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幼儿养性蒙童养正少年养志青年养德成年立业
     我们的老祖宗按人的正常发展,归纳出人生的五个教育历程,即“幼儿养性”、“蒙童养正”、“少年养志”、“青年养德”、“成年立业”,从而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儒家教育阶段论,也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分阶段教育思想”。。

  其一“幼儿养性”,说的是从孩子出生始就要滋养他做为人应有的本性,“三岁看大”的关键时期就在此。滋养的核心是“善”,“人伦”培育的是做为人应有地位关系。“父子有亲”说的是老与少的关系,“夫妻有别”讲的是各自的责任,“兄弟有序”摆的是大与小的位置,“朋友有信”说的是诚信为本,而“君臣有义”告诉孩子的是上下级相处的基本原则。丢掉了传统的“五伦”教育,现实中我们亲手培养了不少“无老无少、没大没小、对天地父母没有敬威感、唯有自己人权”,老话叫“四六不知、没有家教”的孩子,怎么可能避免得了恶性杀戮的一再上演呢。

  其二“蒙童养正”,强调的是“七岁看老”的习惯养成期。小学生到学校学的不是知识,而是到集体中去演练自己生活、学习、交往、活动的良好习惯。或者说是培育直正、不歪不斜的基础树干。事实上小学最基础的“读写算”没有多少东西,是低效耗时的考试评估,是人为的重复、记忆式的大量劳作和以及都想从“娃娃抓起”的额外负担,挤满了小学生的课程课表。使他们没有时间去自由的悦读,没有时间去看世界走天下,更没有时间消化吸收“读写算”基础的应知应会。从而在养正的最佳时机把孩子搞得虚胖囊肿。

  其三“少年养志”,“自古英雄出少年”讲的不是少年真的成了英雄,而是说少年期是立志、树理性的最佳时候。十二至十八岁的少年,认知能力已经形成,独立人格的自我意识和青春期的骚扰,时时检验他们抵抗诱惑的能力,所以他们也常常处在“无志者常立志”的矛盾期。关注这个时期的理想、道德、志愿的追求;关注这个时期的交友和榜样的追逐,以及对名著名篇、科学密秘的深度探究将会影响他们的长远发展。遗憾的是我们今天的少年都沉浸在中考、高考的漩涡之中,无瑕顾及养志,好在还有一个成年宣誓仪式在提示他们。

  其四“青年养德”,道德的直接表述就是“责任”。一个青年在进入社会前,最后专项学习的动力只能源于他对自已、对家庭、对父老乡亲、对国家民族、对人类社会的一种责任。养德养的就是责任的层次,因为这个层次不仅要影响他的生存状态,还会深深影响他的发明创造。“诺贝尔”的成才基因应该在此时有所播撒。

  其五“成年立业”,这是人存在价值的标志,也是成才与否的验证期。因为任何人都是要通过几十年的做事来表现自己的人生贡献。为此,十五、六年的学生时代没有人才,学生就是学生,学校教育只是人才经过的地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幼年養性
【启蒙教育】幼儿养性 少年养志 成年养德
大明爱红社教育模式的特点和优势: 每天仅仅半小时,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成长,自主家庭化学习模式,真正达到养心、育心、正心: 1、幼年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年养德,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品质; 2、让
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国学教育的四个阶段
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
非常重要,关系到每一个中国家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