淮海东路)与霞飞路(今淮海中路)交会处,是市中心交通枢纽。

八仙桥菜场边的露天食摊

当时,菜馆规模不大,底层店堂只能放4张餐桌,二三楼4间雅座,每间也只有四五张小桌,但布置典雅整洁,菜肴富有特色,管理规范。从开业起,天天拥挤不堪,门前空地停满了汽车。不久,锦江将左右几幢房屋都租了下来,还发展到后弄,前后架起了天桥,规模扩大了好几倍,雅座增至10多间,两个散席厅也各有20多张餐桌,生意依旧爆满,订座须提前三天。

锦江的成功,进一步推动了该地块发展。为了竞抢因锦江满座而退出来的食客,华格臬路、敏体尼荫路口上一下子开张了11家档次颇高的餐馆,仅川菜就有成都、重庆楼、蜀渝、川味、长江、陶乐春6家,还有扬帮富春楼、闽帮闽东园、绍帮章东明、本帮上海和新三和楼,华格臬路东段成了当时地道的美食街。

八仙桥街景


龙门路商贩云集,图为1932年龙门路街头牙医


南京大戏院和隔壁“卡萨诺瓦”餐厅


2000年延安路高架建成后,龙门路上海音乐厅搬迁前。隔壁“卡萨诺瓦”餐厅老房子还在


1936年爱多亚路(延安路)龙门路口,南京大戏院(现上海音乐厅)上演诺玛·希勒和莱斯利·霍华德主演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1938年爱多亚路(延安路)普安路-龙门路集市,背景“卡萨诺瓦”餐厅


1939年福煦路(延安中路)东望大世界,右侧麦高包禄路 (龙门路)路普安路段,南京大戏院(上海音乐厅)的原始位置


1947年金陵中路龙门路东望(八仙桥)


1948年中正东路( 延安路)龙门路口看大世界


1984年八仙桥淮海中路龙门路


1991年八仙桥淮海路龙门路西望,嵩山电影院


1992年八仙桥金陵路龙门路口,12路站


1992年延安中路建高架前西望龙门路(新华书店、童涵春堂、音乐厅)


1985年8月拍摄的八仙桥西藏路(宁海路与金陵路之间)大方照相馆,这张相片是从基督教青年会窗口俯拍西藏路街景,弄堂口左侧被大树遮住的是大昌水果店,隔壁是老公兴鸡粥店据说是上海最早的鸡粥店,大方旁边拐角是缝纫机商店。右侧是上海服装商店旁边是一家无线电商店。






金陵东路上独特的风景线——“骑楼”


(有轨电车、电车、人力车、马车同行一路)


20世纪30年代,中法学堂(今光明中学)门口人力车独轮小车等


公馆马路上的人力车


20世纪50年代的2路、5路有轨电车,这条线路直到1968年才停驶


祥生出租车行


龙门路邮局


搬迁至柳林路156号(近寿宁路)的龙门路邮局


柳林路服装市场


淮海中路东望(柳林路、26路区间车终点站)


柳林路服装市场


上海邮局的骑车邮差(1920)


上海街头的专线信筒

八仙桥的石库门弄堂

八仙桥区片的石库门里弄住宅在20世纪初已颇具规模。据1909年《上海指南》记载,在今兰生大厦处有吉祥里、芝和里、鼎新里,金钟广场处有慈荫里,上海广场处有长兴里、长福里、荣昌里、鼎吉里,大上海时代广场有文庆里、平安里、树德里、鼎康里,上海音乐厅东有太平里、首安里,西有敦厚里。其中,敦厚里建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首安里(即后来的恒茂里)也建于同期。

随着道路的辟筑,石库门房屋自八仙桥区片由东往西推进建造,并成为八仙桥区片内的主要民居类型。

石库门房屋的主要功能是居住,但因八仙桥区片商业、文化娱乐业等都较为发达,沿街房屋不敷应用,许多钱庄、商行、戏院、照相馆、小杂货店、小食品店、学校等就开设在石库门房屋内,如恒茂里内就开设了50余家旅馆、银行、参行、地产公司、律师事务所、医师诊所等,其中较有名的有八仙旅馆、恒雅戏院、祥生汽车公司、汪怡记茶庄、宝大祥绸布庄、德大参行,还有恒茂中学、恒茂小学等。石库门房屋功能的拓展造就了八仙桥区片商居交融等典型特点,但旧社会里形形色色的阴暗现象也会混匿其间。



八仙坊

原址为潮州坟山的一部分,在八仙桥菜场西侧,是八仙桥区片规模较大的一处里弄。建于1927年,有连体式砖木结构两层楼房71幢,建筑面积约4830平方米,由1条南北向的总弄、2条分弄和4条横弄组成。总弄称大八仙坊,位于宁海西路109弄,直通金陵中路,有4条横弄,39幢房屋;分弄称小八仙坊,分别为宁海西路73弄、83弄,各有房屋2幢;弄外沿街商店房屋28幢。解放前,这里多小商小贩,以及唱戏、表演魔术和口技的艺人,大都生活贫困。其北部多妓女暗娼和流氓恶霸,该处一度被人称为“臭八仙”。解放后,居民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房屋经过大修,大多由原来两层加到三层或四层。20世纪80年代末,这里有居民约339户,1026人。2000年该处动迁,2001年建成延中绿地二期。


(八仙坊平面图)

恒茂里

19世纪末初建时为砖木结构的两层楼房,名为首安里(一说厍安里)。1932年,意大利商银公司买进,翻造成94幢三层楼房。房屋格式较整齐,第一排、第三排俗称东洋房子,第二、第四排是石库门房屋。后由孙某承租,委托恒余丰地产公司经租。从地产公司和业主名字中取“恒”、“茂”两字,更名为恒茂里。占地约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4945平方米,里内有3条东西向大弄(均从西藏南路通向龙门路)、2条横弄(北通宁海西路)和3条不直通马路的小弄组成。主弄位于今西藏南路68弄,长116米,宽4米。20世纪20年代前后,由于“大世界”、黄金大戏院的影响,弄内出现一些商店。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由于别处居民和商号迁入租界,弄内日趋兴盛,商号云集。居民原以艺人为主,后黄金荣、杜月笙的徒子徒孙盘踞于弄内,逐渐成为地痞、流氓、盗贼等的集聚地,居民成分日渐复杂。1949年后,随着社会改造,居民成分发生很大变化,环境为之一新。20世纪80年代末,这里有居民约1045户,3278人。2002年该处动迁,后建成广场公园。


(恒茂里平面图)

鸿运坊

位于宁海西路、龙门路、延安东路一圈,西面是普安路的树德里。可惜网络上没有更多鸿运坊的资料和照片。

笔者小时候住在鸿运坊,多少有些记忆。

鸿运坊总弄门牌号为宁海西路84弄,有三个弄堂口:宁海西路84弄、宁海西路122弄、延安东路上海音乐厅旁边的一个弄堂口,(另外,在龙门路上音乐厅边门旁有一个出口,我们小时候称之为“小弄堂”,这个弄堂里有音乐厅制作冷气的机房,天热时在旁边还能蹭到一些冷气,不过总是有一些阿莫尼亚的气味😂)

音乐厅的出口一边在龙门路,另一边就在鸿运坊里面。电影临近散场前会提前打开边门,我们小时候会在这时候跑到门口去蹭一会儿里面的冷气😂。

鸿运坊的房子很特殊,不是那种石库门的造型,一圈房子,中间是一个天井,四楼上面有天棚,木板的,上面铺着油毛毡。四楼一般是平台,但也有搭出来的房子居住人的。小时候有一些小孩会爬天棚到五楼平台上去玩或者国庆节晚上爬上去看人民广场放的焰火礼花,不过真的是很危险的,因为这个天棚是木板的,风吹日晒,人上去很容易断裂,一旦掉下去就直接摔到一楼。记得某一年14号里就有一个人国庆节晚上爬天棚掉下去摔死了😱。

鸿运坊弄堂内共14个门牌号,其中1号和10号是旅馆(笔者小时候),2号~7号在一排,门对面是靠近宁海西路的街面房子,8号~12号一排在中间,13、14号在延安东路一侧。

84弄弄堂口进去,在过街楼下面有一个小便池。有一段时间弄堂口还有当时成为“七星灶”的,家里炉子来不及烧,可以到那里去热一下饭菜,或烧一壶开水。双职工回家来不及生炉子的,可以去接一只烧红的煤饼回去,很是方便(好像只要一两分钱)。

久安里

位于由西藏南路、延安东路、龙门路和宁海西路围起来的这块地段,总弄门牌号为西藏南路10弄。可惜网络上查不到更多相关的资料和照片。

笔者叔叔和姑姑家都住在久安里,经常去,但是对久安里的弄堂不怎么太熟悉,觉得蛮大的,里面好几条弄堂。

其中靠近延安东路的那条弄堂是童涵春的后门,都是煎中药的器材和药渣,记得小学里去那里劳动过。那里还有一个我们称之为“铁路梯”的露天楼梯。

靠近西藏南路的那条弄堂,是西藏南路上很多饭店点心店的后门,都是放着很多锅碗瓢盆,感觉上总是油腻腻脏脏的,这条弄堂往南出口是龙门路,记得弄堂旁边是一个出租车站点。

我就读的小学——龙门路小学就在宁海西路久安里这一侧,对面是龙门路民办小学,在恒茂里一侧。但是这两个小学都没有操场,体育课就在学校门口的宁海西路上的上街延。

吉祥坊

位于今望亭路32弄,又名新生里。建于清末,1932年前有续建。占地约1585平方米,建筑面积2770平方米。主通道长90米,宽2~4米。房屋为砖木结构,有平房,也有两层、三层房。1号为独立住宅,共四层。该坊紧临海上闻人杜月笙的寓所——杜公馆(华格臬路216号)。20世纪80年代末,这里有居民约131户,438人。2000年该处动迁,2001年建成延中绿地二期。


(吉祥坊平面图)

【原宁海西路嵩山路口东北转角(图上半部分)可见宁海西路180-182号杜公馆】

振平里

位于今金陵中路241弄。建于1927年,新旧式混合里弄,有砖木混合结构两层、三层楼房44幢,占地约4527平方米,建筑面积8777平方米。1945年,黄金荣在弄内1号成立荣社(后迁至10号)。20世纪80年代末,这里有居民287户,955人。1999年,此处建成力宝广场。


(振平里平面图)

钧培里

位于今龙门路145弄,赫赫有名的黄金荣寓所——黄公馆所在地。建于1916年,旧式里弄。有砖木结构2~4层楼房9幢,占地约1033平方米,建筑面积1703平方米。解放后,曾被改造成龙门路地段医院。20世纪80年代末,这里有居民29户,85人。1997年,此处及周边被改建成上海广场。


(钧培里平面图)

荫余里

位于今柳林路10弄。建于1930年,旧式里弄,有砖木结构三层楼房62幢,占地约5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929平方米。曾设有中国银行八仙桥办事处。20世纪80年代末,这里有居民106户,347人。1999年,此处建成金钟广场。


(荫余里平面图)

尚德里

位于今普安路133、141弄。以业主宋莲青家族尚德堂命名。建于1930年,旧式里弄,有砖木结构三层楼房36幢,占地约2447平方米,建筑面积5654平方米。20世纪80年代末,这里有居民169户,622人。1999年,此处及周边被改建成大上海时代广场。


(尚德里平面图)

厚德里

位于今寿宁路94弄。建于1912~1935年,旧式里弄,有混合结构三层、四层楼房24幢,占地约1534平方米,建筑面积4076平方米。20世纪80年代末,这里有居民143户,471人。2002年,此处建成永银大厦。


(厚德里平面图)


附:八仙桥(大世界)附近的弄堂

注:由于年代久远,网络资源有限,以下这些数据不一定准确和全面,请谅解。

鸿运坊  宁海西路84弄

八仙坊  宁海西路109弄

久安里  西藏南路10弄

恒茂里  西藏南路68弄

尚义坊  永善路6、26、48弄

信平里  龙门路2、12、30弄

钧培里  龙门路145弄

宝善里  宁海西路149弄

永安里  宁海西路168弄

勤余坊  宁海西路184弄

同登里  宁海西路188弄

合众里  宁海东路266弄

永普里  宁海东路279弄等

天惠坊  金陵中路100弄

松寿里  金陵中路120弄

大成里  金陵中路174弄

仁昌里  金陵中路206弄

建安里  金陵中路218弄

树德里  普安路33弄

桃源坊  普安路51弄

鹤鸣里  普安路58弄

复兴里  普安路35弄

民厚坊  普安路100弄

尚德里  普安路131、141弄

吉祥坊  望亭路32弄(又名新生里)

永庆坊  望亭路32弄内

庆安里  望亭路68弄

松柏里  望亭路81弄

光德里  嵩山路20弄

荫余里  柳林路10弄

福德里  金陵中路112弄

敦厚里  金陵中路156弄

蕙    村  金陵中路194弄

通和里  金陵中路232弄

振平里  金陵中路241弄

瑞康里  金陵中路244弄

永祥里  延安东路751弄

永年坊  延安东路825弄

兴业里  延安东路835弄

余庆坊  延安东路865弄

群贤坊  延安东路866弄

德顺里  连云路19弄

五福里  连云路31弄 

图文来自:网络,综合参考自档案春秋、 黄浦档案、弄堂longtang、食砚无田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八仙橋龍門路【圖文】
(78)普安路八仙桥
【记忆】“八仙桥”里有八座桥?其实,TA的得名另有故事……
“八仙桥”的来历与变迁
梦回上海1993之八仙桥 颇有恍如隔世之感
八仙桥到底在啥地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