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徽宗与李师师:风流皇帝的绯闻之谜

01

在宋徽宗的奢靡生活中,有一件风流韵事流传极广,那是宋徽宗一生中最大的绯闻,也是他一生中最浪漫的事。就是他与歌伎李师师的交往。关于这件事情,历史上记载的传闻很多,也留下了不少的谜团。

正史虽无记载 徽宗出宫嫖娼不可否认

说到宋徽宗和李师师的交往,需要先介绍一下李师师是个什么样的人。据史料记载,是这样的:李师师,汴京东二厢永庆坊染局工匠王寅之女。她的父母早亡,她为李姓歌伎收养,长大后色艺双绝,驰名京师。一经在歌伎界亮相,也就相当于进入了我们现在的娱乐圈,就成为了一颗骤然升起的新星,马上就火了。与当时已经成名的一些歌伎,像崔念奴、封宜奴、徐婆惜、孙三四等齐名,甚至很快地超越了她们,挂了头牌。所以当时有很多的文人墨客、风流才子是争相与她交朋友。在宋朝那个时候,文士和歌伎、妓女交往,那是一种风气。当时著名的词人,像张先、秦观、晁冲之、晏几道等等,都跟她有过交往。而且,都曾经写过诗词,赞美过师师的才情容貌。

这样一个著名的歌伎,跟皇上是怎么挂上的钩呢?宋徽宗是怎么与她交往上的呢?这事在正史中没有记载,但是,在正史上找不到的事情,未必历史上没有发生过;在正史上写得言之凿凿的,亦未必在历史上真正发生过。

在一些传奇、话本、小说,笔记等的书中有不少相关的记载。这些记载是怎么说的?具体的情节,各本书里所描写得不尽相同,但大体的脉络,也就是所谓的故事梗概是一致的。

这个故事梗概是这样:政和年间,天下升平,百姓乐业。宋徽宗闲极无聊,吃饱了撑的,就在高俅、杨戬等那么几个鸟人的挑动下,要出去寻求点刺激,要寻欢作乐,就决定去微服出游,实际上就是到宫外找淫乐去了。他宫内有一万多宫女,每五七日都御一处女了,怎么还要到宫外去找刺激呢?因为家花不如野花香,它另有风味。徽宗曾经有一首诗,把这个心态表达得非常坦白。这首诗后两句是一位大臣续的,但其意是徽宗的诗意。这首诗是这么写的,“选饭朝来不喜餐,御厨空费八珍盘。人间有味俱尝遍,只许江南一点酸。”就是说这山珍海味我都吃腻了,我就想拿江梅来开开胃口了。宋徽宗就是这种心态,就到宫外微服出游,去猎艳去了。

出去之后,宋徽宗就在一个茶水铺掌柜的叫作周秀的推荐下,到了金钱巷镇安坊,认识了李师师。他一见李师师,就被李师师的色艺所迷倒。李师师知道了这是皇上,也很殷勤地来逢迎。于是乎,两个人的关系马上就缠绵在一起,如胶似漆,以至于宋徽宗因为留宿在镇安坊耽误了上朝,引起了朝臣们的不满。有一个官职为秘书省正字叫作曹辅的官员上了一本,指责宋徽宗这种行为太不检点了,太有失皇家的礼仪、皇帝的尊严了。秘书省正字官职是从九品,在朝臣当中的品级是最低的一个,其职务就是来矫正典籍当中的错别字,但他很大胆地指责了皇帝。结果惹得徽宗是勃然大怒,你管得着吗?大臣们都不管,你这个从九品多什么嘴?就把他给发配湖南郴州了。此后为了掩人耳目,为了避免大臣们的说三道四,宋徽宗便命人挖了一条地道,从大内里头一直挖到镇安坊,以后他去见李师师,就钻地道去。后来宋徽宗还想把李师师正式接到宫里,给她一个名位,但是被李师师拒绝了。后来金军进犯,攻陷汴京,徽宗被擒,李师师下落不明就是这个故事的基本脉络。

这个故事,很显然,里边有的情节大家一听就可以听出来,那是虚构的,肯定是有演绎的成分。通过对比这些野史,以及拿这些野史与正史相对照,我们可以认定,确有其事。徽宗出宫微服嫖娼这件事,是不可否认的。

至于他嫖的是谁?是不是李师师,正史上虽然没有记载,但是很多的野史都认定就是她,而且也有很多的历史文学证据,比如诗词等,可以佐证是李师师。那么我们认为,是李师师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

02

古今无二致 情色八卦段子飞速传播

这件事情一传开,皇帝和妓女交往,极富传奇色彩、多么值得一说啊,那在街头巷尾这坊间段子就多了。当时虽然是没有微信、没有微博,但经过口口相传,段子传播的速度也是非常之快的。

有一个段子,牵扯到燕青了。燕青是谁?梁山好汉啊,在《水浒传》里是天罡星第36位。这个燕青年轻英俊,风流倜傥,也是李师师的老相好。据说,梁山义军的被招安,就是由燕青通过李师师与徽宗先建立了联系,搭上的线,牵线搭桥,从而促成了招安大计。这件事情后来被收进了《水浒传》,事见《水浒传》第八十一回。

还有一个段子,牵扯到周邦彦了。周邦彦又是谁?周邦彦是当时的大词人,大文学家。周邦彦既不年轻,又不英俊。他基本上就是一个老人,当时他56岁左右,比徽宗大了25岁。56岁怎么还能和李师师这么要好,成为老相好呢?因为他有才华。当时有很多的歌伎、妓女,在诗词创作方面水平都是很高的,都会这个东西。周邦彦这个人他写词写得好,所以跟师师很能谈得来。

周邦彦在徽宗跟师师交往之后,还没有跟师师断了来往。而师师也没有去刻意地疏远他,为什么?就因为他是个老头了,她和周邦彦之间确实只是诗词唱和,谈谈艺术,没别的,所以她觉得与其交往也无所谓。

但没想到有一天就出事儿了。出了什么事?周邦这天有兴致,闲来无事,就到师师这个地方来玩儿,兴致很高。聊着聊着,一个丫鬟慌忙跑来,说不好了小姐,皇上到了。周邦彦一听,哟,那可不行,我得赶紧走。如果这个时候让皇上碰上,那有多尴尬。但是那个丫鬟说,周大人走不了了,皇上马上就要进屋了。那走后门行不行?没有后门。怎么办?师师说,只能赶紧藏床底下,待会儿见机行事,瞅着皇上不注意的时候,周大人再悄悄地溜出去。行行行,周邦彦这老头就只好依计藏床底下了。

周邦彦藏到床底下之后,徽宗就进来了。徽宗怎么会突然驾到呢?乃是因为江南给皇宫里进贡了一批新摘下来的橙子,徽宗一看,这东西好吃,想让李师师尝尝,就亲自给她送橙子来了。徽宗进屋以后,师师就赶紧地热情迎接。两人一块儿吃,你喂我,我喂你。

吃完橙子,还得有点娱乐啊,李师师就拿下来她的琴,她的笙,吹笙、弹琴、奏乐、唱曲,打发徽宗高兴,一直就消磨到深夜。一看,时间很晚了,怎么办呢?李师师惦记着床底下还有一位呢。可是你不能撵皇上啊,不仅不能撵,还得表示出要挽留才行,伺候皇上洗了,上了床,宋徽宗累了,呼呼地睡着了。这时李师师才悄悄地下了床,溜到床边上,小声说周大人出来吧,皇上睡了,你赶紧走。

假如周邦彦这时候悄悄地走了,也就没事了。可是周邦彦当时没有马上就走,他还要办一件事。什么事呢?他说拿笔来,拿张纸来,我得写几个字。他写的是什么?写的是词。这周邦彦他是大词人,他太有才华了,他刚才被憋在床底下,闲着没事就听,听外面发生了什么。结果外边发生的这些事,他全听清了。由于习惯使然,他是一边听一边构思,等着这事完结了,徽宗睡着了,他这一首词也出来了。在这首词里,这一晚上发生的事他全写进去了。写下来放到桌上,师师也没顾上看,就催周大人快走快走。

第二天早上起来,徽宗准备洗漱之后就回宫上朝。他准备走的时候忽然看见那里有张纸,拿过去一看,这不是写的昨晚上我和李师师那点事吗?就把李师师叫来了,问这是谁写的?怎么个事?李师师一看,瞒也瞒不住了,也就只能实话实说了。

但是回宫以后,宋徽宗是越想越觉得恼火。为什么?就是因为自己和师师那点事,尤其是床上那点事,全让这个周邦彦听去了,还写了词。全给晾出来了,很不体面。于是徽宗就命令,让有司处罚他。但是要求有司另外找一个罪名。就把周邦彦革职,赶出了京城。后来,还是李师师为周邦彦求情,徽宗才发了恻隐之心。同时也是看重周邦彦的才华,徽宗对有才华的人还是比较看重的,才把周邦彦又从外地调回京城,担任了大晟府的乐正,专门管理皇宫的乐团。也就是说又量才录用了周邦彦。

这些段子在野史中记载了不少,还有一些是在口头上流传。传来传去,肯定是加工演绎的成分越来越多。因此,我们在听宋徽宗和李师师的故事时,会发现种种的漏洞,种种的缺陷和不通。这些我们都不要去计较,也不要去深究,知道它是流传的故事就行了。一个蔡锷与小凤仙之间还编出那么多故事来,何况宋徽宗是个皇上,他与一个歌伎的交往,肯定是要编出很多段子来,这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03

两个李师师 相差30年:最大漏洞非此不能补

有一个问题,我们还是要认真地看一下,讲一讲。什么问题呢?就是李师师的年龄问题。以词人张先与李师师的交往记载来推断,李师师最迟应出生于1062年,而宋徽宗则出生于1082年,比李师师小了20岁。这个问题很严重,这个年龄矛盾不解决的话,此事是说不通的。

李师师最迟应出生于1062年,这个结论怎么得出来的?是由她与张先的交往得出来的。张先也是北宋的一个很大的词人,专写缠绵词,写男女之间的缠绵之情,所以他有个绰号,叫作张三中。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可见这个人有多风流。这个人在1062年的时候多大岁数?72岁。也就是说,把李师师的出生设定到1062年,那么李师师刚生出来的时候,这个张三中张先老先生已经是72岁了。而一个刚生出来的小女孩是不可能成为当红歌伎的,她必须到成年之后才能够出名。那么所谓成年,再小再小再年幼,也得16岁吧。也就是说,张先要到88岁的时候才能看到李师师,才能写出那些赞扬李师师的词作。李师师生得再晚就不行了,为什么?因为到了89岁的时候张先就死了。

可是,宋徽宗是出生于1082年。1082年距1062年,20年。宋徽宗微服出游去嫖娼时的年龄是多少?那是在政和年间,政和元年他29岁,政和二年他30岁。就以徽宗30岁论,李师师比他大20岁那是50岁。50岁在宋朝算是老妪,也就是老年妇女了。一个50岁的妇女,再怎么才艺出众,再怎么艳丽超群,能迷住那个风流的君王吗?能迷住宋徽宗吗?不可能。这20岁的差距是不可逾越的。

可是张先赞扬、赞美李师师的诗词是有案可查的,而宋徽宗与李师师交往的事情也是被广为传播。这个矛盾怎么解决?由于这个矛盾太突出了,不容忽视,就有人提出了一种学说,可以说是一种假说,就说历史上可能曾经存在过两个师师。一个师师确实是生于1062年左右,但这个师师不是李师师。为什么?因为张先也好,秦观也好,晏几道也罢,这些诗人词人所写的赞美师师的诗词,仅仅是写了师师如何,并没写她姓李。而当时,歌伎用这种叠字做名的,什么圆圆了,依依了,翠翠了,秀秀了,很多,都喜欢这样起名字,所以说再多一个师师也不足为奇。

那么,另外一个李师师生于哪一年呢?那个假说认为应当生于1092年。宋徽宗是生于1082年,那个李师师生于1092年,比宋徽宗小了10岁。一个30岁的皇帝,被一个20岁的歌伎当红歌伎迷倒,那是再正常不过,再自然不过了,很合理。

这个假设对不对呢?成立不成立呢?我们可以认为它成立,认为很有可能是这样一种情况,否则没法解释。但是,就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什么确切的史料能够证明这一点。所以,现在我们还只能说这是一种假设。假如将来能够发现相应的材料,才能确切地认定究竟是怎么回事。以上所介绍的,是李师师和宋徽宗交往之间的最大的一个问题和漏洞。

04

皇帝挖地道偷欢:很有想象力 肯定是假的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也有必要顺便一说,因为这个事情流传也很广,许多电视剧中也是这样描写的。什么事呢?就是宋徽宗挖地道去见李师师的事。这个事可以告诉大家,肯定是假的。为什么?因为以宋徽宗这样一个皇帝的身份,他如果想掩人耳目,是用不着用那么笨拙的方法的。挖条地道那种做法太笨拙了,而且动静很大,从大内里面挖到镇安坊,那不太可能。这是一条理由。

再一条理由,周邦彦在床底下听着宋徽宗和李师师那天晚上的缠绵,构思了一首词,很明白地就写道,“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什么意思?就说天晚了,路上结霜了,马蹄滑了,没有行人行走了,不太安全了,不要回去了。如果要钻地道,何来的“马滑霜浓”,“直是少人行”,所以从这一点看起来,也不像是钻地道去的。

再有一条,据有关方面的考察考证我们得知,当时汴京的皇城大内里面确有地道不假,曾经有过,但是那些地道都是在皇宫与皇宫之间相通的,还没发现有哪一条是超越皇城的。假如真有过超出皇城的地道,后来也不至于当金军把皇城包围起来之后,那些皇族成员就一个也逃不掉,就被金军一锅端。

所以,这个穴地嫖娼之说,就是人们为了增加这个故事的传奇色彩而编造出来的而已。

最后要说一说一代名妓李师师的归宿问题了。她跟宋徽宗交往了这么长时间,最后落得了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呢?这也只能在野史里寻找答案。

野史里关于李师师下落的记载也不太相同,大体上是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汴京城破之后,金军的将领要求张邦昌去找李师师。因为张邦昌是他们将来要扶植的伪政权的皇帝,就命令张邦昌把李师师找到,献给金军的头领。张邦昌把李师师找到了,但是李师师是宁死不从,就拔下头上的金簪,吞下去自尽了。

第二种说法,是李师师被金军捕获之后,受尽凌辱,后来被迫下嫁了一个70多岁的养马的军头,过着屈辱的生活。

第三种说法,是说汴京陷落之后,随着大批百姓的南迁,李师师也流落到了南方,后来是以卖艺为生。也有说是嫁给了一个商人的。另外还有人说,她是先在慈云观出家,后来又流落到南方。

对比这几种说法,我们认为,以李师师后来流落到南方卖艺为生比较可信。南宋文人刘子翚,在他的《汴京纪事诗》中,有一首诗是写到了他在南方看见的李师师的情形,对这种说法可以算作一个佐证。[>>点击返回读书频道首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妓李师师与文艺皇帝宋徽宗是怎么勾搭上的
李师师与宋江有关系吗?李师师与三个男人的交往
| 五千年 | 青楼之中觅真爱
宋徽宗:谁动了我的李师师?
周邦彦,一手好词给了歌伎
宋朝女孩,出生不哭不闹,皇帝为见她挖地道,英雄为她扔丹书铁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