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乱雨飞巷| 良知进化论

文/ 乱雨飞巷

 

记得27期研习(《答陆原静书》(上))中,我的疑问大多集中在对良知二字的认知上。经过与研习伙伴的讨论,感觉有所启发。没想到,到了28期(《答陆原静书》(下))研习过程中,又往往从其他问题上绕回对良知的讨论。可见,如果概念没有搞清楚,由概念而生的思辨就往往产生混乱,甚至似是而非,不知所云。

 

有关良知的讨论,在27期的研习中,“甬上阳明”习友的认识大抵如下:

1何博老师的大意是:良知对内为问心无愧、逻辑自洽,对外为推己及人。同时,良知的内外只是就其表现而言,本质上就是同一件事。即良知本身并无内外之分。只要我的内心对某事做到问心无愧,就是秉持了自己的良知。

2土豆提出良知的公共性引发大家讨论。他认为:如果把良知理解为“个体的自我立法”,那么普世的自由法则就是良知交集。简单理解就是:每个人良知的交集即为良知的公共性。

3徐徐来讲到:良知即为心中一成不变的“天理”,但体认它的过程却很难一蹴而就,需以“三省吾身”、格物等功夫不断精进而得。比如做一件事,现在采取的方式符合当下心中的良知,但如果常返回事情本身,以“廓然大公”之心去省察,可能会发现更合乎中正之道的处理方式。

4何博提到阳明在公共事务上的要求过高,太过理想化反而难以落到实处。少年飞由此得出阳明学更适合内省,修身养性:阳明用自己的良知获得了逻辑自洽,最终达到“此心光明”,但他的良知不一定适合每个人,对于“圣人之道”过于美好的期盼反而让伪善的人钻了空子。

诸如此类,不一一赘述。在整个思辨的过程中,我大致只是个提问者,对于良知的认知,自己感觉一直处于混沌状态。

 

带着这种似有所得又似是而非的感觉,我一口气看完了董平教授关于阳明学的9集讲座(网易公开课《王阳明心学》),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形成了一些关于良知的认识,尝试梳理如下:




1、单单顺着阳明的“心即理”和“人人都有良知”字面意思理解,容易推出良知就是我们通俗讲的“良心”。每个人都有恻隐、羞恶、辞让和是非之心,即为良心。至于良心是什么,又见仁见智,因人而异。众人良知的交集即为良知的公共性,类似于公序良俗之类的概念。

果真这样的话,良知就会变得千人千面,各人凭着各人的良心做事。每个人的良知自然又有互为相抵触之处,这相互抵触之处很可能会消解自然相交的部分,导致的结果便是:是非观、价值观变得更为混乱。抱着良心做了坏事,披着良知外衣去作恶等等怪象,也就必然会发生。这显然不是阳明学的本意。

那问题出现在哪里呢?出在每个人对自我良知的定义和为找回良知所做的“功夫”上。如果良知能自我定义,所做功夫自然也是由各人说了算。被私欲蒙蔽而不自知、自以为有良心、逻辑自洽和问心无愧等所谓的良知,其宣称的知行合一行为,就可能谬以千里。如果对良知的认识这般狭隘,那么由此而推出的阳明学社会教化意义,也就值得商榷了。




 

2、按照讲座中董平老师的观点,良知是个形而上的概念,类似道家的“道”。它是心之本体,是个无善无恶的本原存在,是“绝对的善”的价值原点。这是一个超验范畴的概念,是先于逻辑而存在的。你不能问这个绝对的良知缘何存在,不能问良知为何能够判定一切事物的善恶。就如同道家只能通过比喻来昭示“道”的存在,但无法用语言直接去描述它,如同你无法问佛涅槃到底是什么,如同你无法问基督徒上帝到底在哪里一样。

当然,阳明对良知的来源有其解释,即人生而有之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但这最原初的未被蒙蔽的四端之心是否因人而异呢?对此,阳明并没有过多提及,良知也就类似于“天道”在人内心的投射。天道哪里来?自然是有了天地就有了天道。良知哪里来?生而为人就有良知。

良知是超经验的,它与生俱来,存在每个人心中,但我们因为各种私意、私欲蒙蔽它,而导致它不是每时每刻都能显现。它只能靠每个人的知行合一的功夫、格物致知的功夫,去一步步靠近

《答陆原静书》中也有“至善”、“未发之中”、“廓然大公”、“寂然不动”等描述。从这个角度来说,良知具有终极真理的意思,只可无限接近,难以真正拥有。生而知之的,即为圣人;学而知之的,是贤人;困而知之的,是普通人。(“困知、勉行,学者之事也。”我理解“学者”是普通人。)正因为难,所以才需要“致”良知。

董平教授讲到良知一节,将良知用了三个层面来表达:存在之本源,德性之本源,理性之本源。

存在之本源,是说“良知是人的生存本质和最高的天道实现同一的根据”。德性之本源,是说“良知是一切我们道德活动之所以可能的根据”。理性之本源,是说“良知是一切知识活动和是非判断之所以可能的根据”。从这三个层面来说,没有良知,人就无法完成自我建立,无法称其为完整的人,道德活动和一切有关人的活动也就无凭无据、无从谈起了。

将良知作为天道在人心的对应而超验化,正和四句教里的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相契合。良知本身是无所谓善恶的,就像阳明时常用的比喻,它就是一面镜子,但世间的一切善恶都能在其面前显出本来面目。




3、就具体事件而言,难以推断良知是什么,因为良知是更高范畴的概念。具体事件是经验世界的,而良知本身是超经验的。是非善恶作为一种经验价值的存在,不存在绝对性。同样一件事,如果情境不同、立场不同、着眼点不同、视角不同,对于善恶是非的判断可能就会不同。而这个正是研习时对于一些案例的争论不能得出确切结论的缘由。

比如贩卖黑奴,我们在今天看,自然是恶之果。但放在当时呢?不能一概而论吧。那么到底是哪一方掌握了良知呢?还是双方都有各自的良知?

按照对上述对良知的定义,我倾向于这么理解:因为对这个具体事件的是非判断是经验世界的相对价值,和绝对价值的良知不在同一个范畴。所以,无法下定论说一定是哪一方合乎了天理,秉持了良知。

董平教授也提到:这种超经验的良知在面对世间纷纷扰扰的万事万物的价值判断的时候会出现问题。即在良知从绝对价值向现实生活的相对价值转换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王阳明对一些政治事例的判断存在可以商榷的地方,正是这个意思。或者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王阳明对一些事物的看法近乎天理和良知,但仍存在可以改进的地方。

阳明讲圣人极少出现,但如果将良知绝对化,是不是圣人也可以作为一个不存在的图腾理解?圣人即为完人,但世上哪里有完人?即:真正意义上完全顺应天理符合良知的圣人其实并不存在。

就此,我们可以大胆做假设:如果王阳明本人不是圣人,那么对于经验世界的善恶判断就不是绝对的终极良知。《传习录》中王阳明先生对于人物的点评,对于时事的立场,对于王道和霸术的观点即使值得商榷,也与良知说本身无损了。





4、阳明一直强调在事上下功夫,也就是“知行合一”,切不可空想。这种主张自然不只适用于内省功夫,恐怕在实践上更具意义。只是阳明学相对于朱子稍显笨拙的一事一物一一格来,直接在心上格物致知,知行合一显得更为玄妙。玄,利根人自然容易一点即通,但更多的普罗大众则往往会因为修行不够,而遁入玄虚困顿中。在思辨的苦海里尚不能自在,更别提“行”了。在此,应该更深切地存养体察内心,更贴切地学习阳明。


以上为结合董平教授对于良知的讲解之后整理出来的比较粗糙的理解,恐怕也是我自己“逻辑自洽”的结果。就阳明学的丰富和圆融来讲,未必非要做这个超验和经验的界定。但就现在我的认识,更倾向于这么理解。随着对阳明学理解的加深,对良知的理解可能还会有精进,是为“进化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文 | 王阳明心学,现代意识形态的一种补充?
不知门路 枉读王阳明之书
王阳明究竟话头之辨(一)
傳習錄(十五)
王阳明心学要点极其内在逻辑关系_了然沙尼_新浪博客
王阳明(下):知行合一、致良知、四句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