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猛追湾,我的河湾




说起猛追湾,记忆里快乐的画面不断闪现。童年和青春无数的脚板印,留在河湾两岸。


府河在一号桥到二号桥之间是一个大拐弯,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猛追湾。关于名字的由来,有的说因为这里波涛汹涌,后浪推前浪,形成了猛追之势;有的说当地老百姓俗称“母猪湾”,后来改名猛追湾;有的说是明末清初张献忠兵败成都之际,大慈寺武僧们奋力追杀,以此纪念。


五十年代,由国家体委拨款,在这里修建全国一流的游泳池和跳水池。从此,猛追湾从一片河滩和菜地变成了市民的健身乐园。


小时候家住五世同堂街,离猛追湾不到半里路。夏天去游泳,一般是沿三槐树路往东,走到河边就进游泳场的大门了。拿一张学校医务室盖章的体检合格表,在游泳场办一张游泳证。那时的游泳场有甲池、乙池、丙池、跳水池和儿童戏水池。甲池是深水池,旁边是跳水池。乙池浅一些,又叫大少年池。丙池俗称小少年池,水深齐腰。戏水池是儿童的乐园,中间有个可以不停向空中吐水的大蘑菇。如果要进甲池游泳,还需要通过深水游泳考试,测试内容好像包括水下连续闭气60秒,外加100米游一个来回。



在昭忠祠街读小学时,上游泳课就从东教场下坡从游泳场的后门进去。因为学校离游泳场非常近,同时又是游泳重点学校,校领导对游泳课一直非常重视。那几年,学校出了一个全国冠军喻敏,她的妹妹和我恰好是同桌。那时课桌中间有条三八线,男生女生之间的关系类似于南北朝鲜,我也没有从她得到任何有关游泳的独门绝技。


游完泳,如果运气好,还可以吃到压缩饼干。班上有部队子弟,时常会随身带几块军用压缩饼干,饼干四四方方,浅咖啡色,有半部手机那么大,又甜又香,只是硬得像块砖。啃第一口,纹丝不动;啃第二口,出现一条缝;啃第三口,才勉强消灭一个角。游玩泳,啃完砖头,如果还有力气没有用完,可以到教场坝旁边的一段老城墙上捉壁虎、打麻雀、粘蝉子。那时家里养了两只冠大羽白的来杭鸡,我会顺便扯些野草回去喂鸡。


在跳水池边看跳水是当时的娱乐项目之一。一次,一位大叔雄赳赳登上10米跳台,往下一望,胆战心惊,缩着头在一片嘲笑声中退了下来。最好看的跳水表演不在跳水池,而是在二号桥的桥头展开。那时的大桥有三个船型红砂石桥墩突出桥面,东侧桥墩下据老年人讲有一个大弹坑,河水比较深,所以一般人都喜欢在东侧中间那个桥墩上跳水。每每有优美精彩的入水动作,总会赢得围观市民的掌声与喝彩。


跳水队经常来学校招生,要求学习好,身体好、韧带好。记得教练选材时要求学生把鞋袜脱掉,腿放平,脚背尽量绷直,像芭蕾舞演员那样。我幸运入选,但父母反对,只好放弃。同校的妹妹也被选中,不知为何父母却同意她参加跳水队的试训。记得妹妹每次训练完,总会得意洋洋地带几块蛋糕回家。那时候,对普通家庭来讲,蛋糕也是奢侈的食品啊。


游泳场大门对面是五路公交车总站。朋友吕毅当年家住三槐树路18号,他有位亲戚是公交五路2037号车的驾驶员 。每次去游泳,他会在车站等待2037的到来。一张车票2分钱,熟人坐车自然免费了。那时成都的公交车不烧油、不烧电,烧的是天然气。车顶上一个黑色的充气橡胶包,一路摇摇晃晃,有气时涨鼓鼓,没气时软哒哒,俗称“包”。                                                                                                                             

如果去猛追湾的东郊体育场踢球,我会沿红星路步行往一号桥方向走。在没有网络游戏、没有智能手机、没有卡拉OK的时代,每个周末约同学到东郊踢球,是中学时期最开心的娱乐项目。为了提高使用效率,一个标准球场被踢球的孩子们分割成几个小球场,用书包和衣服堆出球门端点。父母担心影响学习,总反对我玩球,而我每次在球场回家的路上总要想出各种各样应对父母的理由:班级大扫除、老师补课、课外小组活动、同学意外摔伤、上级领导视察等等。每次找借口如同大厨师每天换菜谱,不能重复。因此每个周末都要绞尽脑汁,时时担心有江郎才尽谎言揭穿的一天。


足球场旁边时有一个旱冰场,周围是一大片芦苇。高中同学向京曾经是253信箱子弟小学田径队队员,每天在东郊体育场训练完后,常在芦苇荡玩耍,偶尔还会捡到墨绿色的野鸭蛋。当时,足球名将马明宇的母亲是253信箱子弟小学体育老师。


足球场对面是灯光篮球场,记得有高高的水泥看台和破破烂烂的篮球架。小学时学校的运动会在这里举行时,第一次见到了绰号叫“摩托”的女生,长相漂亮不说,跑起步来像风一样快,让无数男生当场倾倒。


猛追湾的地标建筑电视塔真是一个漫长的工程啊,从读中学开始启动,到我大学毕业了还没有修完。后来好不容易主体建筑完工,装修又没钱了。断断续续,最终装修好了,但电视转播方式又发生了变化,电视塔的功能定位和商业模式又花了许多时间才确定下来,历尽艰辛变成现在的模样。我从来没有“君临”塔顶享受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听说在上面旋转餐厅随便吃一顿饭要好几百块钱。倒是在电视塔下面参与了好几次下里巴人式的活动,和老朋友们一起吃吃火锅和串串香,喝几杯露天的冰镇啤酒,摆几段当年东郊体育场的辉煌战绩,这才是成都人真正的、扎实的、贴心的市井生活。



活水公园是后来才建的,它是河畔低调的奢华。作为我国第一座城市综合性水处理环境教育公园,它其实才是猛追湾最具科技含量的城市景观。取水来自府河,依次流经厌氧池、流水雕塑、兼氧池、植物塘、植物床和养鱼塘等生态净化系统,经过除去细菌、重金属等环节处理水又回到河中,生动演示了水的自然循环过程。来这里的人似乎不太关注公园的科技含量与教育意义。老人们喜欢锻炼、打牌,晒晒太阳,而孩子们对池塘里的小鱼、蝌蚪情有独钟。我的儿子对猛追湾的全部记忆都在活水公园这大大小小的池塘里,如今已读大学的一米八几大帅哥,还记得当年三角内裤被池水打湿后,挂在公园树枝上晒太阳吗?


过去的府河水量不大,除了夏天下雨或上游涨水或放水,一般都会裸露大片河床,有的地方可以涉水过河。我喜欢用撮箕在水边捉鱼,都是些二指宽的猫猫鱼,养在水果罐头瓶里。有点奇怪,为什么那个时代,家家户户都爱吃水果罐头。午后的阳光透过玻璃瓶,小鱼在水里追逐嬉戏,双手捧着瓶子,如同捧着神灯,真是爱不释手。


同学翼德在加拿大安家多年,依旧忘不了故乡1984年的那场大水。当时家住猛追湾旁的一片田间,三天三夜的大雨,让河水漫过了河湾。家里被水淹,红色的大鲤鱼在屋角打转,一群孩子拿着扫把、竹竿、脸盆和撮箕展开围捕。大人们愁眉苦脸,孩子们却是一场难得的集体狂欢。几天前的夜晚,他用微信给我详细描述了当时每一个细节。异乡的他,估计此刻一定梦回猛追湾的红砖小院里了吧。


如今的猛追湾,由华星路、游乐园滨河路、猛追湾滨河路、猛追湾街为主干构成,339米的电视塔让猛追湾的实际影响力扩散至往双林路、新宏路、石油路和建设路。看着这些纵横交错的街道、川流不息的车辆和密密麻麻的高楼,你不会相信,过去这里是怎样的一派田园风景。


初春的阳光,明媚而轻柔,如同美丽天使用一面化妆镜随意为这城市投射下的光,有些光临人间的含蓄表达,让柳浪湾露天茶园的下午茶有了一种神仙般飘散与升腾的微醉感觉。柳浪湾,名字真是好听,垂柳轻拂,碧浪翻滚,这就是猛追湾的神韵与精华啊。注视着河水舒缓地从身边趟过,感觉人在不断地后退,头有些晕晕乎乎,介于半梦半醒之间。水进人退如电影中的倒叙,往事一幕幕在河水中时隐时现。水中电视塔的倒影有节奏地扭动着身体,反射的阳光形成一波波有色彩的光斑,感觉有些刺眼。空中,几只白鹭在电视塔的细腰间掠过,姿态优雅从容。再高处,云朵如棉花糖漂浮在空中,一架波音747客机比白鹭还小,全身银光闪闪,好像被棉花糖粘住了,又好像是清泉里逆游的银鱼,用力前行,却纹丝不动。


太阳西下,晚霞渐起,是个摄影的好时机。起身,沿河岸从柳浪湾漫步到游泳馆,一路边走边拍,巧遇中学同学拐子。曾经一同在东郊体育场踢坝坝球的伙伴,曾经成都二中校队优秀的中后卫,脚法精准、奔跑矫健,如今鬓角已生出两三根白发,在夕阳下银色的反光,时隐时现。“我每天六点半陪娃娃来游泳馆训练,忙喔。”他笑着从口袋里摸出一包红壳子香烟。


时间过得好快,好多事情都发生了变化,几十年后我们的生活轨迹却依旧与这道河湾交织在一起。在钩沉记忆的同时,它也陪伴我们一路继续往前。每个人都会老去,但河水从来不会,还是几十年前活蹦乱跳的年轻模样,这水里到底藏着什么青春永驻的秘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震惊!奥运跳水池水一夜蓝变绿
【写实抒怀】那时婺江上游泳拣黄蚬
上海东方体育中心的魅力与风采
我与猛追湾游泳场
国家乙级标准设计!霞浦县游泳馆总建筑面积近10000m2
【记忆】焕新回归的上海游泳馆,它的故事你知道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