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代宦官与士大夫的冲突

本文是在「得到」听《明代宦官》这本书后的笔记,重点回忆下书中关于宦官与士大夫的冲突。


在我们的印象中,宦官大部分都是坏人,与士大夫同时出现时,都是宦官在陷害忠良,一个个祸国殃民的宦官的名字都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导致土木之变的王振、把持朝政的魏忠贤等等,当然也有正面形象的宦官,比如七下西洋的郑和。
 
说起明朝的宦官,就不得不提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朱元璋是很不喜欢宦官的,他曾经在皇宫门口挂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内臣不得干预政事」,这里的内臣指的就是宦官。
 
但是等到朱棣即位后,他慢慢改变了这种情况,因为宦官在他夺位过程中起到了很多作用。后来他还成立了东厂,来监视锦衣卫、官员、百姓。
 
回到标题,宦官与士大夫冲突,体现在好多方面,一方面皇帝要依靠宦官来制衡士大夫集团,所以他们两拨人天生就是敌对状态。
 
还有一方面就是这两拨人处事的逻辑完全不一样。
 
士大夫做事,要受儒家、礼仪、党派利益的约束,但宦官就不存在这么多顾及,他们只效忠皇帝,不会太有意那么多条条框框。
 
举个例子,万历年间,有一个叫陈奉的宦官,替万历挖矿,经常会毁坏百姓的农田和墓地,这些在士大夫看来就是十恶不赦的罪行,但有些宦官就能干的出来。

这就更进一步加深了士大夫和宦官之前的冲突。

以上是我自己吸收后总结的,不一定完全准确,如果感兴趣,推荐看一下《明代宦官》这本书。


欢迎在底部留言交流哈。

关注我,每天给你分享真实、有趣、有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东汉末年的十常侍:只有宦官能够对抗文官集团
汉末的清流与浊流
南汉皇帝专宠宦官 理由太荒唐!想当大臣必先自宫
中国通史第二十八集清议与党锢(1)
「三国简史」·壹:黄巾之乱
宦官乱政,东汉末年的党锢之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