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妈就是一场和爷爷奶奶及小区大妈的博弈

社会节奏越来越快,混迹职场的耙耙麻麻很难能对宝贝儿进行全方位无微不至的关怀,多数家庭的情况就是老人、保姆在帮忙带孩子,而这些老人、保姆,又是平时聚集在小区里的“业余专家团”。

每日通过各种渠道接受最新育儿知识洗脑的麻麻们,不可避免地,成为这个“业余专家团”的挑战者,她们随时准备好了向传统宣战。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看看,当这个“业余专家团”有哪些论调的时候,我们的麻麻需要首当其冲、当机立断、不顾颜面地说:“不!”

【健康篇】

当“业余专家团”说:

“别给宝宝吹空调,会着凉的。”

不得不说,空调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靠着压缩机不断循环压缩,在室外把冷却剂气体压缩成液体,放热;在室内则是液体蒸发成气体,吸热;将室内温度吸到室外,从而降温。当然在制冷同时,它还做了一件事情,就是排湿,把水蒸气冷却成水流出去。所以空调能做的,是提供干燥,凉爽的环境。

听起来很舒服的过程,但是很多老人却担心会让宝宝着凉。这里不如借用“一小时爸爸”的观点反驳:“医院里开空调么?” 

当“业余专家团”说:

“夏天别给宝贝儿裹纸尿裤了,太热!”

夏季“业余专家团”流行语: “怎么还穿纸尿裤,会把孩子热坏的”。有这种想法的根源是因为把穿纸尿裤等同于“捂”,

纸尿裤看上去感觉很厚,但不是一个密封的环境,它的功能是吸水,而不是防水,自然不会是一个密不透风的防水材质,相反,吸湿性强的东西往往密度较低,空隙大,利于散热。

我们都知道,人体排汗散热,是依靠皮肤表面的汗腺,因此汗腺多的地方,是我们比较重要的散热部位,比如手、脚、头,还有就是腋下、胳膊、腿,再然后是躯干。总之,不是屁股哦。

当“业余专家团”说:

“别给宝宝戴墨镜,毁眼睛。”

小区大妈最见不得的就是别家小孩儿戴墨镜,几乎无一例外的会站出来“批评”妈妈们。其实,给宝贝儿戴上太阳眼镜,不光是为了好看,也是保护眼睛的必要措施。

紫外线对眼睛的危害是具有累积效应的,儿童的角膜和晶状体的透明度比成年人高(所谓清澈的眼眸),意味着紫外线穿透更多,对视网膜的伤害更大。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接受过多的紫外线暴露,年老时就表现出来,引起白内障和老年性黄斑衰弱,甚至视力受损甚至失明。

当然,特别要提醒麻麻的是要选择镜片质量高的,针对儿童眼睛发育特点专门生产的儿童墨镜。

【教养篇】

当“业余专家团”说:

“打桌子,臭桌子、坏桌子,谁叫它弄疼我们宝贝的!”

这大概是最常见的问题,年幼的孩子,磕磕碰碰很正常,磕到了自然会疼,一疼就会哭,这是非常自然的生理反应,可是往往这个时候我们的爷爷奶奶、小区大妈们总是迫不及待的冲上去抱起孩子打桌子打凳子,边打边说:“臭桌子,打你,谁要你碰到我们宝宝的…”这原本是一种心疼孩子的方式,不过对孩子造成的影响却是负面的:我摔倒了不是我的错,都是桌子凳子的错!这样会让孩子有惯性思维,任何事情都先看看是谁的错,而不是先自我检讨,寻找自身的问题。

当“业余专家团”说:

“这么小的孩子懂什么”

碰到“业余专家团”说这句话的时候,当妈的通常很无语。的确,小孩子看起来不经世事,但是,他们却是信息接受最敏感的时期,这时候,成人的言行都会让他们有所“收获”,所以大人更需要注意此时的信息传达。不多说了,遇到这样的“专家,”直接反驳吧:孩子想要知道的,远比成人所能给予的多得多,他们的求知欲、理解力超乎我们的想象。

当“业余专家团”说:

“别告诉你妈,她不让你吃!”

爷爷奶奶们对小孙孙的态度,用“讨好”不为过,于是,不自觉的,妈妈成了唱白脸的。很多时候妈妈们会限制孩子吃一些对身体不好的垃圾食品或者不许他们去玩一些可能存在危险的玩具,如果爷爷奶奶此时能够和妈妈们在一条线上,那么就不会有矛盾了。可事实上,大多数老人拗不过孩子撒娇,不仅纵容孩子还会说出“不要告诉你妈,你妈不许你…”这样的话来!让一个孩子和妈妈对立起来,一定是最失败的教育方式。

当“业余专家团”说:

“你妈妈不要你了,你妈妈不理你了”

小区大妈最爱干的事,也是最招人烦的事。虽然知道是玩笑,但却不能不让麻麻们不生气。因为,孩子在这个“玩笑”过程中,可能感觉到的是被戏弄,以及因此而产生的委屈、恐惧,进而可能造成人际交往的疏离、不信任。遇到这种情况,不光是妈妈们要第一时间帮助宝宝解围,也要让我们的宝宝勇敢地说:“我不喜欢你这样说!”

当“业余专家团”说:

“你再不睡觉,大灰狼来吃你。

威胁是“业余专家团”常用的伎俩,确实,我们小时候听到的很多童话故事里也有这样的桥段。为了让孩子达到自己的某个目的就用孩子害怕的事物来威胁他,这样孩子往往就听话了,就乖了。但我们知道,大多时候,孩子们不是心甘情愿的…长此以往,一方面会让孩子对大人失去信任,另一方面也侧面传达给他们:“威胁是让别人听话的有效方法。”这显然不是我们的初衷。

当“业余专家团”说:

“好好吃饭,吃完我带你去买好吃的!”

和威胁不同的是,还有很多老人们喜欢用奖励的方式来让孩子听话,这种方式看上去比威胁斯文和文明得多,可实际上对孩子产生的影响一样恶劣,只不过把威胁两个字换成了“承诺”…这其实都是家长们为了自己省事想出的办法,造成的后果反而是孩子把这种“奖励”视为筹码,加深亲子沟通的难度。遇上有些老人言而无信,就算孩子完成他们的要求了,他们也不会真的给他们承诺的奖励,那就更不好处理了。

其实,以上这些论调,有些未必是爷爷奶奶、外婆外公、街坊邻居、保姆阿姨才有,有时候自诩“专家”的耙耙麻麻,也常常会因为思维惯性,犯同样的错误。育儿理念是需要与时俱进的,家长们需要做的就是:永远抱有接受新事物的心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大妈的爱心
【衍水散文】第146期|养狗心态
小区里的故事
1415季 【生活点滴】今日碎碎念
吴晶晶:100个导游优质服务的故事
小区大妈,惹不起也躲不掉的“育儿专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