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抗战时期的教育之光——陕西洋县国立第七中学老照片考 | 静思斋
静思斋收藏的民国故纸系列之(60)——1948年国立第七中学“晋芮”欢送毕业同学合影老照片
本文系静思斋·于岳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此件藏品可交流

去年于本市卖家处淘到这一张民国老照片,题为“七中一二分校晋芮欢送毕业同学合影”,落款时间为民国37年(1948年)5月28日。七中是什么七中再另说,当时唯一不明白的就是“晋芮”二字为何意?为此我还专门请教了一下专门收藏教育史料的好友贾兄,看是否是某种代称(因我确实见过有用一些特别的字眼来形容同学关系的),贾兄明确表示不是。我平素工作中多接触到地名,熟能生巧,于是我很直观地联想到了山西芮城,事后证明,还真让我给蒙对了。
 
 
此照贴于一张纸上,纸是从某工作(检讨)笔记本上撕下来的,下缘还有一处毛笔题跋“王喜瑞,194X年12月于蜀德阳考泉镇”(X=7或9,笔迹潦草,我个人倾向于9,1949年12月正是德阳解放,其毕业后参加dang的工作随军入川也能说得通)。王喜瑞,应该就是此照的原主了。但这句话最初无疑给我带来了一点误导,让我在直观上以为这个“七中”是四川德阳的,在考泉镇。查阅了一下德阳教育志后发现,民国时期该地中学屈指可数,甚至都没有一所完全高中,编号到七的自然没有,更别说还有分校的了。

根据以往的知识储备,我此时马上又想到了抗战时期成立的国立第七中学,不能立即确定的(因抗战时期的国立中学有三十余所,我收藏过实物并仔细查过的只有三所),是该校的校址和抗战胜利后是否还在续办等一些小细节。当然,这些也很容易查证。

抗战爆发后,大片国土沦陷,许多不甘做亡国奴的爱国师生迁往大后方。国府教育部在对战区流亡学生的收容与救济上,做出了巨大的努力,除西南联大这般耳熟能详的名校之外,另陆续组建了国立中学34所。理论上来说,进入国立中学的学生不但学费全免,就连伙食、服装、书本等相关费用也均由教育部承担,这在当时那种极端艰苦的形势下,实在是很良心的。

这些国立中学最初是以所在省份的临时中学来命名,其后是以流亡学生所属省份命名,再后来制度成型,校址往后方一迁再迁,队伍亦日渐壮大,遂改以数字统一编号。当时山西沦陷区的师生大多涌入西安,在山西各界人士的奔走之下,以招收山西流亡学生的为主旨的国立山西中学(主要组成部分是山西运城中学),1938年在古城西安应运而生。不久,西安的形势亦显紧张,大量学校再往深处疏散,国立山西中学辗转迁到陕南汉江之畔的小城洋县,并在1939年5月更名为国立第七中学。

国立七中校本部设在洋县城东南的五云宫。据雍正《陕西通志》载,五云宫是始建于宋代的一座道观,奉祀当地一个较为非主流的神仙“通慧王”,至民国时几已成废墟,仅存楼阁一座及戏台,国立七中即在此改建校舍。其后不久,又在县城西南的智果寺、良马寺分设第一(驻师范部)、第二(驻初中部)两个分校。抗战胜利之后,国立七中并未复员回籍,而是继续留在洋县办学(或许有招了不少当地学生之故),校名也一直保持不变,直至1949年终结,血脉均留在了汉中、洋县一带。
 
 国立七中正门(照片源自90年代编印的校友录,效果灰常辣鸡)

各位看官当可发现,上述史实与这张老照片上的信息完全吻合:1、国立七中正是以山西学生为主体,芮城籍同学老多了(芮城今属运城市,而国立七中的前身是运城中学);2、国立七中正好是下设一、二两所分校;3、国立七中的校名一直沿用到了1949年。这张老照片中的七中就是国立第七中学其实已毫无疑问!我再略考校址一番发现,五云宫毁于1947年,七中校本部(高中部)随即迁往今汉中市汉台区,一、二分校则留在当地未动。所以照片中的背景建筑,当就是智果寺或良马寺其中之一。智果寺和良马寺今犹存且俱为国保,这让我大感兴趣,深盼有朝一日可前往一游,并对这个小问题也做出答案。而关于五云宫之毁,其中亦有故事,但本文既以考证老照片为主,不便再对此展开长篇大论,明后择暇另撰一文便是。

考证至此,已本可结束,偏生我强迫症发作,非想把签名的那个王喜瑞也搞实锤再发文。孔网一搜,正好有90年代编印的国立七中校友录在售,一看目录,最后有两部民国版本的名录编入,正好合用,于是赶紧点购一册。怎料这卖家极不靠谱,先是发错书,重寄时又赶上春节停运,搞得我心痒难搔,异常恼火。另换了一家选购,今日终到货,算是可以把一月份我破解的三张(组)民国老照片这个小系列划上句号了(此篇为其二,一、三此前均已写就)。 

 
今翻开这部校友录,在后附的据1946年版重排的名录中查找,在第二分校初中部肄业学生(王喜瑞1948年毕业,1946年时当然是在校肄业的学生)名册中,赫然发现了第三十班——王喜瑞的名字!至此,一切尘埃落定,我会心一笑,尽在不言中... 

 
若说唯一有点意外的,那就是王喜瑞并不是山西芮城人,而是俺们河北“老乡”。略显遗憾的是,他的老家清丰县(今属濮阳市)解放后已划归河南,这老乡关系却又攀不上啦。


                             
                           静思斋  于岳
                           2022年2月11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散文《芮城頌》山西作者 許剛
【每天老照片】--3667--民国老照片:1941年的山西晋城
永乐宫
山西芮城:永乐宫
为什么说山西芮城永乐宫壁画极其珍贵?
一组民国时期的山西大同老照片曝光,拍摄于1933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