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锋印太湖—无锡篆刻八人作品展之华荷生

 文章作者:华荷生

    巴尔扎克《论艺术家》有言:“艺术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此言所论虽是文学,但以之衡量中国的书法篆刻,亦无不可。

    篆刻很小,至今仍有很多人“小觑”其为“小技”、“小道”,因而也“小众”。但小技既为艺术,同样能涵盖一切艺术的至理。老子《道德经》中曾深刻诠释匠师艺术才能云“为大于细”。在中国艺术史上,具有数千年历史的金石篆刻,其成熟远早于当下在使用时所依附的书法和绘画,并相对独立而逐渐走向以小见大、气象万千的更高艺术层面,成为独具一格的富含中国文化元素的国粹艺术—中国印。

    当今印坛,各类创作风格日趋成熟,审美取向正走向两极:一是对古玺印的深人研究与弘扬,二是对近现代元朱文的诠释与再创造。创作者在对传统技法把握的同时,更注意对篆刻意蕴的重视与发掘,向着传统的道路回归。古玺印章法的自由和字法的古拙以及刀法的凌厉,不烦于绳削而浑然天成,符合艺术家追求自由的心性。近人如以汉印法出之,大类匠做,在精神内质的表现上不能气息相融,因而相去甚远。

    我治印垂30载,师事二陈(梁溪陈荣杓、钱塘陈大中),始知印艺峥嵘而愈益意兴盎然。创作主观上我倾向于古玺,意在找到源头,取法乎上,然后食古而化,学习古玺印静逸、奇巧而空灵的风格,使自己的作品别出机抒。检点心得,乏善可陈。惟暇时常披览古玺印选,潜心揣摩陶文玺印、钟鼎铭文、封泥砖文的结字规律,力求在作品中更自然地体现出古玺之生动意趣。如一些古陶文经过人为地在泥上抑压后,时常产生出胜过模印的特殊效果,这一手段运用于玺印创作便丰富了印面效果,使玺印愈见生动而又不失谨严。如主题创作“中国梦”一印,文字大小的配置组合和字外空问的留红拉大了印面的视觉反差,加之轴的左倾,增加了印面的动感,这就跳脱了传统形式的板涩。“政如农工”一印取法烂铜及封泥,努力营造出岁月的沧桑感,浑莽质拙而不失朴雅。“治大国如烹小鲜”一印四面逼边,中间虚空,在诸多平行线中求变化,又遵矩度,以图使“国”字之四合如城垒。

    古玺不取姿媚,故难在篆法。徐上达《印法参同》中论及字法“须错综斟酌,合成一个格局,应着一套腔版,才信停当”。这格局腔版即是殚精竭虑地去探究古玺渊源、独特风格及其构成方法,然后“七分写三分刻”,精心打稿,屡易不厌,不一味骏快落刀,在创作过程中以踱守骏,以静涵动,以拙藏巧,力求刀笔之外呈现新声异象。这就是我篆刻创作“守骏莫如跋”(苏东坡《次韵子由论书》)的创作观念和学习法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篆刻常见字及边款
11章法与刻印的关系
当代篆刻二十家系列评论
书法讲座 | 篆刻艺术的章法布局(6)
湖北书法百人工程 · 魏晓伟
程扬实现了艺术精神中的鲜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