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泸州古镇文化探秘之胡市古镇故事及附录二则

泸州古镇胡市沱江边的一颗宝珠

《直隶泸州志》载,早在800年的南宋时,胡市便是沱江、冱河交汇处的一大草市。场虽弹丸,然瞰泸阳,接富顺,际大江,襟泸渝。实为沱江岸海潮、通滩、长滩、怀德、赵化,以及冱河岸边的金龙、官渡、高店、来龙、金山、石洞的咽喉,泸县之保障也。每岁舟揖数千艘,浮江而至,百川贸易迁涉之人,往来络绎,必停泊于此,其为东西之利哉。

泸州至胡市,水路溯江而上17公里,因洞滩电站,船不能直达胡市。高速公路10分钟的路程,眨眼工夫就到了这800年前的商贸古镇。走进街头,穿过巷子,伫立于渡口,心潮逐浪,岸边青竹,倒影水中,竹摇影动,消逝的往事犹如一个又一个镜头,一个又一个画面在视野中流淌。千百年来,沱江、冱河水浪不断地拍打着这二水环抱的古镇。波涛曾颠簸过北方蒙古军队的战船;这里的浪花曾映照过太史公杨升庵偕游冱河的英姿;这里的渡口曾荡漾过南来北往商贾的中盐棒、滩子船;这里的古道上曾留下清道光翰林院大学士江国霖、州官黄鲁溪、举人陈耀庚、陈英、高僧义芳、仲月的脚迹……有诗云:“二水对双岩,荔枝有行列,竹影满江楼,疑似玉龙雪。”把渡口的风物、景色跃然诗行,为我们了解这个从南宋走来的场镇提供了佐证。

从古渡碑记中得知“周李二公开河渡,口碑万古流不绝,德政丰功利后人,人间天地同朽灭。”史载,早在南宋年间,这里就是泸州城下七大草市之一。泸州、富顺、福集、牛滩、怀德、赵化舟船来往,上水船还是下水船必停靠于此,货物中转,商客东西,而两河四岸行人辗转,常为风涛所阻。明洪武中,有乡绅周朝顺、李子寿捐资田产500石,在白花渡、鱼儿滩、洞子上、马溉滩设义渡,以利市人来往方便,后人为周李二公立功德碑,史称胡市渡。

早在宋元之际,由于胡市地处沱江,冱河交汇处,成为两军交战的水上战场。公元1258元9月,蒙古军队沿沱江南进在胡市水域与宋守将张实交战,双方伤亡惨重,而南宋军民凭借地利人和战胜蒙古军队。宋咸淳四年公元1268年,蒙古军队完颜石柱领兵攻打泸州小市水寨前,在胡市沱江水面与泸州军民交战,胡市军民在沱江冱河上设置浮槎,水下铺网打桩,布钉以阻蒙古兵船。在滩口设伏兵,水陆两支人马并发,杀敌百余,蒙军浮尸十里。时有文存:“两江览千帆,龙虎卧深潭,岂知泸南城,桃花闹翻船。军民气吞吴,官兵誓灭胡,试看胡市渡,百姓枕金戈”。

明代中期,胡市水码头已发展成为商贾云集,居民殷阜,第宅临江,甲于三泸的水岸码头了。有人称,胡市是一个由水运交通滋养成长的市镇,一点儿都不假,胡市的繁荣与沱江上糖运、盐运,冱河上的粮运、油运、酒运业的兴旺分不开的。每天从官道上运来的货物堆集渡口上船,从水路运来的物资中转。胡市场内沿河粮市、米市、烟市、茶市、糖市、盐市、土产延绵数里。逢场天,更是市肆萃焉。市有头市、中市、末市,每日三市而货价也不相同,早、中、晚三个价之分。两河舟桥车渡,商贾走市于四方,市井数盈于村户。当年太史公杨升庵谪居泸州时,常和友人往胡市渡口游,目睹繁荣称,“风平浪静一渡口,舟揖高舫惬意谋,胡市自古冲西要,民安于天富且稠”。于是乎,从明以来,在胡市四周兴建了九宫十八庙,其中有嘉靖十五年训通和尚始建的玉龙古刹,万历七年建的石佛寺,十年建的倒烛寺、白衣庵,清康乾中兴建的玉皇观、来龙寺、大佛寺、五显庙等,成为沱江、冱河岸上十方丛林。犹为玉龙古刹以其观道称著巴蜀间。

每年庙会,无数诗家慕名而来以其自身的感受,即寺成咏,借景抒情,怀古感旧,叙事言志。在玉龙寺、五显庙、倒烛寺、大佛寺、玉皇观、来龙寺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各篇佳作。天府书画家诗人王少溪有诗云:“融融秋水点烟霞,载酒重来泛钓槎。四面云山争揖客,天边风景更为家。鱼潜寂寞冱江冷,鹤梦依稀北斗斜。一样胡市春色好,明年相约逐桃花。”“轻舟双桨剪晴波,风暖衣香笑语和,买得肥鱼江上醉,夕阳影里听渔歌。”读后,真是感怀情深,欣然成咏的佳作。

清乾嘉年间,金堂之叶烟,资中、内江之糖,贡井、邓关之盐,福集、牛滩之粮,至此无虚日,东西南北驿道上的马帮、商贩云集,胡市渡口沿河5里开店设铺,饭馆、茶馆、酒馆、栈房林立,实乃沱江上游水岸之会都,时有:“胡市水光绕,三更闻楫声,两岸渔火红,江上万家灯。水岸成一市,舟车向泸渝,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

到了清末民初,胡市居民择水岸而居,沿河十里修建了吊脚楼,从白花渡、鱼儿滩渡、上渡、马溉滩渡,临江街市更为兴隆,各乡镇百姓各以其所有陈于市,渔者备以其水鲜陈于市,卖给泸州上来的商人,各乡间女人织的草席由此贩至江浙、广东、福建,乡间的烧酒由船家运至小市泸州。由于水运的繁荣,又以粮、柴、糖、油、杂货、油、酒为大宗货,于是在胡市码头成立各公会,袍哥设堂口,政客、乡绅、管事、东家、舵爷加上地方水警联防、保、甲长制,胡市进入了国民党恶势力统治之下。

抗日战争爆发,川滇公路修通,偏于一隅的胡市码头逐渐被取而代之。三、六、九场期贸易仅局限于周边30里范围。上世纪1967年胡市水运公司成立后,有了机动船,上下水又有乘客……

一个居民际水、农贾杂处了800年水码头,经过她的鼎盛之后,跌入低谷,而虽经努力而效果堪微。一个由水运交通滋养成长的水岸会都,正在消逝,沉落的集镇却留下了悠久历史与灿烂的文化为人所纪。

玉龙寺碑

附录一:

胡市玉龙寺肇[开始]自有明嘉靖[1522-1566]时,通训和尚开丛林,殿宇屹立。越国朝康熙,如感和尚复培修山门。自是百余年□□。[立]丽和尚先披薙[音剃tì,同“剃”,披薙即剃度之意]于泸城广仁堂,乾隆己亥[公元1779 年]挂锡[游方僧投宿寺院。因投宿时把衣钵、锡杖挂在僧堂钩上,故称。]于此,圮[音疋pǐ,毁损倒塌]者复之,缺者补之。嗣得义芳□□承衣钵而人杰地灵矣。师俗廖姓,故楚人三世祖迁于蜀家,世好善喜施,重释[释:中国佛教用作释迦牟尼的简称。

是佛陀的姓氏;自东晋以后,佛教出家人自称释子,对外人而言称释氏]。诞师于□□之十二月十二日生而歧嶷[岐,知意也;嶷,识也。后谓幼年聪慧为“歧嶷”],年十八猒[同厌]绝尘俗,落发玉龙寺。续丽公灯[即灯灯相续,承前启后之意],闻静渊穆泊[静渊:深沉稳重;穆泊:静思恬淡无欲]如也。不数年,丽公归寂,师年甫二旬,摠[同总]持法务,监督白象、兴福两寺。自嘉庆癸酉[1813 年]暨道光乙未[1835年],置买常住田谷贰百余石,为契四,为金四千余;接福庆寺为金贰千余;修丽公塔约百金余;兴建寺后观音殿一。寺左金虎山,为金共贰千余。既,乃以刹古地偏概新而正之;为殿三,为坊二,为回廊左右一。鸠工[聚集工匠]于道光辛丑[1841 年]十一月,竣事于丁未[1847 年]十二月。凡片石寸木皆与其徒理彻,徒孙洞云筹划计,位置得宜而费金千余,实皆师节俭勤苦,心力仆殚[竭尽心力]多历年,所乃得有今日。余尝省墓过访,见师淡泊明志,常以勤俭训寺众,尤务以身立范,禁博弈,戒奢侈,而取下以宽。晚年信道益笃,时静坐,时课功。谈经论道之余,每为余言,意欲立碣[音捷jié,圆顶的石碑]以昭示来[者],兹索余为序。余因以理彻伴余游览山水所述始末,及余所亲见者,立志之。

甲午科举人、现任资阳县教谕陈英撰,里人魏一元书

道光三十年十二月中浣

住持僧义芳暨徒姪理彻、理纭、理圆,徒孙洞云、洞遥、洞培,徒末彻常等薰立

注:1, 陈英:号云峰,泸州籍雷波学生,道光十四年(1834 年)甲午科举人。

2, □系碑石凿坏看不清的字。

3,[]内为释义,只有单一字者为疑似字。

附录二:十月初一泸州胡市镇来寺村来寺庙将办牛王会摆六十桌

四川泸州农村的风俗,每年十月初一办牛王会,纪念牛王菩萨。农民说牛犁田耙田十分劳苦,农民对耕牛感情深,每年十月初一牛王会,是感谢牛的恩德,庆祝秋天的丰收。

泸州胡市镇来寺村来寺庙,届时村民们会给牛王菩萨涂彩穿衣,为迎接十月初一的牛王会作准备。这也是感恩

泸州胡市镇来寺村来寺庙及菩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泸州这个镇,是沱江的重要码头,至今保留了渡口和渡船
泸州长江大桥封闭维修 让我们记住蓝田之美
泸州我爱你
小小说《渡口》作者:严柏洪
四川绵阳、泸州、南充、乐山
沿着长江去旅行,上海一卡通就能搞定所有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