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绪论 第二节 《内经》理论体系的形成、主要内容及学术特点
       一、《内经》 理论体系的形成
       (一)形成条件
       科学史告诉我们,任何理论的产生、学科的形成,都离不开特定的社会、文化、科技发展的历史背景, 《内经》 理论体系的形成,同样与当时社会的变革、哲学思想的渗透、自然科学技术的影响不可分割,当然,作为医学论文的汇编, 《内经》 的形成与当时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关系更为密切。
       1 .社会的变革,巫术的衰落
       春秋战国时代是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的变革时期,生产关系的变革,大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经济的繁荣,而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科学文化的发展。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政府后,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法律、度量衡制度。在思想战线上,在战国时代就已经形成了“诸子蠢起,百家争鸣”的局面,人们借助于朴素的世界观解释自然界诸多现象。自然科学的发展,是人们和自然界斗争的记录,它表明了人们对于自然的认识和控制在逐步地深化和提高,自然科学有利于人们破除封建迷信思想,抵御巫术等有神论思想的侵袭。
       巫术作为人类早期文化生活中的普遍现象,它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认为巫术是先民们应对自然中所产生的行为反应,也是科学不发达的标志。战国以后,唯物主义思想的逐步发展以及自然科学的日益发达,使巫术逐渐衰落。医学的事实教育人们,人患病之后,求助于巫术、占星问卜,乞望上帝、神灵解除疾病的痛苦,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这样,医学的发展成为时代的需要。 《内经》 的作者们冲破了封建迷信及神权思想的笼罩,旗帜鲜明地提出“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的观点。 《内经》 的问世,是医巫分道扬镳的标志。
       2 .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医学史研究证明,有人类就有生活,有生活就有医疗实践。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据 《诗经》 载有许多古代疾病的病名和证候,以及防病保健方面的知识。 《山海经》 收载了一百余种药物及三十多种疾病。 1973 年,长沙马王堆出土了大批西汉医药帛书,如 《足臂十一脉灸经》 《阴阳十一脉灸经》 《五十二病方》 等,收载了涉及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疾病的防治经验及有关经络等内容,足见 《内经》 成书前,医家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另外,战国时代,战争连年不断,战争必然要死人,这为解剖学的产生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人们有机会探索了解人体的形态结构。如 《内经》 记载有“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藏之坚脆,府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 … … 皆有大数。” 《内经》 时代不仅对人体外部有了细致的观察度量,而且在相当进步的人体解剖技术基础上,对人体内部器官也有了很多研究。对于脏腑的坚脆、大小、长短的观察测量,大大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丰富了医疗经验,为进一步把握人体生理病理的活动规律创造了条件。
       再者, 《内经》 成书以前,已经有许多医学文献问世,这些医学典籍为 《内经》 的产生打下了理论基础。因为任何自然科学的发展都是有连续性的,不可能从一无所有,突然产生一部巨著,这一点,从 《内经》 所引用的文献可以得到佐证。据统计, 《内经》 引用的医学文献有 20 余种,如 《上经》 《下经》 《大要》 《本病》 《奇恒》 《撰度》 等,可惜的是,这些珍贵的资料皆已散佚,无可稽考。
       3 .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
       整部科学史告诉我们,任何一门学科的建立和发展,都离不开哲学。诚如恩格斯所说:“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还是得受哲学的支配。”爱因斯坦说:“如果一个自然科学的理论,没有认识论作为依据,是站不住脚的。”先秦时期,有着相当发达的理论思维和很高水平的哲学。在自然科学与哲学尚未明显分开的当时,正由于科学家们具有这种古代东方的特殊思维方式,因而创造了我国古代的科学理论。 《内经》 理论体系的形成概莫能外,其中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哲学思想对 《内经》 理论体系的形成,关系尤为密切。
       气一元论,又称“元气论”,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萌生于先秦,成熟于战国及秦汉。气一元论认为,气是构成万物的本原。气既不是虚幻的,也不是超感觉的,它是一种运动不息的物质,其存在状态无非是弥散和聚合,即无形、有形两类。有形与无形之间不仅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而且随时处于相互转化之中。万物的生成、变化、强盛、衰落都取决于气的运动及其变化。 《内经》 的作者汲取了气一元论思想,说明生命过程的物质性和运动性,并以气为中介阐述人以及人与自然的整体性和联系性,进而设释人的生理现象和病理过程。可以认为,气一元论是形成 《内经》 理论体系的基石。
       阴阳学说肇源于商周,至秦汉已较成熟。先民们在长期生活生产实践的观察和体验中,发现自然界存在着许多既相关,又属性相对的事物或现象,从中领悟了自然界的某些奥秘,并萌生了“阴”和“阳”的初始含义。通过推衍和引申,把阴阳作为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范畴,运用于诊解世界一切事物的相互关系及运动变化的规律。 《易传 · 系辞上》 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学说把自然界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都归之为阴和阳相互间相反相成的矛盾运动的结果。 《内经》 把阴阳学说作为认识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方法论,运用阴阳之间存在的对立、统一、消长、转化、交感、协调等关系,阐释人体的组织结构,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指导疾病的诊断和防治,从而筑起 《内经》 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
       五行学说是战国至秦汉时期很有影响的哲学思想。它是人们从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中抽象而成的一种哲学思想。故 《尚书 · 洪范》 日:“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是为人用。”古人将自然界的许多事物或现象根据五行的属性特点,分为五大类别。并认为这五大类别之间存在着生克制化的联系,运行不息,遂建构起一整体的、相互关联的、动态的世界五行模式和图景。五行学说渗透入中医学领域,帮助中医学家认识机体自身内在的联系以及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 《内经》 的作者汲取五行学说说明五脏系统的生理特性及其相互关系,阐释在病理情况下五脏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而协助诊断,指导临床治疗。五行学说为 《内经》 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方法。
       先秦时期,诸子辈出,学术思想空前活跃。西汉司马谈 《论六家要旨》 将诸子归纳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他们对宇宙的构成、天体的演化、天人关系、形神关系,以及人性论、认识论、社会发展规律等问题作了较为深人的探索。应该说,诸家学术流派的哲学观点对 《内经》 理论体系的形成,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上述仅是其中最为主要的三种学说。
       4 .科学技术和科学思想发展的影响
       《素问 · 气交变大论》 说:“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提示医学理论与天文、地理、社会人事知识的密切联系。 《素问 · 举痛论》 又说:“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说明阐释医理必须借鉴各方面的知识。 《内经》 理论体系的形成与接受借鉴秦汉时代科学技术和科学思想有关,这可以从 《内经》 有关篇章的记载中得到印证。
       秦汉时期,由于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天文历法学有了重要发展。如对天体的认识,据东汉 · 蔡琶 《表志》 称:“言天者有三家:一曰周牌,二曰宣夜,三曰浑天。”即盖天说、宣夜说、浑天说,并以此说明宇宙的结构和演化。战国至汉初,历算学家发明了四分历,即以一回归年等于 365 青日,一朔望月等于 29 蒜日,十九个太阴年中插人七个闰”的历法。四分历兼有阴历月和回归年的双重性质,属于阴阳合历。它是兼顾太阳和月亮两种运动的历法。 《素问 · 六节藏象论》 所记载的“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气余而盈闰矣”,是说把一年三百六十五日,按月象分为十二个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大小月共三百五十四天,积十二个朔望月不足一年的时间,需要通过加置闰月得以调整。 《素问》 运气“七篇大论”中医家独创的五运六气历实际是对阴阳合历的创造和发展。
       在天文、历法以及农业发展的同时,人们对物候观察也很细致。古人以五日为一候,一年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候。以节气及物候变化作为安排农事活动的依据。 《吕氏春秋》 、 《礼 · 月令》 及 《淮南子 · 时则训》 等记载了春月为春阳布发生之令,夏月为夏气扬蕃秀之令,秋月为秋气正收敛之令,冬月为冬气正养藏之令,反映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无独有偶, 《素问 · 六节藏象论》 也载有:“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 《素问》 运气“七篇大论”将气候、物候、病候的变化,纳人“五运六气”系统,从整体上研究和考察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周期性的演变规律。 《素问 · 四气调神大论》 倡导四季养生方法,以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保持健康。这些观点乃是天文历法知识与医学相结合的成果。
       古人观察到月廓盈虚与人体虚实有关。 《列子》 载:“一体之盈虚消息,皆通于天地,应于物类”。这种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情况,在 《淮南子》 又称为“物类相动,本标相应”,或“同气相动”。 《吕氏春秋》 则有具体记载:“月望则蚌蛤实,群阴盈;月晦则蚌蛤虚,群阴亏”。医学家把上述观点联系到人体。 《素问 · 八正神明论》 说:“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廓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廓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在针刺治疗时则应注意:“天温则血易写,气易行 … … 是以天寒无刺,天温无疑,月生无写,月满无补,月廓空无治。”这些观点可谓续前人之绪余,并推动了中医学术的发生和发展。
       农业的发展为手工业提供了原料和市场,冶金技术的发展,不仅为兵器的制造提供了条件,同时也为“九针”的制造提供了材料。 《内经》 针刺医术的发展与冶金技术是分不开的。全元起说:“贬石者,是古外治之法,有三名:一针石,二贬石,三羲石,其实一也。古来未能铸铁,故用石为针,故名之针石。”随着冶金技术的进步,贬石渐为金属针所代替,这是医疗器械的重大进步,也是 《内经》 时代针刺技术盛行并达到相当高水平的重要原因。作为医学典籍的 《内经》 ,直接记载了许多当代的自然科学技术和科学思想,从中我们可以体察到医学理论的形成以及医疗技术的发展,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是血肉相联的。(二)建构方法
       所谓方法是指人们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所采取的步骤和手段的总和。 《内经》 的方法是先人们对人体的生命、健康、疾病等医学重大问题的理性认识过程和方法的总和。独特的认识方法形成了 《内经》 理论体系的独特性,决定了中医学科的众多特点。 《内经》 方法论的内容十分丰富,且有不同层次。对 《内经》 理论体系形成产生深刻影响的中国古代哲学,如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既是世界观,又是建构 《内经》 理论的重要方法,与之相关的整体、系统方法、辨证方法可以认为是古代哲学方法的延伸,它们是 《内经》 方法论的最高层次。在这些哲学方法指导下, 《内经》 采用了司外揣内、援物比类、直觉领悟、摇度奇恒等独具特色的方法。这是本节介绍的重点。
       1 .司外揣内
       先秦科学家很早就发现,许多事物表里之间存在着相应的联系。如 《管子 · 地数篇》 载:“上有丹沙者,下有黄金;上有慈石者,下有铜金 … … ”。这是地质勘探中的常用方法。(素问 · 五运行大论 》 也有类似记载:“地者,所以载生成之形类也;虚者,所以列应天之精气也。形精之动,犹根本之与枝叶也,仰观其象,虽远可知也。”大地上的有形物类和天空中的日月星辰及大气的变化,似根本与枝叶,紧密相联,人们可以借助这种“根叶”关系,即根据地面上事物的变化推测天空中的情况。 《灵枢 · 刺节真邪》 说得更明白:“下有渐枷,上生苇蒲,此所以知形气之多少也。”从苇蒲的生长情况可以推断苇蒲下面的湿地大小以及肥痔情况。 《灵枢 · 外揣》 还以形与影、响与声的因果关系为例,提出了“司外揣内”、“司内揣外”的认识方法。医学家将这些方法引人医学领域,通过体外的表征来把握人体内部的变化规律。就是对活着的人体进行整体的观察,通过分析人体对不同的环境条件和外界刺激的不同反应,来认识人体的生理病理规律。这就是“司外揣内”的方法, 《素问 · 阴阳应象大论》 提出的“以表知里”方法,与此意义相同。 《内经》 中关于“藏象”的含义,张介宾诊释得最为畅晓:“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 《内经》 的藏象学说正是运用了“司外揣内”、“以表知里”的方法,研究“象”和“藏”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此把握生命活动规律。“司外揣内”方法是建构 《内经》 理论体系的重要方法,现代控制论的“黑箱”方法与此类同。由于此法没有肢解对象,干扰破坏对象固有的各种联系,因此,“失真”较少,可获得许多用还原分析方法所无法获得的信息,并从总体上把握对象之间的错综联系和变化,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优越性。
       2 .援物比类
       援物比类,又称取象比类。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在掌握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把两个或两种不同的事物或现象联系起来加以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相类似或共同的地方;然后把已知的某一事物或现象的有关知识和结论,推论到与之相类似或有共同的现象或事物,也可能具有相同的知识和结论。 《素问 · 示从容论》 说:“援物比类,化之冥冥”。表明它是医家常用的认知方法。
       例如 《灵枢 · 五变》 用匠人以刀斧砍削树木作比类,说明为什么“一时遇风,同时得病,其病各异”。这个类比,从刀斧砍削树木其结果不同的原因在于树木本身质地的差异,推论出外来病因相同,而发病情况不同的原因在于机体本身体质的差异。 《灵枢 · 顺气一日分为四时》 则从一年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属性,来类比一日的旦昼夕夜,用以阐明疾病的转归规律。在诊断疾病过程中要体察自然的变化。天有宿度,地有江河,人有经脉,三者之间相互影响是可以类比的。正如 《素问 · 离合真邪论》 所说:“夫圣人之起度数,必应于天地,故天有宿度,地有经水,人有经脉。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天寒地冻,则经水波涌而陇起”。〈〈灵枢 · 逆顺 》 以兵法类比针刺治法:“兵法曰:无迎逢逢之气,无击堂堂之阵。刺法曰:无刺搞搞之热,无刺渡流之汗。”打仗和针刺治病都是对立双方进行较量,两者有相似之点,故可将两者进行类比。作战时,如果敌人士气锐盛,阵容严整,则不可轻易冒进迎击;治病时,当病人呈现大热、大汗之时,病邪及病势正旺盛,不可施针,必待其衰退方可刺之。德国近代著名哲学家康德曾经说过:“每当理智缺乏可靠论证的思路时,类比这个方法往往能指引我们前进。” 《内经》 的作者们善于从一些看起来很不相同的事物或现象中找出它们的相似之处,然后进行类比,以探索新的知识。
       3 .直觉领悟
       直觉领悟是在对研究对象深刻感受的基础上,获得某种灵感,突然领悟到某种普遍形式的客观规律性。直觉领悟是创造的直观,这种思维方式具有审美沉淀的特征,它是非概念、非逻辑性的感性启示。传统中医理论的建立,就是这种思维方式的典型代表。
       《素问 · 八正神明论》 有一段精彩的描述:“帝曰:何谓神?岐伯日:请言神,神乎神,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俱视独见,适若昏,昭然独明,若风吹云,故曰神。”所谓神,古人有“阴阳不测谓之神”的解释。对于事物规律的认识,只有大智大慧的人才能“慧然独悟”、“昭然独明”,这种感悟“若风吹云”,突然而来,顿然领会。它并不完全依靠逻辑而是用整个心灵去体验和领悟。但直觉领悟并不等于随心所欲,胡思乱想。它不是轻而易举可以萌生的,它的产生既需具备非逻辑思维的能力和技巧,更需要具备广博深厚的知识,并立足事实,对有关问题锲而不舍地追究深思。 《医学心悟》 的作者做到了“学者,心学之也;悟者,心悟之也。心学之而必悟之”。对学问潜心研究,探微索隐,做到能有所领悟。吴鞠通所谓,“进与病谋,退与心谋”然后有得。
       直觉领悟属于重要的创造性思维方式,是 《内经》 理论形成的重要方法。当然,运用这种方式把握到的真理带有较大的或然性,必须经过实践的进一步验证,或进行严密的逻辑论证,才能升华为有价值的理论。
       4 .摇度奇恒
       所谓“撰度奇恒”,就是用比较的方法测度事物的正常和异常。 《素问 · 玉版论要》 说:“挨度者,度病之浅深也;奇恒者,言奇病也。”“撰度奇恒,道在于一。”“楼度”,简言之是揣度、测度的意思。“奇恒”,是以一般情况(恒)与特异情况(奇)作比较,找出二者的不同之处,确认异常之所在。疾病相对于健康来说为“奇”,健康为“恒”。在疾病之中,则异于寻常之病为“奇”,一般常见之病为“恒”。 《内经》 就是运用“揣度奇恒”法,借助于比较来发现、确定和考察各种事物的异常现象。
       例如, 《内经》 采用健康人的呼吸来测定病人脉搏的迟速。 《素问 · 平人气象论》 说:“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也。常以不病调病人;医不病,故为病人平息以调之为法。”先用比较的方法,确定健康人的呼吸次数与脉搏跳动次数的关系,然后以此为标准去揣度病人的脉搏,所谓“常以不病调病人”。 《素问 · 三部九候论》 所说的“先知经脉,然后知病脉”,大抵也属此法。“揣度奇恒”与 《素问 · 示从容论》 中的“别异比类”含义类同。 《素问 · 疏五过论》 说:“善为脉者,必以比类,奇恒,从容知之。”别异、比类、奇恒等是 《内经》 总结的认识方法,都包含有比较同异的涵义。“不引比类,是知不明也”。意思是对事物不去比较,不辨同异,就很难认清事物。 《素问 · 咳论》 提出“五藏六府皆令人咳”的观点,并回答了五脏六腑咳“何以异之?”的问题,此即运用“别异比类”法解决了五脏六腑咳的鉴别诊断。大凡在医疗实践中,分析生理病理,确定疾病与否,鉴别诊断疾病,拟定治疗方案,均离不开“揣度奇恒” , “别异比类”的方法。
       “摇度奇恒”、“别异比类”,皆是逻辑学中比较法在中医学中的具体应用。客观世界的事物既具有相同之处,又具有相异之处,在其相同之中就包含着差异,在其差异之中又包含着相同之点,这是客观世界的本性,是比较方法的客观依据。科学的发展正在于不断深入地去研究认识对象的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对事物的相同点与差异点把握得越多,越精细,探索事物的本质也就越深。 《内经》 的作者们在探察人体生理病理的过程中,自觉地普遍地采用了比较的方法,并创造了“摇度奇恒”、“别异比类”的方法,从而为构建 《内经》 理论体系作出了成功的尝试。
       二、((内经))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内经》 包括 《素问》 、 《灵枢》 两部分,凡一百六十二篇,内容十分丰富,除了医学知识外,还涉及天文、历法、气象、地理、心理、生物等许多学科的内容。就医学知识而言,又可分为基本理论和医疗技术两大类。历代医家曾经采用分类的方法对 《内经》 加以注释研究,就其理论知识部分,借鉴古今学者的研究成果,大致可以分为养生、阴阳五行、藏象、经络、气血精神、病因病机、病证、诊法、论治、运气等十类。现将其主要内容简介如下。
       (一)养生
       养生,即保养生命的意思,又称摄生、卫生。 《内经》 以“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为比喻,说明“病已成而后药之” , “不亦晚乎”的道理,突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思想。 《内经》 认为,养生的目的是为了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形与神的和谐、脏腑气血阴阳的和谐,藉以维护健康,达到延年益寿之目的。养生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有:顺应自然,效法自然界四时阴阳消长变化来调摄;情志方面要“恬快虚无” , “精神内守”;饮食方面要“食饮有节” , “谨和无味” ;劳作方面要“形劳而不倦”,避免“醉以人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还应积极参加导引按跷等健身活动。这些养生方法归纳起来可分为养形和养神两大类,其基本原则是形宜动,神应静,动静得宜,则“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 《内经》 的养生学说对我们研究预防医学、康复医学有重要价值。
       (二)阴阳五行
       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滥筋于中国古代哲学,它们既是构建 《内经》 理论的一种方法,其被引进中医学领域后,赋予了医学的含义,故又同时成为 《内经》 理论体系的内容之一,贯穿于各个方面。
       《灵枢 · 阴阳系日月》 云:“阴阳者,有名而无形。”阴阳是古人在大量观察、分析自然现象的基础上,被抽象出来的泛指一切相互关联着的事物或现象,及某些事物或现象所存在着的相对属性,它是对客观世界实际存在的许多特殊矛盾现象的概括。 《素问 · 阴阳离合论》 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世界上变化万千的事物和现象无一不是阴阳矛盾的体现。 《素问 · 阴阳应象大论》 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内经》 断定万事万物都具有阴阳矛盾,都受阴阳之理的制约,阴阳对立双方的交感、互用、消长、转化是世界万物发生、发展、变化、消亡的总根源,阴阳是宇宙运动变化的总规律。
       《内经》 应用阴阳的理论阐释人体的组织结构,“人生有形,不离阴阳”,人的形体及脏腑组织无不存在着既对立又互根的阴阳关系。人的正常生命活动离不开阴阳的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阳化气,阴成形”则是体内物质代谢的主要形式,“阴平阳秘”是健康的象征,阴阳失调,则是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基本机制。“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提示阴阳是诊察分析疾病的纲领。“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则强调治疗的根本目的是协调阴阳,以恢复阴阳的和谐。
       五行学说利用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及它们之间存在的生克制化关系,说明客观世界内部错综复杂的联系。 《内经》 的作者认为,自然界万事万物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可以从创门的形质特点分为五大类。这五大类事物的运动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如张介宾所说:“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必须生中有制,制中有生,才能运行不息,相反相成”。存在于客观世界事物内部的生克制化关系,正是推动万物生生不息,周而复始的重要动因。 《内经》 作者利用五行学说为我们勾画了世界万物五行生化图式,与此同时,又以五行归类五脏、五腑、五体、五官、五志、五液等,建立了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系统,这五个生理系统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维系着人体的生命活动。 《内经》 认为自然界的五行系统与人体五行系统息息相关,相互沟通和感应,形成统一的整体。
       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各有特点,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 《内经》 中常结合在一起阐释有关医学问题。五脏六腑各有阴阳属性,也各有五行之性。如 《灵枢 · 官能》 说:“言阴与阳,合于五行,五藏六府,亦有所藏,四时八风,尽有阴阳。” 《内经》 作者将阴阳五行理论成功地引人 《内经》 ,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藏象
       《内经》 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认识以藏象学说为核心内容。简单地说,藏象学说是专门研究“象”与“藏”相互关系的理论。人体的结构和机能是极其复杂的,人体的生命现象体现在完整的、活生生的机体上。虽然结构和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但 《内经》 藏象学说并不着重于形体结构的细微剖析,它所揭示的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规律,是立足于生命活体所表现的各种征象来概括和阐释机体内部活动的实际情况;从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中把握生命活动的规律。藏象学说以五脏为主体,将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分成五大系统,它们相互之间并不是孤立的,通过经脉的络属沟通,气血的流贯,相互联系,形成统一的整体。藏象学说一方面研究脏腑、经络、形体官窍、气血津液各自的生理功能,另一方面从总体上揭示它们之间的复杂联系及其活动规律,还注意自然界气候、气象、地理等环境因素对机体生理活动的影响,体现了“藏气法时”、“四时五藏阴阳”的整体思想。藏象学说在 《内经》 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成为 《内经》 理论体系的核心,也是临床辨证论治的重要理论基础。
       (四)气血精神
       《灵枢 · 本藏》 说:“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气血精神乃是生命之根本。 《素问 · 调经论》 强调:“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血与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气的概念肇端于古代哲学,其被引人中医学领域后,赋予医学的含义,“人之有身,全赖此气”。人身之气来源于肾中精气、脾胃所化生的水谷之气以及由肺吸人之清气相合成。人体的生、长、壮、老、衰,无不赖气以生存。气化是气的特殊运动方式,是 《内经》 对体内复杂的物质代谢过程的朴素认识。血由中焦脾胃受纳运化饮食水谷,吸取其中的精微物质,变化而成。血在脉中循行,内至五脏六腑,外达皮肉筋骨,起着濡养和滋润作用,保证了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血属阴,气属阳。气血之间互根互用,气血阴阳之间的协调平衡,是健康的标志。反之,“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素问 · 调经论》 )。因此,“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 《素问 · 至真要大论》 ),是治病的重要法则。精,是由察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成的精华物质。 《素问 · 金匾真言论》 说:“夫精者,身之本也”。 《灵枢 · 经脉》 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是生命的本源,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神,是指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五神(神、魂、魄、意、志)等精神活动。广义的神,指人体生命机能活动的总括。神的活动以脏腑气血为基础,又是脏腑气血生理活动的反映。“血气者,人之神”( 《素问 · 八正神明论》 )。五神分属五脏所藏,故又称“五神脏”。“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素问 · 阴阳应象大论》 )。神的盛衰直接反映生命机能的盛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因此, 《内经》 防治疾病以“养神”、“治神”为首务。精属阴,神属阳。对人体而言,精为本,神为用。 《素问 · 生气通天论》 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积精”可以“全神”。在病理情况下,精亏则神疲,精亡则神散。
       (五)经络
       经络,是人体通行气血、沟通表里上下、联络脏腑组织器官的一个系统。经络系统,包括了经脉、络脉、经别、经筋、皮部等。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气血津液相互关系的学说。经络系统原属藏象学说内容,因其具有相对独立性,故另列叙述。经络系统由四大部分组成,即经脉、络脉、内属脏腑部分、外连体表部分。经脉部分又分为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十乙经别;络脉有别络、浮络、孙络之分;十二经脉各与其本身脏腑有直接络属关系,从而沟通了脏腑之间以及脏腑与经络之间的复杂联系;经络与体表组织之间的联系,主要有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另外, 《内经》 还记载了俞穴的分布,及其在治疗中的应用。经络学说的问世,不仅为针刺技术的推行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且在整个 《内经》 理论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对中医理论及临床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灵枢 · 经脉》 说:“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灵枢 · 经别》 说:“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
       (六)病因病机
       病因病机学说,是阐释疾病的起因及其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的学说。 《内经》 认识到外在自然气候的反常变化和内在情志的刺激,是导致疾病发生的两大重要致病因素,前者称为“六淫”,后者称为“七情”,并根据这些病因的来源不同,将其分为阴阳两大类。风雨寒暑,邪从外人,故属阳;饮食起居失节、情志变动,病由内生,故属阴。 《内经》 关于病因的阴阳分类,是我国最早的病因分类法,是后世“三因论”分类法的基础。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总称。六淫致病各有其特点,其共同的特点是有季节性,如春季多风,夏季多暑,长夏多湿,秋季多燥,冬季多寒;与地势高低也有关系,如 《素问 · 五常政大论》 说:“地有高下,气有温凉,高者气寒,下者气热。”七情分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类。在一般情况下属于生理活动的范围,并不足以致病。但若长期的精神刺激或突然受到剧烈的精神创伤,超出了生理活动所能调节的范围,导致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经络的功能失调。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后能否使人发病,发什么病,还与人体内的正气强弱、个体体质特点、精神状态有着重要关系。 《内经》 提出了:“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阴虚者阳必凑之”的重要发病观。强调正气在发病中的重要作用,“两虚相得,乃客其形”,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先导。 《内经》 还以斧斤伐木为喻,说明了体质与发病的关系。在病机理论方面, 《内经》 以邪正盛衰、阴阳失调、升降失调阐释病变的基本机理,提出了著名的“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以及“百病生于气”的学术论断。在 《素问 · 至真要大论》 中提出了“病机十九条”作为审察分析病机的示范。至于疾病的传变与转归, 《内经》 除指出某些“卒发”疾病无明显传变规律外,着重提出了表里相传、循经传变、脏腑相移和循生克次第传变等多种方式,均示人以规矩。(七)病证
       病,指疾病;证,即证候。 《内经》 中病与证的含义未严格分开。病证是对在一定条件下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人体脏腑气血功能失调的病理过程。 《内经》 中有关病证的记载,内容十分丰富,据粗略统计,所载病证名称达三百余个,其中予以专题讨论的有咳嗽、赓病、痹病、风病、热病、疟疾、厥病、消渴、肿胀、癫狂、痈疽、积聚、诸痛等,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多门临床学科。 《内经》 将一切疾病概括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外感病是指感受外邪而产生的一类疾病,内伤病指情志、饮食、劳逸失度或正气虚衰等导致脏腑功能失调的一类疾病。具体来说,又可分为六淫病证、脏腑病证、形体病证、官窍病证等。其对病证命名的方式大致有以下四种:一是根据病因命名,如伤寒病、暑病等;二是依据主要症状命名,如热病、咳病等;三是从病机命名,如痹病、厥病等;四是以病位命名,如头痛、胁痛、腰背痛等。这些内容有许多被后世医家所承袭,并沿用至今。 《内经》 中有许多以病证立篇名的专论,如 《咳论》 《痹论》 《痪论》 《厥论》 《风论》 《举痛论》 等,这些专论就该病证的病因病机、证候分类、疾病转归、治疗原则、护理保健等作了系统的阐述。其中关于证候分类,采用了脏腑分证、经络分证、病因分证等方法,这些乃是后世脏腑辨证、经络辨证、病因辨证的雏型。 《内经》 关于病证的理论,反映了 《内经》 时代的临床水平,也为后世临床学科的发展开拓了先河。
       (八)诊法
       诊法,即诊断疾病的方法。 《内经》 诊法的内容包括望、闻、问、切四诊,其中对望色和切脉的论述尤为详细,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望诊方面,通过观察面部色泽变化的善恶,可以推断五脏疾病及其预后;通过望形体姿态,可以测知体质的强弱和疾病的轻重。 《素问 · 脉要精微论》 指出:“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凡色泽明润含蓄,是脏腑精气充足的表现;色泽枯稿晦暗,是脏腑精气衰弱的征象。 《灵枢 · 通天》 介绍了阴阳五态人的形体特征,进而反映了各种体质的特点。切诊方面,着重对脉诊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诊脉的方法有遍诊脉法、三部九候诊法、人迎寸口脉诊法以及寸口脉诊法等。 《内经》 还发明用健康人的呼吸来测定病人脉搏迟速的诊断方法,所谓“常以不病调病人”。对寸口脉诊的原理, 20 余种脉象的主病,“真藏脉”的脉象特征和预后,以及诊脉的注意点等作了较系统的阐述。 《内经》 强调诊察疾病必须“四诊合参”。 《灵枢 · 邪气藏府病形》 说:“见其色,知其病,命曰明;按其脉,知其病,命曰神;问其病,知其处,命曰工 … … 故知一则为工,知二则为神,知三则神且明矣。” 《素问 · 阴阳应象大论》 指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两段文字都强调望、闻、问、切四诊综合应用,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所谓“能合色脉,可以万全”。
       (九)论治
       《内经》 论治,包括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论治疾病是以正确的诊断为前提和依据的,而治疗原则的实施又要通过一定的治疗手段和方法作用于人体,从而发挥治疗效应。 《内经》 所记载的治疗方法甚多,如贬石、针刺、灸炕、药物、熏洗、药熨、敷贴、按摩、导引、饮食和精神疗法等。对针刺疗法的阐述尤为详尽,从针具、针刺取效的原理、针刺的手法、针刺的治疗范围、治疗的宜忌以及据病选穴等,均有记载。而关于药物的方剂,全书只有十三方。可见 《内经》 时代,详于针刺,略于方药。 《内经》 的价值在于它提出了一整套治疗理论。例如,倡导“上工治未病”,强调“善治者,治皮毛”的早期治疗观点;治疗的根本目的是“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 “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从整体观念出发,采用“上病下取,下病上取” , “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的治则;祛邪必须因势利导,“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 ' ;提出“治病必求其本”的观点,在分清标本缓急的基础上,要“间者并行,甚者独行”;在治疗过程中要根据季节气候、地区以及人的体质等因素,制订适宜的治疗方案,所谓“圣人治病,必知天地阴阳,四时经纪”,强调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等等。至于具体治法,大致可分为正治法和反治法两大类,正治法如“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等;反治法如“寒因寒用,热因热用”等。上述治则与治法仍然是今天临床实践应该遵循的准则。
       (十)运气
       运气,即五运六气。运气学说是以人与天地相应观为指导,以阴阳五行为理论框架,以天干、地支为演绎工具,专门研究自然界天象、气象的变化规律以及天象、气象变化与人类疾病发生和流行的关系的一种学说。运气学说运用干支纪年的推算法,以“甲子”六十年为一周。又将十天干联系五运,十二地支联系六气,由于五运和六气两大系统的运动,形成了六十种气象变化的类型。气象变化直接影响了自然界的生长化收藏以及人体的健康和疾病的流行。运气学说正是根据人“与天地同纪”的道理,将气候、物候、病候置于同一规律进行分析研究,一年一个小周期,六十年一个大周期。既然每年的气候和疾病流行的情况都可以运用运气学说来加以推测,那么在预防疾病和临床诊断治疗方面,也可以以此为重要参考,所谓“必先岁气,无伐天和”。运气学说作为古代的医学气象学,是 《内经》 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对今天研究医学与气象学的关系有一定借鉴价值。
       三、((内经 》 理论体系的学术特点
       《内经》 理论体系的建构方法决定了其学术特点,归纳起来有三:天人合一,五脏一体 ― 整体地把握生命规律;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 辩证地对待生命活动;候之所始,道之所生 ― 从功能概括生命本质。
       (一) 天人合一,五脏一体 ― 整体地把握生命规律
       《内经》 在探究人体生命活动规律过程中,并不是把人体分割成各个部分孤立地加以分析研究,而是从人体内部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人体与自然界相互联系中加以认识的,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五脏一体)、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天人合一)。
       1 .天人合一
       天,指自然;天人合一意思泛指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素问 · 至真要大论》 说:“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也。”所谓“人神”,是指人的生命活动现象,人体的生理活动规律与自然界变化的“大纪”是基本一致的。故 《素问 · 举痛论》 说:“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人类是宇宙万物之一,与天地万物有着共同的生成本原。 《素问 · 宝命全形论》 说:“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产生于自然界,赖自然条件而生存,人的生命活动必然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天气变于上,人物应于下”(王充 《论衡》 );另一方面,“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 ( ( (素问 · 六微旨大论 》 )。人处在天地气 . ~沪,兴山盛品斗 Z 冬加伪角司飞’片西早,雇月二交之中,人的生命现象也可以说是属于自鼻瓮矍靛竺邵势分、冕件、息夔凳位鲍墓些法则与人体生理活动的原理是一致的。这是 《内经》 “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天人合一”观的立论基础。 《灵枢 · 岁露论》 说:
       《内经》 藏象学说以五行原理为基本框架,将自然界的五方、五时、五气、五化,等,与人体五大功能系统密切联系,勾划了一个外内相应的整体模式。以肝为例,肝属木,主春季,应东方,通于风气,与生气相应,余脏类推。 《素问 · 经脉别论》 提出了“四时五藏阴阳”的观点。旨在说明人体五脏功能系统与自然界的四时阴阳消长变化是相收受通应,密切联系着的。 《素问 · 六节藏象论》 也有心“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为阳中之少阴(原作太阴),通于秋气, ;肾“为阴中之太阴(原作少阴),通于冬气 ;肝“为阴(原作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脾“为至阴之类,通于土气(长夏)”的论述。隆盛之阳为太阳,初生之阳为少阳,隆盛之阴为太阴,初生之阴为少阴,它既是五脏的阴阳属性,也是五时之气的盛衰消长,两者相互通应。
       人与自然的统一性不仅表现在自然对人的制约性、人对自然的依存性,人类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形成了对自然环境的调节适应能力。如 《灵枢 · 五瘾津液别》 指出:理开,故汗出; … … 天寒则揍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胧,则为溺与气“天暑衣厚则揍。”人体天暑多刺皮汗少尿, 天寒少汗多尿的自动调节功能,就是人与自然求得统一的生理活动表现。 《灵枢·节真邪》也有类似的记载:“阴阳者,寒暑也,热则滋雨而在上,根爹少汁,人气在外,肤缓,膝理开,血气减,汁大泄,皮淖泽。寒则地冻,水冰,人气在中皮肤致,膜理闭,汗不出,血气强,肉坚涩”。把自然现象和人的生命现象完全融为一体。
       2 .五脏一体
       《内经》 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在结构上相互沟通,在功能上相互联系、脏一体、形神合一等方面。
       相互协调、相互为用,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具体体现在五 《内经》 藏象理论是以五脏为中心组成五个功能系统,通过经络,将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系成一个整体。例如:心系统:心一小肠一血脉一舌一面肝系统:肝一今胆一筋一目一爪脾系统:脾一胃一肉一口一唇肺系统:肺一大肠一皮一鼻一毛肾系统:肾一膀胧一骨一耳一发
       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虽各有不同的功能,但都是以心为主导,各脏腑密切协调的有机整体。 《灵枢 · 邪客》 说:“心者,五藏六府之大主也。” 《灵枢 · 五瘾津液别》 的描述更形象:“五藏六府,心为之主,耳为之听,目为之候,肺为之相,肝为之将,脾为之卫,肾为之主外。”五脏六腑之间“不得相失” , “故主明则下安” , “主不明则十二官危”。此“主”指心。形体和精神是生命的两大要素,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灵枢 · 天年》 说:“何者为神?岐伯曰: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经文提示,人是形神相偕的统一体,神不能脱离形体单独存在,有形才能有神;神是形的生命体现,形没有神的依附就徒存躯壳而已。形神和谐是健康的象征,形神失调是疾病的标志。形神合一的观点是中医学的生命观,也是心身统一论的理论基础。
       《内经》 正是从整体认识人体的基本观念出发,要求医生在诊治疾病中不仅着眼于病变局部的情况,而且重视整体对局部的影响;不仅注意人体本身的变化,尤其要联系自然社会环境因素对人体的影响。在诊断疾病时要审察内外,无失气宜;治疗中立法用方因时因地制宜,“必先岁气,无伐天和”,否则“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养生中必须“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 “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二)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辩证地对待生命活动
       脱胎于中国古代哲学的 《内经》 理论体系,十分注意用辩证的目光对待生命活动。 《内经》 不仅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着共同的物质根源,而且还认为一切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各个事物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生命、健康和疾病是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变化的。
       《内经》 借助古代阴阳学说的观点阐释人体生命活动中存在的对立、统一规律。从形体结构而言, 《素问 · 金匾真言论》 说:“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藏府中阴阳,则藏者为阴,府者为阳。 … … ”人体的结构再复杂,均可以阴阳来划分,阴阳中又可分为阴中之阳和阳中之阴等。人的生命活动过程,就是人体阴阳对立双方在矛盾运动中此消彼长、此盛彼衰,不断维持动态平衡的过程。例如,生理活动中物质与功能的转化,就是一对由平衡到不平衡,在矛盾运动中不断求得新的平衡的阴阳对立统一的过程。“阳化气,阴成形”,从有形物质转化为无形物质,是“化气”的过程,是“阳”作用的结果;从无形物质转化为有形物质,是“阴”作用的结果。阴阳之间化气、成形,生生化化,从而维持着正常的生理过程。“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是对正常生理活动的概括,一旦阴阳失和,即是病态。“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 “重阳必阴,重阴必阳” , “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内经》 理论体系就是运用阴阳对立统一的观点来分析、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疾病的发生发展既然是阴阳失调所致,因而协调阴阳,就成为治病的基本准则。诚如 《素问 · 至真要大论》 所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恢复阴阳的动态平衡是治疗的最终目的,于是养生的基本要求是“逆从阴阳”,此“逆从”是偏义复词,义偏于“从”,即顺从阴阳,维护阴阳之间的和谐。
       在对待局部与整体、人体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方面,也充满着辩证法。 《内经》 以整体“人”的状态为出发点,把人体各个部分联系起来,把人的生理病理同自然社会联系起来,从运动变化过程中研究人体和医学问题(详参前文)。
       运动是物质的属性。 《内经》 认为,人体生命过程的生、长、壮、老、已各个阶段是永恒运动着的,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对待人与自然,疾病与治疗等问题。例如:在自然界,“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在人体,“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滕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在疾病,“伤寒一日,巨阳受之 … … 六日厥阴受之, ' ;在治疗,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等等。因此, 《素问 · 六微旨大论》 说:“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
       (三)候之所始,道之所生 ― 从功能概括生命本质“候”,是表现于外的各种现象、征象;“道”,是法则和规律的意思。 《素问 · 五运行大论》 谓:“夫候之所始,道之所生”。说明根据事物的外在表现,可以总结出事物变化的法则和规律。 《内经》 关于生命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主要是通过对自然现象和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总结、概括而来。“道”源于“候”。 《素问 · 五运行大论》 说:“夫变化之用,天垂象,地成形,七耀纬虚,五行丽地。地者,所以载生成之形类也;虚者,所以列应天之精气也;形精之动,犹根本与枝叶也。仰观其象,虽远可知也”。此言,天道玄远,神妙莫测,但可以通过气象、物候的观察,总结大自然变化的规律。同样的道理,人体的脏腑藏匿于体内,医生无法了解其生理活动情况,但可以通过观察活体表现在外的生理病理现象,来把握生命的本质及其活动规律。 《内经》 理论体系的形成,就是先人们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生活与医疗实践中,仰观天象,俯察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的结果。研究表明, 《内经》 藏象学说的形成,古代医学家除了通过尸体解剖获得对人体的初浅了解以外,更重要的是对活着的人体进行动态的观察,通过分析人体对不同环境条件和外界刺激的不同反应,来认识人体的生理活动规律。即从“象”把握“藏”。 《素问 · 阴阳应象大论》 所说的“以表知里”以及 《灵枢 · 外揣》 中的“司外揣内”,表达的都是同一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33部书籍:10 人体宇宙生命揭秘——《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1000问>1
中医心理学
经络--能量的通道,健康的保障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表解及学习指导绪论
六经气化学说概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