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散文:我的母亲

作者:(陕西) 漠风

我的母亲

母亲出生在上个世纪60年代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6岁那年,因外公生病去世。作为长女,家里的担子一下子落在了母亲身上。十六岁的母亲为了一家人的生存,自此走上了打工之路。

母亲的打工之路和她的人生一样坎坷,因为她是女孩子而且年龄又小,先是遭到了工厂拒绝,后来又因为繁重的体力活,母亲时常一个人偷偷地哭。她想放弃,想逃避,但是想起家里的弟妹们,她只得再一次地鼓起勇气,走进工厂。这样一干便是六年,六年之后家里的情况有所好转,母亲的两个弟妹也渐渐地长大,开始懂事,此时母亲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

母亲22岁那年嫁给了父亲,母亲嫁给父亲的条件是苛刻的,除了正常的财礼钱外,外婆还要求我的爷爷收舅舅为徒弟,跟着爷爷学木匠的手艺,母亲说:“如果当时爷爷不收舅舅当徒弟,那也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家”。后来,爷爷答应了所有的条件,收了舅舅当徒弟,也就有了我们这个家。

母亲和父亲结婚的头几年因为和爷爷他们在一起生活,日子过得还算圆和,后来分了家,母亲和父亲不得不起早贪黑地操劳。起初父亲和爷爷一样做木匠活,母亲只是打打杂,但一年下来只能勉强维持住生活。后来父亲改行外出打工,母亲一个人照料着家里,整天忙里忙外,很少有闲暇的时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家的生活也渐渐地好了起来,再加上我和妹妹的出生,母亲更是艰苦朴素、勤俭持家。

母亲是个要强的人,不管干什么事情,她都不愿落后,别人得到一分,她就想得两分。为了干成一件事,她能付出常人两倍甚至更多的工夫。村里人常说:“母亲是个女强人,干活跟男子汉一样”。其实,事实就是这样,也许是从小就养成了这种习惯,让母亲成了一个不甘落后的人。

母亲是个勤劳的人,每年春耕时间不到,母亲便早早地忙碌起来,有的时候还把我和妹妹也动员起来给她帮忙。不过母亲的提早行动也让我们尝到了甜头,我们家总是比村里的人先能吃上新鲜的蔬菜和瓜果。每年七八月份,正是积攒肥料的时候,母亲为了积攒更多的肥料,每天起早贪黑在山里打柴草,到了第二年开春我家的肥料垛子总是又高又大,无人能比。

母亲是个善良的人,在村子里她能和左邻右舍的人和睦相处,她不与人斤斤计较,时常帮助村里的人。做事干活从不图回报,为的是一个心安理得,为的是创造一个和睦相处的氛围。

母亲没有文化,到现在都是只能勉强写自己的名字,但她却识大体、懂道理,教育和引导我们成长。过去她时常教导我们要好好地学习,将来才不用再和他们一样整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受苦受累。尽管那个时候我们不是很懂,但我们还是照着母亲的要求做了,现在我和妹妹都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了,我们也真正明白了母亲的意图,实现了她一生的愿望。

现在我们的生活好了,母亲也渐渐地老了,也到了享受生活的时候了,但她却依旧为我们操着心,每天嘘寒温暖。时间久了,母亲就从乡下来城里看我们,每次都带来大堆大堆的东西,见上一面便心安理得地返回了乡下。

母亲是位农民,一位普通的家庭妇女,但她却是那么的伟大,那么的无私。她用她的一生哺育和教导我们成长,她用她的艰辛和泪水换来了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她是我们一生的榜样,一生的好母亲。

母亲进城

其实,母亲并不想进城。

母亲进城是出于无奈,用母亲的话说,如果不是为了她的宝贝孙子,她是绝不会进城的。自从儿子出生以后,母亲便游走在了乡村与城市之间。母亲像学生一样,周末回乡下,平常

帮我们带孩子.

母亲不想进城的理由很多,我能看得出她待在城里的不自在和对乡下生活的向往,在乡村住惯了的母亲,对城里的生活毫无兴趣。

母亲不喜欢城里的房子,她说城里的房子太高,眼睛望得再远也都是砖头、瓦砾,不像乡下,出门便是绿树环绕,百花妖娆。城里的房子没有宽敞的院子,即使有也是车来车往,喧嚣不停而且危险性大。

进城的母亲,总是想念着她乡下的菜园子。乡下,出了门便是母亲扎起的篱笆园子,园子里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蔬菜瓜果,春天,园子里的花香一路弥漫开来,远远地便能闻到香扑扑的味道。母亲总是勤快地忙碌在园子里,一会儿浇水,一会儿施肥,夏天我们便早早地尝到了母亲种的新鲜蔬菜和瓜果。

母亲进城后,在城里没有熟悉的人,白天母亲和孩子待在家里。闲下来的时候,母亲总想着乡下的左邻右舍,叨叨着张家的羊又卖了多少钱,李家又买回了多少只鸡。她说:“城里人从来都不走亲串门,把人能闷出病来。”

母亲不喜欢城里的生活,城里的生活总是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母亲喜欢忙碌的生活,只要闲下来就觉得浑身不适。久居乡下的母亲,总是闲不住,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甚至把楼梯的过道也都打扫得干干净净。

母亲不喜欢城里的卫生间,觉得没有乡下方便。母亲常说如果在乡下,这些粪便又可以养育多少瓜苗,节约多少买肥料的钱。因为不识字,母亲更不愿意出去逛街,她说:“城里的大街小巷都一样,走着走着就找不到回家的路了,走出去了,回来便不是家了。”所以更多的时候母亲只是待在家里。

每逢周末母亲从乡下回来,便大包小包地装满面包车的后备箱,她把乡下的野菜和自己耕种的蔬菜、瓜果都运进了城里,她说城里的东西太贵,一斤白菜是多少,一斤土豆是多少,她都记得清清楚楚。所以自从母亲进城,家里便很少买菜,每次她留下我们食用所需,其余的全部分给了楼上和楼下的邻居们,自此母亲在城里也有了说话的人,我们也时不时地能吃到左邻右舍送来的热饭。

母亲进城的时间不长,但她却认识不少的人,除了左邻右舍的人,还有蔬菜市场搞蔬菜批发的商户们,她经常和老板谈斤论价,自然认识了这些人,有时候她也让人家代卖母亲从乡下带来的土特产。

母亲不喜欢坐城里的车,她说城里打车太贵,那么的短的路就要几块钱,在乡下几块钱能买好几双袜子呢,从我家到车站足有两公里的路程,每次母亲回乡下从不打车,她每次都是走着去车站,再坐长途客车。

母亲进城后最不放心和最牵挂的就是父亲,母亲进城后,父亲一个人打点着乡下的家,十多亩的庄稼地,满圈牲畜都撩给了父亲,其实这些都是小事,最主要的是父亲不会做饭。所以每逢吃饭母亲便叨叨着说不知道父亲吃了没有,心里总挂着远在乡下的父亲。

母亲一生为人和善,不管在乡下还是在城里,都有好多的人愿意和母亲交往,母亲不管走在哪儿,都用一颗坦诚的心与人交往,所以母亲深受周围人的欢迎。

母亲说孙子就像一根长长的绳子牢牢地拴住了她,城里再繁华再好也不如她在乡下的那个家,因为我们,母亲每周都辗转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因为在城市与乡村两端有着她永远割不断的血脉亲情。

母亲的手

母亲的手像一张交织的网,横七竖八地布满了手裂纹,着实叫人心疼和伤感。

其实,从我记事开始的时候,母亲的手并不是这个样子。她纤纤细长的手,有着一手的好手艺。冬闲的时候,母亲和里其她的妇女一样,纳鞋、缝衣裳,早早地便为我们准备好了过冬和来年的衣服。和母亲一起做针线活的人,都做不过母亲,母亲做出来的衣服和鞋质量好不说,样子比其他人的更令人赏心悦目。

每到逢年过节,左邻右舍的亲戚好友们,都来找母亲剪窗花。因为母亲的窗花剪的样子新颖,秀气灵动,所以很多人都愿意和母亲一起剪窗花,有的还跟着母亲学习剪窗花。母亲总是不厌其烦地教她们。有时候一剪便是一天,即使是这样,母亲依旧能耐心地教,耐心地剪。正因如此,母亲深受周围人的尊重和爱戴。

后来,我们都慢慢地长大了,家里的开支也大幅增加,父亲常年外出务工,母亲便一个人料理着家里前前后后的事。母亲为了多种些瓜果蔬菜,总是起早贪黑地开垦村子周围的荒芜地,每年都或大或小的能开垦出一块地来。新开垦的地干旱缺水,种上的蔬菜往往等不到秋收便枯死在地上,即便是这样,母亲还在开垦着周围的地。

日夜操劳的母亲,自此也丢掉了她的好手艺,时而为我们缝缝补补,但都已成为一种捎带活了。她的手,慢慢地布上了一层薄薄的茧。勤劳的母亲,每年都在新开垦的土地上种植瓜果,天旱时,母亲就担着水桶去浇灌。年复一年,慢慢的,母亲开垦的地长势越来越好。地上也打了水井,从那以后,每年春天,母亲总是早早地把那块地先种上,等到夏天,我们便早早地能吃上母亲种植的蔬菜。我们的嘴甜了,肚饱了,母亲的手上的老茧却越来越厚了。一双长满老茧的手,自此伴随着母亲。

记得那年秋天,接连不断的秋雨,让村里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洪灾。母亲为了护住地头不让大水冲垮,接连几天忙碌在秋雨地里。地保住了,母亲的手却落下了病,母亲的手因为长时间浸泡在雨水里,加之冷风的吹冻,母亲的手上裂开一道又一道的口子,红红的血直往外渗。冬天冷风一吹,母亲的手便裂得更加厉害,那种疼,那种痛,只有母亲知道,但她不愿说,她都藏在自己的肚子里。

母亲的手,一生都没有带过镯子和戒指。不是她不想带,是因为她知道镯子和戒指戴在手上会影响她干活,她害怕丢掉了,这样她会后悔上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母亲的手,就像母亲的人一样,总是在平凡的日子中忙碌着,奔波着,一直没有闲着,总是不停地忙,为生活、为了我们的家。

开发的号角,一遍一遍地吹响了村庄的山山峁峁。母亲辛辛苦苦开垦的地也被收走了。母亲望着那一片片土地,失落而又伤感,那种心情也只有母亲自己知道。因为那里融入了她半生的心血和苦累,那是她用一双勤劳的手一点一滴堆砌起来的生活,这种生活就像一幅画永远地绘在了母亲的脑海里,成了一道永恒的记忆。

如今,母亲随着我们进城了,进城的母亲,那双手依旧闲不住,她也想在城里开垦一块地,但这里不是乡下,她只能想想。其实,我也想为她找上一块地,让她种一种,因为我知道,她那双永不停歇的手,更多的时候不是为了种地,而是消遣那漫长的时光。

母亲的那一双手,改变了我们,改变了生活,更改变了她年轻的容颜。在闪闪的灯光下,我又看到了她那双长满老茧的手,在匆匆忙忙的夜色中婆娑着,忙碌着,永不停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俺们也有自留地
【散文】忆夏往事/​王俊皓
【远方】安徽《房前屋后》 作者:星辰 朗读:红日
微童年丨偷菜
小时候的冬天:外面很冷,窗花很美
散文||土 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