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四川省泸州市的古建筑,身为泸州人,你都了解吗?欢迎补充

位于四川省东南部的泸州市,是四川省地级市之一,又名“江城”“酒城”,已逾两千年的历史。行政区域面积约为12236.2平方公里。处于长江和沱江之交汇处的泸州,是长江上游地区重要的港口城市,也是重要的物流中心,是四川东南出川出海和重庆西南出海东南亚的必经之路。

泸州市作为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悠久的历史。追溯至夏商时期,泸州还属于梁州之域,周代时属于巴国。西汉时期在长江沱江交汇之处设立江阳县,至梁代大同年间,建置泸州。由于具有悠久的历史,泸州市的古建筑文化也灿烂多姿。这里的古建筑以桥、塔、祠、寺为主,古韵十足。著名的古建筑有报恩塔、龙脑桥、春秋祠、尧坝镇古建筑群等。这些古建筑保存完好、古色古香,全方位展现了占代泸州的文化内涵与风土人情。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其中的一部分代表


1、泸州城垣

级别:省级 年代:明--清 地址:泸州市江阳区

泸州历史悠久,夏商时期,泸州隶属梁州,西汉时期,正式设置江阳郡。南宋时期,老泸州“神臂城”名扬天下,现今江阳区的泸州城墙,只剩下些断壁残垣。“泸州城垣”的称谓由此得来。“泸州城垣”位于江阳区城区,现存东、北、西三段,多为明代所建。其中东城垣包括凝光门、仁和城垣、会津城垣三段;北城垣包括三圣城垣、大北街城垣、小北街城垣三段;西城垣仅存枇杷沟城垣。全长1088.1米,均条石砌成。其中东城墙长246米,宽4米,高4.4米。西城墙长325.6米,宽4米,高6.5米。东城门,即凝光门,是仅存的城门。关于凝光门的由来,据当地的老人说,在城楼上观长江,月光洒在风平浪静的江面上,江面就像凝结成了一面镜子,由此得“凝光门”一名。拱形门洞跨度3米,高2.8米,进深10.25米。因城市发展变迁,原有城垣被拓宽成马路,凝光门门洞反倒成了马路下的洞口,看起来仿佛是桥洞一般。 泸州城垣属古城、堡寨遗址,见证着自宋代以来泸州城的发展,极具历史、人文和科学研究价值。1992年,市政府将“泸州城垣”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泸州城垣”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报恩塔

级别:国家级 年代:南宋 地址:泸州市江阳区江阳中路白塔文化广场

报恩塔坐落于泸州市江阳区江阳中路的白塔文化广场,始建于南宋绍兴十三年至二十二年间(1143-1152年)。该塔之所以取名为“报恩塔”,是因为相传此塔是由南宋泸南安抚使冯楫为了报答慈母的恩情而建造的。据民国《泸县志》记载:“泸州安抚使冯楫,幼年丧父离母,及长,官居于泸。诞日,在乞食群丐中寻得老母,遂建塔以报母恩,故名报恩塔。”报恩塔传承的不仅是一种杰出的建筑文化,更彰显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孝敬尊长的传统美德,因而它于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报恩塔八边形的形状和层层内收的塔身,让人印象深刻,其洁白的一身也赋予了它“白塔”这另一个称谓。远观报恩塔,它就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仔细审视着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如今矗立在城中心,以塔为中心开辟成游人休闲的广场,与周围的繁华景象形成鲜明的对比,别有一番闹中取静的风味。

走近报恩塔,其丰富的装饰砖雕便尽收眼底。无论是塔身还是外围的栏杆上,都随处可见精致的雕刻。这些雕刻排列整齐优雅,造型活泼灵动,犹如一幅幅画作,展现在世人面前。无论是白塔外的鸟类还是檐上的镀铜力士,都是那么的栩栩如生,让人赞不绝口。报恩塔内中心柱仍呈八边形的形状,收存有南宋的石刻造像,遗憾的是这些石刻造像已经全部被毁坏掉了。而报恩塔的壮观、魅力,使得周遭的亭台也耀眼《眼望去,八角亭、望月亭和牡丹亭坐落其中,倒有一种“众星捧月”的奇妙韵味。温柔的阳光使得白塔与亭台相映成晖,置身其中仿佛给人一种仙境般的美妙感受。而一旁的石柱也起到画龙点睛之效,其图案不仅刻艺精美,更重要的是它忠实地记录着白塔的典故,时刻提醒着人们报答父母之恩。



3、泸县屈氏庄园

级别:国家级 年代:清--民国 地址:泸州市泸县方洞乡石牌坊村

屈氏庄园始建于清朝道光年间(1809-1845年),南当时任知事的屈应选建造。历经几代人的建筑营造,到屈应选孙辈屈恒升时(1912-1916年)扩建碉楼、戏楼、佛堂,整体已趋完善。庄园坐西南向东北,其后倚五仙山,左依濑溪河,其整体布局为一艘大船,它的后花园花山就像船尾,前花园就如船头,此船正扬帆起航,乘风破浪之势。整座庄园总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现存部分8千平方米,庄园整体采用四合院布局,中轴线上由大门至花厅、正厅,左右厢房居于两侧。通院计有房87间,天井10个,戏台1座。庄园四周建围墙,墙高约3.5米。川南诸庄园中,该庄园独以其规模宏大,建造豪华而领衔风骚。2009年12月15日,石牌坊村境内的屈氏庄园正式升级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夏日至庄园,绿树掩映中两座碉楼巍然屹立,高墙坚壁贯通其间,俨然有不怒自威之态。庄同外观是高8米的石围墙,第二层是高8米的火砖围墙,四周修建了高达22米的北极楼、东平楼、南极楼、西平楼四座碉楼,今存北极楼、东平楼两座。两楼正对,俯瞰山河,正是两个兢兢业业守卫家园的英雄卫士。 到得正门前,大门上书“醒庐”两个大字,此二字是前清翰林御史、伪总统顾问高蔚然书写,笔力道劲;门两侧有大军阀谭颜楷书写的“入和出明辉光照国;执义秉德安息康居”两联,横批是“泽绍灵均”;两侧另有“福禄”“寿喜”等字样。进入庄园内部,雕梁画栋美不胜收,左右花厅,拱门圆窗间衬些绿树银花,则颇有些江南园林的风情,想此情景,应是待字闺中佳人,对月弄花花不语,个中情愁,道与谁人听?而青砖、黛瓦、白墙,

更添些清新淡雅的气质,细观雕梁景致,莲叶亭亭,花草欣欣,飞鸟啾啾,其歌其语,仿在耳际。种种风景,集巴蜀之地的婉约与内敛之美于一身而又匠心独运,各处空间设置的运用手法在总体上营造了一种和谐自然之美,令人赞叹。庄园内有井名“枯井”,传为地主淹死不听话丫头的地方,这又让人唏嘘不已。而各种设置中最让人难忘的是其中透露出来的深深的文化气息。石刻题记文辞优美、书法娴熟,视之则观摩良久,逸兴遄飞,仿佛顷刻间胸有诗书千万卷,不吐不快。屈氏尊屈原为祖,其各辈人物,皆不乏优美诗书传世,观之有益。诸多绘画,今以鹤立江山意图凭人观瞻,作者睥睨江山之旷达胸襟,窥此可得一斑。沿北极楼木梯层层上去,可到碉楼上部。据记载,庄园是因盗匪四起而筑碉自卫。碉楼高大,墙体坚固厚实,防卫设备齐全,处处体现了防御的理念。碉楼上的嘹望口、炮口至今保存完好,犹能起到防御作用。建筑本身仅为砖木结构,经百年风雨枪炮而屹立不倒,足见其建筑水平之高超。身临碉楼之上,庄园全貌尽收眼底,其宏大之景象又再令人赞叹一番。而溯碉楼历史,一段解放军英勇剿匪的历史浮现眼前,这又为这座精美的庄园增添了红色旅游纪念地的背景。



4、圆通寺

级别:省级 年代:明 地址:泸州市泸县喻寺镇贡献村

位于泸州市泸县喻寺镇贡献村的圆通寺,始建于明朝正德元年(1506年)。该寺坐东南向西北,属合院布局,面积约为966.5平方米。于2002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列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趣的是,在列为县级、市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上“图通寺”的写法均不同。

网通寺是座木石结构的古寺庙,现在只有前殿、中殿和右厢房保存了下来。走近圆通寺,一种经过岁月洗练的氛同扑面而来。圆通寺的大门采用重檐式屋顶,正中木匾上书有“圆通禅林”四个大字,端正文雅。周围的白墙似乎已被雨水冲刷尽显沧桑本色,虽然有部分现代公示牌的“装点”,但也毫不削弱其独特的历史印记。

圆通寺的前殿为石木结构,采用二重檐歇山式屋顶,抬梁穿斗混合屋架。中殿也采用二重檐歇山式屋顶,抬梁式屋架,共用4抬梁,为11檩构架前后双步梁,设9椽栿前后搭牵。殿内中柱、山柱为石质,方形截面,原有雕刻已损毁。石柱之上各式梁架与斗拱极为精美。中殿的脊桁、上金桁、下金桁及中柱穿枋上有多处题记,表明中殿始建于明,清代经多次维修。

圆通寺内陈列着各式各样的佛像和繁多,颜色各异。无论是佛祖,还是观音,抑或是罗汉甚至其他雕像,都能够给人以肃穆或安然的感受。这些雕像造型独特、表情丰富、设计精美、刻工精湛、色彩丰富、用色协调,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文化与宗教信仰。



5、龙脑桥

级别:国家级 年代:明 地址:泸州市泸县龙脑桥镇龙华村

泸州市泸县龙脑桥镇,以其龙脑桥而闻名。该桥建于明洪武十一至三十一年(1378-1398年),是一座建筑造型和石雕艺术俱佳的古石桥建筑。整座石桥没有使用任何黏合物或榫卯衔接,因此龙脑桥作为我国古代桥梁的罕见之作,在建筑技术上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又由于其石雕刻艺精湛,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和历史价值,因此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点儿也不为过。

龙脑桥横跨在九曲河上,远远望去,桥面扁平笔直。经过岁月的洗礼,桥上隐约露着点点青苔,绿油油的,与周围的田园风光相得益彰,仿佛与生俱来似的,桥已然和自然融为一体。

而最引人注目的还数中间的八座桥墩,桥墩的墩首均刻有工艺极其精湛的石雕,其中中间四座为龙形石雕,与之相邻的两侧分别刻有象形石雕和狮形石雕,最外面的两侧则是麒麟形的石雕。一眼望去,石雕栩栩如生,仿佛活了一样,依靠在石板桥边,与周遭形成一幅无比生动的图画。

仔细观察八座石雕,它们形态各异,但又活灵活现,个个炯炯有神,气宇轩昂。其中最为精美的当属龙形雕刻。细细看来,巨龙神采飞扬,清秀飘逸;口衔宝珠,妙趣横生。旁边的巨象、青狮、麒麟也毫不示弱,它们纹理清晰,神情自若。象鼻圆润卷曲,青狮雄姿英发,而旁边的麒麟更是怒目张口,好不威风!这大气磅礴的场面,在这座看似平凡的石桥上彰显得淋漓尽致。而这精雕细琢、巧夺天工之技,正是我国古代匠人技艺的卓越见证。


6、泸县龙桥群

级别:省级 年代:明--清 地址:泸州市泸县境内

说起龙桥,大家或许并不陌生。在四川省泸州市的泸县境内,至今保存有明清时期共141座龙桥,保存完好,蔚为大观,这也是我国现存唯一的明清龙桥群。绝无仅有的龙桥文化,使得这座历史之城更加地具有历史韵味。这些龙桥分散在泸县的不同地点,如苦桥子桥、万寿桥位于福集镇,永济桥、顺对大桥位于云龙镇,龙灯桥位于方洞镇,金龙桥位于嘉明镇,另一座万寿桥、白鹤桥位于毗卢镇等等,数不胜数。其实,从这些桥中就已然对泸县的龙桥群可见一斑,其工程量之浩大,简直难以想象。走访这些龙桥建筑,便可发现各类龙雕之龙头统一朝向上游,而龙尾则统一朝向下游,有一种群龙将出之感。泸县龙桥群另一个独特之处在于桥上的巨龙全部都雕刻在桥墩之上,从桥面七观望,又有一种“藏龙伏蛟”之感,一种敬畏之情油然而生。巨龙虽形态各异,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气势磅礴,栩栩如生,仿佛在各个角落保护着这座文明古城似的,不禁令人对其肃然起敬。仔细观察这些龙桥,你就会发现不单单只是其数量巨大深深地震撼着你,各座石桥上巨龙的雕刻更是巧夺天工,让人赞不绝口。这些龙刻造型别致、气度不凡,略带夸张手法的雕刻技巧不仅使得这些巨龙更加生动形象,还造就了其无与伦比的艺术张力。龙刻线条流畅、意境独特,更让其在我国桥梁建造史以及石刻艺术史上抹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不仅反映了当时我国具有鲜明特色的龙文化现象,还反映出了当时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多彩与丰富。


7、福宝古建筑群

级别:国家级 年代:明--清 地址:泸州市合江县福宝镇

福宝古镇始建于明代,初名“新场”,又名“佛保”。康熙年间扩建,因“镇境状如一龙盘三龟,为发福宝地”,故得名“福宝”,1949年后沿用此名。福宝镇是我国山地民居聚落的杰出范例,已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镇依山傍水而建,因地制宜,建筑随山势起伏曲折,形态极为丰富。民居多为明清时期修建,其中清代为多。建筑为木结构或砖木结构,临街面多为商铺,以木质材料形成界面,视觉形象非常统一。现镇中有三街八巷,最长的回龙街由青石板铺就,宽度1.5米至8米不等,随山势蔓延1.6千米,串联镇中最主要的建筑如宫庙、宗祠、天主教堂、茶馆、酒肆、饭庄、客栈、盐号、钱庄、当铺、帮会会馆等。回龙街上南街石梯也因其独特场景成为福宝镇的标志性景观。镇中最重要的建筑是三宫六庙,即清源宫、万寿宫、天后宫、土地庙、五祖庙、张爷庙、禹王庙、火神庙、王爷庙。建筑多为清代,穿斗与抬梁结构并用,合院布局为多。


8、尧坝镇古建筑群

级别:国家级 年代:明--清 地址:泸州市合江县尧坝镇

尧坝镇古建筑群位于泸州市合江县,该镇历史悠久。据记载,北宋皇佑年间(1049-1053年)设有军事要塞,名日“尧坝寨”,至明洪武中期始建城镇。尧坝古镇融合了川黔两省不同的文化和风俗,形成特色鲜明的川黔古镇文化。尧坝镇古建筑群于2013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走近尧坝镇,入口处映入眼帘的便是著名的进十牌坊。该牌坊坐西北向东南,保存完好。仔细观察,牌坊上题写有“赐进士第”等字样。虽然经过岁月的冲刷,但那字体依然苍劲有力,使得牌坊整体气势宏伟,文化底蕴显著,是名副其实的尧坝古镇标志性建筑。进入尧坝镇,漫步其中,感受来自遥远古镇带给自己的惬意与畅快。这里恬静闲适,节奏缓慢,没有车马的喧嚣,没有人声的鼎沸。仿佛一切都是那么怡然自得,让人心旷神怡。古街道上,旧式民居错落有致,青瓦房屋诉说着当地独特的风土人情。甚至在一些房梁或木门上,都能够看到一些精美的木雕作品,古色古香,灵动新奇。尧坝镇古建筑群的核心建筑要数始建于万历年间的东岳庙了。临近古街道的东岳庙,以红墙围城,门前书有对联,寓意深刻,令人回味无穷。古庙共分三级,分别是戏台、灵官殿和东皇殿。值得注意的是戏台前端护栏上有两块保存完好的大型木雕,其中一块名曰“群仙图”,整个画面布局合理,刻艺精湛,雕梁画栋,美不胜收。而大鸿米店、凌子风旧居、王朝闻故居等均作为古镇的形象建筑,显得古色古香,于古镇的魅力更是锦上添花。回头再看那悠闲的古镇,那浓厚的生活气息,那淳朴的民风,像一股清泉涌上心头,让人心向往之。或许生活在这里,恰有一番“世外桃源”的风味吧。


9、春秋祠

级别:国家级 年代:清 地址:泸州市叙永县叙永镇盐店街

位于泸州市叙永县叙永镇盐店街的春秋祠,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之所以取名春秋祠,是因为与之所供奉的关羽酷爱阅渎《春秋》一书有关。春秋祠具有典型的园林风格,淳朴自然,美不胜收,它也曾作为富有盐商的会商之所。因此,作为典型的清代古建筑,春秋祠于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春秋祠的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如此重要,一是有悠久的历史文物,时刻提醒着后人这里所蕴含的点点滴滴;二是有自然的山水风光,给人以恬静舒适惬意之感。而春秋祠恰好满足这两点特征,时空交融,韵昧十足,所谓“印象深刻”“流连忘返”当然也不在话下。春秋祠长方形的布局,由四个封闭式的四合院构成,从前往后依次为乐楼、大厅、正殿、三官殿。春秋祠内许多处的建筑或景色都映衬出其具有对称格局之美的特点。在对称性之外,春秋祠的建筑历史韵味飘散。保存完好的建筑结构配合精美的琉璃瓦屋顶,绿意盎然,夺目至极。置身于这赏心悦目的隽秀园林中,仿佛身心都经过了洗礼,静谧畅快之感油然而生。 或许春秋祠建筑的巧夺天工,更以精湛的小雕著称。无论是门楣窗棂,还是坊额斜衬,无处不体现着其木雕技艺的完美。这流畅的纹路、精细的刻工,无论是圆雕、浮雕或是镂空都显得那么游刃有余,其中尤以八扇百鸟梅花窗最为著名。而在春秋祠中随处可见的石刻艺术,与木雕艺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无论是石桌、石凳,抑或是盆景石座,几乎均有巧妙的镂空技术贯穿其中。漫步祠中,精心观赏这些木雕石刻,或许所谓的心旷神怡,也大抵如此吧。




泸州市其他重要的国家级、省级古建筑文保单位:

江阳雁塔、金风寺及壁画、纳溪龙桥群、合江考棚、转龙坝菜河园、合江节孝坊群、先市酱油酿造作坊、合江法王寺、白鹿古建筑群、惠济桥、水潦铺大堰、水尾刘氏宗祠、叙永牌坊群 、齐安宫 等



以上只是泸州地区的部分省级和国家级古建筑,不够完整。欢迎您补充!

(参考资料--四川重庆古建筑地图,图片源自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春游古镇②:打卡屈氏庄园与清江古镇,像走进电视剧里的场景
泸州龙窖源酒业公司龙窖源酒专家品鉴会泸县举行
泸州龙脑桥
说说泸县的来历
四川一个千年古县,县市同名,人口近110万,别称“龙城”
泸州导游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