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劝酒有度不灌酒!各有各的风俗,山东酒文化被严重误解
userphoto

2022.08.07 河北

关注

宴席文化、酒桌文化是一种俗文化,也可称之为大众文化,俗不是庸俗,大俗里面也有大雅。全国人民都说山东人喝酒厉害,其实这是一种严重的误解。这种传说和误解导致很多人都误以为山东人特别能拼酒,特别能劝酒,特别能喝酒。作为一个资深白酒迷,今天我就来说道说道这个事儿。

跟南方朋友一起聚会,南方人说:啊呀,你们山东人好能喝酒的啦。去北京会友,北京人说:全国人民就数山东人就能喝酒。同样无论去东北还是去西北,言必称山东人最能喝酒。最让我觉得无法理解的是去内蒙古,蒙古族朋友也说:你们山东人最能喝酒。

实际上每个地方关于饮酒的风俗相差很大,大多数风俗都与本地的特殊人文环境有关。广东人喝酒时几乎是从来不劝酒的。广东人接触西方文明较早,尤其是受香港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比较明显。主人会客气的问你要不要喝酒,如果你说不喝酒,主家也就不再劝你。广东人请客席间白酒,洋酒等各种酒品应有尽有,你要喝酒最好是自斟自饮。

东北人喝酒主要是为了唠嗑儿,联络一下感情,开怀畅饮才是东北特色。东北老爷们儿喝酒时不仅仅是比拼酒量,比拼的还有口才。说话多喝酒就多,把自己放倒了,也就把朋友放倒了。

西北人酒席间非常豪爽,而且带着一种那么憨厚朴实的直爽味道。先上一盘花生米,一碟拍黄瓜就开干,等到正菜上来就差不多已经八分醉了。宁夏人特别喜欢划拳,即使在银川最豪华的星级酒店,也可以猜拳行令,这种情形真的是全世界都罕见。

跟内蒙的朋友聚会是最令人愉快,最令人难忘的。内蒙人无论是汉族还是蒙古族都热情豪爽,几乎人人都是歌唱家。蒙古族朋友端起酒碗给你唱悠扬高亢的蒙古曲调,汉族朋友端起酒碗给你唱掏心掏肺的晋陕情歌。内蒙古人的聚会醉人的不仅仅是酒,更是人与人之间朴实的感情。

河南老乡劝酒方式比较特别,全国人民对这个事很有意见。河南朋友的劝酒方式是给你端酒,劝你喝酒自己却不喝。端酒至少三个,也可能是六个,或者是九个,或者是十二个。其实河南人这种端酒的方式,是源于一种最朴实最真挚的待客之道。以前家里穷,买了酒自己不舍得喝,就想方设法让客人喝到高兴。这种源于生活的无奈,却饱含着真挚情感待客方式,慢慢就成为习惯并延续了下来了。

山东乃孔孟之乡,自古喜欢讲究礼数。尽管孔老夫子和孟亚圣的著作当中似乎也没有指明山东人到底应该怎么喝酒,但是山东人在酒局上却拼命搞出一些复杂的套路和礼节。

说到山东人的酒局,首先第一件事情就是排座位。酒席上要按照长幼和身份来排座次。有些特别的场合,如果座位搞错了往往会引起不愉快的事件。主人(也叫主陪)应该坐什么位置,第一主宾应该坐什么位置,第二主宾应该坐什么位置,副陪应该坐什么位置,有约定俗成的固定安排,这些都是有讲究的。就单单这个座位的安排,就让初次到山东的外地朋友摸不着头脑无所适从。

关于山东人的待客之道,第二个特点是山东人招待朋友时喜欢约上一群朋友来陪酒,凑满一桌。人一多就热闹了,频频敬酒,推杯换盏,一来二去往往就喝多了。

外地朋友对山东人待客之道的最大误解是认为山东人会拼命劝酒,以把人灌醉为目的。这真是个天大的误解!

现在本人就把山东人的劝酒方式做一详细解释,帮您解除这些误会。

山东人的待客之道是敬酒,其实这种敬酒是有严格的礼数和程序的,席间如果有人乱了套是绝对不允许的。根据传统习惯,首先是主陪带三个酒,副主陪带三个酒。主陪和副主陪的带酒数量在不同的场合会有些变化。比如,如果主宾是致力于在仕途发展,带酒的总数就是七个,按照七上八下这句俗语,七为吉利数字。如果主宾是商界人士,主陪和副陪带酒的数量就是八个,讲究的是发发发。主陪和副陪礼数过后,接下来按照长幼顺序席间依次带酒敬酒。再接下来就是来宾按照长幼和身份依次序回敬主方。就按照这种程序和理数,一来二去,客人差不多也就半斤白酒下肚了。尽管我再三强调山东人不会给客人拼命灌酒,但是按照这一套程序走下来,没有半斤酒的酒量还真的是撑不住。

最后我特别强调的一点是:山东人待客之道实际上是把酒局的结束权交给主宾。前面这一套相互敬酒的礼节和程序走完之后,有个别人为了加深感情会单独敬酒。这个时候主人会向主宾示意,请主宾对今天的聚会进行一个总结,实际上就是请主宾来宣布此次聚会可以结束了。正是由于主宾掌握了结束此次聚会的权利,主宾可以衡量一下今天是不是喝好了,是不是喝足了,是不是大家都高兴了,以此来决定是否结束今天的酒席。然后主宾愉快的宣布:今天的酒就点到为止了,下面大家吃饭,上面条,上馒头,上油饼,上水饺!

各位看官,你看到最后是不是就明白了,山东人在整个酒席期间并不是拼命劝人喝酒,酒席聚会的原则是喝好喝足,喝的愉快!

我大中华地大物博,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人文环境,有不同的风俗。今日这一篇俗不可耐的文章,是为了加深相互之间的了解,尤其是消除外地朋友对山东酒文化的误解。文中言语粗鄙,观点仅为一家之言,各位看官看过之后心中一乐就好,不必当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全国各地喝酒风俗酒规,你,中了吗?
山东被评为最能喝省份!
在中国的酒桌上,坐的位置有什么讲究吗?
[灌水]山东人的喝酒规矩
中国丧命式饭局:喝的不是酒,是“钱途”
关于山东酒桌座次安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