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日晨读】纵隔占位?孰是孰非
userphoto

2023.07.03 山西

关注

每    日    晨    读

肺部影像联盟创办六年有余
拥有粉丝10万余人,原创文章2800余篇
形成一个以肺部影像为主体医学公众号
“每日晨读”是具有特色的读片系列
各群的大咖每天都呈现找到“真相”的端倪
邀您共同体验联盟博大精深的专业内涵
感受“我为人人”的无私情怀

病例资料

精彩讨论

藏客:

纵隔占位病变偏一侧,囊性为主,实性成分有强化,胸膜、心包受侵及,考虑胸腺瘤B3、B2可能。

摘星空竹子:

右前纵隔软组织密度肿块,边界清楚密度欠均匀,略呈分叶状,相邻胸膜增厚,边缘见斑点状钙化灶,增强扫描不均匀轻中度强化,内见分隔,右侧少量胸腔积液,考虑胸腺瘤(B2—B3型)。

秦化君:

老年男性,胸闷。定位:1)纵隔内囊实混杂肿块,部分边缘条形钙化,密度不均,实性部分轻度强化,考虑胸腺瘤。2)胸膜一元化,考虑胸膜间皮瘤。

刘波:

前纵隔常见囊性病变,1、支气管源性囊肿(支气管源性囊肿多位于隆突下支气管旁与气管旁),2、囊性畸胎瘤(囊性畸胎瘤多位于前、中纵隔),3、食管囊肿(食管囊肿、神经肠源性囊肿与胸导管囊肿等多位于后纵隔),4、胸腺囊肿(胸腺囊肿多位于前上纵隔胸腺部位),5、囊性淋巴管瘤。6、心包囊肿(心包囊肿多位于心隔角区);7,囊性胸腺瘤;8:神经源性肿瘤囊性变;1、支气管源性囊肿:囊肿多呈圆形或卵圆形,少数呈分叶状,大小不一,壁薄,囊壁可有点状或弧线状钙化;50%囊肿腔内为清亮液体,呈典型的囊性密度;部分囊肿含有浓胶冻样物质,CT值呈软组织样密度;极少数由于囊液为钙化样物质而成高密度;增强扫描常无强化,近1/3见囊壁强化;2、囊性畸胎瘤:好发于20~40岁,常见于30岁以下的年轻人。囊性者称皮样囊肿或囊性畸胎瘤,仅含有表皮及其附件成分大部分为良性;90%位于前纵隔,大多位于前纵隔中下部,CT表现为囊状水样密度影,囊内密度均匀,CT值接近于水,其内也可见少量脂肪、钙化、骨骼或牙齿等多种组织成分,脂肪-液体平面对诊断有特征性,囊壁可呈轻至中度强化,囊内容物不强化;3、胸腺囊肿:常见于儿童和青年,好发于前上纵隔;壁薄或不可见,边缘清楚,单房或多房,内容物多为水样密度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4、食管囊肿:常位于后纵隔椎体旁的气管分叉及下方处,囊肿可有蒂,跨脊柱向两侧延伸。囊壁比一般的支气管囊肿壁厚,无脂肪成份。CT上显示病变位于食管壁内或食管旁,为圆形或卵圆形低密度影,密度均匀,CT值约为0~20Hu,增强扫描不强化。5、淋巴管瘤:纵隔型:多见于成人,生长缓慢,一般无明显症状;纵隔内圆形或类圆形肿块密度均匀,呈水样密度,CT值约3~22Hu。边缘锐利,多见分隔,钙化少见。可包绕邻近结构生长或压迫邻近结构移位;增强扫描囊壁、分隔有轻度强化,囊性区无强化;6、心包囊肿:最常见部位为右侧心隔角处,常附着于心包外壁,多见于青少年,无明显临床症状,病变通常与心包相连,但少数带蒂而与心包无明显连接,呈单房囊性肿块,圆形或卵圆形,水样密度,壁薄而均一;边缘光滑,很少钙化,增强无强化。7、囊性胸腺瘤:影像:单房或多房囊性肿块,伴壁结节或散在实性区;约半数无症状,半数有压迫、包膜紧张所致的胸痛、咳嗽等症状;囊壁多薄而透明,与周围结构可粘连或不粘连。囊液为清彻、稻草色或浑浊绿色、新鲜或血凝块,或为黄棕色粘稠物,囊壁有广泛出血,特别是在实性区和局部坏死区;组织病理:融合大的腔被厚的纤维壁分隔,壁有胸腺肿瘤结节。有时壁有炎症、坏死,有时伴有出血;晨读考虑囊性胸腺瘤可能大,其他依次鉴别

一切∮随缘:

定位:肺外胸膜或纵膈来源的实变影,右肺组织受压,平扫边缘可见钙化灶,增强扫描间隔及部分实性强化,内部可见低密度坏死,考虑SFT,鉴别神经鞘瘤,胸腺瘤

琦遇:

定位胸膜病变,囊变(或者包裹性胸腔积液),囊壁钙化,壁层胸膜钙化,考虑范围:TB、间皮瘤、肉瘤类(软骨肉瘤)鉴别一下畸胎瘤

夕阳:

感觉不是纵膈来源的,和纵隔呈锐角,和胸壁也呈锐角,挤压的感觉

songml:

老年男性患者,胸闷20天,铁蛋白升高。前纵隔偏侧性软组织密度影,密度欠均匀,强化不匀,同侧胸膜结节,增厚。考虑胸腺瘤并胸膜转移

宇宙:

右前纵隔囊实性肿块,边缘光整,其内分隔、实性成分及边缘强化,前壁点状钙化,心包累及,右侧胸腔少量积液及胸膜结节,考虑胸腺瘤(B2或B3型)并胸膜转移

binby:

右前纵隔囊性为主占位,有钙化及分割结构,增强内有条絮强化,部分有包膜样壁结构,部分似不完整和周围间隙模糊,右侧胸腔胸膜增厚,黏连,右侧胸廓缩小,病灶有粘糊感觉,胸廓缩小提示慢性病程,没有肺窗不知道有没有结核灶。总体考虑良性或者炎性病变,结核?鉴别错构瘤/畸胎瘤与皮样囊肿,局部破裂合并炎性?

高广飞

畸胎瘤可能大

binby:

病灶觉得有增厚胸膜包裹,黄色的是胸膜增厚构成的壁?内侧反而没有壁,提示胸腔来源?炎性液体包裹?

梦妮6-1:

老年男性患者,胸闷20天,铁蛋白升高,右前纵隔囊实性肿块,边缘光整,其内分隔、实性成分及边缘强化,前壁点状钙化,心包累及,右侧胸腔少量积液及胸膜结节,考虑胸腺瘤

衡妈:

老年男性,右前纵隔团状囊实性肿块,囊内见粗分隔及等密度结节,病灶与侧胸膜心包壁分界不清,增强后分隔强化,并见多发强化结节影;右侧纵隔胸膜环状不规则增厚,右侧胸腔积液。考虑来源于胸膜肿瘤,恶性胸膜间皮瘤?鉴别结核性胸膜炎,淋巴瘤。

良子:

前纵隔肿物,偏心性生长,内见分格及囊变,边缘见膜状钙化,不均匀强化,内见结节,右侧心包增厚受累,纵隔内血管脂肪间隙清,考虑胸腺瘤一B2型

放射线:

右前纵隔囊实性肿块,密度不均,边缘见钙化,囊内见分隔及结节状实性成分,病灶与侧胸膜分界不清,与纵隔间脂肪间隙清晰,增强后分隔及结节强化,右侧胸腔积液。考虑来源于胸膜肿瘤,SFT?胸膜间皮瘤?鉴别胸腺瘤

琦遇:

前纵隔占位胸膜受累或者转移   胸腺癌、瘤    恶性畸胎瘤

病例结果

知识拓展

胸膜孤立性纤维瘤 solitary fibrous tumor of the pleura(SFTP)起源于表达CD34树突状间充质细胞,生物学行为界定为中间型,临床少见,约占原发胸膜肿瘤的5%或更低。SFTP来源于胸膜间皮下结缔组织,病灶较少向肺实质内生长,大约80%的SFTP来自脏层胸膜,20%来自壁层胸膜

流行病学:

SFTP是一种罕见的胸部肿瘤,约占胸膜原发肿瘤的5%,无性别差异,主要以60-70岁人群多见,SFTP大部分为良性,12%-37%为恶性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往往在体检或其他疾病就诊时偶然发现,多数生长缓慢,发现时肿块较大,易压迫临近组织器官如气管、食管而出现相应症状,如咳嗽、胸痛、胸闷等。此外可引起副瘤综合征(paraneoplastic syndrome PS)包括低血糖及肺性肥大性骨关节病。

病理特点:

SFTP的肿瘤灶多呈纺锤形,切开肿瘤后可见灰色、白色或棕褐色切面,螺旋状,质硬,较大病灶可见水肿,出血、钙化和坏死。部分肿瘤可见蒂与正常组织相连,蒂内血管丰富。肿瘤体积较小时,假包膜光滑完整,与周围组织无黏连,肿瘤体积较大或发生恶变时,常与周围组织发生黏连,甚至侵犯周围组织。镜下SFTP肿瘤细胞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无特征”。富集细胞区细胞排列杂乱,无明显规律,细胞形态多样,细胞多呈细长梭形。恶性的组织学表现包括:(1)肿瘤细胞密集(2)细胞多形性(3)核分裂像增多(4)肿瘤较大,具有坏死区和出血区。免疫组化对诊断也至关重要,CD34、BCL-2、CD99、STAT6阳性对SFTP有重要意义。

影像学表现:

平扫CT上密度表现具有多样性,大小、体积差异较大,通常表现为胸腔内孤立性肿物,呈等或者混杂密度,较小者形态较规则,呈类圆形、梭形,也可呈分叶状,但分叶征并不作为SFPT的恶性征象之一,较大者形态多不规则,病灶常与胸膜以宽基底相连,边缘逐渐变窄,变尖,两者夹角为钝角,形成特征性的“胸膜尾征”,是提示肿瘤起源于胸膜较为可靠的征象。强扫描中,体积较小SFTP一般可呈轻、中度或者明显强化,体积较大的肿瘤可出现特征性的“地图样”强化,随着时间延长,部分SFTP病灶进一步强化,区域增大,呈渐进性强化。瘤体内还可见强化明显、粗细不等、迂曲走形、杂乱分布的血管影。

SFTP的强化方式和程度各异与其复杂多样的组成成分有关,其病理基础决定了CT表现及强化方式,肿瘤含有丰富的梭形细胞,增强后表现为中等强化,增生血管较多时,会呈现出明显的动脉期强化,含有胶原纤维丰富的区域,造影剂渗透慢,会表现为延迟强化,因细胞排列疏松的区域细胞外间隙增大,造影剂容易聚集,但是消退缓慢,增强后表现为渐进性持续强化,且随时间延长强化范围缓慢扩大。

鉴别诊断:

胸膜间皮瘤:多见于老年男性,常有石棉接触史,临床症状较重,局限性多呈类圆形,边缘光滑锐利,密度均匀,偶见钙化及出血坏死,与胸膜可呈锐角或钝角相交,少数带蒂,增强呈均匀强化;恶性间皮瘤常表现为单侧弥漫性胸膜增厚,呈波浪状,常合并胸腔积液,增强扫码呈不均匀强化,强化程度常低于SFTP,肿块较大时可合并囊变、坏死。

神经源性肿瘤:大多累及纵隔,累及胸壁少见;壁的神经源性肿瘤起源于脊神经根,肋间神经和远端臂丛神经分支,多沿肋间神经分布,即使较大肿瘤一般也较规则,无明显分叶,瘤体密度多较低,内部囊变多见,有时类似于囊性肿瘤;神经纤维瘤CT平扫常为低密度软组织肿物,密度均匀,边缘光滑,增强常为均匀强化,强化程度取决于神经鞘细胞、胶原和脂肪等成分比例。

胸膜转移瘤:胸膜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双侧多发胸膜结节及结节状增厚,为胸膜转移瘤较为特异性的影像学表现,增强胸膜转移瘤多明显强化。胸膜转移瘤有原发灶,常合并肋骨破坏、肺内转移灶。

治疗:

根治性手术切除是本病首选治疗方法,手术切除大多预后良好,术后不易复发,良性的SFTP术后无需辅助治疗,而对于恶性的SFTP目前推荐辅助化疗,特别是不能完全切除病灶以及复发的病例。SFTP总体5年生存率为良性89%-96%,恶性46%-6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胸腺瘤
“纵隔疾病”相关知识点(1)
儿童胸部影像学诊断 第11讲 儿童纵隔
『呼吸系统疾病现代诊断与治疗』第十六章 纵隔疾病
Case Files: Anesthesiology 学习笔记(106)前纵隔肿瘤2.
胸腺囊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