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海近期离婚登记暴增?民政局局长带来了最新数据→

还记得前一阵网络热传的
疫情期间
上海出现“报复性离婚”吗?
当时类似的消息让不少小伙伴大呼
“再也不相信爱情了……”
不过,这不是真的!




不过,这不是真的!
今天,“2020上海民生访谈”
正式拉开帷幕
首位走进直播室的是
上海市民政局局长朱勤皓
他带来了最新最详细的数据
击破网传谣言——




△ 上海市民政局局长朱勤皓作客直播间

疫情期间,上海实行“婚姻登记预约制”。今年前五个月,全市办理婚姻登记49187对,其中结婚33150对、离婚16037对。“不存在传说中的离婚登记暴增,只是受预约名额限制,登记需要预约较长时间。”朱勤皓说。

据今年4月发布的《上海市婚姻数据年度报告》显示,2019年上海市办理离婚共有6.17万对,离婚率为4.24‰

不少人关心,现代人离婚率是否越来越高了。据统计,2006年以来,除2016年出现最高值为5.71‰之外,上海的离婚率基本都保持在3.32-4.87‰的区间内。相关专家认为,这表明过去的近14年,上海市的离婚率始终未曾出现大幅度的起伏波动


结婚率、离婚率如何计算?
搜索

结婚率计算方式为年度结婚登记总数除以期中户籍人口数(当年期初户籍人口数与当年期末户籍人口数之和的一半)乘以1000‰。

离婚率计算方式为离婚总数除以期中户籍人口数(当年期初户籍人口数与当年期末户籍人口数之和的一半)乘以1000‰。

之前网上有人对结婚率和离婚率的概念不清楚,把民政部门办理结婚登记和离婚登记的数量之比,误以为是离婚率。

在今天的访谈中

朱勤皓还就市民关心的

社区管理、社会救助、养老服务等问题

一一作答

↓↓↓

民政工作不允许按“暂停键”
目前有序恢复中

民政工作关乎养老、救助等方方面面的民生问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在抗疫形势最严峻的时期,民政工作是否受到影响,成为市民关心的话题。

“从1月24日上海启动疫情防控一级响应至今,民政部门的所有工作都不曾停摆。”直播一开始,朱勤皓开宗明义:作为保基本、兜底线的民生部门,我们的工作不允许按“暂停键”。

朱勤皓透露,疫情爆发后,全市700多家养老机构如常精心照护8.5万名入住老人,部分刚需的居家养老服务坚持进行,特别是坚持为刚需老人上门送餐,日均1.3万客。“一些非刚需的社区服务、居家服务的确有冲击,如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老年活动室等暂停服务,但老人和家属都表示理解。此外疫情最严重时,我们对所有养老机构还一律全封闭管理,曾有相关部门前去调研,相关领导前去暗访,媒体记者前去采访,都一律都被婉拒了。”

朱勤皓说,目前养老机构已实行了预约探视,恢复了新招护理员、新收住老人,过渡到常态化防疫中。同时,社区养老服务也在有序恢复,并逐步扩大规模,全市上门助餐每日服务量已恢复到5万客,居家养老服务对象已恢复到约7万人

疫情爆发至今,全市救助管理机构已先后为2624人次提供了站内救助服务(包括300多位湖北籍人士和10多位外籍人士),送医排查127人次,送医诊治318人次,为120多名救助对象找到了失联的亲人,有的离家流浪已长达42年。

同期,全市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坚持“不打烊”,通过“网上办”“预约办”,受理了申办事项390多万件。

让政策主动找到每个人
“社区云”项目今年10月全面推开

是否加装电梯、如何解决小区停车难、垃圾如何便捷分类?今后居民碰到这类问题,可以通过“社区云”实现居民与居村的零距离沟通交流。朱勤皓在节目中透露,“社区云”项目将于今年10月全面推开

近年来,不少区、街镇都在社区治理的信息化、智能化方面作了大量探索。但各政府部门间信息不互通,基础数据库难以共享等,导致数据碎片化、标准不一致,很多程序、应用,无法通过统一的信息平台对基层治理进行支撑。

“社区云”的根本目的,是推动“智能化+社区治理”的融合,提升基层治理的效能。“社区云”是一个应用平台,是基层落实“一网通办”“一网统管”的一个重要载体。

居民可以通过“社区云”的“居社互动”平台,依托“居务公开”“社区公告”“在线服务”“自治议事”“邻里互动”等功能版块,可以进行线上社情民意表达和参与社区治理。尤其是在“议事厅”版块,居民群众可以直接对社区公共议题进行投票、发表意见,比如是否加装电梯、如何解决小区停车难、垃圾如何便捷分类等,从而实现居村与居民的零距离沟通交流,让居委有更多渠道收集民意、汇集民智、沟通民情。

这些年,上海民生保障的政策网日益织密,为了让更多符合条件的市民就近就便了解政策、获得资源,市民政局先后试行了“社区养老顾问”“社区救助顾问”等数项“社区民生顾问”制度,取得不错反响,但是这些都是“帮助人找到政策”。而随着上海“一网通办”“一网统管”的不断完善,以及“社区云”的建设推广,为进一步探索“政策主动找人”提供了可能。

朱勤皓说,大数据时代,我们要让“政策主动找人”,作为民生保障的兜底部门和社会基层治理智能化信息平台的建设部门,我们有义务,也有信心去努力,让“沉默的极少数”也享受到民政的民生服务。他提出自己的希望,届时有更多社区居民通过“社区云”参与自治共治活动。让“社区云”在 “实战中管用”,让“基层干部爱用”,让“群众感到受用”。

“线上养老”“智慧养老”怎么样了?
上海未来的养老是这样的

去年,民政部门推出了线上养老服务平台,其后又推出了手机微信版平台,如今养老服务更是搭上高科技翅膀,着眼于“智慧养老”。朱勤皓表示,推出“养老服务平台”,目的就是让老年人和家属了解政策、寻找服务,能够方便起来。

朱勤皓透露,去年10月份,上海市民政局开发了“上海养老顾问微信公众号”。目前已开通“机构查询、养老百科、养老地图”三大服务功能模块,市民可以通过“距离、价格、区域、有无空余床位、长护险定点、是否收住认知症、是否提供早中晚餐”等多种条件灵活组合,对全市养老机构“一屏查询”,对全市养老资源“一目了然”。

“我希望老年人和他们的家属多使用、多查询,进而多提意见建议,推动我们持续改进。”朱勤皓表示,蔚来养老服务平台会不断推出更好的2.0版、3.0版,从而真正让上海市民了解养老服务政策、寻找养老服务资源,像网购一样方便

因此,由上海市民政局、市经信委联合发布的首批12个应用场景需求中,包括安全防护(如,防跌倒、防走失),照护服务(如,老年人卧床护理、家庭照护床位远程支持),健康服务(如,帮助老年慢性病用药),以及情感关爱等四类场景,都是聚焦老年人或养老服务中的具体需求,以提升老年人获得感为出发点的。

这些场景,从用户角度,可适用于老年人、养老服务机构等;从场所角度,可适用于居家、社区、养老机构等;从人群角度,可适用于自理老人、失能老人、认知障碍老人、高龄老人、独居老人、纯老家庭等。

朱勤皓说,希望通过需求发布,能够以场景应用为导向、以老人需求为中心,引导社会各界和企业提供新的创意、积极开发解决方案。当然,解决方案必须紧贴用户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需求;必须是一个形成服务闭环的完整解决方案;必须在提供技术与产品的同时,能同步提供可持续的服务支持。


还有更重要的两点,
一是必须产品和服务价廉物美、性价比高;二是必须注重人文关怀,尊重老年人习惯、情感和尊严

上海民政局新设立儿童福利处
将给儿童带来这些“福利”

在此次新一轮机构改革中,上海市民政局新设立儿童福利处,在做好传统孤残儿童养育保障的同时,拓展职能,履行困境儿童保障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以及其它特殊儿童福利救助等职责。

朱勤皓表示,就在“六一”前夕,上海市民政局和市高级法院、市检察院等14个部门共同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完善针对困境儿童的保障制度,其核心内容一句话概括,就是“对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有力,医疗教育帮扶加强”

据悉,上海早在两年前,就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相比国家今年起施行的相关政策,上海能享受到基本生活费的,不仅有事实无人扶养儿童,而且还拓展到“因家庭监护不当导致陷入困境的儿童”,目前的标准是每人每月1900元。

朱勤皓说,我们特别加强了针对困境儿童的医疗康复保障和教育资助,凡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对象,一律参照低保家庭成员给予医疗救助,不再核定其监护人家庭的实际经济收入;一律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和中职教育阶段,参照孤儿标准享受教育资助。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全媒体大型直播特别节目“2020上海民生访谈”正式启动。6月8日-30日,上海15位委办局主要领导陆续走进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直播室,发布最新政策、分享工作思路、回应市民关切。

来源:东方网、话匣子F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海:现代民政在上海成长
【特别关注】“社区云”给上海市民生活带来什么
2021上海国际养老服务产业高峰论坛成功召开
智慧养老【1884】闵行区大城智慧养老院(上海大城智慧养老服务有限公司)
全球康复辅具调查第七集(大结局) | 上海探索·起航
深圳:构建高水平养老服务体系,打造“老有颐养”民生幸福标杆城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