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崔玉涛大夫谈发烧
1.刚刚看个一位2岁的小朋友,妈妈发现3小时前开始发烧,当时体温达到38.5-39.5度。 妈妈没有给孩子服用退热药,而是径直到医院,希望得到医生的诊治。发烧只有3小时很 难通过体检或血液检查寻找到原因。到是妈妈应该在孩子体温超过38.5度时,给孩子服 用退热药物,避免高热惊厥的发生。 2.对待发烧,家长先不要过于惊慌。首先给孩子测量体温,如果体温超过38.5度给孩子 服用退热药物。一定注意药物剂量是否合适,再有多给孩子饮水。在保证体温不高于38 .5多同时,注意孩子是否存在咳嗽、呕吐、腹泻等不适。如果给孩子服药,一定记住药 名和剂量。若看病时向医生叙述清楚。 3。很多家长都感觉的到静脉注射可以退烧,于是大家认为输液是退烧的良策。其实,静 脉输液退烧不是其中输入的抗生素所致,而是输注的液体所致。退烧过程是需要体内通 过皮肤蒸发水分才能获得。由于发烧的孩子水入量相对不足,静脉输液增加了体内水量 。其实多饮水也是同样效果。 4.人体散热途径,也就是退烧途径有四条:1、经皮肤蒸发水分散热是最主要途径,占9 0%以上。所以发烧时不要给孩子穿的太多,应该少穿盖。2、经呼吸散热。发烧时呼吸会 增快加深。3、经排尿过程散热。多喝水多排尿。40、经排便过程。遇到孩子发烧要从这 四方面帮助孩子物理退热。 5.当孩子发烧,特别是体温超过38.5度时,服用退热药物。药物的作用就是强迫人体增 加散热。散热过程主要依赖皮肤排汗过程完成。如果孩子入量不足,体内水分欠缺,即 使服用了退热药物也达不到预期退热效果。这就是为何有些发热的孩子服用退热药物的 效果越来越差的原因。 6.孩子发烧时千万不能捂着。发烧时孩子穿着过多或覆盖过厚可影响皮肤散热。如果捂 汗过多,虽然可短时间降温,但捂汗会使孩子短时间丢失大量水分和电解质,特别容易 造成脱水。脱水反而又使体温升高。孩子发烧时在适当提高环境温度的同时,给孩子多 饮水或其它液体,少穿衣服或减少覆盖。 7.何为"着凉'?不是环境温度低就会使孩子着凉。只要孩子出汗时着风就会着凉。夏天 来临,室内外温差过大。孩子在室外玩耍往往会出汗。如果出汗的孩子立即进入开着空 调的室内,凉风吹着孩子就特别容易着凉。避免孩子夏天感冒,除了注意室内通风外, 预防着凉也十分重要!!! 8.最常给孩子选择的退热药是含'对乙酰氨基酚'的泰诺林。儿童使用的泰诺林有两种剂 型--幼儿使用的相对浓缩(100毫克毫升)的滴剂和儿童使用的相对稀释(32毫克毫升 )的糖浆。家长在给孩子使用前,先注意药物浓度,再考虑剂量。注意:给小婴儿使用 的是浓缩的;给大孩子使用的是稀释的。 9.退热贴、洗热水澡、多饮水等都属于物理降温的方法,不会给孩子带来副作用。但是 ,高热时(体温超过38.5度)就应给孩子服用退热药物,以避免高热惊厥。 孩子发烧是坏事吗?从孩子不舒服上讲,发烧不是好事。但是发烧可以动用人体免疫功 能,促进免疫系统的成熟。既然出现发烧,就要尽可能减少不适感(多饮水、保持体温 不超过38.5度、保证排尿排便等)的同时,保持体温在37.5-38.5度,促进免疫系统成 熟。千万不要将体温降至过低。#崔玉涛谈常见病# 发烧是炎症的结果,可以到医院检查炎症的原因。炎症包括病毒、细菌、支原体、过敏 等多种因素。千万不要认为,咽红、流涕、咳嗽就一定是细菌感染。如果血常规检查白 细胞至少超过15×10*9/L和CRP(C反应蛋白)超过30,才可能是细菌感染。千万不要把 细菌感染扩大化,造成抗生素的滥用。#崔玉涛谈常见病# 发烧到医院,医生常建议检测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何为C反应蛋白(CRP)呢?它可在各种急性炎症、损伤等发作后数小时内迅速升高,并有成倍增长之势。病变好转又迅速降至正常,其升高幅度与感染的程度呈正相关,被认为是急性炎症时反应最主要、最敏感的标志物之一。 C反应蛋白(CRP)与白细胞总数、红细胞沉降率和多形核(中性)白细胞数量等具有相关性,尤其与白细胞总数存在正相关。可帮助辨别感染类型,可用于细菌和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细菌感染时,CRP水平升高;而病毒感染时,CRP不升高或轻度升高。医生可根据CRP结果针对性地选择药物。#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增高(对成人来说超过10×10*9/L,对儿童来说超过15×10*9/L)同时多形核(中性)白细胞超过70%以上,说明细菌感染;如果白细胞不高或轻微增高,同时淋巴细胞增高,说明病毒感染。当然,还要根据医生的检查一起判断。 虽然孩子发热,家长着急,但是家长必须记住可以给孩子使用的退热药物只有“对乙酰 氨基酚”和“布洛芬”,不能给孩子使用“阿司匹林”和含阿司匹林的药物。家长还要 记住,抗生素(青霉素、头孢... 等)不是退热药物!!! 孩子发烧时,不能以孩子的皮肤温度,特别不能以四肢温度判断发热的程度。发热时, 由于人体需要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液,往往出现末梢血液相对减少的倾向,导致四肢冰凉 。家长一定要给孩子进行体温测定——耳温、腋温、肛温。通过体温判断发热的水平。 根据体温测定值,决定退热药的服用。# 由于常见病毒感染在人体内存活3-5天,所以遇到病毒感染后,发烧往往会持续3-5天。 千万不要认为有“特效药物”可以及早终止发热。发热并不是一件坏事,发热可以提高 孩子免疫功能。在发热的3-5天内,家长应该好好护理孩子,保证多饮水,控制体温不要 超过38.5度。# 由于常见病毒感染,特别是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在人体内存活时间大约3-5天,也就是 常见病毒感染有“自愈”倾向。所以,对于感冒等常见病毒感染,我们不建议使用杀病 毒药物,而只是采用退热等对症疗法。其实,杀病毒药物有很强的毒性,如果不是严重 病毒感染,是不应采用杀病毒治疗的。 孩子发烧,如果体温超过38.5度应该服用退热药物。同时还应该进行物理降温。在尽可能 多饮水的前提下,提高皮肤散热。提高皮肤散热,首先要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提高环 境温度;泡温水浴;温热毛巾敷身体都可促进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其实,冰袋可以使局 部皮肤血管收缩,对散热未必有利。# 任何药物都会有副作用,当体温超过38.5度,应给孩子服安全的退热药物(对乙酰氨基 酚或布洛芬)。如果使用过程中发现过敏等问题,可避免以后再用。由于这两种药物成 分相对来说非常安全,所以才作为非处方药物(OTC)推荐。家长不要因担心药物的小小 副作用,导致孩子因高热出现惊厥。# :“对乙酰氨基酚”也称为“扑热息痛”,代表性药物为“泰诺林”;“布洛芬”的代 表性药物为“美林”。含有这两种成分的退热药物有各种剂型,覆盖从新生儿至成人。 家长选择药物时,一定注意剂型。就儿童来说,就有幼儿型和儿童型之分。每种剂型药 物浓度不同,使用剂量也不同。# 病情严重程度不是根据体温来判断的。即使体温超过40度,精神状况好或服药降温后孩 子精神状态同前,不属于严重问题。其实,观察孩子一般状况非常重要。发热同时,孩 子显出非常难受状;服药降温后,仍非常难受,就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当然,发 热时孩子仍然活跃,大可不必惊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感染新冠发烧怎么办,这17个问题需注意——
小儿发热的防与治
孩子高烧不退怎么办?
孩子发热怎么办?照这“十条”办,不慌
儿科医生分享「小儿退烧药」使用技巧,90%的家长都不懂!
【小孩发烧39度怎么办】小孩发烧39度严重吗_亲子百科_太平洋亲子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