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创新农旅深度融合 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建议

丹东市振安区政协副主席、致公党辽宁省委参政议政工作委员会委员许成德反映: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新阶段,乡村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田园综合体建设理应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平台。

    我国虽然在推动农旅融合发展上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整体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主要问题有:

1.乡村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基础设施投入薄弱,特别是旅游景点的道路、通讯、厕所、医院等公共基础设施缺乏,专用公交车、住宿、餐饮店等少且不规范,游客服务中心等服务设施缺失。

2.尚未形成良好的产业格局。绝大多数乡村旅游特色化、系列化和深度化开发不够,品质不高,与农牧林发展结合不够紧密,未能形成一条龙的产业体系,难以满足旅游者的多层次、多样化的休闲旅游需求。

3.对农业旅游发展引导不足。各个旅游开发项目是各自为政,缺乏统筹规划,整体凝聚效应不强,散、乱、杂现象明显,难以形成特色鲜明的农业旅游产品。

    4.用地矛盾制约农业旅游发展。目前有投资意愿的企业、返乡创业的群众,由于受建设用地指标和审批政策的严格限制,投资积极性不高,用地指标和建设规模成为当前农业旅游的最大制约因素。

5.经营管理和服务不规范。除农家乐旅游产品较为成熟外,其他如农业旅游示范点、森林公园等在宣传、设计、包装、营销等方面差距较大,许多仍处于低层次经营水平,没有统一的标准可遵循,绝大多数从业人员未经培训,管理较为粗放。

6.产业化和市场化程度低。农业旅游企业经营主体普遍缺乏开拓远距离客源市场的组织保障和技术能力,宣传营销推介力度不够,很难形成整体品牌效应。

    为此,建议如下:

1.科学规划与融合发展相结合。应充分结合山水资源、历史文化、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新农村建设,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编制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发展规划,使规划适合未来旅游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做到资源互补、设施共建、市场共享、协调发展。

2.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处理好旅游开发与资源保护之间的关系,以“保护就是发展、生态就是财富”理念为指导,坚持按照“面上保护、点上开发”原则,坚持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并重。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原真性,坚持开发服从保护、开发促进保护的原则,坚决避免因急功近利、盲目发展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3.配套建设与服务管理相结合。应完善旅游交通设施配套建设,增加乡村内外部道路、环卫设施、医疗卫生、电力通讯、旅游标识、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乡村环境,为发展乡村旅游奠定良好基础。同时组建乡村旅游和农家乐服务协会等组织,发挥管理协协调等作用,逐步完善乡村旅游景点的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游憩设施等旅游专用设施。

4.用地政策与创新发展相结合。建议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建立和完善与乡村旅游发展相适应的产权制度,加快政策创新,着力拓展用地空间。将农村现有空置宅基地可作经营性用地进入乡村旅游市场,或将农村空置的公建项目建设用地可确权到村集体作为经营性用地。

    5.项目发展与产业政策相结合。一是与招商引资结合,利用旅游产品加工开发,规模化种养殖业发展等促进乡村旅游发展;二是与城镇体系构建结合,从户籍制度改革,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推动农村城镇化建设等入手,发展农特产品物流市场;三是与涉农政策结合。要整合涉农资金,结合涉农项目,促进农旅融合。

6.文化内涵与宣传造势相结合。深度挖掘乡村旅游发展内涵。打造生态园林式的小村落,开发田园农业游、园林观光游、农事体验游,让游客在其中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

7.农旅融合与扶贫创新相结合。大力开展扶贫模式创新推广专项行动。探索景区带村、能人带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类型的旅游扶贫新模式,通过招工、订单采购农产品、建设绿色食品基地、成立互助社等方式帮扶脱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农业农村部:五方面发力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从中央一号文件看乡村旅游发展 !
如何破解乡村旅游发展的同质化困局?
文旅治理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发文啦!乡村旅游用地获政策支持
哪些地可以做休闲农业的项目用地?这些文件已经说明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