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京风情·北京的交通工具

每到周末或节日放长假,这些人就会聚集起来,在北京通往郊区各风景点的公路上,骑自行车飞奔。

行如风自行车俱乐部就是这个城市众多骑行组织中的一个。这些自行车爱好者自称“骑行族”,他们喜欢骑自行车前往想去的任何地方。这种靠自身动力飞驰的感觉,让他们享受自然的美妙和精神的亢奋。

北京人骑自行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据说,清朝光绪皇帝是第一个骑自行车的中国人。这辆自行车是一个外国使团送给光绪的礼物。后来这辆自行车又成了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玩具。为学骑自行车,溥仪下令把皇宫中的一些门槛锯掉,使他可以骑着自行车在紫禁城中穿行。

20世纪初,自行车在北京逐渐多起来,但主要还是富家子弟的玩物。直到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自行车才成为普通人的代步工具。那时中国人不论男女都喜欢穿长衫或长裙,男式车从后面上下不方便,所以时兴前面没有横梁的女式车。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有了自行设计和生产自行车的厂家。天津自行车厂是中国最老的自行车厂之一,如今,这个厂的生产线仍在使用,虽然设备和厂房都显得有些老旧了,但过去这里却是最红火的车间之一。

飞鸽牌自行车是天津自行车厂生产的中国名牌自行车之一。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尽管各地不停地生产自行车,仍供不应求,“飞鸽”、“永久”、“凤凰”等名牌自行车更是要凭票供应。

如今,在北京的许多自行车商店中,仍可以看到飞鸽、永久、凤凰牌自行车,它们的颜色、款式、功能比过去丰富多了,其他牌子的自行车更是五花八门,赛车、山地车、电动车,折叠式、加长式、双人式,令人眼花缭乱。然而,今天的北京,除了校园里还有自行车的长龙阵,人们已很难在这座城市中找到自行车王国的痕迹了。

摄影师王文澜用他的照相机,记录了北京人“自行车的日子”。那时,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一辆自行车,有的家庭甚至每人一辆。自行车是家庭不可缺少的成员,也是家庭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那时谁要拥有一辆永久、凤凰或飞鸽牌自行车,比今天的人拥有奔驰、宝马、奥迪等豪华轿车,还要得意几分呢。

自行车载过多少北京人的青春、爱情、家庭,也载过多少奋斗者的梦想、希望、追求,自行车就像一个个细胞,渗透到这个城市肌体的每一个角落。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北京人,几乎都有过自行车上的童年。本来只能一个人骑的自行车,经父母一改造,或前或后或旁边,总能多出不小空间,单人车变成了多人车,家长载着孩子一起穿越大街小巷。自行车留给这一代北京人的印象,是热闹的市井,习习的清风,还有父母温暖的身躯。

自行车载着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前行,两个轮子旋转出火热的生活,也旋转出了北京的今天。

今天在北京的市中心有东西两个火车站,每天从这里进出的列车,把北京与全国连接在一起。但100多年前,火车进北京却是件天大的事。

1897年,一条始于天津的铁路悄悄向北京延伸。与此同时,英国驻华使团正努力说服清政府,希望让火车开进北京城。但当时的清政府坚决拒绝这个请求,在皇帝看来,北京城的四周围着城墙,火车总不能从城门中开进来吧?如果把城墙扒开口子,京城的王气会被捅漏。无奈,英国人只能把铁路修在城外的马家堡。为了方便城里人坐火车,英国人又修了一条从马家堡到永定门的有轨电车,这样北京有了第一条有轨电车。但英国人没有意识到,这条有轨电车开启了北京公共交通的历史。

20世纪初,随着中国封建帝制的结束,被挡在城外的铁路,终于穿过厚重的城墙向市中心延伸,火车的终点站建在了北京内城的正门,也就是正阳门,北京人现在把这里叫作前门。这座楼就是当年的北京火车站,它一直使用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在新的火车站建成后,它变成铁路工人俱乐部,现在是一座商场。

随着火车进城,原来主要用于接送旅客乘火车的有轨电车,也成了北京城区的公交车,设在前门火车站附近的有轨电车总站,最多时有五条线路,辐射了北京的主要街区。

像世界许多城市一样,有轨电车也曾是北京公共交通的主角儿。行驶在铁轨上的有轨电车,一路敲着铃铛,北京人管它叫“当当车”。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响彻上空的“当当”声,伴随着北京人迎来一个个清晨,送走一个个黄昏,而一辆辆车身涂成绿色的有轨电车,就像流动的血脉,让北京城有了生命的搏动。

无轨电车不用铺设轨道,也没有震耳欲聋的噪音,很受北京人喜爱。过去,城区主要街道的上空,布满蜘蛛网似的电线,无轨电车最多时曾达到近500辆,运营线路近20条。

103路是北京运营时间最长、乘坐人次最多的无轨电车。它将美术馆、故宫、北海,天文馆、北京展览馆和动物园连成一线,也将古今、天地、人类社会与动物世界连接起来,有人说,“103路无轨是北京的文化之轨”。

今天,北京已经见不到有轨电车的踪迹,无轨电车也不多了,公共交通的主要工具是汽车。1935年以前,北京城里是不允许公共汽车行驶的。因为当时的汽车不烧汽油而烧煤,车身上背着一个大锅炉,跑起来冒着浓浓的黑烟。1935年后,北京城里的公共交通需求增加,才逐渐有了四条公共汽车线路。到1949年底,北京全城只有56辆破旧的公共汽车,大多数还不能行驶。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从南方沿海城市调汽车支援北京。当时的公共汽车型号纷杂,式样各异,被称为“万国部队”。像这样卡车头、轿车身的公共汽车,怪模怪样地行驶在北京的街道上,却也解决了不少人的出行难题。

1951年9月,天津的一家汽车制配厂,试制成功了第一辆国产旅行轿车,此后,中国自己生产的汽车越来越多,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解放牌和北京客车厂的“京一型”客车,逐渐成为北京公共汽车的主要车型。用现在的眼光看,五六十年代的公共汽车,显得有些 笨重,但在当时却是相当先进的公交工具。

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北京的公共汽车普遍换了新车型,窗子大了,车身长了,颜色也由黯淡变明亮了。

由于人口的增长和城区人员流动量增大,尽管公共汽车运营线路和运营的车辆每年都在增加,仍不能满足需求。挤公共汽车在一段时间内成了北京人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

靠自己双脚踩踏前行的自行车,可以随心所欲的穿行于大街小巷,既免去等车的焦急,也不用受挤车的劳苦,北京市市民毫不犹豫的把自己汇入了自行车的海洋中。

如今的北京城里,公共汽车是一道靓丽的风景,过去单调的黄红相间的车身,被这五光十色的彩画所取代每辆车都是一个流动的广告牌,它们把各种商业信息传递到城市各个角落,也把流光异彩的繁华撒满古老的北京。

四通八达的公交站网,从城内到城外,从市中心到远郊区。虽然上下班时间,在公共

汽车站等候乘车的人仍然排起长龙,但比起过去,车次间隔时间短,人们井然有序上车,不再拥挤;车内设施先进、环境宜人,乘客们感觉舒适多了。更重要的是,与骑自行车相比,乘坐公共汽车不仅轻松、快捷、而且更有安全感。在新式公共汽车穿梭不停地运营下,浩浩荡荡的自行车大潮在悄悄消退。

从自行车的海洋到汽车大潮,显示了中国向现代化跨越的过程。

与西方国家比起来,北京地铁的历史自然要短了许多,但发展的速度却称得上世界之最。

第一条地铁线路是在30多年前开通的,起点为西长安街延长线顶端的苹果园,终点是北京火车站。这条地铁建在北京一段老城墙的下面,就像当年火车穿过城墙进北京一样,它也经历了与历史挥别的痛惜。当时各地来北京的人,把乘坐地铁当作与参观紫禁城、登长城、吃烤鸭一样,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旅游项目。30多年过去了,北京的地铁总长达53.7公里,已经是这座城市公共交通的主力了。

城铁是近年来北京新兴的公共交通工具,与地铁不同的是,它似乎是行驶在空中。为了减少挤占本来已经拥堵的路面,城铁的轨道大多铺设在高架水泥路上,它的车站也都高高在上。速度几乎与火车相同的城铁,把人们花在路上的时间大大缩短。计划中,北京的地铁和城铁还有七条线路,2008年全部竣工。当这些计划全部实现时,北京的步伐将会更快。

在春节庙会期间,坐轿子是许多青年人体验新奇和刺激的娱乐活动。彩布围成的一个小房间,架在两根木杆上,由人抬着行走,旁边还有敲锣打鼓的伴奏队伍。

轿子,其实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交通工具,在封建社会中,它不仅一直是最高统治者皇帝的代步工具,就是达官贵人出行,也多乘坐轿子。轿子种类繁多,大小不一,样式各异。有的用肩膀抬,称为肩舆,有的用手抬,称为步辇。有二人抬的小轿,四人抬的中轿,八人抬的大轿,还有皇后出行时由十六人抬的凤舆和皇帝出行由三十六人抬的玉辇。

明清时,北京街上的轿子就像今天的高级轿车一样,来来往往,气度非凡。颐和园中的这顶轿子,是清代末年实际掌握朝政的慈禧太后乘坐的,当时英国人送给她一辆漂亮的汽车,日本人送给她一辆新式的人力车,但她最钟爱的还是轿子。她认为,只有坐在被人抬着的轿子中,才能显示出皇家的尊威。

当时的轿子有官轿和民轿之分。从轿子的颜色、布帏用料、装饰物及轿夫的数量,就能知道乘轿人的身份。

官员坐轿出行要有人鸣锣开道,而锣声也是有区别的,县令出行鸣锣七声,意思是“军民人等齐闪开”;知府出行鸣锣九响,意思是“官吏军民人等齐闪开”;宰相和钦差大臣出行鸣锣十一响,意思是“大小官吏军民人等齐闪开”。

乡绅富豪家的老爷、太太、小姐,也是要乘轿子出行的,这些人家一般自备轿子,自雇轿夫。还有一种营业性的轿子,由轿子铺经营。营业性的轿子有两人抬的快轿,装饰简单,轻快方便,多在街口、车站处等人雇用,按路程论价,价格比较低廉;还有客轿,在轿子铺内等顾客上门,多为有身份的人雇用,按天论价,价格昂贵些;另外还有花轿,也就是结婚时接新娘用的轿子。

中国人把婚礼看作是人生最大的荣耀,即便平民百姓,也要在这天体会一下作官的尊贵,男子要穿官服、戴官帽,女子则要乘八抬大轿;即使请不起八抬轿,低档的二抬轿也要装饰出龙凤呈祥、富贵满堂的气派。

那时经营的轿子很有些像今天的出租车,不同的是,轿夫们远比出租车司机要辛苦得多。近代以来,随着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用人抬行的轿子无论从观念上还是速度上,都显得十分落后了,轿子逐渐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只保留在一些守旧人家的婚礼中。如今,轿子已彻底变成一种表演或娱乐,人们在颤颤悠悠和敲敲打打中,去寻找旧时的记忆碎片。

明清时的北京,除了人力抬的轿子,人们出行还可以选择骑乘。马在当时算是最高级的,老北京的大宅门内都养有马匹,供出门时骑乘。北京传统的四合院前面一般都有栓马桩,还有上马石和下马石,是专门为主人和客人骑马设置的。

马在更多的时候属于权贵使用的高等代步工具,一般百姓则选择骑驴。驴背上搭个褥子,男女老少都可以骑乘。特别是那些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女子,骑着毛驴走亲戚、回娘家,成了京城最有韵味的一种风情。

直到上个世纪三四年代,在北京的前门外还盛行着一种叫“对槽驴”的生意。驴主人将训练有素的毛驴租给客人,不用跟人,毛驴就会按照预定的路线将客人送到,然后再接上新的客人返回原地。这种运营方式与现代出租车公司异地租车的办法有点相似。

在保留下来的北京老照片中,经常可以看到骆驼的高大身影。这种动物目前在北京已经成了动物园里的宠物,即使在北京的远郊或者周边的河北、山西、陕西等省,现在也很少能见到成群结队的骆驼。但直至上个世纪四十年代,骆驼还是北京的重要交通工具。据明清史料记载,当时京城骑骆驼赶路的并不少见,甚至还有官员骑着骆驼进衙门办公的,后来才改为骑马,再后来又改为乘车了。被称为“沙漠之舟”的骆驼,用它们敦实的脚掌和骄傲的双峰,为北京的繁华写下了不退色的一笔,尽管它们已走出历史的视线,甚至进入物种的衰退期,但古老的北京把它们留在记忆中。

19世纪八十年代前,北京还流行一种被称为“轿车”的交通工具,它实际上是由骡子拉的车。骡子是介于马和驴之间的动物,比驴高大、有力气;比马温顺、有耐性,用它驾车,既经济实惠又快捷安全。骡车的材料大都是木头的,车身上一般装有车蓬,形状极像轿子,外面包布,有素色的,也有彩色的,还装有玻璃窗,十分考究。上至朝廷官员下至平民百姓,都喜欢乘这种车。有史书记载,当时“北京轿车盛行,凡出门觅代步者,皆用轿车。自人力车兴起后,轿车身价一落千丈”。

这组雕塑形象地反映了老北京人力车夫的生活。

1886年,北京街头出现了第一辆人力车。这种装有两个轮子、一个座厢、由一人手挽车柄拉着跑的车,非常适合在北京狭长曲折的胡同行驶,因此一出现便受到北京人喜爱。

1925年到1932年之间,北京城共有30多家人力车生产厂,成批量地生产各种人力车,一时间,京城的人力车业异常红火,人力车夫的总数超过五万。

当时的人力车分自用和营业两种。自用车是官宦及大户人家自己购买、专供自家人使用的车,雇请的车夫称为“包月”。这种车比较讲究,所雇车夫一般年轻力壮,能快跑长跑,又老实本分,待遇也较优厚。

营业车则是由车行老板购买车,由车夫到街上拉活;车夫早晨去车厂领车,晚上收工时将车交回。挣来的钱,要上缴车行老板大部分,称为“份子钱”。据统计,北京的人力车80%以上用于营业。因此,人力车实际是一种人拉的出租车。

中国著名作家老舍创作的小说《骆驼祥子》,生动而又传神地刻画了一个叫祥子的人力车夫,描写了他像骆驼一样吃苦耐劳的性格。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电影,把骆驼祥子的形象搬上银幕,使人们对老北京的人力车夫有了直观的了解。

在今天的北京城里,人力车早已成为历史的遗迹,而三轮车却还在一些街巷中穿行。

北京的第一辆三轮车大约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由于比人力车快速、稳当,车夫的劳动强度比拉人力车要小得多,价格也不贵,三轮车很快在京城普及。到1940年,北京租赁三轮车的车行达到了200余家,三轮车总数有1万多辆。相比之下,人力车的数量迅速减少。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公共交通尚不发达,三轮车担当了北京的主要交通工具。人们出行,雇上一辆三轮车,一公里几文钱,不算贵。车夫骑着三轮,与客人扯着闲话、聊着天,穿街拐巷抄近路,不知不觉就到了目的地。

直到今天,三轮车仍在为北京延续着传统的风味。在北京的胡同游中,乘坐一辆三轮车是最好的选择,叮叮当当的车铃,拂在脸上的微风,身边流动的景色,实在是一种惬意的享受。这些三轮车夫大都是老北京人,他们与其说是经营一种交通工具,不如说是经营一种北京的民俗风情。

北京人把英文“TAX”音译成“的士”,乘出租车叫“打的”。喜欢把开出租车的人称做的哥的姐。也有人称作现代的“骆驼祥子”或是踩着油门的“三轮车夫”。

这辆汽车是1898年外国人送给慈禧太后的礼物,它是北京的第一辆汽车,也是在中国出现的第一辆汽车,原来放在紫禁城里,供慈禧太后出行时乘坐。

但这位名义上的太后实际上的女皇,不喜欢有人坐在她的前面,只乘坐一次就把这辆车扔在一边,使它成了宫中的摆设。

随着清王朝的覆灭,北京街头的汽车越来越多,这些汽车基本上是私人乘坐的小轿车。乘坐汽车的人除了军政要人、买办富商,还有红极一时的演员,据说,著名京剧艺术家梅兰芳、尚小云是北京最早的私家车拥有者。

尽管北京笼罩在传统的氛围中,但对汽车的接纳却是开放的。1913年,北京出现了第一家经营小汽车出租业务的飞燕汽车公司,到1926年发展到近60家,虽然只有200多辆汽车,但经营方式却与世界水平不相上下。

就像公共汽车的发展无法满足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一样,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小轿车无法普及到普通人群,出租车则是只能供少数人消费的奢侈品。除了有紧急事情才会破费“打的”,一般情况下,北京人把“打的”看成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直到改革开放后,北京才真正进入汽车时代。这种被涂成黄色的国产面包车,由于价格低廉、运行方便,大批量地投入到出租车行业。乘客只要交十元人民币,不管到哪里,司机都会送。灵活的运营方式,让北京人感觉“打的”不再是奢侈的消费。一时间,北京大街小巷遍布这种黄色的“面的”,有人戏称像“黄虫”。

与北京的皇城国都地位相比,“面的”也许不太雅观,但它毕竟打破了一种发展的瓶颈,为北京人出行带来方便。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黄色“面的”逐渐被红色夏利取代。产自天津的夏利车,比“面的”更安全,样式也更美观,而且依然保持价格低廉的优势,受到北京人的喜爱。不知不觉中,大街上的车流由黄色变成了红色。

进入21世纪,红色夏利也翻过了历史一页。现在北京的出租车,有各种车型,不同档次,颜色多姿多彩,样式漂亮大方,与世界各大城市的TAX几乎没有区别。

如果说,出租车的发展反映了北京公共交通的进步;那么,私家车的快速增长,则反映了北京人生活方式的变化。

1988年,一位普通的北京市民花6000元人民币购买了一辆小汽车,在当时是轰动一时的新闻。1990年8月,《北京日报》报道北京私人拥有小轿车5120辆,到2004年私人小轿车的数字突破了130万辆,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私人小汽车19辆,远远超过国际通行的每百户拥有10辆的标准。

这是北京众多的私家车俱乐部之一。对于许多北京人来说,购买汽车不仅仅是增添一个交通工具,更是增添了一种享受生活的方式,增添了一个结交朋友、沟通情感的渠道

购买同一品牌汽车的人,通过网络结识,相约聚集在一起,或者结伴驾车出游,或者举行某种有趣的活动。他们体验着汽车所带给他们的一种快乐。

从轿子、骡马、人力车、三轮车、自行车,到电车、汽车、地铁、城铁,北京交通工具的演变,反映了千年古都在时代变迁中的进步,也反映了北京人在传统与现代的叠加中,那份从容的开放与多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成都风光的士黄包车
话说旧京的出行
老北京拉洋车的(专辑)
老北京—新旧交通工具竞争
老北京的交通工具人力车
汉口史话 轿子独轮车马车 消失了的交通工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