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师最不喜欢这九种家长!三分钟教会家长怎样和老师“好好说话”

“虎妈”“猫爸”在教育风格上有个性之处,但现实中,总有一些家长的关注点很奇葩,每每让老师无语和泪流满面。


场景一:

某民办小学,一位爸爸每天送孩子到校门口,总要跟值勤老师打招呼,今天“孩子不舒服,进去和老师关照下”,明天“老师通知要带什么东西”。一天一条理由,为的是能把孩子送进教室,看着她放书包,叮咛这个关照那个,直到晨读铃响起才依依不舍离开教室,而后站在校门口久久不离去……

场景二:

某校门卫师傅讲述,每天当校门口出现“大奔”妈妈(妈妈开大奔车),基本上就可以关校门了,因为这位妈妈和五年级的儿子总是踩着铃声进校。车直杀校门外,妈妈下车帮儿子把书包背上,还跟门卫师傅念叨“早上为了让他多睡会儿”“早饭再多吃点”,五年级的“妈宝”让人不禁汗颜。

场景三:

一位家长打电话给孩子班主任请病假,在电话里说:“是王老师吗?”班主任回答:”嗯嗯,我是,您是哪位?”家长回了句:“猜猜我是谁……”

场景四:

明明上课不爱听讲,和同学交头接耳,还用小刀在课桌上刻道道。老师请明明家长来校,左请一趟不来,右请一趟还是不见人,好不容易在期中家长会露面了,明明爸爸终于出现了。老师请爸爸看看明明的课桌,爸爸仔细打量了一番,感慨一句:老师,桌子好像有点矮,我家儿子坐着肯定不舒服吧……”


老师让明明把试卷带回家让家长签名,只考到及格的同学家长要反馈意见,明明第二天带回的试卷让老师哭笑不得,爸爸的签字一下子在办公室被传阅,卷上只写了俩字“已打”。


你是“直升机”“电冰箱”

“甩榔头”家长吗?


要么对孩子过度关注,要么对学校的事不闻不问,再或者对老师提各种各样的要求,这些家长的做法往往让老师头疼不已。这些家长被唤为“直升机”、“电冰箱”,爹妈当成这样也是比较奇葩。当家长的快来自查,这些症状你有吗?


1.“直升机”家长


近年来国际上都有这个流行新词:“Helicopter parents”,这些父母就像直升机一样盘旋在孩子上空,时时刻刻监控孩子的一举一动


孩子受欺负了要找老师兴师问罪;孩子做值日生家长代为扫地倒垃圾;孩子面谈、报到,找社会实践单位,父母跟在他后面替他回答问题;甚至还有家长要求学校安装摄像头,可以时刻看到孩子……这样的家长往往过度关注了孩子,留给孩子的只会是越来越狭小的发展空间。


2.溺爱型家长


有些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动辄给孩子请病假;常常在班级群@老师,关注孩子的穿脱衣服、饭有没有吃饱等情况;除了学习,一切家务事不让孩子做,怕孩子吃苦;孩子开口要什么言听计从;老师反馈孩子的问题,家长包庇孩子的错误,言外之意指责老师的不是……这样在温室里长大的“花朵”,家长能庇护一辈子吗


3.“电冰箱”家长


和“直升机”和溺爱型家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也有一些家长对孩子几乎不闻不问,要么把孩子交给祖辈抚养,要么很少关注孩子的学业和内心世界。这些家长的特点被概括为——


 “电冰箱父母”一般工作较忙,或者长期奔波出差,很少与老师沟通,家长会也不问津。这种家庭环境非常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孩子会有不受重视的想法,从而自暴自弃。


4、“全盘托付”型


“老师,孩子我交给您了,你该说说,该骂骂,我们都拜托给您了。”听起来家长这话是十分信赖老师,可是何必要把这么沉重的负担施压给老师,一来孩子不是老师的,没有随便说骂的权利;二则老师要管全班数十个孩子,哪里管得过来?家长这话,似乎也有些推卸责任的意思。


5.“喧宾夺主”型


这也是老师比较头疼的一类家长。每次和老师沟通,家长只顾自己一股脑儿在那儿说,不让老师插嘴,也不听老师的意见,总是把自家娃哪哪哪好的地方都说一通,老师反而成了听众,这样的方式既解决不了问题,沟通也完全无效


6.“急于求成”型


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是家长们都颇为关注的。有些家长会比较计较孩子的分数,以及在班级里的排名,每次考试后都会很“感冒”,追着老师问询分数。一旦自己孩子考得不好,家长容易表现出焦虑的情绪,“才考了70多分怎么办呀”“老师,你给我们开小灶补补课吧”。这些家长不妨先暂且放下焦虑,先听听孩子的解释和意见,不要急于求成。


7.“自说自话”型


学校的规章制度,是希望学生认真遵守的。却总有那么些家长,和学校唱反调,或者不把老师的话、学校规定当回事。


学校让星期一升旗仪式穿校服,孩子家长会说“这么冷的天穿这么薄的运动服,要冻坏的”;学校规定不让孩子带手机,家长还是悄悄在书包里塞上一个。要知道,默许甚至鼓励孩子违反规定,这会让学校和老师非常为难。大部分情况下,有些看似“苛刻”的制度,其实是为了整体学习环境的有序。


8.“显摆炫富”型


有些家长会在老师面前,故意显摆:家里住别墅,开着好车子,又开了家公司一年收入好几百万;或“透露”自己和某某领导很熟,和谁谁关系不错;再或者轻易“甩榔头”,老师这件事包在我身上!不知道是显得自己很了不起呢,还是故意让老师有事来“麻烦”他。


9、“伪专家”型


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非常重视,经常关注一些社会上的教育事件,某某专家的教育理念。再和老师沟通讨论的时候,喜欢搬出社会上的一些大道理和老师理论,甚至指责老师的一些教育方法。这也是给家校沟通亮“黄牌”的行为。


怎样与老师沟通更有效




与老师沟通的小技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智慧树
家长会感想
家长会班主任怒言:孩子究竟是谁的?成绩不好,凭什么怪我头上?
学校开家长会,家长发言怎么说(谱名金鑫)
家长会
家长表情包大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