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四物汤合苓桂术甘汤加龙骨、牡蛎的作用功效、主治病症临床应用...
userphoto

2022.12.06 山东

关注

【药物组成】当归(去芦酒浸炒) 10 g 川芎6 g 白芍药10 g 熟干地黄(酒洒蒸)15 g 茯苓12 g 桂枝10 g 白术6 g 炙甘草6 g 生龙骨15 g 生牡蛎15 g 。

【组方依据】眩晕的病因病机主要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朱丹溪认为无痰不作眩,张景岳提出无虚不作眩,以及后世医家所提出的无瘀不作眩。历代医家在论述眩晕证时,往往都是从某一个方面强调某一个因素,而临证时往往由多种因素综合而成。风(内风)痰、虚、瘀杂合而至导致眩晕。基于眩晕证的病因病理,以四物汤合苓桂术甘汤加龙牡,达到祛风养血,化痰活血,健脾利湿,从而起到标本同治的目的。

【方药分析】本合方中以四物汤补血活血,补面不滞,一则针对眩晕虚之本,二则调畅气血,防瘀之至,瘀已成则可助活血祛瘀。苓桂术甘汤健脾利湿,脾胃健旺,可使精血化生有源,痰湿无以为聚,又能助肝之条达,体现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观点;苓桂术甘汤温化痰饮,加生龙骨,生牡蛎熄风潜阳。诸药合用,相得益彰,使标本兼治,缓急相宜,共成调补气血、健脾养肝、化痰去湿、熄风潜阳之功。

【用方指征】临床上对多种原因如颈椎病、美尼尔病、前庭神经元炎、延髓背侧综合征、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及脑梗塞等引起的眩晕,伴有心中悸动,恶心呕吐,贫血,少寐、浮肿等作为用方指征。

【临床应用】

1.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临证以发作性的眩晕,视物旋转,恶心欲呕为主要表现,伴胸脘痞闷,或兼有头重如蒙,舌苔白腻,脉象濡滑,重则昏厥猝倒等作为用方指征。

2.美尼尔病

临床上每因劳累或烦恼或过食滋腻之品而诱发,发作前可有耳中如蝉鸣,耳后钝痛,耳周灼热等表现,发时如坐舟车,头痛畏光,耳鸣重听,恶心呕吐,甚则面色苍白,汗出溱溱,并可引出规律性水平眼球震颤,发作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临证时以发作伴有头重昏蒙难以支撑,呕吐痰涎,舌苔腻,脉濡或滑作为投药指征。

3.延髓外侧综合征延髓外侧主要由椎动脉分支小脑后下动脉供血,此处闭塞或狭窄时可产生剧烈眩晕、平衡障碍、呕吐、语言含糊不清及进食呛咳等。检查可见眼球震颤,软腭及声带麻痹,有交叉性感觉障碍,病侧有霍纳综合征。以伴有舌苔白腻,脉弦滑作为用本方的指征。

4.前庭神经元炎

前庭神经元的病变,临床特征为阵发性单独的眩晕而无耳鸣及耳聋,主要见于青年人,病前常有非特异性病毒的上呼吸道感染。眩晕起病突然,少数病人有数小时至数天的轻头痛或不平衡的前驱期,眩晕程度严重,伴有恶心、呕吐,舌苔白腻,脉濡或滑作为用药指征。

5.药物中毒性眩晕

多种药物可引起内耳及听神经的损害,如吡喹酮、链霉素等,后者对内耳前庭毒性较大,易引起眩晕,甚至耳聋。其急性中毒多在用药后数日内发生眩晕,恶心呕吐;慢性中毒多见,常于第4周出现眩晕,约1周达到高峰。因个体敏感性不同,发病不一。眩晕也可在停药数日后发生,以平衡失调,步态蹒跚,觉外周环境有左右上下摇晃,摆动,舌质淡苔白腻,脉缓作为本病用方指征。

6.低颅内压症候群

本病亦称低脑脊液压症候群,一般皆以脑脊液初压作为判断标准。在正常呼吸情况下,在头部水平侧卧位时,脑脊液初压低于50 mm 水柱者可被认为低颅内压,但也有主张脑脊液初压界于30~40 mm H20。临证时以挤压式的剧烈头痛和眩晕,坐位时头痛加剧,平卧时头痛减轻,或有呕吐、厌食,全身无力,步行不稳,项强直及发作性昏睡,血压可偏低,脉搏细弱,舌质淡苔白润作为投药指征。

7.高血压病

高血压病日久往往由于阴损及阳,临床上以眩晕头痛,视物模糊,胸闷,恶心泛呕,颜面下肢浮肿,舌质淡胖,苔薄白或厚腻,脉象弦滑作为用方指征。

【临床报道】

临床报道主要是用于各种类型的眩晕。常济公[用镇眩汤治疗美尼尔综合征80例,以怀牛膝9 g,生赭石15 g,生龙牡各15 g,灵磁石15 g,炙甘草15 g,生白芍15 g,麦冬12 g,五味子9 g,枳壳9 g,谷芽15 g,生地黄12 g为基本方。恶心呕吐者加竹茹、半夏;耳鸣、耳聋者加石菖蒲、葱白;口干目赤,脉弦数者加龙胆草、黄芩;神疲失眠,脉细弱者加生黄芪、酸枣仁;五心烦热,腰膝酸软加熟地黄、女贞子;胸闷、头昏如蒙,苔白腻加白术、半夏。水煎服,日1剂,一个月为一个疗程,结果55例痊愈未发,9例症状有明显改善,近期有效率达80%。陈桂德2.也用此方治疗美尼尔病40例,药用泽泻、茯苓各20 g,制半夏、天麻、白僵蚕、枸杞子、白蒺藜各10 g,丹参15 g,枳实、陈皮各6 g,龙骨、珍珠母各30 g,气虚者加黄芪、党参各30 g;血虚者加川芎、当归、白芍各12 g;内热加黄连6 g,黄芩10 g;耳鸣加石菖蒲20 g;肾虚者加山萸肉10 gc 5天为一个疗程,结果一个疗程痊愈10例,两个疗程痊愈14例,三个疗程痊愈9例。陈宝田等3用此方治疗眩晕300例,其中椎动脉型颈椎病180例,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48例,美尼尔综合征30例,年龄23~80岁,男168例,女132例。其中椎动脉型颈椎病18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48例,美尼尔病30例,功能性眩晕21例,前庭神经元炎9例,延髓背侧综合征3例,血栓性脑梗塞3例,低颅压性眩晕3例,吡喹酮毒性反应3例,结果治愈105例,显效114例,有效78例。还有学者14.5用本方为主治疗椎一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 CTI As),以眩晕伴视物旋转或视物不清,黑朦,闪辉,头痛,猝倒,眼球震颤,舌质紫暗、瘀斑、瘀点,舌苔腻为辨证要点,并和西药治疗组相对照,结果显示治疗组的临床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且治疗组的复发率较对照组为低。

【临床体会】

我们在临床应用镇眩汤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眩晕,多随证加减,如呕恶加竹茹、半夏;耳鸣耳聋加石菖蒲、葱白;兼口苦、目赤、脉弦加龙胆草、黄芩;神疲、失眠、脉细加黄芪、枣仁;五心烦热、腰膝酸软加山萸肉、熟地、女贞子;胸闷、头昏如蒙、苔白腻加白术、半夏;气虚加黄芪、党参;血虚加川芎、当归、白芍;内热加黄连、黄芩等,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在治疗的同时,应积极做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从而能取得更好地治疗效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炙甘草汤加龙骨、牡蛎||眼疾(视惑)【第429期】
难病奇治 朱进忠(20)
眩晕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临床应用
梅尼埃病辨证论治八法 ——朱进忠
难病奇治 朱进忠【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