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德田虎雄系列 < 母亲的力量> 等五本书

赖其万

几星期前, 在中国时报 「浮世绘」 读到老友陈永兴医师写的一篇「开创王国: 日本医师德田虎雄给我的感动」, 看了以后马上去找这本书, 结果发现「望春风出版社」 所出版的德田虎雄系列一共有五本书, 第一本是< 母亲的力量> , 第二本< 只有生命是平等的> , 第三本< 从零出发> , 第四本< 笨小孩出头天>, 第五本< 不收礼物的医生> , 内容稍微有点重复, 但是如果详读< 母亲的力量>后, 再很快地浏览另外这四本书, 相信读者可以对德田虎雄医师有更多的解。看完这些书以后,我忍不住振笔疾书, 希望能与更多人分享这位追寻医疗普及化的日 本医界传奇人物-德田虎雄医师的好书。 德田虎雄生长于比日本九州南端鹿儿岛更南边, 一个叫做「德之岛」 的一个小岛, 岛上医疗资源缺乏, 居民生活困苦。 他小学三年级时, 弟弟半夜发高烧,但找不到当地医生晚上愿意来家里看病,而终于不治身亡, 因为这样的刺激, 他含著泪对自己说, 他有一天一定要做医生, 而且是一个二十四小时无休的医生。然而对于生长在德之岛的小村童, 要到日 本本土去考医学院,几乎可以说是作白日 梦, 幸而父亲深明大意义, 由于他本身过去未能接受良好教育, 而终身引以为憾, 所以不忍让儿子重踏覆辙, 因此不惜变卖农田, 使他能够从乡下的中学,降级插班转学到大阪的高中。 他最初与都市学生的成绩比起来瞠乎其后, 而后全年 无休的努力用功, 结果还是名落孙山, 但他咬紧牙关, 再加紧准备重考, 两年以后,终于如愿以偿地进入大阪大学医学系。 在就读医学院期间, 德田虎雄仍因为经济困窘, 不得不当家教或临时工, 自行负担学费和生活费, 加上大学期间就与青梅竹马的秀子结婚,夫妻在这期间拚命打工, 而后他又鼓励三个弟弟报考医学院。 然而因为生长环境的不理想, 三兄弟也都重考好几年, 四兄弟总共重考了十八年, 才全部实现了学医的梦想,而他也鼓励太太再回去学校, 念完药学系。 德田虎雄毕业后, 选择走入外科, 经常争取更多值班的机会, 一方面增加收入, 一方面增加临床经验, 以致于几乎以医院为家。他在< 母亲的力量> 一书里, 提到母亲勤劳困苦抚养全家, 给了他很大的启示。 他说他很少看到母亲休息, 在他念书时, 母亲总是坐在他身后编织衣物,直到他就寝后,母亲仍努力工作, 他说 「母亲是我学习的对象, 超越的目 标」,「母亲是我的最大竞争者, 我怎么可以输给她呢? 」就因为这样的理念, 德田医生说,「我将一天念十六小时以上,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没有一天休息地念书」, 而后他持续这般敬业态度, 使他「一个人可以做四个人的工作」,而完成了 许多在别人眼中看来是不可能的事。 他毕业没几年, 就开始想要改革日 本的医疗体制, 首先是他要成立全年无休、 二十四小时看病的医院, 以补偿童年时弟弟不幸夭折的憾事。为了开设第一家医院他先在大阪附近详细调查哪个地区平均病床最少、 医疗资源最不足, 而后选择其中交通较方便的松原市为第一目 标。 当他向银行贷款时, 由于他又没有担保品或保证人, 但他锲而不舍, 接连吃了二十几家银行的闭门羹之后, 终于有一家银行被他的认真执著所感动, 而接受了 他以投保一亿七千万的人寿保险, 用银行作保险受益人的方式,以他自己的生命作担保借款, 而借到了钱开设了第一家八十床的德田医院, 当时德田虎雄才满三十四岁而已。 医院开幕后, 由于他的经营方式与一般医院不同, 处处站在病患立场设想,提供全年无休的服务,因此病人争相涌来, 接著许多缺乏急救医疗设施的地方代表纷纷上门, 要求他前往开设新医院, 所以半年后又用人寿保险提高保额达八亿的方式, 开设了第二家野崎医院; 又过了不到半年, 再提高保额到十三亿, 而开设第三家岸和田德州会医院, 这些医院由于口碑甚好, 都很快就都人满为患。 接著有如雨后春荀,冲绳、 福冈、 京都、 神奈川到处各地, 纷纷出现居民要求德田虎雄前往设立医院的运动。 为了解决各地医疗资源不足的状况, 德田虎雄不断的辛勤工作加倍努力, 最后终于回到故乡德之岛、加计吕麻岛、 冲水良部岛、喜界岛、 与论岛、 奄美大岛、 种子岛、 屋久岛等医疗贫瘠的离岛地区开设医院,加上老人院、 安养中心、 长期照护设施, 一共将近一百六十家医疗机构,而所雇员工将近二万人, 短短三十年时间, 他成为全日 本最大的医疗机构拥有者, 设立的医院不只遍布全日 本, 更开始推展到第三世界的国家。 他在书中解释「德洲会」这个名 字的来源, 他说「洲」 代表陆地或岛, 但「德之岛」 这个「岛」 字让人觉得是个偏僻的小岛, 更使居民增加他的自己的自卑感。因此他选择取名「德洲会」 主要意义是不要忘记自己的出发点- - 德之岛。 他说 医疗法人德洲会, 是「站在平民医疗的立场, 追求最真诚的医疗」:「我们德洲会的理念是『创造能让病人安心的医院』、『创造能守护病人健康与生活的医院』, 而理念的实行方法是: 一、全年无休, 二十四小时营业 二、 完全不收住院保证金、 普通病房健保差额与冷暖气费用等 三、 对健康保险三成的自费部分有困难的人, 全额由医院负担 四、 视情况提供生活费的代垫或补助五、 绝对不接受病患赠送礼物与金钱 六、 不断提升医疗技术与看诊态度」 德田医生对日 本医疗来说来是一位充满叛逆性的改革者。 他认为日 本医学生毕业后, 总朝向名誉以及赚钱这条路走, 而没有把病人的安危视为最大的考量,是非常不对的态度。 当学生们轰轰烈烈的搞学运时, 他却集中精神思考医学教育应该要反抗学位的诱惑。 他说为了得到博士学位,使医学院这种本来是医疗技术、 人性关怀的学习殿堂, 却变成了老师驾驭学生的奴隶制度。 他认为不需要每一个医学系毕业生都变成医学博士, 最重要的是要能培育出医术高明,能够照顾好病人的医师, 而临床研究只要少数有心人去做就可以。 因此他在就学期间, 发动「博士学位罢工运动」, 而给他自己带来不少麻烦。 他也指出, 日 本医学教育制造出许多专家,却没办法训练出真正会看病的好医生, 他觉得而且日 本的医学教育训练出许多「会看心脏, 但不解肝脏的专 家」。 关于这点, 他说他很羡慕在美国念书的同学,在那里接受到完整的住院医师训练, 累积很踏实的临床经验, 而日 本医学生毕业后, 却多在研读艰深的课题,攻读博士学位, 却而不知道怎么看病。 德田虎雄医生在书中一再表示医疗品质是良心的问题,思想的问题, 更是政治制度的问题。 他对美国住院医生制度相当予以肯定, 他认为日 本医师只要工作时间稍为长一点, 就说是强制劳动, 但美国住院医师制度才是真正的强制劳动。他对日 本医学生医学系毕业之后, 通过国家考试后, 社会就对他们礼遇有加, 非常不以为然, 他深深体会到, 白 衣的尊严是需要用自己的行为赚来的, 读来真有戚戚之感。同时, 他所倡导的德洲会的理念也大力反对日 本医界收受红包的恶习, 他在书中也很坦然地承认自 己过去也曾随波逐流地在手术前收受家属赠送的红包,「开刀之前往洗手间,摸口袋偷偷打开, 看看里面有多少钱….., 此时的我已经迷失, 忘了当初成为医师时的自我要求与理想。 ….有一天, 我突然觉醒, 告诉自己不可这样沈沦、 继续同流合污。 我彻底警惕, 必须彻底改过, 回到发心当医师时的出发点,恢复端正心态。 」 德洲会的理想带给了日 本医界莫大的震撼与改变。 德田虎雄坚持「医疗是为患者服务, 而不是为医师服务」 的信念, 直言日 政治与社会结构充满问题,但又不能面对现实勇敢提出改革, 而以「没有穿衣服的国王」 相讥, 这对于日 本相当保守而且重视本身既得利益的医疗体系, 尤其是日 本的医师公会和旧有的金权政治派阀团体的结合非常紧密,因此德田虎雄在日 本各地要推展平民化的大众医疗照顾时, 确实也引起了许多医师团体结合政治势力的反对。 德田虎雄为了排除政治障碍与既得利益团体的抵制, 只好出马竞选国会议员,在旧有的田中角荣地方势力围剿之下, 他连续二次落选, 第三次才成功的在故乡当选众议员, 从此成为国会中医疗改革的推动者。 纵观他的求学、 行医、开设医院、 从政的人生过程,真是筚路蓝缕充满坎坷, 落第重考、 加班磨练、 借贷经营、 落选再选的经验, 使他深信「人生没有不可能的事, 人要成功没有其他办法, 就是勇敢面对困难, 用最坚强斗志,化不可能为可能, 即使只有 1%的可能, 也要坚持到最后一刻。 」 . 德田医师是个非常有创意的人,比如说他看到日 本人口 高龄化的问题, 就开始思考如何照顾独居老人, 以防他们临时发生心肌耿塞, 或脑中风时, 无人能够及时送病人到医院 。 他认为除了 开设医院以外,也要搭配地区医疗, 设法将民众组织起来, 互助合作。 于是他成立了「健康之友会」, 要求每位会员白天把旗子挂在门口, 而其他会友经过时可以进去探望, 彼此熟悉后,只要有一天没看到旗子, 就能及时将病倒的老人送医急救。 德洲会医院明订目 标就是能够入世, 深入市区, 深入医疗网, 他希望所有德洲会同仁都能建立清楚工作理念,那就是 一切站在老人的立场, 为他们著想。 他对生命充满热爱, 曾在书中一段描述日 本空难的故事, 当他听到飞机堕坠落在山上, 但由于天候不佳而停止夜间搜索时,他感到非常愤怒, 坚称如果能连夜搜索, 应可救出更多人。 而后来有一次发生医院同事到岸边冲浪失踪, 他坚持 发动所有德洲会员工搜索, 结果在凌晨两点成功地找到这位员工。这种对生命的尊重, 使我不由得想起八掌溪事件, 台湾人所表现出来的漠视生命的态度。 他书中提到不少富有哲理的人生态度, 他曾说,「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假定自己已不久于人世,有些人就会开始关心周遭亲友, 希望他们过得幸福, 对世界多一份贡献。 」 有这样的体悟, 人们就会每天认真的工作, 世界上的人就会更幸福。他在日 本全国四处演讲,引起热烈回响, 他鼓励许多穷乡僻壤的学生要看得起自己, 尤其在这系列的第四本书< 笨小孩出头天> 里, 他除了自己成功的故事以外, 又举了许多历史名 人的故事来训勉年轻人,好好奋斗,「有决心就可创造奇迹」,「他们能, 我为何不能? 」 他本身成功的故事就是勤能补拙, 有为者亦若是的最佳见证。他演讲中常提到一段感人故事, 一位年轻同事井村医生被发现右膝盖长了恶性肿瘤, 开刀以后切除整个右腿, 经过复健, 半年后就回到职场, 但不久就发现肺部转移, 但他还继续照顾病人。井村医生告诉他,「我是为了治疗病人才成为医生的。 所以, 一直到死我都不会离开医生的岗位。 」 这位年轻医师在最后一次医院朝会时, 与大家分享他的心情, 他说,「身为医生,我有三件难过的事。 首先, 患者知道他的病治不好, 我却没办法帮忙。 其次, 没钱的患者, 还得担心没钱无法治好病。 第三, 我原本以为自己了解患者的心情与想法,但事实上, 为疾病所苦的人, 他的心情是任何人都无法解的。 而我, 一直到自己快死了, 才终于解….」。 这位年轻医生离职一个月 后就过世了, 但德田医师在书中好几个地方都提到他常常在演讲写作中, 与他的医疗团队与社会大众分享井村医师的「三个无能为力」。 德田医师与太太一起抚育了七个小孩, 有五个成为医生。 他对于教导小孩也颇有心得, 当小孩因为爸爸需要去医院工作, 无法参加他的学校运动会而不高兴时,他会问小孩子, 如果医师周末都不在医院工作, 而那运动会中如果有哪个小孩受伤要送到医院时, 有谁照顾他们呢? 这使得小孩非但能够接受,而且还会告诉同学或家人, 爸爸工作的重要性。 他也提到小孩子不听话, 不愿意好好上课时,他如何与他们沟通、 鼓励, 他很感慨地说,「教育就是这么回事, 对小孩子有信心,他就会自我珍惜, 产生信心」, 这句话真是说中了 教育的真髓。 他的医院王国曾经引起美国拥有连锁医院的两家公司 HCA EMI 的兴趣, 而于 1 979 年邀请他到美国商量合作, 但德田医生在<从零出发> 这本书里就清楚记载这次访谈的经验, 他说他以几句话向美国利益为导向的企业经营者告别,「各位与我的理念有所不同, 各位经营的是企业, 我的梦想是塑造一个不管在何时何地都能让任何人的孩子享受完善的医疗的社会,并不是想要为了赚钱。 」最令人佩服的是, 德田虎雄医生在 1 981 年正式将德州会从 「医疗法人」 改为「特定医疗法人」,将德州会所有资产变成不是他个人的财产, 从此他对于这自己一生辛苦创业的庞大医疗王国将无法私自挪用或者留给子孙。 结果因为这样的改变,「很快的德州会医院成为全国最受医护人员喜欢的医院之一,大家都希望来这里工作。 」 德田虎雄医生奋斗一生, 但他连目 前住的房子都是租来的, 这种胸怀真是让人激赏。 对于台湾目 前许多所谓的「财团法人医院」 一窝风朝向企业管理汲汲于营利者, 不谛是暮鼓晨钟、 当头棒喝。 很不幸的, 听说德田虎雄医生最近几年罹患「运动神经原萎缩症」( 俗称「渐冻人」), 目 前已经十分虚弱。 他在书中写出他的座右铭,「诚实人生, 努力一切的目 标, 追求真实, 鼓励为此而活, 日 日 不懈怠,辛苦而作 , 实践真理路难行,以爱心坚持。 」 他说这是他自 我反省持续不断努力的源头。 他曾经说他深信,「人生只有一次, 重点是只有一次的人生, 要怎样有意义的活著,不后悔, 这才是重要。 」 我相信, 当我们看到他的人生是怎样走过来的, 大家都会同意他的一生是过得非常有意义的, 因为他改变了许多不对的制度, 启发了许多人的心灵,造福了许多人的生命。 看完这五本书, 我心里忍不住要问, 德田医师一生奋斗所想改变的日 本医界恶习( 红包、 回扣、收费太高、 过度为病人做检查、 滥开药、 不尊重病人隐私权、 病情告知与知情同意的不用心), 以及社会大众的就医态度( 爱看病、 爱吃药、 对一些疾病的偏见与歧视), 事实上与台湾目 前的情况不也是十分接近吗? 但放眼看过去, 台湾的德田虎雄在哪里? 我由衷地希望他的这些书可以带给台湾医界与大众更深入的自省, 帮忙年轻的医学生与医生找到学习的典范, 而给台湾的医疗环境带来更美好的明天。 ( 本人为「望春风出版社」股东, 为避免涉嫌「利益冲突」, 在此特别声明, 推 介此书绝非广告图利。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际医师节:不想被奉上神坛 也不想被恶意摧毁
日本顶级外科医生:面对人体的自然衰老,最重要的事是守护
一次看个够,日剧医疗剧(系列)推荐
多年吸烟后反复咳嗽咳痰咯血,是慢阻肺吗?这次,他做对了选择!
医管案例 | 南京明基医院:台湾管理模式的本土化
外眼看上海 | 世界级“神手”在沪“带徒弟” 脑外科医生福岛孝德大赞上海医疗水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