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濒湖脉学七言诀之白话解,浮脉抱朴言2017-11-06关
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轻取叫做举,重按叫做按。诊察“浮”的脉象,手指轻轻地按上便觉得搏动有力;稍加重按,就显得没有力量了。
打个比方,轻按浮脉的感觉,好象微风吹动鸟背上的毛羽一样,舒缓而轻微地搏动着;又象摸到轻柔和软的榆钱一般;又象感到如同木块浮在水面上那样的轻浮;又象按在葱管上,表面似乎有劲,里面却很虚软。
浮脉惟从肉上行,如循榆荚似毛轻。
三秋得令知无恙,久病逢之却可惊。
诊察浮脉,只要在肌肉的浅层便能触到它的搏动,并很象轻轻地摩抚着柔软的榆钱和舒缓的毛羽一般。这种脉在秋天见到,是身体健康的表现;如果久病见此,就要引起警惕,是否阳气虚浮不能内守所致。
浮如木在水中浮,浮大中空乃是芤。
拍拍而浮是洪脉,来时虽盛去悠悠。
浮脉轻平似捻葱,虚来迟大豁然空。
浮而柔细方为濡,散似杨花无定踪。
正常的“浮”脉,有如木块漂浮在水面上,轻缓地飘动着。如果浮而显大,稍重按却有一种中间空虚的感觉,这叫做“芤”脉;如果脉浮而拍拍地搏动有力,这叫做“洪”脉。“洪”脉,在触手的时候(来时)虽然感觉有劲,但当它下落(去)的时候,却又慢慢地减弱了。
正常的“浮”脉,比较轻缓而平和,有如捻着葱管,劲不太大。假使脉浮而搏动迟缓、虽觉稍大,却是空豁无力的,这叫做“虚”脉;假使脉浮而柔弱细小,这叫做软脉;至于脉来漫无根蒂,去来不明,好象飞散无定的杨花一样,这是“散”脉了
360docimg_0_打开百度App,看更多图片
浮脉为阳表病居,迟风数热紧寒拘。
浮而有力多风热,无力而浮是血虚。
浮脉是人体阳气亢奋的征象,是最常见于外感而病在体表的时候。但它往往不是单纯地出现,浮而兼“迟”兼“紧”,多为风寒;浮而兼“数”,多为风热。风热病的脉浮,常见浮而有力;如果脉虽浮而搏动无力,那又属于血虚的里证了。
寸浮头痛眩生风,或有风痰聚在胸。
关上脾虚肝气旺,尺中溲便不流通。
寸、关、尺三部,可以诊察上、中、下三焦的病变。所以风邪在上而见头痛、目眩,以及风热痰浊聚积在胸膈上焦的疾病,寸部脉多见浮;脾气虚弱、肝气旺盛等中焦的疾病,关部脉多见浮;大小便不通利等下焦的疾病,尺部脉多见浮。
按:浮脉是出现在肌肉浅层的脉象,手指不须用力便可摸到,就是所谓“从肉上行”,所谓“举之有余”。
至于“如捻葱叶”,也只是从浮脉的“轻平”样子来说的,并不是形容脉的空虚,后世医家也多用“葱叶”来形容芤脉,不用以形容浮脉。因葱叶中空,形容血少脉空,比较近似。
临床诊察浮脉,最主要的是从有力和无力来分辨,有力,多为风、寒、痰、热等病邪的征象;无力,则是属于气血虚损的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频湖脉学•浮脉篇》助读】
中医脉诊绝句
痰火点雪 卷三 痰火脉之浮
中医的把脉是如何诊断疾病的?
浅释《濒湖脉学》中的浮脉和滑脉 (徐文兵)
中医脉学之浮脉、迟脉详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