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京最新10条高颜值街巷

小街小巷小胡同,不仅仅是我们生活居住的地方,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记录着悠远的文明轨迹,是城市生生不息的肌体,是北京城的根儿。百年老巷飘书香的杨梅竹斜街、不停车的西总布胡同、“脏街”变靓街的三里屯西街……2018年,北京市紧紧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坚持疏解整治与优化提升同步推进,近千条背街小巷基本完成环境整治提升。请跟随小千的镜头,去欣赏我们记录的、被更多点赞的北京10条高颜值街巷——

达智桥胡同:京味儿步行街

宣武门外新开了一条步行街。不同于前门大街、王府井大街这类商业步行街,这条街开在胡同居住区里,差不多是北京头一个。这条街就是疏解整治后的西城区广内街道达智桥胡同。步入胡同东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写着胡同名字的铁艺牌楼。往里走,宽敞的青石步道,朱红的小院儿门楼,灰色的砖雕,胡同里的古朴气息扑面而来。

行人穿行在整治一新的北京市西城区广内街道达智桥胡同(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

千龙网记者 万小军摄

从宣外大街东口走进达智桥胡同,黑底金字的牌楼和地面突出的“达智桥胡同”石刻字样分外显眼。“这都是改造成步行街新建的,两个口各有两个物业的安保人员24小时执勤,保证人流通畅。”达智桥胡同街巷长高波说。186米的胡同中,两旁的民居都是清一色的民国风格,青砖灰瓦。而每隔十几米,就有一个影壁矗立在道旁,地面则是方砖铺成。

(2018年4月9日摄 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

千龙网记者 万小军摄

近年来,西城区广内街道达智桥胡同开始配合疏解整治,街道引进了准物业管理,并经居民理事会商讨后,正式封街改造。

疏解整治后的达智桥胡同(2017年9月7日摄 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

赵熔摄 千龙网发

方家胡同:酒吧走了养老驿站来了

嘈杂的酒吧走了,养老驿站来了;凌乱的架空线没了,抬头可见蓝天白云。位于北京新总规划定的十三片历史文化精华区——雍和宫-国子监历史文化精华区内的方家胡同,经过整治改造在回归胡同本身模样的同时迎来了新生。

为整治改造胡同,安定门街道与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古建所等专业机构合作,从街区层面开展系统研究。在保留胡同发展印迹的同时,根据方家胡同历史及现状,将其定位为以居住为主混合文创产业和现代公共服务的街区。方家胡同从2017年4月启动改造,改造后的方家胡同打造了胡同“公共客厅”和小微空间6处,新增2处居民活动场地、1处养老驿站、1处小型便民服务综合体等便民设施。

养老驿站叠像对比图(动图来源:tuku.qianlong.com)

千龙网发

有南学、宝泉局北作厂、白衣庵、循郡王府、清朝内火器营马队厂、京师第一图书馆等历史遗迹的方家胡同文化底蕴丰富。

居民休闲区域叠像对比图(动图来源:tuku.qianlong.com)

千龙网发

2月23日,方家胡同养老驿站。此前驿站的房产用于出租经营,整治提升后,政府出资承租,改造为养老驿站,为老人提供日间照料等服务。

(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

千龙网记者 万小军摄

将台芳园南街:路平墙美又便民

路平了,墙美了,街边杂乱的开墙打洞门脸儿被封堵,变成了可一站式购齐果蔬熟食的综合便民市场……离颐堤港商圈仅百米左右的北京市朝阳区将台地区芳园南街进行了一场“变形行动”。2018年4月,这条长约875米的背街小巷迎来“大变样”。

北京市朝阳区将台地区芳园南街居民楼风貌提升叠像对比图(动图来源:tuku.qianlong.com)

制图/千龙网记者 梁泽瑛

芳园南街居民楼风貌提升叠像对比图(动图来源:tuku.qianlong.com)

制图/千龙网记者 梁泽瑛

2月27日,北京市朝阳区将台地区芳园南街路边设立阻车桩,避免车辆随意停放造成道路拥堵(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

千龙网记者 万小军摄

紫竹院街道:小商店街变身休闲广场

初春的早晨,海淀车道沟南里小区的文化休闲广场热闹非常,几十位大妈伴着歌曲,欢快地跳着广场舞。另一边,十几位大爷、大妈在健身器材上锻炼腰背。隔着一个大花坛,又是一番新面貌,孩子们三五成伴在儿童滑梯上嬉戏玩耍,俨然一幅“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和美景象。如今,新老广场连接在一起,形成占地16000平方米的健身区域,不仅服务车道沟南里社区、西苑饭店西区社区约2900户居民,连西苑社区、双紫小区、北洼西里小区等周边四五个小区的居民,都到这里休闲健身。

紫竹院街道的小商店街变成了休闲广场,周边居民为大变样叫好。

治理前后对比(动图来源:tuku.qianlong.com)

制图/千龙网记者 梁泽瑛

3月16日,居民在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街道车道沟南里社区公园踢毽子(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

千龙网记者 万小军摄

青龙胡同:居民和上班族共享文化街区

花香小径、各色乔木、讲述青龙历史的景观墙......在北京北二环雍和广场,地处雍和大厦南侧、青龙胡同西段北侧,一片面积2300平方米的休闲绿地建成。改造前的雍和广场供附近商务楼宇停车,广场秩序混乱,广场上设置的围墙把商务区与居民区分隔,景观上、功能上皆与胡同生活和周边环境不相符、不相融。经过2个月的改造提升,2300平方米的绿色休闲绿地、文化街心花园已经亮相。创意圈、香花径、邻里厅的设计,打造了更具活力、多元交流、主题鲜明的生态生活环境。带状广场结合景观墙,讲述着青龙胡同的历史,在为周边居民提供交流场所的同时更凸显了青龙胡同的文化底蕴和文化主题。

青龙胡同刚建成的两千余平方米的街心公园(8月29日摄 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

千龙网记者 鄂晓颖摄

8月29日,小朋友在青龙胡同刚建成的街心公园里玩耍(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

千龙网记者 鄂晓颖摄

杨梅竹斜街:最有文艺范儿的胡同

从前门出发,沿煤市街南行不过百余米,路西就是杨梅竹斜街,这条西连琉璃厂、东接大栅栏、长度仅500米、历史却有600年的胡同,正用独特的“文化味儿”,保留着古都北京的风韵。

近几年,杨梅竹斜街经历了一场旧城改造计划。政府主导与市场运行、保护历史与复兴文化、内生驱动与开放跨界就发生在这短短的496米中,这些新兴的词汇也成为大栅栏软性更新计划的关键词。景观构筑物、城市小品、景观灯具、垃圾箱、坐椅……杨梅竹斜街对各种不同历史文化及景观元素进行排列组合、设计改造,把历史记忆编入景观当中,在保持斜街原汁原味特色的同时注入新的活力。

整治后的杨梅竹斜街还原历史街区文化风貌(2017年8月15日摄 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

佟丽萍摄 千龙网发

西总布胡同:一条不停车的胡同

新铺的马路倍儿宽倍儿平坦,路两侧一辆车没有。房屋也格外整齐,灰墙青瓦古老安静。路边空地上见缝插针建起口袋花园,生机盎然。抬头,天空也是透亮的,毫无遮挡。傍晚,这里竟然变成运动场,有人在跑步!这里,是西总布胡同,一条不停车的胡同。

2018年10月23日 ,以“印象建国门共筑中国梦——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为主题的社区摄影大赛的三十余幅获奖作品在西总布胡同主会场悬挂展示,参赛作品中有东城区百街千巷环境整治提升工作胡同换新颜的景观,让高雅的摄影艺术与通俗的胡同生活结合起来,彰显社区治理水平、弘扬社区正能量

(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

乔健摄 千龙网发

2018年5月2日,北京东城区西总布胡同天空碧蓝如洗,令人神清气爽,经过整治提升后的街巷空气清新,鲜花怒放,一派大美景色(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

乔健摄 千龙网发

熊家胡同:墙上“博物馆”展示老北京文化

老式收音机、羊拐、粮票、鞋楦儿……一个个古色古香的中式多宝槅整齐地安装在青砖墙上,成了胡同内独特的风景线。通州区中仓街道莲花寺社区从居民家中征集了50多件老物件,在熊家胡同内打造了一处独具特色的墙上“博物馆”,美化街巷,记录小巷春秋。

近两年来,北京通州中仓街道转变观念开始“修旧如故”,经过精雕细琢,街巷绿了,胡同静了,环境美了。同时,建熊家胡同博物馆、打造胡同“文化驿站”……老街巷焕发出新容颜,也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居民参与到家园建设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京城发行客户端
今日立春,北京终于要暖和啦
原来北京春天在这里
北京胡同的起源及历史变迁
海淀青龙桥传奇。
滑县老城主要街巷及五关名称的由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