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项羽最后的故事


随便说说

一位大学老师发来了一首词,要求评点,这可难坏了我。对于古典诗词方面的知识,这是我的软肋,有时连一些词牌都掌握不了,更谈不上恰到好处地把握平仄韵。还有一字不能多,一字不能少的填词,以及对仗工整,不直白有意境。年轻时曾经学习写过,写出来的东西自己感觉都是四不像,根本拿不出手,更登不了大雅之堂。一些白话诗倒是写了不少,写起来非常轻松,字词句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总觉得格律诗词不好写,束了人的手脚,不能淋漓尽致地表达出心中所要说的话,于是,丢到一边去。      
  
                       
鹧鸪天—项羽

破釜沉舟气若虹,
美人和泪对重瞳。
八千子弟兵魂散,
垓下声销霸业空。
 
兴废事,且从容,
莫凭成败论英雄。
乌江波上长归去,
从此残阳带血浓。

这是好友发来的,根据我进入日志看到的其它几首词,以及对他文学功底的了解,应该是他的所作。盛情之下难以推辞,于是冒昧说几句,也不怕什么班门弄斧自不量力的一些话了。窃以为这是向他人学习的大好时机。当然,内心还是有点底气不足。


上阕写了英雄壮志未酬饮恨亡的悲惨境遇。想当年豪气冲天的项羽破釜沉舟,表示了有进无退和一定要夺取胜利的大无畏气概。正是这一仗,项羽率领的二十万楚军将秦国的三十万人马打得彻底惨败,不仅仅是解决了巨鹿之围,而是从此以后,秦军一蹶不振。这一仗敲响了秦国的丧钟,两年后,秦朝就灭亡了。

词中的垓下和乌江分别是安徽省的灵璧县东南和和县的乌江。垓下是刘邦围困项羽的地方,这也是从来没有打过什么败仗的项羽遭受灭顶之灾的伤心落泪之处。人们耳熟能详的霸王别姬和四面楚歌等典故都是来自于此。自此以后,盖世英雄走向末路,被刘邦大军一路追到乌江。

生性刚烈暴躁的项羽,如果能够听从爱妃虞姬和她的哥哥虞子期的忠告之言,听从军中一些赤胆忠诚的将军劝说,都不可能有垓下之战的一败涂地,更不可能“美人无泪对重瞳”,多年梦想一场空。面对此情此景,楚王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可奈何!”霸王别姬,一种生离死别之叹,一种英雄无奈之举。可是这一切,改变不了注定失败的结局。乌江,这个千古不朽的地方,因为楚霸王的拔剑自刎,平添无尽的悲情和豪气。英雄美人骏马,多少故事悠悠。大江东去,滚滚波涛淹没数不尽英雄人物。


项羽是一个在历史上颇具争议的人物。有人说他刚愎自用,狂妄自大,听不进忠良之言,才失去了江山,最后落得在乌江边走上绝路。也有人欣赏他的大丈夫豪情,宁死不愿过江,更不愿向刘邦投降,不辱一世英名,留取丹青照汗青。南宋杰出女文学家李清照有诗为证:“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千百年来一直在我们耳边回响。

第二句对重瞳的“对”有点睛之笔,重瞳子指目有双瞳。根据古迹记载,太史公说:我从周生那里听说舜的眼睛是重瞳子,又听说项羽也是重瞳子,难道项羽是舜的后代吗?上古神话里面有重瞳子的人一般都是圣人,历史上号称真正有重瞳子的只有五人。他们是:仓颉,为黄帝造字的人。虞舜,与尧帝齐名的贤君。姬重耳,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和西楚霸王项羽。虞姬垂泪面对即将生离死别的恩爱丈夫,其场景悲悲戚戚凄凄惨惨,令人扼腕长叹!爱妃为了不拖累楚王,选择了自刎身亡。


下阕主要抒发了作者对于楚霸王的感慨,有别于上阕描写项羽由盛及衰的过程。莫凭成败论英雄,表示了作者的价值取向和评判标准,多少还是同情和肯定项羽的。当年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和李清照及其他后来人不也是这样赞誉有加的吗!是非成败转头空,古今多少事,都付谈笑中。星换斗移,日月轮回,历史就是如此的。

可能我对作者的词意理解的不透彻,把握不了他的文字的内涵,不了解他的思路,加上我的水平有限,一些想法仅供参考。认为乌江波上是不是应该选择乌江坡上更贴切一些。因为项羽乌江边上自刎后,并没有跌入水中,他的尸体被刘邦的几个将军抢而分之,纷纷回去邀功。五人中有人得头颅,有人得了上肢,有人得了下肢。为此,各自的士兵各不相让,自相残杀死了几十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说项羽 (二)成语典故
强者不需要过多解释
他是大家嘴里的莽夫,在生死之间写下一首诗,豪气冲天柔情饶肠
【《史记》整本书阅读】王梅:独特的项羽,独特的英雄
一代霸王的绝命诗,道尽了英雄末路的绝望!
项羽为何宁愿自刎也不过江?不是他傻,而是因他想起了一个秘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