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20世纪中国美学对艺术问题的理论诠释4

五、走向人文科学的艺术诠释空间

20世纪中国美学对艺术问题的理解和诠释充满了矛盾和悖论,这不仅与作为学科的美学和艺术理论逻辑有关,更与20世纪中国的社会历史行程和政治意识形态密切相关,不仅文学艺术和审美实践,而且美学和艺术理论本身就蕴涵着极为复杂的意识形态问题,它不像西方20世纪中的许多美学和艺术哲学那样,更多地属于学科体制内的理论问题。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20世纪的中国美学和艺术理论自身就具有某种强烈的意识形态倾向。如果说,20世纪早期美学理论对艺术的理解和诠释,旨在对西方形式主义趣味美学的理解和解释的基础上,应用性地解决美学所面对的问题,所体现地是一种“弱形式”的意识形态艺术理论,表现为美学作为人文学科在现代性中国进程中的人的心性和人格建构上的意识形态性。20世纪中期的美学理论对艺术的理解则是一种“强形式”的艺术意识形态理论,集中体现了美学对艺术的政治意识形态理解,那么,80年代美学对艺术的审美主义倾向的理解,不仅回应了世纪初的美学理论,而且体现了对20世纪中期艺术理论的一种反拨,表现为20世纪中国美学现代性历程中的学科意识形态性,即从美学作为一种现代性学科的要求出发建构一种美学理论,20世纪末的审美意识形态理论,则力图在更为宽广的历史文化和美学语境中以审美为内在中介重新思考和探讨艺术与意识形态的内在逻辑关系。

正如创造了审美事实和艺术作品的人是复杂的一样,艺术也是复杂的。不可否认,在理解和解释的历史发展中,会有更合理更符合艺术本身和理论需要的理解和阐释,但不存在一成不变的确定无疑的理解和阐释,美学和艺术理论对审美和艺术问题的理解只能是多元的、多层面的和复杂的。真正的艺术只有在历史中不断地被经验和诠释才能丰富和扩大其生命力,并延续着人类的精神遗产和扩大人类的精神财富。这正是美学和艺术理论作为人文学科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和重要价值。但是有一点是必须坚持的,即无论以何种角度、在何种层面上对艺术问题进行理解和诠释,艺术本身和艺术经验都是最基本的出发点,脱离了艺术本身和艺术经验所做出的理解和诠释,很难说是真正关于艺术的美学理论。这应该是20世纪的中国美学留给我们的重要理论启示,也是思考未来中国美学发展时应该重视的重要方面。

如何理性地理解、阐释和反思20世纪中国美学中的艺术理论,对于未来中国的美学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它不只是一种已经过去了的历史,而且也成为了21世纪中国美学发展的重要话语资源。从美学和艺术理论作为一种人文学科的学科特性来说,美学和艺术理论从根本上说是特定历史文化语境中的理论家对艺术的经验、理解、阐释和应用的理论结果。人们可以把艺术理解为一种自律性的超功利的存在,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或者理解为一种生命的特殊存在方式等等,对艺术和审美的各个层面进行理论的理解和阐释。艺术的美学诠释空间应该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是多维的,而不是单一的。艺术有意识形态的层面,但不能等同于意识形态,艺术也有反映和再现的内容,但不能等同于自然科学和实证主义,艺术和艺术经验中的所有的其他因素或层面有赖于审美幻像和审美经验,艺术作为人文科学的对象有其自身的表现途径以及特殊的价值取向和精神维度。因此,美学对艺术的诠释应该以艺术自身和艺术审美经验为逻辑中介,在开放的人文科学诠释空间中理解和阐释艺术和艺术经验所具有的所有人文维度和精神价值。


(责任编辑:刘晓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保罗·德曼:《对理论的抵制》(1982)
西方文论关键词(仅供参考)
理解美学史
哲思:阿多诺|“否定辩证法”和“批判理论”——批判美学理论
段吉方 | 当代西方“形式意识形态”美学研究的阐释路径与价值
【文萃】定名与相知:风景叙事和美学建制的理论维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