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检察实务丨田申:不起诉案件汇报的步骤与方法

★案件汇报绝不是将结案报告简单进行重复宣读,这里面有很多学问和门道,需要用心去体会。细节决定成败。案件汇报也是一样,要简明扼要、要客观全面、要分析深入、要观点明确,缺了哪一个都是不行的。而汇报与辩论相比,后者更公开而易于观摩学习,而前者旁人则难以通过亲历观摩的形式去体会学习。作为多年的公诉人,我也一直在等待着有一本“圣经”能分享案件汇报的方法与技巧,能告诉我们“what、why、how”,即汇报是什么、为什么要汇报、如何汇报。跟庞老师相识六年有余,也曾多次亲历她精彩的辩论交锋和案件汇报。看到她和她的伙伴们把多年积累的案件汇报经验提炼为专著,提供给更多的司法路上的同行者去借鉴、参考,我由衷地高兴,有了“圣经”,“成功可以复制”岂不指日可待?
  ——鲍键(杭州市人民检察院公诉二处副处长、第三届全国十佳公诉人、全国首届优秀公诉人论辩大赛“最佳风采奖”、实训教师


田申:不起诉案件汇报的步骤与方法

执笔人田申,男,1982年生,北京市人,东北大学法学系毕业,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硕士,现任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主诉检察官。在《中国检察官》、《刑事法判解研究》、《公诉人》等发表文章lO余篇。

对案件做不起诉处理,是检察机关承办人在审查起诉过程中的常见的处理结论。根据承办人对案件审查的情况,对于不符合起诉条件或无起诉必要的案件,应当提请做出法定、存疑、相对或者附条件不起诉的意见。根据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及高检院刑事诉讼规则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绝对不起诉案件由检察长决定,相对与存疑不起诉案件由检察长或检察委员会决定。这也就意味着任何类型的不起诉案件都需要经过汇报程序。从汇报类型角度看,不起诉案件汇报基本包括了上一节中我们所提到的三种基本案件汇报类型,即:因证据问题引发的事实争议案件、因法律理解与适用问题引发争议案件。此外,在相对不起诉与附条件不起诉案件中,汇报问题的核心在于提起公诉的必要性与恢复社会矛盾之间的权衡。这是不起诉案件汇报中较为特殊的一种类型。

不起诉案件汇报的步骤

第一,在拟做不起诉案件的汇报过程中,与其他汇报案件一样,应当在第一时间明确案件汇报的目的与诉争要点。在陈述汇报目的过程中,汇报人要说明拟做不起诉案件的种类,即:法定不起诉、存疑不起诉、相对不起诉,使听取汇报的领导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案件汇报意图与案件争议核心。在明确不起诉种类后,还应当点名汇报案件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如:相对不起诉中,应当简要说明案件类型、犯罪后果、赔偿谅解情况。例如:本案是一起近亲属间家庭纠纷引发的轻伤害案件,现双方已达成和解,拟做相对不起诉处理。

第二,简要汇报当事人基本情况与诉讼过程。通常而言,案件诉讼过程可以简化汇报,不用长篇大论。我们曾见过有的汇报材料中,汇报人将抓获的犯罪嫌人至移送审查起诉的环节中的每一个诉讼经过都事无巨细地罗列出来。这就违背了繁简得当原则的要求。在诉讼过程的描述中,一般仅需要说明犯罪嫌疑人何时被羁押,何时被逮捕或取保候审以及何时被移送审查起诉。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于已经对犯罪嫌疑人采取逮捕强制措施拟做不起诉案件,应当简要说明侦查监督部门批准逮捕的意见。如果对于侦监部门的批准逮捕意见说明需要耗费较大篇幅的(例如拟做存疑不起诉处理的案件),汇报人可以在“需要说明的问题”这一部分中予以表述。

第三,围绕汇报问题陈述案件事实。汇报案件事实的原则是既要全面反映案件客观情况,又要对需要解决的问题予以着重论述。对于拟做不起诉处理的案件汇报也是如此。根据不起诉案件类型的不同,陈述案件事实的内容就应当有所侧重。在拟作相对不起诉的案件汇报中,就可以相对简单地陈述案发过程,需要着重说明的是双方和解情况。在拟作法定、存疑不起诉的案件汇报过程中,就应当在陈述案情时,详细说明存疑或不能认定为犯罪的关键环节。

第四,围绕汇报问题重点组织证据摘录。对于不同类型的拟做不起诉处理的案件,在组织证据摘录方面,也应当紧紧围绕汇报的核心问题。对于拟做法定不起诉的案件,应当围绕法定不起诉的事由组织证据。对于拟做相对不起诉的案件,则通常不必围绕案件事实罗列证据,仅需要重点围绕双方和解、赔偿协议等问题列明证据。需要说明的是在拟做存疑不起诉的案件中,证据组织不能仅仅列明不能认定犯罪事实的证言,也应当列明可以证明犯罪事实的证据。汇报人可以将证据区分为“有利于指控犯罪的证据”和“使案件难以排出合理怀疑的证据”两个方面,通过正反比对的方式组织证据。在拟做存疑不起诉案件汇报中采用这样的证据组织方式,是汇报案件客观、全面原则的要求。

第五,说明汇报人审查案件的处理意见并明确分歧意见。在前述四个环节中,我们可以认为是对案件的客观表述(当然,这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客观,而是经过汇报人提炼加工后所能客观反映的案件综合情况。)在这一个环节中,汇报人就应当提出对案件的处理意见并说明理由。在说明理由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要紧紧围绕案情说明理由,论证有力而文字不失通俗。在当前司法实践中,我们遇见过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检察官在分析案件中,援引大量专业术语,将问题从多个理论层面进行论证。这种分析问题的态度及专业程度完全是值得称赞的,但是这种以撰写学术论文的方式却是在汇报案件中不太适宜的。因为汇报案件最核心的任务是解决问题,而非提出问题,用平实易懂的语言阐释问题,更容易让受众理解进而做出正确决策。

此外,在汇报完自己的观点后,应当一并说明处室意见与主管检察长意见。如果存在重大分歧,应当就不同意见进行论证,除非在汇报前汇报人与主管领导就分歧意见的汇报进行了分工,明确各自表述观点。

第六,说明做出不起诉决定后有无风险。对案件作出不起诉处理有可能引发当事人缠访缠诉以及负面社会舆论等问题。因此汇报人在汇报此类案件过程中,应当如实向听取汇报的相关领导说明做出相关决策可能引发的风险。

法定不起诉案件汇报方法概述

法定不起诉案件,也通常在司法实践中被决定不起诉案件,是指具有《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规定情形之一时案件的处理方式。其中包括: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犯罪已过追诉实效期限的;经特设令免除的;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销告诉的;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死亡的;其他法律规定免于追究刑事责任的等情形。对于不符合犯罪构成要件及存在违法阻却事由的案件,以及因法律变化而导致不构成犯罪的案件,也应当对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做出法定不起诉处理。例如:犯罪嫌疑人未达到相应的刑事责任年龄;案件中存在正当防卫、紧急避险、无因果关系以及相关数额犯罪入罪标准发生调整等情形的。

对于法定不起诉案件的汇报应当尽量简明扼要。这是由于在司法实践中,特别是2013年新刑诉法实施前,法定不起诉案件基本由主管检察长做出。该类案件的汇报在形式上与程序上均比需要经过检委会讨论而做出不起诉的案件要简化。因此对此类案件的汇报首先在准备过程中就事先要做好与主管检察长的沟通,说明案件要点。在正式汇报过程中,先明确汇报主题后,可仅对案情进行简要描述,而后直接切入主题,提出汇报人及其所在处室的处理意见。在汇报此类案件事实的过程中,汇报人应当紧紧围绕导致行为人不构成犯罪的关键因素进行汇报:

1.围绕“情节显著轻微”的情节陈述案情

在我国刑法13条但书中规定了出罪事由的原则性标准,即: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行为,不认为是犯罪。在有些案件中,刑法分则并未直接给出“情节恶劣”的具体标准,那么在汇报此类案件过程中,承办人就必须将案件中行为人的具体行为与需刑法评价行为做出比较,我们一般称之为社会相当性评价或等质性评价。

2.围绕“法益侵害程度”的情节陈述案情

在我国刑法分则中对入罪情节存在着大量的“定量”标准规定。例如:盗窃罪中要求行为人盗窃财物必须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故意伤害罪中要求行为人至少造成被害人轻伤以上后果才能追究刑事责任。寻衅滋事罪中必须要求行为达到“情节恶劣”的程度。在此类型案件中,汇报就应当围绕着“定量”标准进行,着重说明具体案由的“定量”标准,以及在该案件中对标准的查证情况等。.此外,由于法律规定的变化导致入罪标准变化的,应当在陈述案情的过程中,交代清楚案发时间以及相关法律实施的时间。

3.围绕“不符合犯罪构成要件行为”的情节陈述案情

根据刑法理论,判断行为是否构成犯罪需要首先对该行为是否符合刑法规定的行为类型,汇报人就应当围绕刑法分则具体罪名的规定进行陈述。例如,在网络赌博案件中,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在网络上作为赌博网站代理,接受投注的,属于刑法意义上的开设赌场,但是在有些案件中,有些行为人虽然使用了代理账号,但是其仅接受自己投注,该行为就不能认定为开设赌场行为。

4.围绕责任要件陈述案情并提出是否需要提起强制医疗程序

对于犯罪嫌疑人的年龄经查证后确未达到承担相应刑事责任标准的情形下,汇报人就应当对查证其实施不法行为时年龄的证据进行说明。

此外,对于丧失辨认能力的人实施了相应侵害行为,汇报人在说明其不负刑事责任的相关证据后,还需要汇报是否启动强制医疗程序。这是由于,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规定:实施暴力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经法定程序鉴定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有继续危害社会可能的,可以予以强制医疗。由于强制医疗的决定机关为人民法院,故检察院在认为行为人需要进行强制医疗时,应当向法院提出相应意见。

在汇报是否需要提请强制医疗的过程中,汇报人应当主要围绕着行为人的暴力行为是否已经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且有继续危害社会可能的这一事实进行汇报。其中特别要认真分析“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与“公共安全”的限度。

相对不起诉案件汇报方法概述

在司法实践中,相对不起诉案件的汇报基本上属于“程序性”汇报,即对案件事实、法律适用等实体文明基本没有争议。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掌握诉与不诉的界限。对于此类案件的汇报,在尽量简要介绍案件基本情况后,可以直接切入汇报主题。汇报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在陈述案情的过程中,不仅要将案件中的法定、酌定情节全面说明,更要对案发的背景、起因(如:被害人有无过程)、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如是否为邻里或亲友关系)等相关基本情况。因为判断能否做出相对不起诉不仅仅是对案件中的法定、酌定量刑情节的堆砌,而是对犯罪嫌疑人的行为程度、危害后果以及主观恶性的综合评价。

第二,准确说明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性质。虽然相对不起诉案件涉及案件定性的问题较少,但是就伤害类犯罪而言,犯罪嫌疑人涉及的罪名就可能存在:寻衅滋事、聚众斗殴、妨害公务以及故意伤害等。在这种情况下,案件的定性就往往直接影响到是否可以做出相对不起诉决定。汇报人就应当将案件事实、涉及的法律以及是否存在争议观点汇报清楚。

第三,正确把握刑事政策。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当前司法机关办理案件的政策核心导向,如果政策把握不准,就可能出现执法标准不统一。因此汇报人应当在汇报中将相关的刑事政策、规定或者相关类似案例的处理情况向听取汇报的领导进行介绍。

存疑不起诉案件汇报方法概述

存疑不起诉案件的汇报核心在于对事实证据分歧的理解与把握,对此我们已经在“因事实证据分歧案件汇报方法与技巧”一节中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就不再赘述了。对于此类案件的汇报,在这一部分需要明确的是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准确提炼案件的诉争要点

根据汇报案件的一般要求,汇报人应当首先汇报目的及提请讨论决定的问题。在实践中我们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在提请案件汇报的过程中,汇报人在“提请讨论决定的问题”部分仅仅列明:“拟对XX一案做存疑不起诉”,并没有进一步对存疑的问题进行说明。我们认为,虽然汇报人说明了汇报目的,但是并没有真正做到“开宗明义”,听取汇报的人还需要从案情陈述过程中猜测案件存疑的核心问题。这就要求在汇报人说明汇报目的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说明案件的诉争要点。具体到拟做存疑不起诉的案件中,诉争要点就是是案件中的哪个环节存在不能排除的合理怀疑,导致现有证据不能认定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构成犯罪。例如:犯罪嫌疑人盗窃的物品灭失,无法作价,导致无法认定盗窃数额。

2.采用正反归类的方法组合证据

拟作存疑不起诉的案件通常证据种类、数量繁多,有罪证据与无罪证据并存的特点十分显著。汇报人在组织此类案件的证据过程中,切忌仅汇报或主要汇报不利于认定犯罪事实的证据,应当通过正反归类的方式,将证据分为“有利于定罪的证据”与“不利于定罪的证据”两个方面。在证据分类的基础上,梳理证据间的相互关系,说明案件存疑的关键问题。这种正反归类组合证据的方式,基本上确保了案件汇报的全面性与客观性。如果仅采用前述的列举证据方式,将极易给人带来一种汇报人审查案件过于主观的印象。

3.说明审查起诉环节补充证据的情况

在汇报拟作存疑不起诉案件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要说明案件已经采取了补充证据的措施,但补充后的证据依然无法排除合理怀疑,且目前已穷尽补证手段。这一点与其他程序中的汇报有所不同。在通常情形下,其他案件的汇报是不必将证据的补充、收集情况一一说明,仅说明取得后的证据情况即可。但是在此类案件中,如果不说明案件办理过程中的补充证据情况,就会使得听取汇报的领导产生该案还有大量的补充查证工作没有完成,有进一步补充证据的空间与必要,进而难以采纳汇报人提出的存疑不起诉意见。

李斌、庞静、田申著《案件汇报方法与技巧》一书立足于司法实践中各诉讼环节的案件汇报需求,以真实的案例来阐述不同类型案件汇报的原则与要求,着重分析了这些案例成功与失败的原因,总结其方法与技巧,尤其是如何制作汇报材料、典型案件汇报策略与重点的细节提示,都是可以“复制”的成功经验。


该书的作者庞静作为第六届北京市“十佳公诉人”,曾亲身经历了公诉竞赛中案件汇报环节的考察,也曾多次就案件汇报、法律文书制作等为公诉实训授课;李斌先后在基层院公诉、分院检委会办公室、案件管理办公室工作多年,不仅是刑法学博士和刑事诉讼法学博士后,还曾获得过北京市“十佳调研能手”;田申在基层院、分院公诉部门工作多年,尤其是在分院公诉二审部门工作期间,积累了丰富的案件汇报经验。《案件汇报方法与技巧》一书是他们三人多年实践及思考心得的总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公诉工作办案流程
李耀辉| 徇私枉法罪的“徇私”与“枉法”的关系
职务犯罪侦查中再生证据的收集与运用
研究|技术侦查措施中的证据使用问题
律师办理职务犯罪案件的心得
串通投标罪案件的有效辩护(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