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注】社交媒体时代,哪些内容能为“王”?

《中国报业》杂志与您探讨传媒业的现状与未来

传播科技的发展,改变了媒体的生态环境和生产方式,人人都可以是记者和出版人,参与到内容的生产和推广过程当中。这直接产生了两个后果,一是没有了死亡线(deadline),随时都得抢新闻。不少记者感慨:现在才知道以前有个死亡线多好啊,因为以前只有跨过死亡线才死,而现在则是时刻坐在地雷上,分分秒秒不安生。第二个后果是:在发行过程或者说整个传播过程中,越来越依赖大众的参与。内容需要受众去评论、去开撕、去转发,发出去仅仅是这个传播过程的开始。学术界有句俗语叫“不发表就发霉”,而在社交媒体时代,发表是不够的,必须刷屏,不刷屏,死,刷屏慢了也死。

简单归结到一点,就是内容必须有受众的参与和分享才能成为活的内容,才有可能成王。那么,在社交媒体时代,活的内容或者有望成王的内容大致具备哪些特性呢?
1
黏性(Stickiness)


前网络时代的媒体貌似也是考虑内容的吸引力的,比如强调内容的可读性,使用图片和插图,有漫画与填字游戏等等。但是,黏性是个新媒体才有的概念,说的是网络内容本身对读者吸引时间的长短,以及读者的身心投入程度。传统媒体其实不太关心读者如何被内容“黏住”。拿报纸来说,报纸每天凌晨通过配送系统扔到用户门前,订户读没读、读哪篇, 影响不是太直接。报纸只要有订户,就会有广告,特别是当地分类广告。如果一家媒体在特定城市能够达到垄断地位,那几乎可以衣食无忧。从这个意义上讲,传统媒体在许多情况下,内容其实不是王,用户和渠道才是王。


网络出现以后,传统媒体的垄断地位被打破。但是在社交媒体出现以前,对传统媒体威胁最大的不是内容,而是渠道,出现了内容整合网站如雅虎等。而网上世界完全是新的玩法。比如说有研究认为,网上根本没有“阅读”,只有“浏览”。皮尤研究中心的研究数据表明,网民平均停留在一篇新闻上面的时间不超过30秒,许多也就几秒钟,看个标题而已。这也许解释了为什么人人唾弃标题党,而标题党却长盛不衰。互联网的逻辑根本不计较你是否读了,读了一段还是一半,点我就代表你爱我。你的点击会自动算到该文章的点击量上,从而提高该文章的排名,而由此引来更多的点击,循环往复,水涨船高。

这种蜻蜓点水式的阅读,最不淡定的是广告商。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容都不去读,谁还会去关心广告?这也是网络广告效果差的原因之一。要想广告产生效果,起码要努力延长网民在网站的逗留时间,由此就需要加强内容的黏性,把人留住。

增加黏性的方法五花八门,有聪明的,也有笨拙的。聪明办法比如改善内容呈现的方式和形式,包括色彩、图片、图标、标题、文字风格等等。笨拙的办法也有多种,比如一页能讲完的非要分页,或者问个问题,翻页才给你答案等。这些考验读者耐心的做法非但增加不了黏性,相反倒增加了离心力。

交互性可以视为黏性的一种方式,注重的是客户体验。通过技术支持,读者可以参与其中来身体力行。《纽约时报》曾发表过一篇买房还是租房的报道,其中一个交互功能可以让读者把自己的个人情况填进去,看自己是买房还是租房划算。这种交互性和参与性可挖掘的东西很多。例如,北京最近都出台了积分换户口的政策,文字叙述非常复杂、繁琐。如果附带一个交互性的东西让读者自己填写自己的情况,随时得出结果,一定会非常受欢迎。

这种交互性和体验性再深入一步就是目前很火的AR和VR——虚拟现实。

如今是社交媒体统领天下的时代。社交媒体成为新闻消费的平台和渠道,而不是原来的新闻网站。因此,内容的另外一个特性开始变得尤为重要,那就是分享性。在网络时代,关键不是你拥有什么,而在于你能分享什么,并且在于你分享的东西是否有分享性。


分享是介入传播过程最为直接和便捷的方式。分享性按照美国著名新媒体学者甄金思(Jenkins)的定义,指的是某种可以使特定内容更易于流转的技术资源和特性。这个特性影响受众的参与,决定是否要分享,以及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来源:新闻记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H5还能火多久?』Html5的影响力,将超出你我想象
自媒体时代,我们如何写作?
打造自媒体爆文六部曲
微信“打赏”来了,内容付费的时代也渐行渐近
社交时代的媒体
数字时代粤北中学生阅读行为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