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乡村婚礼(27) 畲族人传统婚礼

畲族婚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畲族是一个迁徙拓荒的民族,“畲”字就是“刀耕火种”之意。北方的少数民族多是游牧民族,人到哪儿放牧到哪儿,人随牧迁。而畲族是游耕民族,人到哪儿就耕种到哪儿,哪座山头无人住,就去哪儿,畲族也称“山哈”,意为居住在山里的客人,浙江丽水景宁县,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

畲族婚嫁过程:鼓乐迎宾、山歌迎宾迎亲、拦路、对歌、借锅、抢鸡、品茗,出嫁

这是畲族的迎宾大礼,扣下中指和无名指,只留大指、食指、小指,这就是畲族人民最隆重的礼节!

畲族游耕生产方式使畲族女性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这与汉族传统中女性从属于男性有很大的不同。畲族女性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表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畲族的母系亲属中舅舅的权威就超过父系亲属中叔伯。舅舅有相当大的权威,外甥、外甥女出生、满月、周岁、十六岁,一定要报请舅舅,舅舅送的礼物也是最丰厚的。外甥结婚,要向舅舅行跪拜大礼;办酒席,要请舅舅坐大位;新郎一定要向舅舅敬酒。外甥分家多由舅舅主持,夫妇纠纷,也多请舅舅调解。外甥犯事,舅舅有权管教以至打骂,外甥如果忤逆母亲,除向母亲下跪认错外,还要跪拜舅舅认错等等。叔伯就没有这么大的权利了。

在畲民家族习俗中处处体现畲民母性的尊严。比如夫妇关系,男方对女方稍有虐待,女家可带亲朋戚友乡邻到男家论理,可没收男家的禽畜,以示惩罚;而男家对来人不得有丝毫怠慢,只得自认倒霉,并不敢再度冒犯。

在畲乡,您还会发现,不论山上、田间、家庭中畲族妇女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果对畲族女性生产劳动习俗作一个描述,可以用“勤劳动、善持家、巧手艺”来概括。全国各地的畲族女性历来不缠足,与男子同样上山下田劳动。不少妇女不仅能肩挑重担翻山越岭,还能犁田、插秧。畲族家庭,大多是妇女当家。她们能在经济条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省吃俭用,缝缝补补,安排好家庭生活。畲族女性不但是农业劳动中的主力军,她们在编织、刺绣等方面也有一套精巧手艺。从少女时起,她们就跟随上辈学织彩带。

姑娘头上戴的是畲族凤冠。畲族妇女装束此冠时,先将头发梳直盘于头侧四周,头顶盖一四寸见方的罗帕,竹冠平放,固定于此帕和盘绕头侧的白色串珠上,再在右鬓上侧插一枝有红缨络悬垂的“头珊”。纵观全身装束,由凤头、凤身、凤羽和凤尾扎组成。畲民俗称凤冠为“笄”。

畲族崇拜的图腾也是凤凰,其中以服饰文化所显现的凤凰崇拜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勤劳善良美丽的畲族姑娘对本民族的卓越贡献获得同胞们的认可,从而形成畲族特有“崇凤敬女”的习俗。

现在开始其中一轮环节:喝宝塔茶,用嘴叼起酒碗,喝掉米酒。

本是五个碗叠成宝塔状,伴郎伴娘须全部喝过,先叼着第一碗,最后喝干,不许倒掉或漾出,以示智勇双全。

现在再来猜谜,所有的答案都在这几个畲族美女手中。

借你阿姨鲤鱼来翻白 (菜刀)

借你阿姨双龙抢珠城门内 (火铣)

借你阿姨象牙银线成双对 (筷子)

激情对歌开始,畲族的姑娘和迎娶队伍展开了激烈的对歌比赛!

别看新郎笑嘻嘻坐在一旁,最后时刻,要迎娶到如花美眷,还是得使出十八般武艺的,上台表演天鹅舞,请仔细看两位新郎的脚尖,足矣让你笑着掩面~

完成了几轮环节的博弈,迎亲队伍总算是可以请出新娘了,新娘由大舅郎搀扶走向新房,沿途这些古朴精致的楼阁、工艺精湛的雕窗,和质朴自然的石路泥墙,让人仿佛回到了另一个时空,感受大均古老的耕读文化。

现在轮到新娘倒茶给大舅郎,先是新娘姐妹做准备工作,

新娘点燃的不是烟火,而是对未来的憧憬,

婚礼用茶是获得金奖的惠明茶,惠明茶为绿茶珍品,已有1200多年的种植历史,明成化年间列为贡品。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2005年被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指定为特供专用茶,是浙江省十大名茶,全国重点名茶。

畲族与茶有不解之缘,在畲乡,家家会制茶,人人爱喝茶,形成了“畲山无园不种茶”“畲客落寮就泡茶”“无茶无水不成礼”等独特的畲乡茶文化习俗。有客人到家,要先敬茶,而客人喝茶一般要喝两道。为什么?因为畲民认为“喝一碗为无情茶”,只要接过主人的茶,就必须喝第二碗。畲族人茶礼很多,不同时节喝不同的茶,有不同的叫法。比如春节饮茶叫“新春茶”,结婚新人要喝“食蛋茶”,迎亲赤郎要喝“宝塔茶”等等。来到景宁,您一定要入乡随俗,多喝茶,喝好茶。

惠明茶冲泡后有兰花香味,水果甜味,还有“一杯鲜,二杯浓,三杯甘又醇,四杯五杯茶韵犹存”的特点。

给大舅郎敬一杯惠明茶,让大舅郎笑得满面开花~~

现在轮到美丽新娘向宾客撒喜糖,美丽新娘撒出的不只是喜糖,而是撒给大家的祝福和快乐!

拜堂仪式终于开始,最后是喝交杯酒。

人生三大喜事之一:洞房花烛夜,故而,如何能不满面春风得意呢?

  霞浦畲族婚俗有其特质与丰富的内涵,仪式隆重而讲究,由议婚、订婚、做表姐、做亲家伯,成亲五大部分组成。婚俗最大的特点是“俗不离歌”,歌贯穿于从恋爱到完婚的全过程,尤其是婚礼上的“做暖房”,且歌且舞,最具民族风味;畲族婚礼上还有自古都有的“男拜女不拜”仪式,显示出畲族妇女的地位。


仪式

送彩礼这天,新郎的叔伯带着歌手、厨师来到女方家中,奉上彩礼之后,带来的厨师要到女方家中厨房去做菜,“考赤郎”便开始了。女方将厨房用具全部收掉,厨师在厨房中先唱,唱一样东西女方给一样东西,厨师要唱40多句才能将所有用具凑齐。接着厨师开始涮锅,但女方早派人在一旁捣乱,不让厨师顺利完成涮锅,有的还将东西扔进锅中,给厨师添乱。

厨师要想尽办法,快速将锅涮好,只要涮好锅放上肉,女方就不能捣乱了。但他们会很快在烧火上面给厨师设置障碍,将灶堂里淋上水,塞进湿柴,因此厨师要先准备好煤油、蜡烛等引火之物。只要肉放进了锅中,灶火点燃,厨师便算过关了。

结婚那天,招待客人的宴席一开 始是空的,要新郎唱一样,女方才会端上一样。大家都是静静地等待新郎的歌声,新郎唱一句,厨师和一句。一唱一和,筷子、酒、菜就会应声而来。这就叫做“调新郎”。

宴席结束,新郎还要一样样唱,唱一样,厨师来将桌子上的东西收去一样,直至全部收完。

新娘在离开娘家前,还要吃“千斤饭”。大家在桌子上放两把筷子,一碗饭,新娘一手拿一把筷子,交叉着递给站在身后的哥哥,哥哥接过筷子,从新娘腋下将筷子放回桌上。新娘接着低头衔三口饭,将其吐在桌上的手帕中,由哥哥收起放在新娘的口袋里,让她带到夫家去。据说,这三口娘家饭,年年能养一头千斤的大肥猪,所以叫“千斤饭”。

迎亲

迎亲队伍到女方大门时,有一个热闹的场面,叫“拦路”,也叫“拦门”。媒人放三只双响鞭炮,报讯迎亲队伍来到,女方在门内也放两只鞭炮,表示做好迎接。女方阿姨舅姆姑嫂拿着杉枝刺拦在门前,表示夜里要对歌。赤郎作出回应,并用右手把杉刺折下三枝向路边上抛,再折一支抛路下,递过一个红包(叫“接礼包”),姨姆姑嫂就拿掉杉枝刺给予放行。此时要放大量鞭炮。现在演示时,拦路时光对歌一段,不然罚酒三碗。

到中堂,礼物一一摆到桌上,予以公开亮相,派四人站在右边,女方也请四人来,把迎亲的四人请到左边去,端上宝塔茶(五个碗叠成宝塔状,赤郎须全部接过,先拿第一碗,最后喝干,不许倒掉或漾出,以示智勇双全),赤郎须接过宝塔茶,自己用嘴衔取塔顶一碗,将余下四碗分发四人,喝干茶水将碗送还女方,然后八人面对面作撙,叫“捉田螺”,接着请迎亲者脱去草鞋,洗净脚,穿上布鞋,叫“脱鞋”礼。之后“亲家伯”将所有礼品清点给女方厨师和叔伯。礼品中必有岳祖父、岳父、舅公的鞋子一双、猪脚一只,送岳祖母、岳母头巾绉纱一条、鞋一双,岳母还有衣料一件,送新娘的礼物除了衣服鞋袜饰品,还有一付“凤冠”头饰,新娘就戴着这付首饰出嫁。

嫁妆

嫁妆中每一只箱柜和枕头都要放上新娘精心选好的五谷良种,不能让箱柜空着,这有带种出嫁之意,象征出嫁的姑娘在夫家能落脚生根,开花结果。

迎亲的另一个热闹场面是赤郎“借镬”与“杀鸡”。

晚餐是男方宴请女方客人,“借镬”是意为男方借女方炊具办酒席。据说过去是男方带厨师去的,叫“大赤郎”、大赤郎进行“借镬”仪式后,自己动手烧菜。“小赤郎”专门对歌。“借镬”时,中堂祖宗香案上点燃香烛,赤郎来到灶前,阿姨舅姆端来盛有一块猪肉、二块豆腐、有香烛的米筛,向赤郎作个揖,赤郎接过又向阿姨舅姆作个揖,再向灶神作了揖,米筛放在灶台上,开始念“借镬”词。开场白是:郎儿(赤郎自称)掌(住)山头,多见柴林,少上书堂,口言来短,古礼难周全,念错要莫怪,阿姨舅母多多原谅。

接着是念借炊具的谜语山歌,女方厨房凡能藏起来的炊具,已被姑嫂们事先藏了,赤郎念到什么,就拿出什么。如果有遗漏未念到的,就不拿出来,也不告诉是什么东西,而要赤郎重新“借”全部的东西。

谜语

“谜语”歌词是可以按炊具形象由赤郎随口编的。多数人这样念:

“借你阿姨四四方方一堵墙 (锅灶)

中央开个大龙潭 (铁锅)

借你阿姨铜镜双双对月光 (锅盖)

借你阿姨金鸡来洗浴 (木杓)

借你阿姨鲤鱼来翻白 (菜刀)

借你阿姨玉女吹箫笑眯眯 (火筒

借你阿姨双龙抢珠城门内 (火铣)

借你阿姨三脚落地火焰山 (风炉)

借你阿姨两耳朝天喜洋洋 (菜盘)

借你阿姨仙女点香来洗坛 (竹刷)

借你阿姨凤凰伸腰五味香一对(锅铲)

借你阿姨九龙高山喷云雾一对(饭甑)

借你阿姨五龙载水落凡来一对(饭捞)

借你阿姨锡将军来坐桌 (酒壶)

借你阿姨江西兰花金玉盏一对(饭碗)

借你阿姨象牙银线成双对 (筷子)

借你阿姨零零碎碎,借对阿姨来烧火,借对舅儿来背桌,桌上吃酒保安康”。

念完之后,大家认为“借”齐了,就开始杀鸡。现在表演时,还先进行抢鸡,杀鸡时,地上摆上碗,赤郎执刀杀鸡。如果有血滴到地上,就要罚酒,一滴罚一碗,爱耍的姑娘故意碰撞一下,使鸡血滴到碗外,马上就有两个姑娘分别提着酒壶、端着碗,斟酒要赤郎喝,不喝就动手灌。有经验的赤郎是突然把鸡杀掉,滴了两滴血到碗里,马上把鸡头夹进翅膀提走。杀完鸡,菜刀放进米筛,再加上“厨师包”,端起向厨师作揖,厨师接过米筛,“借锅”完毕。

对歌

晚餐由“亲家”主位,请女方贵宾舅公、舅舅等坐中堂首席。

第三个热闹场面是举盘劝酒举盘劝酒是晚餐开始时,女方请来跟赤郎对歌的歌手(也叫赤娘)端来一个木盘。盘内点一对红烛、两只酒杯、一个红包,由新娘的姐妹提着酒壶陪同,首先来首席劝酒,由新娘的姐妹先介绍新娘对所要劝酒的客人的称呼,然后赤娘开始唱劝酒歌:

一双酒盏花又红;

端来桌上劝舅公(新娘对客人称呼);

劝您舅公食双酒;

酒筵完满结成双。

歌罢,姐妹斟满一杯酒给舅公,舅公放一个红包到桶盘内,接过一饮而尽。首席的客人一一劝过后,又到各桌也一一劝酒,每人都要给一个红包。畲语称“撬蛙”,就是要舅公等人掏红包之意。劝完酒,赤娘就找赤郎对歌。

女方唱:今脯听说赤郎来,

姐妹双双站门前;

姐妹双双去修路;

修条大路赤郎来。

赤郎答:今日寮里起身来,

收拾南货(礼物)两三回,

收合南货饼搭面,

担落娘洞(女家)度花栽。

对歌是一个最热闹的场面。唱的有度亲歌、嫁女歌、采茶歌、结成双、恩爱夫妻等,忌唱不吉利的内容,一直唱到新娘起身为止。新娘起身还唱“催亲歌”、“起轿歌”。

祭祀

对歌结束,进行请“祖公爷”,将男方担来的鸡、猪肉等祭品供在祖先香案前,由“师公”告知祖先“新娘××到××地方去成家立业,请祖宗保佑她平安无事。”赤娘到案点燃红烛,两只灯笼挂在轿前,由一位父母双双都健在的姑娘打伞递给新娘,新娘递过“开伞红包”,接过伞遮住头动身起步。在中堂前要进二步,退三步再开始走,畲语叫“留风水”,这时大小鞭炮齐响,起轿行嫁。

新娘的打扮是:头梳发髻,戴上银饰,身穿花边衫、花边裤,腰围自织三十二根线文字图案的彩带拦腰,脚穿绣花鞋,手戴银镯、银戒指。

新娘到夫家大门,鞭炮迎接,新娘进中堂时,由一位父母双全的姑娘接过伞,新娘递过“接伞包”。新娘由赤娘带领到香案前经过,再到厨师灶前坐一会儿,等祖宗香案摆好祭礼,新娘到中堂站在右边,新郎站在左边,进行拜堂。拜堂完毕,夫妻双双入新房。

回门

第七天,新郎新娘办一担礼物去回门,在岳家住上二至四夜,回门后,夫妻双双开始劳动生产。

在畲村,如今还始存着古朴的畲嫁习俗,淳朴的畲族人民互敬互爱、和睦共处,用自己勤劳的双手编织着美好生活的憧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畲族婚礼古风存
算卦婚姻吉日独具特性的畲族婚姻礼俗文明
再探廊桥——景宁畲族山寨封金山
非遗里的畲家风情
感受畲族婚俗情(浙江游88)
畲族的传统礼仪文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