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厉害了我的娘——90岁老娘是个宝!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把我家老娘的奇葩事迹给大家说道说道。

九十高龄的张清淑老人还在擀面做美食

杨延方丨文

大冬天大病初愈要用冷水洗头厉害了我的娘

我老娘年纪大了,身体总是有这样那样的毛病。我姐姐是南阳医专二附院的医生,所以老娘近几年,一直住在我大姐家。

今年正月十五刚过,我还住在邓州市小杨营镇的老家农场里,接到南阳姐姐的电话,说老娘犯病了,让救护车紧急送到了医专二附院抢救。

我和我二姐和侄子听说后,都很紧张。一是因为老娘已经九十多岁了,二是这几年总是有这样那样的毛病。现在又惊动了救护车,情况肯定不妙。

因为疫情问题封路,我们紧急到村里和乡里开了证明,去到南阳二附院。

见了老娘,情况比想象的好,只是头晕、血压高等老毛病,很快就控制住了。

老娘还和我们开玩笑说,“我这几天不能死啊。疫情这么严重,人们都不让出门,我要是现在死了,连个挖墓坑的人都没有。”

在医院治疗几天,病情不断好转。老娘一直说要出院。我们几个连哄带劝,让她住了快10天。临出院前,老娘提了一个要求,把我们都吓住了。

老娘说,她老是头上有热,她说的热和寒,应该是中医中的概念。她说想洗洗头,还说要用自来水。

这可是大正月啊,正月十五刚过啊。凉水洗头?年轻人都不敢吧。何况她已经九十多了大病初愈。

老娘见我们都不答应,说了一句话更是吓住我们了。

老娘说,“我年前就是用凉水洗的头,洗了之后好多了。”

我和两个姐姐还有侄儿们面面相觑,都被老娘的话吓住了。我说,你这次生病住院就是因为你年前用凉水洗头造成的。我们大家异口同声地要求,以后坚决不能再用凉水洗头了。

老娘说,看你们吓的。我头上火大,过去一直就是这样洗的,洗洗感觉好多了。

我的娘啊,你真是奇葩啊,我算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了。

人体真奇妙。中医中说的火和寒,我们的认识都有限。老娘说大冬天用冷水洗头是不是真的去火?起码我们都不敢尝试。

老娘90岁还要跨过五尺的沟下地干活她说人活着不能闲

老娘出院后,我们接她回邓州市杨营镇。在这里,我二姐和我侄儿他们流转了几百亩土地,种植楸树。我们住的农场,就在楸树地里边。

在这里,二姐他们几个要趁着大好春光,给楸树施肥。施肥的过程是先把土地耕耘一下,把肥料施上,再用拖拉机把地耕耘一下,把肥料盖上。

拖拉机盖肥料的时候,经常会盖不严,一些肥料会暴露在地面。我二姐他们在前面干活,我老娘拄着拐棍在后面跟着检查,像个监工头。遇到没盖好的肥料,她用拐棍重新把土地整理一下盖上。

这天,二姐在地里干活。老娘在路边看着。突然,老娘柱着拐棍走向面前的一条沟。这条沟宽有五尺,深有三尺。我赶紧拉住老娘,问她要干嘛,她说,看到地里的肥料没盖好,要到地里盖肥料。

侄儿也过来了,大声呵斥她,你摔倒了怎么办?你不知道你九十多岁了吗?要干什么活你说一下不行吗?

这天我们几个不停地批评老娘,主要说她也不看看自己九十多了,那么深的沟都想过去?真摔着了可怎么办?

老娘轻飘飘地说:“既然还活着,就是要干活。”

老娘什么时候说话有了哲学味道?人为什么活着?原来活着就要干活。

本文作者杨延方与母亲张清淑在一起

啥事都要操心都要过问“你们再大,也是孩子”

老娘在农场里住,几乎每天,不是我吵她,就是二姐吵她,或者是侄儿吵她。我们吵她的原因,是因为她啥活都要干,我们都怕她年龄大了,腿脚不便,大病初愈,伤着磕着摔着了怎么办。好说歹说,她终于答应啥活也不干了,就随便转转。

可是几天时间,老娘就柱着拐棍,把几百亩地转了个遍。并且不断提出她的要求:这里种点玉米,以后喂鸡;那里种点花生,以后榨油;那边种点高粱,以后收点高梁秆,扎锅拍子扎篦子。

我们都说,这些事情你不用操心了,我们都会操心。

老娘又轻飘飘地说:“我知道你们不听。我操心是我的事,听不听是你们的事。”

老娘真是操的心太多了。

她不但操心地里的事,连其他小事也操心。我二姐已经55岁了,做饭时候,老娘在旁边指导这咋做那咋做。蒸馍的时候,又指导这指导那。我说老娘,我二姐已经做了几十年饭,啥活不会?

还用你在旁边指导这指导那?

老娘说,“你们再大,也都是孩子,该说我还要说。”

是的,只要老娘在,孩子永远还是孩子。老人该说还要说,该操心还要操心,听不听是孩子的事,操心不操心是老人的事。

身份证上名字叫张情书其实本名叫张清淑

老娘去医院,医院的护士们一看到老娘的名字就笑了。户口本上写的名字叫张情书。他们都笑,怎么起这样的名字?

其实我娘的本名叫张清淑。是厚桥大户人家张家的清字辈。

但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农村老家统计户口的时候,张清淑三个字先被村干部写成张清书,后来不知道怎么搞的,又写成了张情书。三个字错了两个,就这样一直错了下来。

我老娘的身份证上还有一个善意的错误。她出生在1930年,被改成了1928年。是因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农村还在收提留款和义务工。那时候,村里有个政策,年过六十的人可以免除义务工。

我母亲年龄差一点,我一个叔叔说,户口本上多写两年吧。就把1930年出生改成了1928年出生。

90岁的老娘多次大难不死:“我刚出生被丢在尿罐里。”

90多岁的老人都是一本传奇。这从我老娘身上就能看的很明白。

我老娘的娘家是在我家大杨营村南边3公里的厚桥村。厚桥的张家解放前是大户人家。

老娘说,她1930年刚出生的时候,我外婆可能是想要个男孩吧,一看是个女孩,就把她丢到尿盆里,她的大姐(我大姨)看到后,就出去叫了她婶娘等人把我娘从尿盆里捞出来。算是捡了一条命。

我娘小的时候连名字都没有,大人都叫她“小女”。

后面长大一点,他的二哥,我的舅舅张清玉是个上过私塾和洋学堂的人,他国学底子深厚,琴棋书画,雅人“四艺” 都具备。舅舅就安排他的小妹“小女”去上学堂,并给她起了个名字“张清淑”。

很快就解放了,很快,我舅舅家因为有80亩土地,被划成地主成分了。

很快,“小女”张清淑嫁给了贫农的我父亲。

90岁的老娘多次大难不死:“1960年我几乎活不成了,吃癞蛤蟆活过来了。”

我是1968年出生的。所以老娘多次回忆说,1960年她几乎活不成了。如果真活不成了,就没有我和我现在的两个姐姐了。但老娘毕竟是活过来了,所以才有了我们。

一说到1960年,大家都会在头脑中闪现那个时代的痕迹。在1960年之前的几年中,我父亲也有高小文凭,还曾经当过当时的乡长。那时候,我母亲生了我的一个大姐和大哥。

大概1957年,那时候北京铁路局在邓县招火车司机,我父亲等十多个有文化的人去了天津机务段当上了火车司机。

很快到了大家都知道的1958年,我的大姐和我的老奶在家中饿死了。

1959年,我老娘去天津机务段投奔我父亲。我父亲还领着我娘和我大哥,去了北京看天安门,看了故宫,看了崇祯吊死梅山等古迹。

但很快,我娘严重浮肿,医院都不接受,医生劝说,抓紧回老家吧,还能死在家里。

老娘说,她回来后,躺在地上不能动。是一个邻居抓了几个癞蛤蟆,让人熬了给我娘喝。喝了之后把苦胆都吐出来,之后慢慢好了。活下来了。所以我娘一直说,很感谢那个给他抓癞蛤蟆的邻居。

很快,我父亲也从天津机务段辞职回来支援农业,之后才有了我现在的姐姐、二姐和我。

90岁的老娘多次大难不死:“老天爷忘了把我收走了。”

九十高龄的张清淑在通过手机看照片

1960年之后,我娘一直身体虚弱。我印象中,我小时候,上世纪七十八十年代,我母亲是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吃。用她的话说,就是一会身体内火大,一会身体内寒大了。

病病歪歪的老娘,一直坚持活下来了。我父亲和大哥在十年前分别去世了,我老娘把他们送走之后,还坚强地活着。

这几年,老娘多次进医院,但每次都从鬼门关过来了。老娘说:“活够本了。老天爷忘了收我了。我再活的都是赚的。”

90岁老娘的淑女本色识文断字、仁义礼智信都懂

老娘虽然小时候上学时间不长,之后一直在农村。但因为我舅舅张清玉是厚桥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我父亲是高小毕业当过火车司机。所以我娘还是认不少字的。

这次在南阳住院,医生发的药品,上面的字她都能读出来。

有时候在家里看电视,她也能认识电视上的字。

一些古装戏的人名和演员名字,她都记得。前天,我在电视上给她找个戏剧节目《桃李梅》,我不知道是啥意思,问她看过没,她直接说,说的是姊妹仨的事。

我听老娘说过,她们厚桥是书香之家。他二哥张清玉琴棋书画闻名邓南。她一个叔伯的三哥是解放前邓县一高校长。我后来查了一下,确实有一个厚桥人,当过邓县一高校长,还兼任过邓县副县长。

老娘出身名门,年轻时候是女红高手。我小时候,除了自己的衣服是娘做的之外,经常见到娘给四邻剪裁衣服。

近来,人们不穿自制的衣服了,娘又迷上了十字绣。她制做了多副十字绣作品。大概2015年,娘在南阳我姐姐家住,制作的十字绣被南阳电视台知道了,还专门来拍了个《八十老人制作十字绣》的专题片,在南阳电视台播放。

这几年,娘还制作了很多绣花的鞋垫。儿子孙子重孙闺女外孙,每个人都有一批。我说,给我制的鞋垫,我穿五十年也穿不完。

娘是那个时代的人,她虽然识字不多,但我小时候经常听她讲仁义礼智信的大道理。

我小时候经常问娘;解放前你们厚桥张家是大户人家,都有些什么亲戚?

娘说,和新野县的亲戚多。你舅母娘家就是新野县大户。

娘说,她小时候,邓县丁家小姐也经常来。丁家小姐是谁?是丁书恒家的姑娘。

丁书恒解放前是邓县民团司令,他家的人为啥来?因为娘的亲哥张清玉文采闻名远近,因为娘的三哥是解放前邓县一中最后一任校长兼邓县副县长。他和丁司令是同学。

九十老人,经常回忆以往。很正常。我虽然才五十出头,也经常回忆过去。

写此小文时候,有两个感想,一是有个老人多好啊。二是我们都要向老娘学习,先活到九十多岁再说。

//////////

杨延方

河南邓州小杨营镇人

1995年,考入刚创刊的大河报

之后在郑州晚报等多家媒体工作

近年研究网络舆情分析、舆情处置等新媒体项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民间故事:日久见人心的传说(上)
曲儿悠悠祭母魂
小宝不见了/庆元
红楼梦:为什么会有培养女儿成富人禁脔的母亲?尤老娘就是!
红楼梦里这两个娘,为了一个“利”字能做成什么无下限的事来?
尤老娘为什么忽然消失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