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得紫砂七老之6人授艺,世间仅此一人!

关于“紫砂七老”相信很多壶友都熟悉了,他们是近代紫砂界最为著名的七位大师,任淦庭、裴石民、吴云根、朱可心、王寅春、顾景舟、蒋蓉。

而少有人知的是,有一个人,曾随着“紫砂七老”其中的六位学过技艺,除陶刻大家任淦庭先生外,其余六人都曾是她的老师

央视《传承 · 大师》专题报道

2017年中央电视台曾隆重推出过一档《传承·大师》特别系列节目,对这个人做了专题报道。

解说词开篇说:

“一块泥巴在她的手里千变万化,一把壶被人卖出惊天高价,她是收藏界炙手可热的人物,她的作品被世界六大博物馆收藏,她就是中国紫砂界泰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汪寅仙。”

汪寅仙

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宜兴紫砂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汪寅仙(1943年-2018年2月28日),生于江苏宜兴丁山丁南村。14岁开始学习紫砂陶艺,从艺60余年,施艺严谨,手法独特,设计新品有三百多件套。先后从师吴云根、蒋蓉、斐石民、朱可心、王寅春等,后又深得顾景舟大师的指导。

曾任宜兴紫砂工艺厂副总工艺师、宜兴紫砂研究所副所长等要职。作品常获选为国家礼品,出国参展并受国家博物院收藏。

汪寅仙

她的从艺经历、美学思想、艺术构思、作品的造型和色彩等,都对紫砂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承前启后,硕果累累,集陶艺之大成。

缅怀大师的最好方式,就是记住她的作品!

大师已逝,但精神永存。汪寅仙大师于2018年2月28日上午9:28逝世,享年75岁!


汪寅仙大师逝世即将两周年,让我们一起缅怀大师,回顾大师的艺术历程,看汪寅仙不同艺术时期的重要代表之作。


“紫砂七老”中 有六人都曾教过她

1955年,紫砂厂开始招收第一批学生,“紫砂七老”七位紫砂大家被聘为辅导员,授业传艺,有教无类。

> 吴云根

1956年,紫砂厂招收第二批学员,汪寅仙也由此拜入花器大家吴云根先生门下,系统的开始学习紫砂器的制作。

吴云根

从基础的砚台开始,到贡壶、柿圆、果圆、犀尊、木瓜壶等,每一个品种必须做到合格后,才能够翻换新品种。

汪寅仙年幼好学,深受吴云根喜爱,也对她关怀备至,是她的启蒙恩师。

> 蒋蓉

然而就在一年半后,她碰到了第二位老师,蒋蓉。

蒋蓉

当时厂里教学调整,安排吴云根招收新学生,于是汪寅仙便被分配至紫砂花塑器大家蒋蓉处学习。

在此期间,蒋蓉教导汪寅仙做会了一整套瓜果作品,有菱角、荸荠、茨菰、花生、白果、瓜子,还有一个荷叶盘。

汪寅仙 荷花青蛙壶

受环境影响,当时紫砂厂招收了许多学生,而教师资源不足,汪寅仙虽然学艺不久,但在紫砂一途的天赋已显露无疑,厂里决定,安排她当老师,而汪寅仙时年一十六岁。

当时虽作为教员,但她深感能力不足,需要学习的很多,便想回蒋蓉处继续学艺。

> 裴石民

但当时蒋蓉处学生又已满员,没有位子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时裴石民先生找到她,表示汪寅仙可以到他那里学习。

裴石民

裴石民亦是制作紫砂花器和摆件的高手,他的作品深厚古朴、稀奇而又巧致,虽年事已高,仍悉心教导学生,汪寅仙后来的蟠桃、南瓜制作等都可见裴老气韵。

汪寅仙 桃钮梅炳紫砂壶

不久之后,厂里再次进行调整,安排每个老艺人重点培养两个学生,这是在培养以后的紫砂界能挑大梁的学生了,由辅导们挑选,并尊重学生意见。

> 朱可心

汪寅仙在初学艺时,便在花器一途上展现了无比的热情和天赋,几位老艺人也都看在眼里,吴云根先生和裴石民先生便有意让其到朱可心处学习。

朱可心

由此,在1958年的秋冬之际,汪寅仙正式拜入朱可心门下。

细数来,这是汪寅仙的第四个师父,但也是其跟随学艺最久,对其影响最大的一个师父,严格来说,汪寅仙是完整继承了朱可心老师艺统的。

汪寅仙 圣思桃杯

朱可心大师是当之无愧的紫砂花器宗师,对汪寅仙这个弟子更是寄语厚望,当时复制南京博物院的紫砂神品圣思桃杯,朱可心便安排汪寅仙在旁观看学习,开阔了汪寅仙的眼界,让她看到了紫砂艺术的高峰,并清晰了她要走的艺术之路。

> 王寅春

几年时间倏忽而过,在紫砂厂毕业之后,汪寅仙被安排到车间当班长,指导作业,也是在这时,她开始跟随紫砂筋囊器大家王寅春学艺。

王寅春

她随王寅春学到了筋纹器的制作技法,例如六方菱花壶、仿古壶、高流京钟壶等,王寅春先生亦是非常高兴,经常主动到她的工厂去,指点教导她筋囊器的制作。

汪寅仙 南瓜

> 顾景舟

到这时,她已经随紫砂七老中制壶的五位学过艺了,而最后一位,正是一代宗师、紫砂泰斗顾景舟先生。

顾景舟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紫砂厂的宿舍都是分配安排的,当时汪寅仙就恰好住在顾景舟先生楼上,汪寅仙上下班经常经过他家门,顾老因此经常给汪寅仙授课,不仅传授制作技艺,更讲陶瓷工艺学,讲《阳羡茗壶录》,介绍古器藏品。

顾老如今虽被誉为光素器大家,但是其是真正的紫砂全才,光器花器筋囊器文玩摆件甚至陶刻都涉猎颇深,汪寅仙在顾老此处更是进一步学到了紫砂器的造型理论,不仅仅是技的范畴了。

汪寅仙 十二头鱼型文房全组

时紫砂从艺者数千,而有幸能得七老艺人之六人授艺,也只独汪寅仙一人。

以女性特有的眼光 赋予作品灵性


她把光器的书卷素雅,花器的生动情趣,用女性特有的眼光,敏感而细腻的手法,进行了绝妙的结合。花器之文雅,光器之灵动,放大情感于作品之上,在精神上追求至诚至美。

汪寅仙 玉堂富贵茶具 

“在我眼中,紫砂这块泥巴是大自然中最美的东西,它可以让你自由发挥想象地去创作。”汪寅仙说。

汪寅仙 神鸟出林

她创作的“神鸟出林壶”,构思简练概括,形象生动,整体感强。壶身、壶把整个为一球体,壶嘴似鸟头。道法自然,在壶身和壶把之间通过上下不等的虚空间,使神鸟展翅,舒展自然得体,经艺术图案变化产生了动感,线条挺而有劲,提握舒适,整个壶体在艺术上达到了取其势、提其形、表其神的效果,是一件富有时代精神的雕塑性艺术珍品。

汪寅仙 曲壶

作品“曲壶”,这是当代文人和艺人结合创造的一个典范。1988年年初,由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张守智和汪寅仙共同设计。1990年,作品《曲壶》分别获得全国陶瓷设计评比一等奖、国际精品大奖赛一等奖。曾在日本展出时,观众在其作品下面摆放鲜花,以示对精英艺术品的敬意。

汪大师认为:“紫砂花货设计是要将自然界中物体的形态去粗取精,并进行艺术上的加工提炼,将之变化成高于生活的艺术品,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拍卖收藏 惊天高价

汪寅仙作品展现包括形象、神韵与气质上的美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极具观赏、保值、增值的特性,是收藏家、投资者重点追逐的主要目标。

2018-06-24 江苏和信(江苏)

汪寅仙 五代同堂提梁

拍卖成交价:897.00万

2012-10-30 中国嘉德(北京)

汪寅仙 三友同福壶

拍卖成交价:529.00万

2011-11-12 中国嘉德(北京)

汪寅仙 金秋南瓜壶

拍卖成交价:460.00万

2012-06-03 北京匡时(北京)

汪寅仙 松竹梅文具 (一套) 

成交价:368.00万

社会需要艺术,美的作品能与人的心灵沟通,深邃的艺术内涵和魅力,给人以精神上的享受与启迪。

汪寅仙

汪寅仙大师一生执着于紫砂艺术,不仅留给后世数以百计的经典佳作,也将一身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承给了她的众多弟子们。

汪寅仙回顾学习紫砂的道路时说,过去老师手把手教她,把前人的技艺传给她。作为这门技艺传承人,她有责任让紫砂艺术在她的手上传下去。

当年她是这么说的,这一生也是这么做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代传奇“紫砂七老”与他们的印章
紫砂七老任淦庭、吴云根、裴石民、王寅春、朱可心、蒋蓉和顾景舟在中国紫砂艺术史上成绩斐然
宜兴紫砂壶:七位收藏级大师最强阵容
“紫砂七老”传世老壶惊现广州茶博会_teaexpo2009的博客_易茶网
“紫砂七老”的壶,您家里有吗?
同列七老,为什么顾景舟壶拍千万,其他人却滞留价值洼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