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QQ空间

'那你喜欢你的高中吗?'
'嗯..那里的人是我最亲密的朋友,那里发生的事可能会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事,但是老实说,我并不热爱那个学校.'

这段对白来自前两天同闺蜜聊天,我们聊到一个现象,很多南方同学都喜欢穿他们高中的校服,而非华工校服,他们的微博名前缀是高中校名,即使很多人已经上了两三年大学.每到高中校庆日,他们都会自发的穿上校服拍照片,视频,祝福母校.
然后我开始细细讲述关于我们的禁令三十条和一些明文不明文的规定.
我们的校服拉链拉到什么位置.我们的名签戴在什么部位.我们冬天不能穿靴子,夏天不能穿凉拖,我们桌上不能放水杯,我们走廊不能说话,我们甬道不能站人,我们体育课随时就是自习,我们男女生经常交往过密.我们的教室,走廊,操场,到处都是摄像头,三百六十度无死角.我们男生像僧人,女生全马尾.我们三年没有运动会.课间下象棋也会被抓走.看作文书超过两个小时已经犯忌.三年里最难忘的活动是广播操比赛这种事情我好意思到处说么.
规定多如牛毛,以至于每个人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哪天一个不小心就被遣送回家,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其实严格不是不好,它杜绝打架,杜绝不良风气,让学生能专心学习.
但是我这里想说的不是严格的规定,是关于学生的定位.
一中一个老师有句经典.你们就是韭菜.一茬一茬的韭菜.
高一的某一天,吃晚饭的时间,我跟后桌一个男生聊天,大概十分钟,被学校领导叫到校长室,刚刚进门,那个男生就挨了校长响亮的一记耳光.
然后他蔑视的看我们一眼,说你们停课一个月吧,算你们交往过密. 那天晚上那种绝望至今我仍记得.我涕泪横流的求了他三个小时,最后他答应不给处分,'叫你家长明天来一趟吧.'
这个校长姓卢,很多人都知道他吧.他退休的时候受到过很多领导的褒奖,有荣誉,有奖金.
但是我对他的感觉却只有恐惧.
一天下午,阳光刺眼,同桌撩起窗帘,他戳戳我,我转头看到看似家长的一男一女还有校长站在操场边,那女人开始是是蹲着,然后慢慢跪下,同桌说一声跪下了,然后把窗帘关上了.我们都没有再说话,那一天我再没有听进去一句话.
卢校长穿学生校服躲在厕所抓抽烟的学生,抓到犯错的学生就用脚踹或者扇耳光,然后遣送回家.
不只是校长,其他教导主任也一样偶尔动手打人.
我记得班主任的一句话,'别总说要人权,中国就是一个没有人权的国家.'这句话她说过三次,从第一次听到时像吞下一只苍蝇一样恶心,到最后麻木到没有感觉,不知道是该悲哀还是该悲哀.
我们的十六七岁,三观形成塑造的年纪,被灌输的就是这样的思想.
冬天的地面很滑,我总是摔跤,但是没有一次我摔倒后有人搀扶我一把.也许是我没碰到认识的人,也许是周围都是男生,他们害怕因此被处分,更多的恐怕是内心深处的冷漠.
日本地震的时候,我曾听到同学兴高采烈的说我们是不是该举国欢庆一下,我当时就头皮发紧,后脊冰凉.科学家说:'仇恨,是一些初级神经组织,深深栖息于大脑最新进化的外部皮层之下.'当这种从小被灌输的仇恨,再加上对人性的淡漠将会塑造出怎样可怕的人.
人心向来复杂,从来没有绝对的善与恶,也很难被定位.但是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却是由教育所得.
小悦悦事件里的那十几个人,我想,他们看感动中国的时候一样会被主持人感人的解说词和抒情的背景音乐感动的热泪盈眶.
虐待儿童的幼师也可能会在汶川地震时捐了款.
但是一个人的日常行为是受观念影响多一点还是受内心善恶引导多一点呢?
很多次,我都跟闺蜜恶狠狠的说以后不生孩子.如果我没那个机遇和能力给他一个理想的生长环境,那么还不如不让他降生.因为在这种环境下,我实在没有信心避免他成长为一个无爱的人.

想要靠前点的位置就要定期给班主任进贡这种大众常识大家想必从小就知道吧.
不能跟班主任顶嘴这种小众常识一中的学生也都知道吧.
记得我有个同学,一个很有才华和艺术天赋的小男生.英语老师讲课讲到嗓子发炎不能说话.那个男孩在黑板最上面写下,'你最辛苦,因此你也最美丽.'老师走进教室时,全班掌声雷动.
那个会为老师制造很多小浪漫,给同学带来很多小惊喜的小男生.因为一次顶撞班主任被送到办公室之后就麻烦不断.最后因为早自习吃东西被抓走之后我就再也没能见到他.没有处分,没有期限的停课,然后不得不转学离开了.不得不.
有人反抗过吗.有.
学校要求全校学生剃卡尺.吴主任(现在是副校长了吧)对每个男生都伸手去摸头发,他说,剪刀剪的跟剃刀推的不一样,能摸出来,剪刀剪的不行.所有男生头发不得超过一厘米.不合格的停课回家去剪头发.
然后就有了卡尺门的那个视频.
直到今天我仍然为他是我的同班同学感到骄傲.视频点击率不断攀升的时候,他被停课了,同样是不给处分的无期限停课.最后他没有办法,家长找来了媒体.然后媒体的偷拍和曝光让他有机会回到教室上课,也让同学们赢得了脱离囚犯发型的权利.

但是这种反抗毕竟是少数,为什么多数人选择屈服? 因为我们没有那个勇气去冒险.因为我们觉得投入太多,收获很少或根本没有.
在这个社会,为什么国人选择服从,当权利被侵犯的时候,最多的不是质疑,反抗,叫骂,而是.认了.从内心深处认了. 还是那句话.别想在一中讲人权,中国本来就是一个没有人权的国家.
我们敬爱的老师和学校告诉我们.认了吧.你不能拿我们怎么样.于是我们从小就学的很乖.政治于我们来说只是一二三四的标准答案,一个字也没往心里去,书的边角抄着流行歌词.
青年时代本该是社会参与最有热情的阶段.但是有几个人愿意去像权威机构发问,争取公民权益.最多的热情则用来抵制日货和谩骂美利坚.
贪官也会教育小孩好好做人,黑心商贩也会告诉子女做人要讲诚信.但是言传身教和口头教唆哪个更有说服力?
与其学校不断的大声呼吁要做一个对社会和国家有益的人.不如从自身的改革做起.多一点人性,多一点公正.我们想要的不过是生命本身的尊严,是被当作人而不是东西的那种尊重.
柴静采访一个在广西山区支教十年的德国人.采访中有这么一段话.教育,是人与人之间,也是自己与自己之间发生的事,它永不停止,就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触碰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希望有一天,我们也能被当作一个个纯真鲜活的生命,作为需要引领着逐渐完善人生观世界观的对象,而不是一个升学率的数字和某任校长的功绩.
纪律可以带来秩序,但却是被动的,只有一个人归属于一件事,一群人,一个集体,才会有认同和发自内心去照顾它的愿望. 期待有那么一天,也会有人说,我从北安一中毕业,我非常热爱我的母校.
我想,这也许比升学率更有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班主任进群前后,学生头像前后变化超快,网友:也是很真实了
中学男生因给同学起外号遭暴打 校长被处分(图)|中学|男生|外号
我曾是个“问题少年”
霞光满天(四十六)
初一女孩被扎数百针眼续:确认8名男生对其殴打
北大附中进行“北大式”改革 取消班主任模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