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东泥轶事:家庭自助餐


左先生的这篇散文《家庭自助餐》 发表于1994~1995年期间文汇报等四家报纸。小编读后习惯性的想说些什么,却发现早在1994年10月份,时任“人民文学” 副主编的肖复兴先生就在其《散文札记之二:忌造作》中大篇幅地对此文作了专门的点评。小编不敢妄言,特将肖先生的忌造作全文附后,以飨各位。
我老家在上海,几乎每年都要回乡探望母亲和同胞兄姐。去年回沪的第一个周末,忙忙碌碌尚未照面的二哥二嫂突然电话传呼我,歉疚的口吻邀我和母亲去吃晚饭,还说请了大哥三姐四姐全家,末了,颇显神秘地留下句新鲜话:尝尝我俩首次策划的 “家庭自助餐”。


改革开放,洋事物接踵涌人我们国度,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二哥的 “家庭自助餐” 是否也属引进? 我当时拿电话的手有点抖,是激动,内心感激二哥二嫂费心要给我这个内陆小弟—个“新鲜”呢。果然不凡,二哥家里灯火辉煌,沙发茶几椅子贴着一室一厅的四壁,连小床矮橱也被充分利用,极自然地摆上一套套餐具。四方桌象个“孤岛”置于屋子中央,摆满着美味佳肴,部分菜还是微波炉里“烹饪”出来的。 

晚餐前,二哥将“自助餐”介绍了一番。原来这种形式很高雅很卫生,就餐的人不必象我们民族习惯围聚一桌.同时举筷,相反可以随意走动,端着餐具自找对象边吃边说悄悄话,每只菜盘里都有一把公用汤勺或筷子,避免家庭成员之间的“唾沫交流”。


宣布进餐,大家各拿餐具绕桌子转了一圈,有说鱼贯而行的仪式象参加西方的“宫廷宴会”,有说餐桌上挑拣食物象逛超级市场。当端回餐具各就各位后,空间仿佛一下子扩大几十倍,热闹气氛骤减。难得一聚却分散在两间房,谁也不习惯只交头接耳说点悄悄话,心里话都想当众一吐为快。有一会儿,二哥建议大家端着酒杯餐具随便走动,孩子们顿时热闹起来,但大人们仍习惯于各就各位。又一会儿,二哥二嫂商议一下,嫂子们带着小字辈集中在客厅边吃边看电视,老字辈中字辈则在里屋边吃边欣赏激光唱片。音乐声不断填补偌大的空间,我忽然发现音乐的又一功能,在这种特定的场合它能掩饰住宾主们内心的寂寞和无奈,尽管节目单一众口难调,大家却都耐着性子听着。

晚餐散得很早,回家的路上和三、四姐有一截子同路,大家议论纷纷感慨颇深:老外不懂美食;西方人讲究“自助”,我们提倡“互助”;他们时兴“独身主义,我们追求家庭温暖;资本主义的物质文明不可否认,但那儿也发明“艾滋病”呀!我挽着母亲的手,老人家一直默默无语。母亲晚餐上表现出色,为感受这“新鲜事物”不顾八旬高龄一再拒绝儿女代劳,而“自助”过好几次。“妈,你有什么感受?” 三姐逗了一句。母亲转头一句话不同凡响:“我还饿着呢,这 '自助餐’ ——吃不饱!” 大家都被逗笑了,笑声驱散了郁积心底的压抑感。


事情过去一年,每每回忆总使我联想起很多。六十年代困难时期,每人只有一碗的面糊,都由大哥掌勺分配,根本由不得“自助”。大哥参加工作改由二哥掌勺,二哥总给上班晚归的大哥那份多留一点,我们趴在桌上,眼睛“分享”大哥端起的那一份,大哥的碗就伸向我们……那时候还小,那时候太穷,那时候却很温馨,不知已过上小康生活的二哥是否还记得?

二哥的诚意谁也不会曲解,但 “家庭自助餐” 是否适合我们的 “家情”,二哥该不该如此引进?至今还困惑着我。    
                                                 
(发表于1994年6月29日)


肖复兴,1947年出生,中国著名作家,原籍河北沧州,现居北京,1968年到黑龙江(现今北大荒农垦)插队知青,当过大中小学教师,曾任《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小说选刊》副主编,国务院新闻办《中国网》专栏作家、专家。已出版50余种书,曾多次获全国及北京、上海地区优秀文学奖。


忌  造  作

散文札记之二   ◎ 肖复兴(作家)
 
有没有避免散文写作造作的方法? 在我看来,很简单,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要自然。

什么是自然? 不靠浓重的脂粉.不靠华丽的衣着,人本身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李白说:清水出美蓉,天然去雕饰;苏轼说: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朴素就是自然。

该哭就哭,该笑就笑,该说什么话就说什么话,绝不拿腔作调;天要下雨就下雨,绝不强拧着一脸阳光灿烂的笑;树要落叶就落叶,绝不强撑着黄叶挂在冷清的枝头;强扭的瓜不甜,崇尚造化就是自然。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因情立体,即体成势”,叫做自然。他还说:“机发矢直,涧曲湍回,自然之趣也”;“激水漪,槁术无阴,自然之势也”,箭发直射.山涧曲折,大水无涟漪,枯树无树荫,刘勰打了这么多的比喻说明什么是自然,自然就是客观规律,就是顺其事物本身的发展,就是别勉强,别硬扯,更别闭着眼睛瞎想象,以为把箭发说成曲,把山涧说成直.把大水说成公园里平静如镜的湖水,把枯树说成浓荫匝地.那才叫高于生活的文学便离自然越离越远。

小孩子一般不会造作,而会很自然。无论在多少人面前,要是饿了、馋了,就得依在妈蚂的怀里吃奶;要是憋不住了,就敢当众掏出小鸡来撒尿;要是喜欢上你,就会拉着你的手甚至躺在你的身上撒欢儿。因为他们所说所做都来自自己的心,不想去讨好谁,而不象我们写散文时为了发表,心里总有一点想讨好编者或读者的念头,造作就会不自觉地冒出头来,自然就会打了折扣。医治造作的方法,就去找孩子.看看他们怎么说话,怎么做事,怎么表达感情,是一个既便当又有用的法子。

好的散文,首先都是极其自然的。古代的李密的《陈情表》,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归有光的《项脊轩志》……近代的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朱自清的《背影》,叶圣陶的《春联儿》,冰心的《寄小读者》……现代的巴金的《怀念肖珊》,孙犁的《亡人逸事》,张洁的《拾麦穗》……凡是脍灸人口的篇章,无不娓娓道来,自然而然。不自然.哪怕是一丝一点的不自然,都是可以看出来的,那就象是笑容里现出的假笑或皮笑肉不笑。可以设想,这些名篇之中,如果有一点不自然,还能够流传至今吗?比如,朱自清的《背影》,在他的父亲爬过火车道买来了桔子,告别之后,朱自清先生只写了一句:“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也找不着,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如果在这后面再加一些对父亲的抒情呢?我们常爱这样写,就像电影电视里悲伤的心情一来,常会出现狂风大作或雷电交加,不如此不足以显示情感之深。然而,朱先生只写了干净的一句:“我的眼泪又来了”。这或许很能形象地告诉我们:造作和自然的区别,少一寸则短,多一寸则长,过犹不及。懂得有节制,适可而止,有时候是自然的法则。

有时候,我常想,为什么朱先生写他的父亲“混人来来往往的人里”,而不写“人流里”? 难道学贯中西的朱先生不知道“人流”比“人”要更形象更文雅一点吗?我们常爱这样写的,而这样写还总觉不够,最好在“人流”前面再加一些修饰。看来,遣词造句,也很重要。学生腔.自以为文诌诌.其实很容易落人不大自然的描写之中。

左晓华的散文《家庭自助餐》(1994年6月29日中国建材报),写得就比较自然,让人读起来就比较亲切。尤其写到习惯了围着一张桌子吃团圆饭,第一次吃二哥首次策划的“家庭自助餐”,全家人各自不同的心境和表现,很是自然。刚刚开始时,“当端着餐具各就各位后,空间仿佛一下子扩大了几十倍,热闹的气氛骤减。”写得很准确.只是“几十倍”说得有些夸张了,有失自然,如果说好几倍,可能要好些。后面写二哥为使气氛热闹些,“建议大家端着酒杯餐具随便走动,孩子们顿时热闹起来,但大人们仍习惯于各就各位……”写得也很细致,头一次享受这种洋式的吃法的不习惯,写得自然得体。最后写母亲 “为感受这'新鲜事物’,不顾八旬高龄一再拒绝儿女代劳,而'自助’过好几次。”在回家的路上,儿女们故意逗老人家,问她这餐自助餐什么感受? 老人说是一句话:“我还饿着呢,这'自助餐’一一吃不饱!”把大家都逗笑了。之所以写得情趣盎然,道理很简单,因为很自然,如同生活本身一样自然。自然了,就让人看得舒服,看得亲切,看得如身临其境。  

只是这篇散文的结尾,本来写到由这次家庭自助餐回忆起六十年代吃不饱饭的情景,到此结尾,很好了。偏偏作者添加一段感慨:家庭自助餐是否适合我们的“家情”,二哥该不该如此引进? 实在有些画蛇添足.显得有些不大自然,而让人感到造作。造作,有时就是这么一点点,却会因多加了这一点点盐坏了一锅鲜汤。        

(此文载于1994年10月27日《中国建材报》,作者时任“人民文学” 副主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3启航头一天,各就各位要做好准备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长兄如父
大哥有样 二哥跟上
大哥和二哥
我有三个哥哥 转载
虽然是吃的自助餐,但是大哥你这种的吃法,老板看到都会怕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