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寻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8)——宁波它山堰 | 静思斋
寻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系列游记第108篇:宁波它山堰
本文系静思斋·于岳原创,照片为自行拍摄,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寻访时间:2019年3月11日

世界杯结束后,心中常感空虚,总觉得干什么工作都提不起劲,决意写游记一篇以提振“士气”,也算是对新一年的期待吧!我这一年游记写得极少,而且多是开启“回忆杀”模式,这次不妨来一篇更久远的,此处的寻访时间已近四年以前。时过境迁,当年我所拍摄的照片,可能都已成了“老照片”,但既然是侧重于历史的游记,我想这大约也无所谓了。

2019年3月春游浙江,算是近十年来全家出游最美好的回忆了,每日行程的各个环节,都是体验感极佳。回来之后,游记也写得挺齐整,唯欠此一篇,我屡屡想要动笔,亦曾多次研读资料,但越看越觉力不从心,于是一直搁置至今。要写的这篇是宁波它山堰,2019年3月11日中午在溪口饱餐一顿蒋家菜后,我们结束了在奉化的游览前往舟山,途中取道鄞江镇,专程参观了这个地方。

它山堰与都江堰、郑国渠、灵渠并称我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这也是在事先做功课时,最吸引我的地方,想着能给闺女涨涨姿势。当时看到这个名字,我顿时想起了《诗经·小雅·鹤鸣》中“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这句,原以为两者有些关系,查了才发现风马牛不相及。其实,它山堰的它并不念他,不了解的人绝大多数应该都读不对音,它在此处应读“tuō”,这个读音很感怪异,貌似只在此地专用。
 
 图1:静静流淌的鄞江

它山堰距溪口不算远,只是没在去宁波方向的“正路”上,所以感觉游人相对较少。从溪口出来开了约半小时省道村道,左拐右拐,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但见山清水秀,风景明快,让人欣喜。当日风和日丽,脚下的鄞江(上游又作樟溪,乃奉化江支流)静若处子,遥见不远处,有一座百余米长、其貌不扬的“石坝”横跨水面,那便是它山堰了。亲见之下,不得不说,它与我想像中的宏伟可是颇有差距呢。
 
 图2:其貌不扬的它山堰

都江堰、郑国渠、灵渠这仨都是秦代(甚至先秦)堪称改天换地的大型国家工程,其影响范围之深远、声名之遐迩,放眼我国古代真是罕有其匹,尤其是都江堰,直到今日仍惠泽亿万黎民。在这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中,此前我唯一不曾听闻的便是它山堰,这也难怪,它山堰始建于唐文宗太和七年(833年),比前面那三位“老前辈”晚了足有千年,而且它只是个“县级”工程,量级自也不能同日而语。我国传统似乎评啥都喜欢搞成“四大”(甚至包括四大皆空),在古水利这一领域,也许真是再难找到能与都江堰、郑国渠、灵渠般配的了,于是“小字辈”的它山堰最终脱颖而出,坐满“四大”之交椅。

我这绝非是说它山堰不够格,相反,我倒是觉得它能得与那三个并列,必然是有其过人与独到之处,这也是我查阅资料时最想探寻的。为此,我看了沈之良、缪复元诸位先生数篇宏文,对它山堰在水利与科技方面取得的成就有了一些懵懂的了解(很多技术方面的创造,直到近代才有科学的研究应用成果,它山堰可谓领先于世界千余年!),但可惜本身不具备任何水利专业知识,当时身临其境所见的堰,亦只是整个系统中的一环,所以仍不能充分体会出它的精妙之处。这是最感遗憾、也是前文我所提到的力不从心的原因所在,所以我就只好扬长避短了。

唐代主持它山堰工程的是县令王元暐,当时这里还叫鄮县,县治就在今鄞江镇。鄮县背靠的樟溪水患颇严重,有鉴于此,王县令乃召集当地父老,在它山筑堰,以利万民。关于王元暐的生卒年份及修建它山堰以外的其他事迹,正史中几无所载,野史中的颇难一用。至于当时筑堰所需的资金与技术方面的支持,更是无从查考,功绩最终均只能归于王元暐一身了。假如它山堰真是由王元暐亲自设计的,那他也足当得起“水工奇才”之称!
 
 图3:它山堰一带地图

它山堰的建成,最终形成了涝时七分入江三分入河、旱时三分入江七分入河(此处的江指鄞江,直接可宣泄入海,河指北面为城区输入水源的南塘河,见上图)的神奇效果。而且据说当时由于海水倒灌甬江,使鄮县土地盐碱化而不利耕作,因为它山堰的修建,海水倒灌至此而止(这个我不太懂,从地图上看从它山堰到入海口怕是得有近百公里,海水倒灌能影响到这么远吗?有些骇人听闻)。后来鄞西这一带逐渐形成了一个灌溉系统与一片良田,尤其是在广德湖被废后,它山堰在千余年间几乎独承这一带的灌溉与城区供水,使之成为一个富饶粮仓和宜居之地,对宁波的发展实功莫大焉!宋明州知州张津修《四明图经》,赞它山堰曰“若神工然”。而当地百姓为感念王元暐的丰功伟绩,于它山之上为其建祠,南宋年间,皇家追谥王元暐为善政侯,并敕赐庙号“遗德”,是为它山遗德庙。
 
 图4:它山堰上看它山

所谓它山,如今看来大概就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土包罢了,说它是山,多少有些言过其实。我试图去查找“它(tuō)山”地名的由来,费尽功夫,终于略得梗概,只不知此说是否权威。据说它山原是一个江心洲,地势稍高一些,岛上有许多从上游冲下来的蛇,所以得名蛇山。南宋皇家敕赐庙号时,以蛇之形意不雅,乃去虫旁改为它山,它山堰的称谓大概也是从南宋时开始的,只是不知这个特殊的读音是如何产生的?
 
 
 图5、6:它山遗德庙

它山遗德庙在千余年间数度兴废,近代最后一次重建大约是在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抗战时期,该庙曾驻有日军,因战争的需要,被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焚毁,仅部分建筑幸存,文X时期,残存建筑及相关文物再遭浩劫。如今之它山遗德庙,是九十年代重建的,文物尚存清、民碑记数通。

从庙下来后,我曾在这古朴的石堰上踱了两个来回,由于要赶时间去舟山的原因,就没再到南岸多逗留。它山堰还“活着”,却也有些落寞了。这是由于近现代地貌的剧变、樟溪上游皎口水库的修建和现代农业的发展,让它在水利上的功效已然大不如前。如今风平浪静已成常态,让它山堰看起来倒更像是一座平凡的石坝或石桥了。
 
 图7:两块传世之碑

屹立在堰头的两块碑上,“它山堰”的书写颇不凡,回来才知,竟然是书法大师沙孟海先生的手笔,难怪难怪,这应该是我见过的咖位最高的一块国保碑了(多数则是电脑字体)。犹记那时周边的村落建筑,到处写满了“拆”字,想来是要为景区的继续开发做工作,不知现在是否已是另一番光景?犹记那时曾立于堰心,中流击水,目穷上游,清冽的江风扑面而来,那时的空气,是何等的自由与芬芳。



                              静思斋 于岳
                             2022年12月27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除了都江堰,其他三个是谁
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除了郑国渠,还有哪几个?
宁波这个小镇藏着一个“世界遗产”,建于1000年前,知道的人不多
大禹治水背后的军事密码:中国能一直统一,全靠华夏人爱修运河?
它山堰与一个叫王元暐的县令
灵渠都江堰郑国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