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19世纪美国银器艺术

早在殖民地时代,北美十三州的银器制造便已有一定的规模和水准(费城是银器工业的中心之一)。美国独立后,本土银器设计起初大体仍沿用英国人的审美和思路,但在19世纪初,一切却发生了变化。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在欧洲掀起了风暴,也给美国吹来了新风。由于美国和法国特殊的关系(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得到了法国大力支援,二者结为了盟友),许多法国人在动荡中移民美国避难,其中也不乏能工巧匠。他们自然带来了欧洲大陆的工艺和设计风格,尤其是新古典主义风格。此外,拿破仑的崛起对美国银匠也影响颇深。早在他远征埃及时,便有两位法国著名建筑师、设计师夏尔·佩西耶(Charles Percier,1764-1838)和皮埃尔·方丹(Pierre Fontaine,1762-1853)随军同行,他们将在埃及的见闻融入了自己的艺术创作中,在艺术圈里掀起了波澜。此后,随着拿破仑帝国的兴旺与扩张,所谓“法国帝国风格”也开始变得广为流行。这一切都启发了美国的匠人们,加之北美独特的人文环境和地理气候,美国的银器在19世纪初开始逐步走出英国传统银器的窠臼,在体现浓郁法式风情的同时,也具备了一些自己的特色。

夏尔·佩西耶和皮埃尔·方丹设计的壁炉

下图中的沙司船是美国银匠Anthony Rasch (约1778–1858,出生于巴伐利亚)1815年的代表性作品。尺寸为21.9 x 29.8 x 8.9 cm,重1033克。早先的美国银餐具通常比较含蓄优雅,很少如此夸张的造型(明显受法国影响),令人印象深刻。银器中部的纹章显示,它是为马里兰州的Milligan家族订做的。现收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下图中John W. Forbes (1781–1864)1825年在纽约打造的大型银质托盘,尺寸为21.1 × 63.5 × 165.1 cm,重达22公斤,同样体现出浓郁法国风。


19世纪,银器在美国也经常被用来充当重要的礼物或奖品,一批质量精湛的纯礼仪用途银器应运而生。下图中这尊“奖杯”是1824年一批纽约商人委托费城银匠托马斯·弗莱彻(1787–1866年)和西德尼·加德纳(1787–1827年)制作,准备在1825年送给当时的纽约州州长狄维特·克林顿(DeWitt Clinton,1769-1828,美国著名政治家,曾先后担任纽约市长、州长、参议员),作为对他推动伊利运河建造的谢礼。由于是富商给州长的礼物,因此制作不惜工本,它重达12.7公斤,体现了当时美国礼仪银器的最高水准。

两位银匠有意模仿了著名的古罗马“沃里克瓶”形制打造了瓶身和双耳,瓶身上装饰着寓言中的人物和运河沿岸的景色。墨丘利(掌管商业)和刻瑞斯(农业)站在位于奥尔巴尼的运河保护闸和闸门港两边;背面则是赫拉克勒斯(力量)和弥涅耳瓦(智慧),以及罗切斯特的高架渠和杰纳西河的瀑布。银器上的浮雕完美地将古罗马意象与当时的政治经济事件融合起来,颇有史料价值。

纽约州州长狄维特·克林顿

送给纽约州长狄维特·克林顿的银杯

洛可可艺术风格 (Rococo style) 是18世纪早期发源于巴黎的室内设计、装饰艺术、绘画、建筑和雕刻风格。洛可可一词衍生自法语罗卡耶(rocaille),原指在人造洞室的表面覆以贝壳的岩刻装饰。19世纪30年代以后,尤其是在拿破仑三世的第二帝国时期,洛可可风格于欧洲再度复兴,这一风潮不可避免地也影响了美国,令美国的银器设计开始朝向18世纪中期的样式“复古”。如下图1中,1839年制作于费城的带盖头盘碟,大量运用贝壳作为装饰元素,就是一种明显的洛可可式复古。图2的茶具由美国银匠John C. Moore在1850年前后制作于纽约,运用了繁复的植物花卉浮雕作为装饰,也是一种18世纪的法国风情。

图1,带盖头盘碟

图2,John C. Moore设计的银茶具

这一时期随着科技进步,美国开始出现了较大规模的银器工厂,而非昔日的小作坊。1842年美国政府大幅提高了进口关税,包括银器,这大大刺激了本土银器工业的发展。南北战争虽然给美国带来的疮痍,但战后美国经济恢复迅速,加之黑奴的解放,工商业景气,美国民众对银器的需求大增。这一切给了1837年在纽约成立的美国蒂芙尼天赐良机。其创始人查尔斯·蒂法尼(Charles Lewis Tiffany,1812-1902)依靠借来的1000美金在纽约创业,开设了一家礼品店,据说最初三天营业额只有4.38美元。但查尔斯·蒂法尼极具商业头脑,本人也具有脱俗的审美眼光,加上他知人善任,其事业很快蒸蒸日上,并先后在巴黎、伦敦开设了分店。虽然蒂芙尼最初主要销售瓷器和玻璃器,但真正令它声名鹊起的还是银器和钻石。蒂芙尼不仅拥有自己的工厂,而且高度重视设计师的作用。查尔斯·蒂法尼的长子路易斯·蒂法尼(Louis Comfort Tiffany,1848-1933)很早便显露出艺术天赋,他曾师从美国著名画家乔治·英尼斯,并长期在欧洲学习绘画,他亦是蒂芙尼公司的第一任设计总监。(路易斯·蒂法尼日后开设了自己公司,以设计制造玻璃器、珠宝、陶器闻名,他被誉为新艺术风格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有机会另行撰文介绍他)此外,蒂芙尼公司麾下还聚集了 John C. Moore, Edward C. Moore, John T. Curran, Paulding Farnham等一批美国最优秀的设计师和银匠,它在19世纪后期陆续推出了一系列备受好评的银质作品。

查尔斯·蒂法尼

这一时期,美国的银器制造开始脱离简单的模仿,兼收并蓄,博采众家之长,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例如,图3这只蒂芙尼1888年推出的银茶壶,就吸收了波斯的风格。图4这只1877年蒂芙尼的银花瓶,装饰风格显然受到了日本艺术的影响。而图5路易斯·蒂法尼设计的这款蜻蜓头饰则充分体现了他的艺术想象力。

图3,蒂芙尼银茶壶

图4,1877年蒂芙尼银瓶

图5,路易斯·蒂芙尼的蜻蜓头饰

1876年的布莱恩特花瓶是蒂芙尼公司的一件杰作。为了庆祝诗人威廉·卡伦·布莱恩特的八十岁生日,他的几位朋友委托蒂芙尼制作了这款纪念银花瓶。瓶子的设计师为詹姆斯·霍顿·怀特豪斯(1833–1902年),其风格结合了新文艺复兴和唯美主义特征,兼有古希腊花瓶的外形,上面雕刻了各种与布莱恩特的生活和工作相关的图画。1877年,它被捐赠给了大都会博物馆,这也是大都会博物馆收藏的第一件美国本土银器作品,标志着美国的银器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布莱恩特花瓶

1893年,为庆祝哥伦布发现新大陆400周年,在美国举办了芝加哥哥伦布纪念博览会,共有19国参加,2750万人参观。蒂芙尼代表美国银器参会的作品,例如图5中的“玉兰瓶”,图6中的“维京潘趣酒杯”,设计巧妙,造星奇异,工艺精湛,引起世人瞩目。众所周知,美国人是爱枪的民族,蒂芙尼甚至和美国第一大手枪制造商史密斯威森(Smith & Wesson)合作,推出了一系列极具美国特色的银质工艺左轮手枪,并也送往了芝加哥博览会展示(图8)。一时间蒂芙尼的展台可谓星光璀璨,令人炫目。经过了上百年的探索和发展,美国本土银器在19世纪末,终于达到了举世公认的顶尖水准。其精雕细琢的工艺和对艺术风格的融合探索,置于今日,依然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可惜现代的蒂芙尼虽然依旧备受顾客推崇,但和19世纪后期相比,似乎反而少了一些艺术追求,多了几分商业和快餐的气息,令人遗憾。所幸我们还能在博物馆中,寻觅到当年美国一流银器的芳踪。

图6,玉兰瓶

图7,维京酒杯

图8,蒂芙尼和史密斯&威森联合推出的银手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银匠 | 每日一图
美国西部艺术画家☆亨利法尼
白银时代 | 银器艺术的巅峰
阿坎瑟斯叶(acanthus Leaves)英国银器装饰艺术赏析
精美华丽的西洋银器60例,难得一见。。
【盘点老行业之二十】银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