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仁沱,新支坪,千年古镇传神韵
userphoto

2023.05.21 四川

关注

来到江津老仁沱,站立江口,可静静观赏清清綦河无声无息地融入长江;靠近河岸,可静静聆听船工放逐春江竹排那悠扬的山歌清唱;漫步街头,可静静品味留下千年历史风韵的古宅老巷。

(仁沱三桥)

(真武老街风火墙)

在这里流传着南北朝起始设置江州县城的历史故事,留存着王爷庙新石器时代先巴文化遗址,沉积着古僰溪亿万年奇珍异石。

(古僰溪)

古僰溪、南江河与綦江河古韵相通。古僰溪两岸土壤肥沃,物产丰富。“僰人部落倚江栖,择石砍砸做工具;樵耕渔猎勤劳作,草木为材筑家居。”

(金沙寨门遗址)

老仁沱不仅仅是僰人棲息繁衍之地,也是巴渝文化承转之地。僰溪口曾为江州、江阳县城所在,并与巴郡、渝州一脉相承。南北朝南齐永明五年,巴郡江州县从垫江移治老仁沱僰溪口。西魏年间,江州县改名江阳县。北周孝闵帝元年,江阳县从僰溪口移治几江半岛。隋开皇十八年,地处长江要津的江阳改名江津。时光飞逝,江州曾在僰溪口设治那段历史,已逾一千五百年。

(古僰溪畔的老仁沱场)

老仁沱场也是江津最古老的集镇之一。

(古祠堂前负碑赑屃)

明洪武四年,江津有8乡38里,易俗乡辖南江里,老仁沱即归南江里。清康熙三十三年,江津设3里12都,老仁沱属杜里六都,得名六合镇。民国31年,江津设五个督导区,第五督导区设在老仁沱。

(老仁沱场)

解放后,江津设置14个区,七区区公所也在仁沱场;1956年仁沱设区,1985年仁沱区所辖支坪、白溪、真武、和平、马鬃、顺江、仁沱六乡一镇。建制调整,仁沱撤区设镇,又改支坪街道,现为支坪镇。

(仁沱老街)

仁沱历史悠久,老乡场取名也有趣闻逸事。

仁沱场,早年,因有小贩任驼背在此摆摊,渐成集市,得名“任驼子”。綦江在此蜿蜒成沱,易名“仁沱场”。

(仁沱老街)

支坪场,原为幺店子,四周地形平坦,多种栀子,花香四溢,得名栀坪,简写为“支坪”。

(洋满咀,笋溪河汇合处)

白溪场,所在地洋满咀,远古曾有僰人部落,故名僰溪,简写为“白溪”。

(真武场民居)

真武场,明末清初,建有供奉真武大帝道观真武庙,场名由此而来。

(古寨门)

和平场,地处和尚山、燕尾山、油草河、双河口之间一坪台,清初得名河坪,谐音易名“和平”。

(龙井山圣旨旌表石刻)

马宗场,地形如马鬃,场在马鬃嘴,“鬃”字笔划繁,简写为“马宗”。

(顺江场)

顺江场,乡场沿江而设,故名“顺江”;因地处长江、綦江两江汇合口岸,又名江口。

(真武移民会馆天上宫)

老仁沱民风淳朴,英才辈出。1985年,江津地方志记载,老仁沱有英烈81位。为了共和国的建立,为了人民的安宁,为了国家的富强,仁沱英烈们献出了宝贵生命,千秋万代都应铭记他们的丰功伟绩。

(綦河老码头)

帅本立、钟汝梅、刘开永、吴乾纪是仁沱英烈中的杰出代表。

(龙井山碧湖)

帅本立,1900年出生于仁沱乡新滩村,1919 年赴法勤工俭学,1924 年在法国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 年担任中共四川省军委秘书,积极从事军运。1931年被人告密,军阀刘湘密令属下穆赢洲,将帅本立暗杀于秀山县石堤场,牺牲时年仅31岁。

(仁沱田园)

钟汝梅,1902年出生于老仁沱和平场,聂帅同班同学。钟汝梅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1924年在巴黎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6年回国后,担任中共中央军委上海裴德坊训练班教师,负责教授射击、检修枪支、制造子弹。1927年初,钟汝梅担任中共江苏省军委委员,参加了周恩来领导的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者。钟汝梅被叛徒出卖,历遭刑讯,他严守党的机密,坚贞不屈,同年7月在上海枫林桥慷慨就义,牺牲时年仅25岁。

(仁沱老街)

舍己救人的英雄刘开永是仁沱街村人,生于1956年,1975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仁沱街道治保副主任、基干民兵副连长,连续五年被评为五好民兵干部。1983年1月,仁沱公社民兵冬训在水库村练习投掷实弹,一位女民兵投弹失误,将实弹抛落人群,在千钧一发之时,刘开永不顾个人安危,飞身排险,英勇牺牲,牺牲时年仅27岁。

(真武农场柑橘园)

柑橘专家吴乾纪,广东会昌人,金陵大学毕业后,随章文才教授来到真武场,选育出了中国甜橙之冠鹅蛋柑。他甘愿留在真武园艺场当场长,从事柑橘优良品种培育推广。解放初期,他将场内3500多公斤大米支援人民解放军。1950年3月 21日,一伙穷凶极恶的土匪闯进园艺场抢劫,吴乾纪挺身护场,被土匪枪杀于柑橘树之下。

(真武场马家洋房子)

老仁沱还有两位了不起的早期革命工作者,黄乃一和钟复光。

(东北航校学员,网络图片)

黄乃一,是人民空军摇篮的创建者之一。黄乃一,1916年1月26日生于支坪乡,1933年参加革命,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党的秘密工作,三次被捕入狱,受尽刑讯,始终没有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他曾担任上海“五卅”运动游行副总指挥、延安抗大宣传干事、太行军区第三军分区武装部长。1945年11月奉命参与创办东北航校,担任航校副政委,为建设人民空军技术人才培训基地作了积极努力。他担任四野炮兵政治部青年部长,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解放后,黄乃一先后任空军政治部青年部长、民航总局政治部主任、团中央委员、中纪委委员,1987年12月离休,2002年经中央批准享受部长级待遇。

(钟复光家人留影)

钟复光,是中国早期妇女运动领导者之一,1903年5月4日出生于仁沱联盟村王家塆。1919年,年仅16岁的钟复光经历了“五四”浪潮洗礼。她就读重庆第二女师,思想进步、组织能力强,被选为了女师学生会会长和川东学生联合会副会长;参加爱国宣传,组织“择师运动”,抗争旧教育管理制度。1923年,钟复光在南京、北京、上海求学期间,受到了中共早期领导人瞿秋白、恽代英、邓中夏的影响,积极追求进步,甘愿投身革命。经邓中夏介绍,钟复光考入上海大学,住在兴业里1号向警予大姐家,随后搬迁淡水路团中央机关与萧楚女为邻居。1924年,钟复光加入中国共产党,牵头组建上海女界国民会议。1925年,钟复光到北京参加国民会议。3月12 日,孙中山先生因病逝世于北京。钟复光参加中山先生治丧委员会工作,与邓颖超等同志一起接待前来吊唁的外国友人。治丧活动结束后,钟复光按照向警予指示,在北京发动筹建中国妇女界联合会。经过多方努力,中国妇女界联合会宣告成立,钟复光被公推为大会临时主席。钟复光返回上海,积极筹建上海妇女界联合会。6月5日,上海妇女界联合会正式成立。宋庆龄参加了成立大会,她勉励钟复光一定要牢记中山先生遗嘱,为唤起民众、实现三民主义、打倒封建军阀、驱逐帝国主义势力而不懈努力。

(钟复光与同学留影)

1925年,上海“五卅惨案”震惊中外。钟复光与工人们一起参加南京路示威游行。她走在队伍前面,发传单,作演讲。反动军警开枪镇压,同班同学、四川老乡何秉彝当场牺牲。大家义愤填膺,第二天继续组织游行。钟复光和散发传单的四位女同学被巡警抓捕。她义正言辞地质问为什么抓人。理屈词穷的巡警,迫于社会压力,不得不将她们释放。

随后,钟复光接到全国学联通知,沿长江溯流而上,组织群众集会,宣传革命,揭露帝国主义暴行,募捐接济上海罢工工人。她先后到了南京、芜湖、安庆、九江、武汉、长沙、宜昌、沙市、重庆等城市。每到一处,她组织当地的学生会和妇女界召开大会,亲自上台演讲,动员群众声援革命。她连日奔波,极度疲劳,累得吐血入院治疗。

(钟复光与丈夫施复亮)

1926年,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成立,中共中央为了增强影响力,特派恽代英、徐向前、施存统(施复亮)、陈毅等同志到分校工作,钟复光也在其中。她担任女生大队指导员,负责训练管理工作。学员中有赵一曼、张瑞华、黄杰、游曦、胡筠、危拱之、宋绮云、曹泽芝等巾帼英雄。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4.12”反革命政变,勾结四川军阀杨森,企图破坏在武汉的共产党组织。叶挺亲率第 11 军第 24 师迅速迎击叛军。军校全体同学编为中央独立师,女生队编为政治连,分为救护队和宣传队,受叶挺指挥,开赴前线。钟复光等带领女生队,奔赴炮火连天的战场,迅速投入抢救伤员工作,出征34天,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八一南昌起义,有30位女同志参加,半数以上是武汉分校女生队学员,她们成为了中国工农红军最早的一批女兵。

(女生队部份学员)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钟复光来到重庆,先后担任重庆南方印书馆总务主任、綦江渝南中学教师、江北中兴学校校长等职,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宣传和爱国统一战线工作。1945年,钟复光参与筹建中国民主建国会和中国妇女联谊会。

解放后,钟复光先后担任北京市妇联副主席、全国妇联执委会委员、民建中央常委、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1987年5月离休,1992年2月19日在北京因病逝世,享年89岁。

钟复光爱人施存统(施复亮)是中国革命早期著名活动家,学生运动和青年运动的著名领袖,曾任第一届团中央书记,后来与黄炎培、章乃器等组建了中国民主建国会。解放后,施复亮担任劳动部第一副部长、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任委员。

(钟复光的儿子施光南)

钟复光是人民音乐家施光南的母亲。施光南是全国青联副主席、中国音协副主席,一生创作了无数音乐作品,其中《祝酒歌》、《洁白的羽毛寄深情》、《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在希望的田野上》、《打起手鼓唱起歌》《周总理,您在哪里》、《最美的赞歌献给党》等歌曲人们耳熟能详。2018年,施光南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并获“谱写改革开放赞歌的音乐家”称号。为了纪念这位出生于重庆南岸的著名音乐家,重庆南山植物园修建了光南音乐广场。

(重庆南山植物园施光南雕像)

(真武老街)

老仁沱真武乡人吴元明,是为国戍边的战斗英雄。1940年腊月初二,吴元明出生于真武大庄村,1958年参军入伍,历任连长、连指导员、军区政治部主任、军区副司令员。

1962年,吴元明在西藏军区山南二团驻守中印边防。印军士兵前来挑衅,把枪刺架在了吴元明胸前,他严守军令,坚守哨位,寸步不让。印军士兵自讨没趣,灰溜溜退走。印军军官恼羞成怒,又率一群印军上前挑衅。一个印军士兵扛木棒,倚在哨位塔松上,意图阻拦吴元明退路。吴元明飞起一脚把木棒踢到河里,印军士兵吓得仰面朝天滚下坡去。印军挑衅不成,公然向我方开枪掷弹。我军忍无可忍,坚决回击。

在自卫反击战中,吴元明敢拼敢冲,在战友们掩护下,抱着炸药包义无反顾地冲向印军地堡,随着“轰”的一声巨响,地堡飞上了天空。吴元明脖子被划破一道创伤,鲜血不断流淌。这时,冲锋号响起,我军战士纷纷跃出战壕,向印军阵地洪水般冲去。

吴元明不顾伤痛,强撑起身子,掏出手榴弹,接连不断地投向火光冲天的印军阵地。吴元明英勇顽强,保卫祖国边防屡建功勋,1963年被国防部授予“战斗英雄”光荣称号。

仁沱杰出人物中,还有参加地下斗争、两次入狱始终严守党的秘密、悬壶济世的革命者刘永怀(真武乡人),还有同盟会会员、成都“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设计者袁觐光(仁沱街村人)等等。

(王爷庙遗址)

时光荏苒,千年古镇老仁沱古风依存。步入僰溪口王爷庙遗址,石柱门框仍留江津人、晚清联圣钟云舫所题楹联:

当前列万仞苍尖滴翠流舟为是庙别开生面;

此地际两河交汇波汹浪诡仗吾神力挽狂澜。

(王爷庙遗址)

王爷庙供奉挥鞭截流救刘秀的镇江王爷,祈望保佑过往舟船行侣安然无恙,门额“中流砥柱”,则彰显了建庙初心。

(猫儿峡江轮)

伫立两江交汇处的王爷庙三角平台远眺,猫峡旖旎,江水涛涛,来往江轮鸣笛启航,江畔工厂机器鸣响。老仁沱,新支坪,千年古镇,千秋古韵,如今已是生机盎然,万千新气象。

(仁沱三桥)

(支坪新街)

(綦河工厂玖龙纸业)

(滨江路支坪段园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长江之城 | 河水绕镇而过,河畔翠竹相依
钟永新·自贡杂记(03)王爷庙(2016)
郪江古镇
我看金堂县五凤溪古镇
重庆江津塘河古镇
重庆江津中山古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