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代草堂外能否“门泊东吴万里船”?(图)

不久前,读到一篇解说杜甫诗句的文章,那上面把“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门”,从成都西郊草堂“搬”到南城门的锦江北岸。这不仅是不了解历史上浣花溪的情况,对杜甫的诗句也是曲解。
唐宋时期,由于都江堰的控制灌溉面积只有二百万亩(今则为一千二百万亩,增长六倍),由宝瓶口泄出之岷江水绝大部分都要流入检江(即今之南河)和郫江(即今之油子河),两江在成都城南合流。因此,当时两江水量很大,烟波浩渺。作为检江支流的浣花溪,水面也很宽阔。北宋新津县进士张唐英(1029—1071年)所撰《蜀梼杌》记载—“乾德五年(923)四月十九日,王衍出游浣花溪,龙舟彩舫,十里绵亘,自百花潭(故址在今草堂南之龙爪堰浣花溪畔,非今之宝云庵百花潭公园也)至万里桥(今老南门大桥),游人仕女,珠翠夹岸……”
这段文字,形象地描绘出五代十国时期前蜀的风流皇帝王衍(899—926年)出游时的豪奢场面,也证实了那个时候浣花溪确实是河面宽阔,水量充沛。否则,庞大的龙舟彩舫如何驶得进去?王衍的出游距杜甫的离去仅一百五十年。可见,杜甫在浣花草堂能看到窗外西岭千年的积雪,门泊往来万里东吴的大船,就不是奇怪的事了。
笔者有一叔父,六十年前曾是府南河上的船工。据他说,那个时候浣花溪的河面比现在宽得多,水量也大得多。一些运送货物的大船,常常逆南河而上,由望仙桥(1960年拆除,在今望仙场附近)下驶入浣花溪。浣花溪畔的农民,亦不时用竹筏满载竹木,沿溪顺流而下,运到望仙场、青羊场、新南门一带出售。
浣花溪变成今天这个样子,不外乎流量减小和环境污染两方面的原因。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在清水河筑龙爪堰,浣花溪主流遂远在草堂之南,又于堰侧导一支流,蜿蜒于草堂南门前,流量减小自不言而喻。
尤其是1950年以后,随着东风渠、人民渠的开凿,都江堰内江的水绝大部分都由这两条新渠引下成都东北各县,扩大灌区,只有很少一部分流入清水河,导致下游的浣花溪水量锐减。同时,在龙爪堰又开了新渠,进一步分引了河水。加上众所周知的环境污染,垃圾淤塞,浣花溪遂由唐代的一条大河变成名副其实的溪流了,导致人们对杜甫的诗句产生了曲解。 李豫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杜甫 门泊东吴万里船
经典绝句赏析,“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杜甫对仗最工整的七言绝句,后人无法企及,只能仰望!
谢老师说诗词:绝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