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代犀角雕:106件精品高清大赏,附参考价格及解说!

  (清乾隆 犀角雕螭龙纹杯,“盛辅功作”款,宽12.5cm,重185克,RMB 694400)


  清初的犀角雕刻继承明代的传统风格。因明末著名的牙角雕刻家仍继续从事雕刻工艺。雕刻蟠螭纹和龙纹的犀角杯数量增多。进入乾隆朝,犀角雕的器形种类颇丰,除杯外,有圆雕人物、洗、挂件及仿古器形爵、鼎、羽觞等,雕刻工艺精致至极。清后期,犀角料进口减少,且主要作药材,犀角雕刻艺术遂走向衰落。

  001-清早期 犀角雕松鹤杯

  高:11.3cm 口徑:14cm 重:605g-RMB 2,600,000-2,800,000


  犀角自古就是珍贵的药材,其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镇惊的功效。因其材料的特殊药理作用,并传说毒酒与之相遇,则即刻呈现白沫,所以常常被雕刻为各类杯具。较为丰厚的外壁给予能工巧匠施展才华的空间。犀角杯在具有一定药效实用性的同时,也成为历代文人官宦所追捧珍藏的物品。

此件犀角雕松鹤杯以高浮雕工艺制成,选材硕大,色泽棕褐,敞口敛底。杯身雕为一粗状的松杆,密布鳞皴瘿节。一侧伸出一枝杆,松针簇簇。两只仙鹤于松下相对而舞。整只角杯雕法古拙,亦不乏精致。其造型与南京博物院藏明代朱松邻款竹雕笔筒风格颇为类似。

  002-清初 荷塘清趣犀角杯

  高:10.4cm 重:260g-RMB 1680000


  角杯以亚犀良材而制,杯身雕以荷叶,杯柄部高浮雕为莲茎形,枝蔓交错,盘曲于底部。一朵半开的荷花人底部探处,支撑杯腹。杯身中部高浮雕一只盛开的荷花,杯身另一面,一只荷叶出水挺出,姿态阿娜,荷叶之上,一只活灵活现的螃蟹雕于其上,周围饰以水草及水生花卉。整只角杯用材硕大,雕工圆润、简约,颇有趣味。

  003-清早期 犀角雕

  004-清早期 犀角雕十八学士图杯

  长17.8cm-RMB 347,200

  005-清早期犀角雕梅花杯

  006-清早期 犀角雕梅花杯

  007-清早期 尤侃制犀角雕双鹰杯

  长15.5cm;高11cm-RMB  8050000

  008--清早期 犀角雕螭龙纹方杯

  009--清早期 犀角雕螭龙盃

  长10cm-RMB 400,000-500,000

  010-清早期 犀角玉兰杯

  口径9.3cm;高4cm;款铭:子沾。RMB 400,000-700,000

  107-清 犀角雕螭龙饕餮纹双耳杯

  长15cm;重365.4g;RMB 5175000

  参阅:中国犀角雕刻珍赏,P67,20号藏品

  来源:原叶义先生旧藏


  此犀角杯为爵式杯,整块琢雕,色呈琥珀,泛黄褐,上浅下深,微透光,采用深浮雕,间以透雕技法镌制而成。以一只硕大的犀角掏挖雕就,敞口,两侧雕塑数条螭龙纹,攀爬于杯身两侧,身躯健壮,面目凶悍狰狞,指爪犀利,尾羽飘逸,将螭龙的矫健和苍穹表现的淋漓尽致,杯身通体仿效战汉青铜纹饰,以剔地浅浮雕的手法雕刻,图案纹饰以抽象的兽面纹,又极具抽象效果,雕刻精湛。


  清代早期承袭明末风格,大多古朴拙雅,样式别致,加之此时好古之风盛行,不仅器形古朴典雅,纹饰亦是多慕古雕琢,而三代时期的兽面纹自然是其模仿之源。此犀角杯形制精巧,雕琢细腻,刀法神妙,纹饰古朴,为清代早期仿古制品之一。

  011-清康熙 御制犀角“苍龙教子”三足爵杯

  来源:法国Cédric Curien家族旧藏;高17cm,RMB 5600000


  清康熙 御制犀角“苍龙教子”三足爵杯赏析(北京故宫博物院古器物部 研究员刘静)


  犀角在医药价值中,历来被列为名贵药物物种之一,早在中国商代,即已受到重视。并把犀牛视为‘国之宝’,把犀角称为‘物之珍’,同时把犀角与夜光璧、明月珠以及金银奇宝相提并论。《韩诗外转》一书中曾记有「太公使南宫适至义渠,得骇鸡犀以献纣」。《战国策.楚策》和《汉书》中也均有关于犀角的记载。


  犀角之所以珍贵,一是物以稀为贵,因犀角比象牙更为难得。二是犀角可以入药。在药物的成分中,犀角作为清热、解毒、定惊、止血的上等良药,它的主要成份中含角质及碳酸钙、磷酸钙、酪氨酸等。在现代科学发展的今天,可分析出犀角的药用元素,并不为奇,但在古代就能够证实犀角的药用功能,真是令人惊叹。正因为人们认识到它具有药用的功能。所以从商周时期始,古人就曾‘以兕角为觚’,将它刻制成饮酒的器皿。企望在饮酒的同时,将药力溶于酒中,达到疗病养身的效果。如古代南北朝石刻壁画中,尤其是饮宴图中,可看到达官贵族手中高举犀角觚杯,祝酒庆贺。宋代文献中也时常有关于犀角做杯的记载。


  犀角作为杯盏并上升到艺术领域,最为兴盛的阶段,是在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这一时期由于工艺美术突飞猛进的发展,雕刻工艺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皇宫贵族不仅要拥有高雅的瓷杯,精美的玉杯、玛瑙杯等,还别出新裁,将精湛的雕刻艺术扩到犀角的材质中来,另外中国与南亚、非洲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犀角不断自远方输进,这样犀角雕刻艺术与竹、木、金、玉的雕刻艺术亦同为艺林珍赏之品。其间文人、富豪们在饮酒作歌或养生健体时,把玩犀角制成的杯盏,更当成是十分遐意之事。特别是文人墨客利用自身的优势,挥笔作画,将花草鱼虫、传说典故,运用于笔端。有的竟亲身涉足于雕刻领域,领会作画、雕刻的那种怡然雅兴,使犀角制成的杯、爵、壶等酒器,花纹各异,玲珑细致,精美绝伦,闻名于世。


  明清时期,犀角杯的制作基本有四种方式:

  一种是采用高浮雕几番制作的山水人物、鸟兽鱼虫、花草果实杯。这类作品受江南竹木根高浮雕、圆雕风格的影响,犀角作品大部分是以传统的吴派画意中的山水、人物、花鸟为题材,进行雕琢。如恬美宁静的农家乐场面;丰富精彩的花鸟鱼虫图案纹饰;携琴访友,以文会友的园林景致,内容广泛,层次丰富。特别是有的犀角杯被刻成了花形或叶形。花或叶与杯融为一体,形象极为简洁而优美,很受明清文人的重视和青睬。


  第二种是仿古器皿。当时玉器的仿古之风十分盛行。这种仿古风气对其它工艺材料也产生了很大影响,而犀角本质古香古色,浑厚苍深,做仿古铜器的造型和花纹,自有其得天独厚之处。所以犀角雕刻在乾隆时代出现的仿古铜器的器皿蔚为一时的风尚。这类作品造型有壶、杯、爵杯、觚等,图案式表现方法也很多,既有典型的图案化的蟠螭、兽面、几何纹,也有写实性的云水、龙凤纹,结构与形象的处理都体现了很强的传统风格。在图案的构成上,既注重运用疏密、繁简、动静的对比,也注意运用大小及深浅的对比,使刻划的对象主次分明,形象生动,线条流畅而整体感强。


  第三种是杯造形奇特,最为清雅的槎形器皿。如同一种枯木制成的小船。


  第四种是光素形造型器皿。

  犀角雕刻作为与竹、木、金、玉雕刻艺术同为艺林珍赏之品的同时。犀角的雕刻能手也截然而出,明代鲍天成、濮仲谦、尤侃、江福生和清初的尚均,他们都是身兼多技的著名雕刻家。均能用犀角、象牙、各种硬木、香料等材料雕刻各种奇巧精美的杯、盒、扇坠及发簪、印章之类,工细绝伦。在江南很负盛名。


  此件仿古犀角爵杯,浅棕色,仿古代青铜爵杯形。作者将犀角尖部锯开,剔出多余之处,加热使三足处外撇呈象牙状。爵杯口两端上翘呈长椭圆形,阴刻雷纹口沿和菊纹杯腹,又用浅浮雕的形式,在杯口壁上雕有大小螭龙四条。此件爵杯体现了很强的传统风格,是宫廷造办处根据《武英殿铜器图录》上商代铜器造型制作的。在图案的构成上,非常注重运用疏密,繁简、深浅、动静的对比,也注意运用大小及深浅的对比,刻画的对象主次分明,形象生动。雕刻上,刀法精绝,圆雕、浮雕兼配,多种雕刻技法融为一体,纹饰细密精美,线条流畅而整体感强。设计巧妙,造型新颖,既有古韵,又不落俗套,图案纹饰既表现的非常活泼生动,又与吉祥寓意相连,呈现出“苍龙教子”之意。反映了期明末清初时期仿古艺术的典型风格,是犀角艺术中的珍品。

  012- 清康熙 犀角雕张骞乘槎杯

  长19cm、宽19公分;木座重178克-RMB 7182040

  此器原为澳洲私人收藏,2006年3月29日于纽约佳士得拍卖,拍品237号。


  槎杯将亚洲犀角斜剖面雕成,内部掏空如古木。槎首有流,槎尾枯木叠立;一侧置满插四季花卉的藤蓝,老人面带微笑,广袖长衣,长髯垂胸,手持并蒂莲枝,倚坐于槎中;槎下刻旋涡纹,波浪翻滚;槎一侧题「槎仙 青萝盦沈倬章藏玩」,另一侧题 「癸 丑年二月松窗题记」随「端友刻」印章款。此器呈蜜色,随形巧施刀凿,古雅精致。在槎一侧的题字来自晚清砚刻名家陈端友(1891-1959),为当时的藏家沈倬章而题,癸 丑年应为1913年。松窗是当时的篆刻家、考古家褚德彝(1871-1942)。褚德彝,字松窗、守隅等,号礼又作里 堂,别号汉威、舟枕山民等,浙江余杭人。篆刻初师浙派,后精研秦汉印,所作挺秀苍劲。侧款所刻篆文,亦短峭入古,别有风韵。此器题材出自张骞乘槎寻找河源的典故。晋代张华《博物志》中记载:传说天上的银河与大海是相通的,每年八月都有槎往来。曾有人因好奇乘槎而去,发现一处世外桃源,织妇和牵牛人皆悠闲自在,怡然自乐,一派田园气象。唐代诗句中常有述及浮槎者:「宾至星槎落,仙来月宇空」、「厩马翩翩禁外逢,星槎上汉杳难从」等,因此「星槎」、「乘槎」变成流行的吉祥用语,也用此作工艺美术品的装饰题材。多用以称颂升官或比喻贵宾光临,深得文人士大夫的喜爱。

  013-清康熙 犀角雕「穆王八骏图」杯

  高17.8公分 木座重:392克。RMB 23196760

  此器1997年于伦敦宝龙(Bonham’s)拍卖,

  2002-2005年间于香港艺术馆《金木水火土:香港文物收藏精品展》中展出。


  杯敞口,敛腹、平底。外壁通体雕溪水淙淙,枫叶处处;八匹骏马神采骏逸,姿态各异,或立或卧,或互相偎依,与两位身穿官服的牧马官悠然地憩息于树下溪旁;器边镂雕枫树由底至口沿形成杯鋬,枝干延伸至器内,使杯身与杯鋬浑然一体;外壁空白处题「穆王八骏图」,钤「含卿」款。此杯色如蒸栗,器形硕大,雄浑朴拙。采用浮雕及镂空技法,用刀朴质有力,雕工细致逼真,气魄不凡。唐朝诗人白居易有曰:「穆王八骏天马驹,后人爱之写为图。」《八骏图》是从六朝起就很流行的一幅画,画中描绘周穆王游昆仑山时为之驾车的八匹良马。据《拾遗记?周穆王》记载,「八骏图」中的八匹马传为周穆王御驾坐骑,谓「王驭八龙之骏」,分为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华骝、绿耳八骏。也寓人才济济、马到功成之意。此题材在玉雕或犀角器中不为多见,唯见于明末竹器中,甚为珍罕。

  014--清·康熙 犀角雕饕餮纹夔龙耳杯

  高14.2cm


  杯用犀角雕成,大口沿,方唇,口沿饰有回纹装饰带,杯耳由对称的两条夔龙构成,杯身犹如挂角方斗,满饰仿青铜器的饕餮纹,杯下承三足,此器为仿古造型,纹饰繁复,反映出作者浓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雕刻技艺,表现出宫廷艺术追求精致的物质。

  015-清乾隆 犀角螭龙杯

  直径7cm


  质较透,线条流畅,器身浮雕五螭虎龙为主,底刻一“寿”字,以“虎”名代“蝠”,寓意为“五蝠捧寿”有吉祥意。

  016-清乾隆 三螭龙杯(亚洲犀角)

  017-清乾隆 犀角雕文殊像

  高10.5cm,重198g-RMB 1904000

来源:美国西海岸旧藏;美国旧金山Bonham' s 2005.11.21,Lot9173


  文殊菩萨(梵文:[Maju rī]),即文殊师利或曼殊室利,佛教四大菩萨(象征愿力的地藏王菩萨;象征实践的普贤菩萨;象征智慧的文殊菩萨;象征慈悲的观世音菩萨)之一,代表聪明智慧。因德才超群,居菩萨之首,故称法王子。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他们一起被称为现在娑婆世界的“释迦三尊”。文殊菩萨的名字意译为“妙吉祥”;Ma ju 文殊或曼殊,意为美妙、雅致、可爱, rī 师利或室利,意为吉祥、美观、庄严,是除观世音菩萨外最受尊崇的大菩萨。文殊菩萨在道教中称文殊广法天尊。文殊也是八大菩萨之一,在日本是“大和十三佛”之一。藏教说中国皇帝是它化身。据《首楞严三昧经》,文殊师利菩萨过去早已成佛,名为龙种上尊王如来[1]。其指导弟子很多也已成佛,所以经中常称祂为佛母、诸佛之师。但为方便教化,利益众生,现乃倒驾慈航,化作菩萨,一方面协助释迦牟尼佛弘法利生,一方面与普贤、观音、地藏联合普度众生。佛在《放钵经》中说:“今我得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威神尊贵,度脱十方一切众生者,皆文殊师利之恩,文殊师利本是我师。过去无央数诸佛,皆是文殊师利弟子,当来成佛者,亦是其威神势力所致,譬如世间小儿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圣无动尊经》中说:“妙吉祥菩萨是三世佛母,故名文殊师利。”


  犀牛角有解毒辟邪之功能,如同毒药接触,则毒药发生白沫,因而被帝王所重视,制为杯盏等器皿,以检验食品,从而使犀牛角雕刻成为古代角雕的著名品种。汉唐始,大秦(古罗马帝国)、条支(今伊拉克)等国的犀牛角就经由丝绸之路从域外入贡传入中国。唐、宋、明各代,犀牛角除由外国使节作为礼品赠送帝王外,还流传民间。。《续夷坚志》记载,宋孝宗腰部的佩带为犀牛角制成,呈南极寿星像。宫廷匠师多依据犀牛角的自然形状,雕刻酒杯,供帝王享用。明清时期精湛的雕刻艺术扩展到犀角材质中来,雕刻工艺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这样,形状众多、花纹各异的犀角杯就脱颖而出,闻名于世。


  在藏教中清代皇帝被视为文殊菩萨的转世化身,哲布尊丹巴曾亲自为康熙皇帝制作文殊造像。故文殊造像为宫廷造像之代表性题材,颂扬帝王如佛陀在世护持人间。

  018-清乾隆 犀角雕螭龙纹杯

  “盛辅功作”款,宽12.5cm,重185克-RMB 694400


  此器造型仿八瓣棱形的古铜器,有两握柄,柄上饰如意形卷云纹,口沿内外均饰精细的回纹一周。杯外壁饰以回纹地及兽面纹,杯足下端再饰一周回纹,底有“盛辅功作”四字阳文篆书款,工艺精良造型别致纹饰规整,打磨细致。近口沿处镂雕五条螭龙,姿态各异地攀爬于杯口四周,生动活发,神态逼真,或回首对望或相互嬉戏。螭龙独角长发,四肢关节处雕卷云纹,尾长而分叉回卷,造型仿汉,韵味奇佳。犀角质老,竹丝纹明显,色泽铜红,色、质、工、韵皆佳且风格古雅统一,是一件清代乾隆朝之佳器,具有造办处制器的高超水准。“盛辅功”为谁人现不可考,但此款识与美国哈佛大学博物馆藏的一件犀角龙纹鼎的款识相同,且都为仿古螭龙纹装饰,雕工风格特点一致。

  019-清 犀角摆件

  高8cm,带象牙座、有裂-RMB 179200

  020-清 犀角摆件

  高21cm-RMB 369600

  021-清 犀角摆件

  高10.5cm,重313g-RMB 120,000-180,000

  022--清 犀角摆件

  高11.5cm-RMB 134400

  023--清 犀角摆件

  高14cm-RMB 345000

  024-清 犀角镶银摆件

  高32cm

  025--清 犀角摆件

  高11.5cm,252g

  026--清 犀角摆件

  高16.5cm-RMB 69000

  027--清 犀角摆件

  高16cm-RMB 80500

  028--清 犀角龙纹摆件

  高25.5cm;重2081克-RMB 563500

  029--清 犀角摆件

  高14.5cm-RMB 63250

  030--清 犀角纸镇

  高10cm-RMB 58240

  031-- 清 犀角摆件 (两件)

  高17cm;高9cm-RMB 97750

  032- -清 犀角摆件

  高22cm-RMB 105800

  033--清 犀角原角

  高18.8cm-RMB 358400

  034--清 犀角观音

  035-清 犀角雕观音像

  高12cm-RMB 2530000

  036--清中期 犀角雕观音坐像

  037--清 犀角观音像

  高14cm,587g;RMB 977500


  作品以整枝犀角圆雕而成,选材硕大,角质细腻,包浆温润。菩萨面颊丰腴,微闭双目,面目清秀,眼睑低垂,端庄慈祥,优雅可亲,甚是生动传神。身穿广袖法衣,衣纹飘逸自然。菩萨盘坐于单层覆式莲座上,右膝微屈,双手环抱右膝,一串念珠挂于右臂。此观音像采用圆雕技法,刀法凝重,刻工简练,各处雕琢细腻灵动,精致圆润,人物颇得传神之妙。

  038--清 犀角观音像

  高16cm;重768克-RMB 690000

  039-清 犀角雕观音像

  高16cm-RMB 575000

  040- -清 犀角观音像

  高22.5cm;重1677克-RMB 977500

  041--清 犀角观音坐像

  高13cm-RMB 156800

  042--清 犀角雕观音

  高16.5cm,重366g-RMB 713000

  参阅:中国犀角雕刻珍赏,P125,77号藏品


  观音造像秀美典雅,发髻高耸,面目清秀而不失庄严肃穆,大耳垂肩,身披衣袍,飘逸轻盈,观音一手持念珠,游戏趺坐于紫檀雕莲花高台上。整件雕像模仿明代德化窑何朝宗的造像造型,高贵而不失和蔼可亲,神态把握的恰到好处,十分见雕刻功力。整件造像以犀角圆雕而就,色泽深沉红润,微微透明,极为美艳,纹理清晰流畅,选料优良。

  043--清 犀角观音像

  高18cm,微纹-RMB 761600


  作品以圆雕技法雕成,菩萨头绾发髻,面颊丰腴,弯眉细目,修鼻秀口,面目清秀,眼睑低垂。身穿长袍,肓披天衣,广袖。//此件取整料截取而成,不惜工本。各处雕琢细腻灵动,衣纹写实,洒洒落落。菩萨端庄慈祥,优雅可亲,甚是生动传神。

  044--清 犀角雕观音坐像

  高13.5cm


  作品是圆雕的观音坐像,面目详和,发丝细腻,安详盘坐。作品精细入微,神情生动。

  045-清 犀角释迦小像

  高8.4cm-RMB 200,000-300,000

  046--清 犀角文殊菩萨像

  长12cm-RMB 345000

  047--清 犀角文殊菩萨像

  高14.2cm;重656克-RMB 345000

  048--清 犀角雕药师佛

  049--清 犀角雕罗汉像

  高6cm-RMB 92000

  050--清 犀角弥勒像

  高5.7cm;重157克-RMB 92000

  051-清 犀角弥勒坐像

  长6.5cm-29g-RMB 184000

  052-清 犀角雕弥勒

  14cm-RMB 1,800,000-2,500,000


  雕件呈枣红色,取大型犀角雕制而成,角质细密。弥勒身前伏有四个玩耍童子,身后亦藏有一个,其乐融融,悠然自得,弥勒佛手捧蝙蝠,面露憨笑,精细传神,取意多子多福,祥和如意。

  053-清 犀角雕弥勒佛像

  高16cm,重1300g-RMB 920000

  参阅:中国犀角雕刻珍赏,P115,67号藏品。


  座像供件以整枝犀角倾覆而制,圆雕弥勒,佛主面容圆润,天庭饱满,宽鼻大耳,憨厚而笑,身躯壮硕,袒胸露肚,衣襟敞开,大肚朝天,收容天下之难;五个孩童攀爬于弥勒佛祖之上,天真烂漫,活泼传神。五子弥勒选用犀角材质细腻红润,纹理流畅清晰,为犀角摆件中的硕大之器,用料之宽大,十分难得。

  054--清 犀角雕五子登科摆件

  高10cm-RMB 402500

  055-清 犀角雕铁拐李像

  056-清 犀角雕鹿翁摆件

  高5cm,31.7克-RMB 80500


  摆件以犀角圆雕制作,一位长寿翁端坐而栖,头戴瓜皮帽,笑容满面,眉宇清晰,美髯飘逸,身前一只小鹿依附而卧,温顺可人。整件犀角雕刻件以不多的雕刻技法为之,寥寥数刀,将长者和小鹿的神态刻画的恰到好处,整件犀角质地细腻,深沉红润,纹理清晰,因年久而微有风化,更显古朴自然。

  057-清 犀角雕文官像

  高17.5cm


  此文官佛像用犀角雕刻而成,色如蒸栗,面部表情祥和,头戴官帽,双手合实,衣纹雕琢细致,线条流畅,包浆自然。

  058-清 犀角雕人物像

  高6cm;109g-RMB 13800

  059-清?犀角雕仙人乘槎摆件

  高:9.5cm 長:26cm 重:303g-成交价:1904000


  仙人乘槎为流传悠久的故事,晋代张华《博物志》中记载:传说天上的银河与大海是相通的。每年八月都有槎往来其间,曾有人好奇乘槎而去,发现一处世外桃源。织女与牛郎于其间悠闲自在,怡然自乐,一派田园气象。后来人们又常常将“张骞穷河源”的故事与之混同,但都被寄予了升仙的美好愿望。此件犀角雕仙人槎用料颇大,古木盘错的槎于海浪中乘行。槎前窄后阔,后部枝叶丰茂,花果满枝,雕琢层次丰富。一高士右手扶槎,左手执一花枝置于肩上,胡须飘然,仰面生于舟中,似在探问银河,神情悠然自得。

  060-清中期 犀角雕张骞乘槎角杯

  061-清 犀角雕仙人乘槎摆件

  062-清 犀角仙人乘槎摆件

  长15cm-RMB 43700

  063-清 犀角张骞乘槎摆件

  长27.5cm;重401克-RMB 448500

  064-清 犀角仙人乘槎摆件

  长29cm;重894克,带紫檀座-RMB 500,000-800,000

  065-清 犀角雕饕餮纹牌

  长5cm,重量:31克-RMB 41440

  066-清 犀角雕松下人物牌

  067-清 犀角雕岁寒三友佩

  068-清 犀角雕龙纹佩

  长4.5cm-RMB 6720

  069-清 犀角雕扳指

  070-清 犀角雕螭龙纹扳指

  口径2.5cm,重13.4g-RMB 86250


  扳指以犀角为材,旋削圆润,犀角质地细腻深沉,细密的竹丝纹丝丝入扣,十分可人,扳指周身阳雕螭龙纹,双螭赶珠,身躯健壮,指爪犀利,图案纹饰富有动感,又极具装饰效果,是小件犀角中的掌上把玩之物,十分可爱。

  071-清 犀角雕

  072-清 犀角手串

  073-清 犀角手链

  074-清 犀角手串

  长11cm,32g-RMB 13800

  075-清 犀角手串

  长40cm-RMB 13440

  076-清 犀角朝珠

  长85.5cm-RMB 94300

  077-清 犀角朝珠

  长95cm,配楠木盒-RMB 20160

  078-清 犀角朝珠

  长70cm-RMB 69000

  079-清 犀角雕佛珠 手串 (2件)

  240g-RMB 1,000-1,000

  080--清 犀角雕佛珠串

  108颗,387.5g,-RMB 1,000-1,000

  081-清 犀角雕佛珠

  108粒,长63cm,124g-RMB 9200

  082-清 犀角雕花果如意

  长18cm,40g-RMB 25300

  083-清 犀角闲章

  高9cm-142g-RMB 11500

  084-清 犀角平头章

  高5.5cm;重31克-RMB 48300

  085-清 犀角雕牛纽印章

  086-清 犀角雕狮钮闲章

  高5cm-RMB 12320


  犀角质料,圆柱形,包浆亮丽,光润。印面光素无纹,钮雕成狮兽形状,肢体健硕,圆眼微凸作昂首挺胸姿态,气势凌人。此为大器小做,俗器精做的代表,意趣异常生动。

  087-清 犀角雕龙钮印

  4×3.5×6cm-RMB 180,000-200,000


  方章为犀角尖部雕制而成,色泽黑赫,质地滋润。钮部圆雕霸下驮书,取自大禹治水,霸下背驮洛书破水而出,助大禹整治水患,霸下仰头长啸状,毫发毕现,体形矫健,头大脸阔,姿态甚是威猛,舍我其谁的霸气喷薄而出。底刻“利说前事”四字篆书,刻工遒劲古拙,苍劲老辣。

  088-清 犀角雕笋形水呈

  长15.8cm,重109克-RMB 300,000-500,000


  水呈取整只犀角雕刻而成,兼具浮雕、刻划、掏挖各种技法,颜色红亮暗沉。笋箨层叠错落有致,纹理丝丝清晰,刻画细腻自然,层层包裹笋肉,尖端巧用犀角与笋尖形似,自然过渡雕琢而成,底部横隔节节,笋身掏挖形成水呈,栩栩如生,极其写实,具见仿生的高妙技艺。下配牙雕草虫托座,亦精细雕琢成玉兰花叶枝干,盘中大小两只蟋蟀相向而望,伺机而动,一决高下,底部浮雕一蟾,怒目阔嘴,四肢健硕,伏地待动,与盘面两促织相呼应,颇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之趣。水呈底座均取名贵材料精细琢磨,取素雅天然之趣,颇为难得。

  089-清 犀角福寿纹水盂

  长6.6cm;重49g-RMB 60,000-90,000

  090-清 犀角葫芦水盂

  长15.8cm-RMB 60,000-90,000

  091-清 犀角雕松竹梅洗

  长9cm-RMB 300,000-400,000

  092-清 犀角荷花螃蟹洗

  直径17cm

  093-清 犀角莲荷水注

  长13.3cm;重190克-RMB 800,000-1,200,000

  094-清 犀角人物纹笔架

  长14cm-RMB 69440

  095-清 犀角雕人物山子、笔架各一

  笔架长16cm;山子长6cm,W75g-RMB 9200

  096-清 犀角雕石榴摆件

  长9cm-RMB 84000


  犀牛角制,采用圆雕及透雕技巧。器身作一榴开百子,三小石榴饱满开绽,上下呼应。两只瓢虫攀附于石榴底部,趣味昂然。镂雕成卷转叶枝,并雕饰以半开花朵及待放花苞。犀牛角纹理化为叶脉,微光闪烁;榴籽晶莹剔透。整个作品匠心独具,善用天然巧作,浑朴自然,寓意吉祥。

  097-清 犀角雕山水山子

  高:15.5cm 重:537g-成交价:728000


  山水以犀角雕成,用料硕大,以高浮雕的手法雕出山石层层,凹凸有致,皆有左右俯仰之势。山石间,一泓清泉曲曲流出。在如此出壕中屋宇错落。松树,桐荫于屋宇之前,祥云朵朵与层层树荫拉开深远的层次。

  098-清 犀角雕竹纹镇纸

  长25.3cm,372.4g,梓檀座-RMB 30,000-30,000

  099-清 犀角整雕福禄大摆件

  高41cm-RMB 649600


  此杯取材整枝犀角的中心,色泽深沉,包浆厚润。中国古代犀角原料十分稀缺,基本来源是外国的贡品,故十分珍贵。朝廷常用贡来的犀角选良工雕琢成精美的犀角杯等器物,供皇家享用和赏赐功臣。《明史·舆服制》载:“其带一品玉、二品花犀、三品金银花、四品素金......”,即二品官员方能佩戴犀角装饰的官带,可见犀角的高贵地位。

  100-清 犀角雕一束莲大摆件

  高75cm,1155g-RMB 1610000


  此犀角摆件采用通体镂雕工艺,莲花、莲蓬、茨菰、浮萍若干,束之锦带,故称“一把莲”。雕刻精湛,布局有致,精巧而有节奏,其风度神韵是清代犀角雕刻工艺的典型代表。莲花是中国古代的传统纹样,寓意高洁、清廉。明代永宣时期,“一把莲”是青花瓷器上典型装饰图案。此犀角摆件体量硕大,寓意美好,重量多达1155克,径长82公分,与同类犀角作品相比堪称上乘。

  101-清 犀角雕十八罗汉鼻烟壶

  高7cm-160,000-240,000

  102-清 (亚洲)犀角蝉

  L 7.5cm-起拍价:60000

  103- 清 犀角佛手

  长5cm;重20g-RMB 55200

  104-清 犀角雕金蟾螃蟹 (3件)

  RMB 1,000-1,000

  105-清 犀角雕太狮少狮摆件

  长6cm,20g-RMB 3450

  106-清 犀角葫芦烟鼻烟罐

  高18cm-RMB 672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代犀角雕之二 丨 106件精品高清大赏,附参考价格及解
100件清代犀角雕精品高清大赏,附参考价格及解说!
【转载】犀角雕 5
犀牛角清代艺术精品鉴赏集(下)
清代犀牛角作品欣赏
玩说 ┃ 清代犀角雕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