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间百态(58) 放弃国籍的志愿军

志愿军战士自愿放弃中国国籍,与朝鲜姑娘结婚



1950年10月,中国决定派兵驰援朝鲜,帮助朝鲜共同抵御联合国军。然而在这烽火连天的战场后方,发生了一段真实的爱情故事。我国的一名志愿军爱上了一位朝鲜姑娘,为了能够与心爱的姑娘在一起,这位志愿军再三考虑之下留在了朝鲜,放弃了自己的中国国籍,与这位朝鲜姑娘结婚。

那么他们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呢?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位志愿军和他心爱的姑娘现在怎么样了呢?

后援部王兴复

时间倒回到1950年10月7日,我国决定驰援朝鲜后,正式将中国人民解放军所部东北边防军改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为正式进入朝鲜与朝鲜人民一同抵御外敌做准备。当时一个叫王兴复的年轻人也怀着满腔的热血报名参战了。

可惜的是,原本想着在战场上立一番事业的王兴复因为年纪太小,又没有作战经验,没能分配到前线。跟随大部队跋山涉水,跨过鸭绿江之后,王兴复才发现自己被安排在了志愿军后勤部。

尽管内心有些不情愿,但他明白战场上军令如山,作为一名军人,他必须服从命令。而且军队后勤部其实并不比前线的战士们轻松,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了保证前线战士们的物资充沛,他们经常需要来回运送粮食等物资,还要时刻在后方照顾好受伤的战士。王兴复虽然年纪小,但做事十分利索,凭借着踏实肯干的精神,王兴复很快就在后勤部做得有模有样的。

而面对大批到来的志愿军,当时的朝鲜人民表示了热烈的欢迎。他们都知道,这支来自邻国的队伍是来帮助他们的驱赶外敌的。因此志愿军们驻扎下来之后,当地的朝鲜人民时不时地就会送来一些家中为数不多的粮食和衣物,家里有马有驴的也力所能及的帮忙张罗着运送物资,有时候还会帮着后勤部一起照顾受伤的战士。一来二去,我国的志愿军和这些纯朴的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在中朝两国军队的英勇作战下,“联合国军”开始节节败退,长达两年零九个月的后,战争双方终于坐在了谈判桌前,开始商量“停战协定”。虽然战争结束了,但当时美军为了取得胜利用尽了手段,朝鲜人民的工厂、农田、房屋几乎都成了他们的轰炸区。

战争结束后的朝鲜放眼望去到处是废墟一片,整个国家被打得满目疮痍、损失惨重,几乎没有一处建筑是完整的。看着眼前废墟一般的国家,打完了仗的志愿军决定留下来,前线的战士们负责守护这个国家,防止敌人的卷土重来,后援部的将士们则帮着朝鲜人民重建自己的家园。

王兴复深刻地明白这些朝鲜人民的不容易,他的父母就是在战争中牺牲的,因此他更能理解这些人的痛苦。明明是最无辜的人,却不得不因为战争连住的地方都没有,被流弹打中,被无辜波及死去的百姓数不胜数。

所以,战争还没结束的时候,王兴复就常常帮助家中有困难的朝鲜人民,而附近村子里的老百姓,也都对这个勤劳善良的小伙子印象深刻。现在听说自己所在的后援部要去帮助朝鲜人民重建家园,王兴复当然是当仁不让。

相识相恋

当时的朝鲜人民实在是困难,有的人家甚至需要一对一的帮助才能顺利完成重建。而王兴复被分配到的就是这样一个极度困难的家庭。这原本是一个五口之家,老两口膝下三个孩子,家中虽然不富裕,但也过得平淡且充实。可无情的战争却打破了一家五口的平静,家里两个年轻力壮的儿子为了自己的国家都义无反顾地奔赴了战场。

可惜他们面对的是拥有精良武器,先进设备的敌人,战火并没有因为他们的拳拳爱国之心就放过他们。最终,两个年轻的小伙子永远地沉睡在了前线的战场上,家中的重担一下子就落在了他们年仅17岁的妹妹吴玉实的肩膀上。两个身体原本就不是很好的老人在接到儿子战死的噩耗的一刹那,绝望得几乎要昏死过去,从那之后,两个人的身体更是每况愈下。

王兴复按照指示来到吴玉实家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么一副景象:一个年轻的女孩正在给两个半卧着的老人喂药,不知道是不是又想到了自己的儿子,两个老人双眼有些怔愣,神色哀戚,女孩也没开口,只是默默的喂药,一时间空气中弥漫着哀伤。

就在王兴复犹豫要不要在这个时候敲门时,年轻的女孩率先注意到了站在门口的王兴复,虽然两人语言不通,但女孩看着门口的人身着军装,手里又拿着工具,也明白这是来帮他们建设家园的,赶忙放下碗,将王兴复带了进来。

就像是命中注定一般,王兴复虽然和吴玉实没有什么语言交谈,两个人似乎心有灵犀,只需要简单的比划,就能明白对方的意思,因此相处起来丝毫没受到国界的影响。在知道吴玉实的两个哥哥都在战争开始后不久就为国捐躯了,这个家几乎是靠着吴玉实才走到了现在之后,再看着身边女孩身形消瘦却利落干活的样子,王兴复对她升起一种怜惜之情,他告诉自己一定要照顾好这个妹妹,帮她把家重建起来。而吴玉实看着这个善良的男孩也悄悄地芳心暗许了。

眼见着王兴复来的次数越来越多,吴玉实决定为了自己的爱情勇敢一次。她开始主动去兵站找王兴复,时不时给他送饭,补补衣服,一来二往,兵站里的其他战友一看到吴玉实就开始起哄。对王兴复来说,自从母亲去世之后,他再也没有感受过这么温暖的氛围了,原本只是想照顾好这个可怜的妹妹的情感,随着吴玉实无微不至的照顾,在王兴复心里渐渐变了质。

吴玉实的父母将两个孩子的感情变化看在眼里,虽然失去了两个儿子,但在王兴复真心实意的照顾中,两位老人渐渐走出了阴霾。他们打心底里喜欢这个小伙子,把善良能干的王兴复当做了自己的亲人。

而看着女儿和这个年轻人越走越近,他们很高兴女儿以后能有一个可靠的依靠,因此对女儿常常去兵站的事情也很支持。但很快吴玉实因为爱情到来而跳动的心就沉寂了下去,因为她发现王兴复开始有意无意躲着她,以前三天两头来家里帮忙的王兴复,已经很久不主动来了,她去兵站找王兴复得到的也是他申请外出的结果,这让她下意识的以为王兴复是知道了自己的心意,但却不愿意接受,所以以这种方式来告诉她。

之后,吴玉实再也没主动去过兵站找王兴复,王兴复偶尔来家里帮忙也很沉默。而家里的两个老人将这些变化看在眼里,他们不止一次看过女儿在暗地里默默地看着王兴复,但却不敢上前,但此时他们也不知道能做些什么。明明没有任何矛盾,两个相处得好好的孩子之间发了什么?气氛怎么就突然变了呢?

又是小半个月没见到王兴复,眼见着吴玉实的心情越来越差,有时候做着手头的事情就陷入呆愣当中,两位老人心里也着急。正巧这时吴玉实的好友们来找她去兵站看电影。当时在朝鲜的战士们没有什么娱乐节目,为了给战士们放松心情,也为了增进和朝鲜人民的感情,兵站经常会搞“军民鱼水情”的放电影活动,今天正好就有一场电影。以往吴玉实都是快快乐乐地跟着小姐妹去看电影,也为了能在兵站匆匆看一眼王兴复,但这一次想到王兴复最近的转变,她却犹豫了。

两位老人看着女儿退缩就开始劝说,他们鼓励女儿主动去找王兴复,在他们看来一直让女儿陷在这样沉闷的情绪当中,也不是办法,不如直接去找王兴复说开。从之前两个人的相处里,他们能感觉到王兴复是喜欢吴玉实的,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现在需要一个人来打破这个僵局。

最终,吴玉实在父母的劝说下还是跟着小姐妹来到了兵站,好友一路上一直拉着吴玉实叽叽喳喳地讨论着什么,但吴玉实却一路上都心不在焉的。兵站的电影里放了什么,她完全都没注意到,小姐妹注意到吴玉实时不时地东张西望好像在找些什么,顿时明白了,吴玉实来看电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从进兵站开始,吴玉实就在四处寻找王兴复,他知道虽然王兴复是后勤部的,平时还比较安全,但也时不时需要外出运送物资。尽管现在休战了,难保敌人不会卷土重来,或者有一些极端分子,从前后援部运送物资的时候就曾遇到过这样的事。一想到王兴复可能会遇到敌人的伏击,吴玉实整颗心都揪了起来,好友见她这副模样,当即拉着她去找王兴复。

两个小姑娘在兵站里转了一圈,最后还是王兴复的朋友告诉吴玉实,原来是王兴复前几天干活的时候不小心脚受了伤,因为不方便走动就没出来看电影。终于打听到了心上人的消息,吴玉实赶紧往王兴复的宿舍跑去。

看到王兴复的时候,他正坐在床边看书,吴玉实就这么站着看着几天没见的心上人,直到王兴复从书中回过神来,看见站在门口的吴玉实,他眼睛里的欣喜止不住的蹦出来,而一直看着他的吴玉实看到他神色的变化。当即明白他心中还是有自己的。两个人简单地交流了一番之后,知道心上人只是受了些皮外伤,并不严重之后,吴玉实的心也放了下来。

看见床边王兴复破了洞的衣服,吴玉实也知道这个半大的小伙子大约不会什么针线活,当即出门找了一些针线,开始帮他补衣服。王兴复看着灯光下女孩认真的侧脸,心跟着一点一点的柔软了下来,一时间,两个人之间一片脉脉温情。

两难的抉择

“你喜不喜欢我?要不要跟我在一起?”离开前,吴玉实将补好的衣服拿给王兴复,握着他的手,这个姑娘勇敢且坚定地问出了这句话。看着面前的女孩眼中的期待与忐忑,早就沦陷在吴玉实的温柔中的王兴复忍不住点了头。这天之后,两个人又恢复了之前甜甜蜜蜜的样子,兵站里的战友们知道两个人在一起之后,也纷纷送上了祝福,但在这份甜蜜的背后,王兴复却陷入了一种两难的境地。

当时朝鲜经过长时间的战争,人数骤减,而中国的志愿军都是半大的小伙子,为了防止自己国家的人口再度流失,朝鲜政府禁止朝鲜姑娘嫁到国外。而为了解除朝鲜方面的后顾之忧,我军在入朝之前也在志愿军部队里做出了明确规定,不允许志愿军和当地的姑娘谈恋爱。双方国家的禁令成为了摆在这对恋人眼前最大的阻碍。

眼看着就快要到了回国的时间了,王兴复一时间不知道如何是好,战友们也纷纷帮他出主意,但事情仍旧没有解决。为了心爱的姑娘,王兴复咬牙找到了部队领导,原本以为会挨一顿训的王兴复没想到,领导早就对两个人的爱情故事有所耳闻,也不愿意棒打鸳鸯。但是军令如山,并不能因为一个人的特殊情况就改变,为此领导们还特意开会做了讨论。最终给出了解决办法,那就是王兴复原地复职,也就是说,此后他再也不是人民解放军志愿军了。而几番纠结之后,王兴复决定为了心爱的姑娘放弃志愿军的身份,从此留在朝鲜。

回国

知道了王兴复的最后选择,战友们都选择了支持,领导也念及王兴复为部队做的贡献,帮助他申请了一份人民教师的工作。为了能给心爱的姑娘一个名分,王兴复前后向朝鲜政府申请了九次,最终咬牙加入了朝鲜国籍,他和吴玉实的爱情长跑也终于有了结果。

婚后的夫妻二人共同进步,共同学习,王兴复的朝鲜语学得很快,吴玉实也能用中文说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了,夫妻间的感情在双方的进步中不断加深。留在朝鲜的王兴复将吴玉实的父母当做自己的亲人一般,在夫妻二人的照料下,老人最后的一段时光过得安心且舒适。

而吴玉实作为妻子也十分理解丈夫,并将王兴复为自己做的一切全都记在了心里,即使婚后有了孩子,她也常常告诉自己的孩子,不能忘了自己是中国人,并尽她所能的给孩子讲从丈夫那里听来的中国故事,教孩子说中国话。

尽管因为王兴复曾经是中国的志愿军,当地的人民对他都十分友善,在他的工作和生活上都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但王兴复心中还是时常挂念着自己的祖国。这种思念在吴玉实的父母去世后达到了顶峰,但这一次却是吴玉实先开口了。

“去中国吧,我也想去看看你口中的美丽繁荣的国家。”这些年,吴玉实将枕边人是不时不时地思念看在眼里,如今父母离世,她不忍心丈夫再受思乡之苦,想到丈夫为自己的付出,于是吴玉实主动提出了跟王兴复回中国。然而,夫妻二人没想到,当初结婚几经周折,如今回国也不是一件易事。当时的通讯不发达,四处奔走之后王兴复先是恢复了华侨的身份,然后再申请了中国国籍,一直到70年代末,这个离家许久的志愿军战士,终于带着妻儿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国土。

看着已经日新月异的国家,王兴复百感交集,当年退出志愿军对他来说终究还是一桩遗憾,如今回来,王兴复依旧希望能为祖国做些什么。而有着在朝鲜多年的教学经验,他再次投身入教育行业当中,此后更是兢兢业业地守在三尺讲台上,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学子。

王兴复和吴玉实的爱情无疑是令人感动的,尤其当时志愿军和当地姑娘在一起的不在少数,但最终都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分开了。而有了相伴一生的妻子,又回到了热爱的祖国,对王兴复来说无疑是一种圆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志愿军战士与朝鲜姑娘相爱,后放弃国籍留朝鲜,他们结局如何?
中国志愿军爱上了朝鲜姑娘,放弃国籍留在朝鲜,收获爱情归国教书
1959年志愿军为爱情放弃中国国籍,加入朝鲜国籍,晚年又回国定居
1959年中国志愿军入了朝鲜籍,晚年携7子归国定居
59年中国志愿军为追求爱情,放弃国籍加入朝鲜国籍,晚年回国定居
59年一名志愿军爱上朝鲜姑娘,放弃国籍留在朝鲜,后来怎么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