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质量管理,不是一下干件大事,而是做对一系列小事

在企业宣传、汇报时,“质量至上”、“质量第一”出镜率极高;但实际工作中,质量人员却吐槽不断,领导不重视、资源不充分、质量意识差,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推进工作,却总是遭遇“躲猫猫”和“踢皮球”,质量管理是真心不好干。

这是很多企业面临的现状,为什么会这样呢?

很多企业对质量管理的认知不够,总希望通过一两件轰轰烈烈的专项行动提升质量管理能力,不经意间的小错误常常使得各种努力效果归零。事实上,质量管理,不是一下子干一件大事,而是做对一系列小事。

1985年,海尔总裁张瑞敏接到客户投诉,工厂生产的电冰箱有质量问题,于是张瑞敏突击检查了仓库,发现仓库中已经生产出来的冰箱居然有76台不合格!

当研究处理办法时,干部建议:把76台不合格冰箱作为福利内部处理吧。要知道,1985年物资十分紧缺,别说正品冰箱,次品冰箱也需要凭票才能购买,一台冰箱(800元)相当于普通工人两年的工资。

张瑞敏做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决定,他召开了一个全体员工大会,把76台冰箱当众全部砸掉!而且,由生产这些冰箱的员工亲自来砸!听闻此言,许多老工人当场就流泪了。这么多冰箱,这么多钱说没就没了。这一榔头,砸在冰箱上,疼在员工心里,大家纷纷扭过头去,不忍直视这个“残酷”的场景。

张瑞敏明白:如果放行这些产品,就谈不上质量意识!绝对不能用任何姑息的做法,来告诉大家可以生产这种带缺陷的冰箱,否则今天是76 台,明天就可以是760 台、7600台……所以必须强制实施,必须要有震慑作用!

结果,一柄大锤,砸醒了海尔人的质量意识!

从此,在家电行业,海尔人砸毁76台不合格冰箱的故事就传开了!

在物资十分紧缺的年代砸掉76台冰箱,并且当着全厂职工,这绝对是一件大事,但通过这一件大事就能彻底改变海尔的产品质量吗?

绝对不能,砸冰箱只是一个契机,一个开端,必须有大量细致繁琐的工作才能彻底改变海尔产品的质量。

海尔以砸冰箱事件为契机,开始着手提升质量管理,编写了10万字的《质量保证手册》,制定了121项管理标准,49项工作标准,1008个技术标准。正是这些繁琐的标准逐步落实,正是这种愿意花大力气、花大价钱,把小事当作大事做的作风,才使海尔有了今天的成就。

02

质量管理,没有任何额外的要求

科研生产一线经常流传着一些说法:这是质量处的要求,这是质量体系的要求……,言外之意呢,这些事情本来不用做的,正因为有了“质量处”、“质量体系”的要求,所以大家才不得不做,质量要求给大家带来了很多额外的工作负担。

那么,真正的质量要求是什么?是不是给大家带来了很多额外的工作负担呢?

我们以“培训”工作为例,看一下质量要求包括什么内容?

依据GJB 9001C-2017《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培训的要求如下图,主要包括: 依据岗位职责确定岗位要求, 结合人员学历、培训和工作经历评定能否满足要求, 如果满足岗位要求,不需要培训,可以直接结束流程, 如果不满足岗位要求,则需要开展培训, 培训完成后,先要评价是否达到了培训目的,没有达到就要重新培训, 如果达到培训目的,就要再评定培训后的人员是否满足岗位要求,满足则流程结束,如果多次培训还不能达到培训效果或满足岗位要求,可能就要调岗或重新招聘了。


认真分析一下,流程中所有工作不都是培训应该做的本质工作吗?哪些属于质量管理的额外要求呢?从培训角度看,质量管理没有任何额外的工作要求。

再看“方案评审”,假设质量体系不要求方案评审,科研生产流程中是否就可以省去方案评审的环节呢?我们不否认,存在一些天赋异禀的牛人,不用别人评审方案也能做的很好,但是,大部分人的知识面不够全面,在方案设计时可能出现错误,而企业需要保证绝大部分人的方案是科学合理的,怎么办呢?方案评审,用一批人的经验替一个人把关,确保方案的科学合理。所以,方案评审工作必不可少,哪怕没有质量管理的要求,方案评审的环节还是不能省去的。

质量目标呢,如果没有质量体系,是不是可以不要质量目标呢?坦白讲,很多企业对质量目标的理解非常狭隘,始终局限在检验合格率、顾客满意度等几个常用的指标上。真正的质量目标就是各部门的工作目标,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也就完成了质量目标,所以,质量目标也不是额外的工作要求。

所以,质量管理从来没有任何额外的要求,所有的要求都是协助科研、生产、管理人员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而已。所以,在GJB 9001C-2017《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5.1.1c)条款要求,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融入组织的业务过程,说的就是这个内涵。

既然质量管理没有特别的要求,只是协助相关部门完成各自的本职工作,质量人员就千万不要把自己当专家,到处指手画脚,而是把自己定位到协助者的角色,帮助设计、生产和管理人员更好地完成各自的工作,这也是更好地开展质量工作的关键。

03

习以为常,日常行为的副作用

认知正确了,质量管理能力提升是不是就很容易了。

绝对不是,知道质量管理的内涵只能解决“what”的问题,如何做好质量管理是“how”的问题。

在质量管理中,做对一系列小事非常重要,但也非常困难,很多企业存在一些日常行为(大家一直都这么做,所有人都不会以为这些行为有问题),却为质量管理带来很大的副作用,我们一起来扒一扒。

1)领导行为的导向

美国管理专家麦考梅克在其《经营诀窍》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他的一位朋友在担任通用汽车雪佛莱车工厂的总经理后不久,有一次他去达拉斯出席一项业务会议,当他抵达旅馆之后,便发现公司的人已经送来了一大篮水果到他的房间。他看后幽默地说:咦,怎么没有香蕉呢?从此以后,整个通用汽车公司都流传着狄罗伦喜欢香蕉的说法,尽管他向人解释那只不过是随便说的,但在他的汽车里、包机中、旅馆里,甚至会议桌声,总是摆着香蕉!可见,企业领导的一个行为会产生多大的作用。

在质量管理中,领导层也要对自己行为的导向性有清醒的认识,做到谨言慎行。比如:当交付与质量产生冲突时,领导层如果选择先保交付,后续再通过大会小会强调质量的重要性都无济于事,因为聪明的员工已经从领导的行为中读出了领导真正的意图。所以,如果企业领导层真的认为质量很重要(事实上,质量远没有质量人员认为的那么重要,它只是众多管理的一种;相信我,企业一定是先讲生存,再谈质量),想要务实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建议从人员编制、资金投入、设备设施、时间投入等方面都给予相应的关注和倾斜,让全员感受到你的重视,大家才能真正重视质量,而不是只在大会小会上喊口号。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看的绝对不是口号,而是疗效。

2)中层作用的缺失

质量管理要做好,中层领导是关键,他们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把领导层与一线员工有机地串联起来。但很多企业的中层领导,“承上”非常充分,“启下”敷衍了事,质量要求传递、沟通不到位的问题非常普遍,导致全员质量工作存在层层衰减的情况,总结起来包括“不会做”和“不愿做”两个方面。

不会做,比较容易解决,只要加强学习和实践即可。不愿做,解决起来就比较麻烦,其中涉及利益或其他考虑,很多中层没有积极性开展质量管理工作。事实上,企业内部除质量部门外,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他们关注的重点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上,但又没有把质量管理融入本职工作的能力,就会对质量管理非常排斥,认为质量管理给他们增加了额外的工作量。华为提出的“砍掉高层的手脚、中层的屁股、基层的脑袋”,就是要求中层领导抛弃部门小利益,站在企业层面看问题。建议两个方面着手处理:一是质量管理人员帮助中层把质量要求融入本职工作,二是从企业高层提出明确的要求并主动监控。

3)惩多奖少的缺陷

质量奖惩是通过奖优罚劣改变质量行为的方法,基本每个企业都有,但不同企业执行的效果却千差万别。如何才能使质量奖惩发挥更大的作用,还要回到质量奖惩的初衷上,质量奖惩的初衷是通过惩罚,减少甚至杜绝不良质量行为;更重要的,是通过奖励,激发更多人的善意,培养良好质量行为。

很多企业在质量奖惩时所犯的最典型错误就是惩多奖少(甚至只惩不奖)。这么做的直接后果就是让员工觉得做好质量工作是应该的,做不好就会受到惩罚,打击不良行为的目的达到了,但是鼓励良好行为的效果没有。长期下去就会出现员工因为害怕惩罚去遵守规章,但永远不会有主动做好质量工作的积极性,用ISO 9001标准的语言来描述,员工都“参与”了,但永远做不到“积极参与”。另外,作为执法者的质量部门会与一线研制生产部门长期处于敌对状态,缺乏奖励的手段去缓和矛盾,非常不利于质量工作的长期开展。

另一个典型错误是奖励不及时,很多企业的质量奖励是在年终一并落实,这样会造成两个不好的影响: 不能有效激励好的质量行为,员工在5月份有好的质量行为,12月份再进行奖励,对员工固化良好质量行为的激励作用就非常微小了;二是容易被平衡,企业年终时一般有很多种奖励,质量奖励容易被作为一种筹码平衡掉,用于奖励全面表现好的同志,而不是用于能激励良好的质量行为,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4)全员参与的尴尬

质量管理的七项原则之一为“全员积极参与”,不仅要求企业全员参与质量工作,还必须对质量工作有所贡献,以实现共同的目标。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很多企业因为宣传培训和执行不够,远远达不到“全员参与”,更不用谈“积极参与”了。一般来讲,这类企业的人员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不懂质量的人员,有什么问题直接问质量人员,“质量处要求”、“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就是从他们这里流出来的,他们只关心如何完成自己的工作,被动遵守各类要求;二是懂质量但不从事质量管理的人员,他们知道该怎么做,但因为不是自己的本质工作,只是简单地完成规定动作,不会干更多的东西,也谈不上积极参与;三是有限的质量管理人员,只有他们在苦苦支撑着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试想一下,一个上千人的企业,只有十几个人在积极从事质量管理工作,质量管理水平又如何能有效提升呢?

既然全员积极参与非常困难,有没有什么可以替代的方法呢?

答案就是信息化,采用“信息化人员+质量专家”的模式把质量管理的要求嵌入到科研、生产和管理流程中,让一线人员严格按照流程操作,就可以不知不觉中遵循了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要求,也就积极参与到质量管理工作中。敲黑板,关于信息化有一个误区,总是认为信息化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事实上,信息化只是一个工具,根据企业流程实现信息流转,如果流程梳理不清楚,信息化也只会是一团乱麻

当然,除了以上提到的,还有很多影响质量管理效果的习惯性做法,需要各位朋友在日常工作中勤于思考,尽量避免对质量管理的副作用。

04

思维转化,从“成功”到“成长”

很多企业都面临一种困境,管理上漏洞不断,但是没有时间去系统梳理和改进,因为大量的时间用于应付外部各种检查,整改各种问题,企业陷入一种越忙越乱(因为很忙没有时间整理,所以越乱)、越乱越忙(内部管理混乱,外部问题不断,客户会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的管控和介入,所以更忙)的恶性循环。

怎么办呢?

我们需要转换一下视角,从“满足外部要求”到“提升企业能力”,外部要求会随着时间、对象的不同而不断变化和增加,盲目(不求甚解)地满足外部要求会让企业疲于奔命,但收效甚微;提升企业能力则是从自身需求出发,统筹考虑外部要求和自身状态,优化流程、改进管理,不断提升企业能力,从而满足各种外部要求。敲黑板,视角转变后并不能立刻解决问题,中间会经历一段更忙的时间,在应付日常工作的同时,再额外抽出时间强化管理、优化流程,这一定非常累,中间也可能面临着反复,但必须改变,不改变的话,企业走向衰亡只是时间问题。

满足某一次外部检查可以看作一次“成功”,一次成功只是某一时刻的状态,不代表企业能力提升,也不能保证后续不再出质量问题,不应是企业重点关注(不是不关注,而是不重点关注,毕竟只是工作中一个很小的点)的内容。提升企业能力则是“成长”,只有企业能力得到提升,实现真正的成长,才能更好满足各种外部要求,获得更多的成功。

所以,企业应转换思维,从关注“成功”转向关注“成长”,以企业自身为中心,逐步完善质量管理,提升管理能力,加强外部信任,真正走向良性循环。

05

最后的话

在质量管理过程中,毛主席哲学思想的矛盾论、实践论、持久战是必须坚持的方法,矛盾论要求抓主要矛盾,实践论要求质量管理与业务实践相融合,持久战要求要有长期思维,不能仅仅依靠一两次运动就把质量管理能力提升上去,只能通过持续做对一系列小事,逐步形成一种文化,营造一种氛围,才能真正提升质量管理能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ISO9001:2015 质量管理体系培训学习心得
降本增效合理化建议10则
质量管理常见的十种异常行为
探求质量的回答
全员参与,做好“三不”“三确认”
质量管理十三大价值观,句句有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